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A卷新版_第1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A卷新版_第2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A卷新版_第3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A卷新版_第4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A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010 课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2019 八上 綦江期中 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共和制度 加强法制建设 B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C 防止清朝复辟 废除君主专制 D 结束动乱政局 加强中央集权 2 2 分 2019 柳南模拟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A B C D 3 2 分 2019 八上 黑龙江期中 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 A 1910 年 B 1911 年 C 1912 年 D 1913 年 第 2 页 共 7 页 4 2 分 2018 八上 泗阳月考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 读成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上 我们可以 读到 的历史是 中华民国成立 蒋介石政府所在地 中共一大召开 太平天国都城 A B C D 5 2 分 2019 八上 嘉陵期中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 二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6 2 分 2019 八上 福田期末 1913 年春 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 经过查证 杀害宋教仁的 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 宋教仁案 从本质上反映了 A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 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 7 2 分 2019 八上 东莞期中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 第 3 页 共 7 页 溃 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 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 8 2 分 2019 八上 东莞期中 1915 年底 孙中山发布檄文 指出 万户涕泪 一人冠冕 其心尚有 共和 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 誓死讨此民贼 以拯吾民 檄文中 一人冠冕 指的是 A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 袁世凯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D 袁世凯加冕登基称皇帝 三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9 2 分 2019 八上 兴化期中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它建立于 A 1910 年 B 1911 年 C 1912 年 D 1913 年 10 2 分 2019 八上 滨州期中 不同时期的热门词汇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事物 下 列几组词汇中 最有可能出现在 1912 年中国各大报刊上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轮船招商局 拜上帝会 B 中华民国 袁世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新文化运动 北洋军阀 护国战争 D 变法图强 中国共产党 兴中会 第 4 页 共 7 页 11 2 分 2018 八上 柳州期末 确定了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是 A 中华民圉约法 B 清帝退位诏书 C 天朝田亩制度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 2 分 2018 八上 上饶期中 学生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 即 1937 年出生 他平时总强调自 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后 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 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 李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民国十五年 B 民国十六年 C 民国二十五年 D 民国二十六年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3 15 分 2018 八上 沙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了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政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 10 日晚 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 第二天 起义军占领武昌 接着 汉阳 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孙中山 材料三 追根溯源 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两位先生 才犯下 了这滔天的大罪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 黑暗 第 5 页 共 7 页 陈独秀 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 材料中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指什么内容 2 根据材料二 这里的 起义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 材料二中革命后 中华民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 革命成功 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 材料三中的 德 赛两先生 是指什么 回顾这场运动 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 态度 14 25 分 2019 八上 新兴期中 强国梦 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 自主践行的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它起初聘请洋匠 但洋匠受雇期间 挟技居奇 唯利是图 1874 年 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 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 后来 遇到新工艺时 也只是暂时雇佣 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变法通义 材料三 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虽石烂海枯 而此身尚存 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 亦 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 猛力向前 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 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 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材料四 中华民国建立后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通过对辛亥 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谟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 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日维新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 6 页 共 7 页 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孙中山为了使 中国改革发展 主要进行了哪些活动 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起了 什么作用 4 依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的两位先生 分别是什么 陈独秀领导的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起了什么作用 第 7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二 二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共共 3 3 题 共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