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I)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 北京市七年级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7 毕节 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 第 二种是在战争上 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2 2 分 阅读下列图片 这些火器广泛用于战争是从下列哪一时期开始的 A 隋唐 B 宋元 C 明朝 D 清朝 3 2 分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 旨在借 丝绸 之路 这一历史符号 沟通历史与未来 连接中国与世界 中国当代 丝绸之路 的开通 A 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 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 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4 2 分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A 开封 B 泉州 C 临安 D 广州 5 2 分 南宋著名文人 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 近用沈存中法 以胶泥铜版移 换摹印 今日偶成 玉堂杂记 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 沈存中法 是指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指南针测向技术 D 活字印刷术 6 2 分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 辽 宋 西夏 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国家建立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政权并立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7 2 分 1140 年岳飞带领的宋军打败金朝骑兵主力 取得大捷 历史上称这次大战为 A 宋金大战 B 郾城大捷 C 宋西夏之战 D 宋辽之战 8 2 分 国家用人之法 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这说明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 A 家世背景 第 3 页 共 11 页 B 科举取士 C 德才兼备 D 忠孝双全 9 2 分 岳飞墓前有这样一幅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中的佞臣是指 A 宋高宗 B 李林甫 C 秦桧 D 杨国忠 10 2 分 辽与北宋 和好年深 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 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 在下列哪 一事件后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岳飞抗金 D 签订 尼布楚条约 11 2 分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夺取皇权的是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辽太祖 D 元昊 12 2 分 南宋陆游在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诸侯 一词中写道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这里的 胡 适指 A 匈奴 B 女真 第 4 页 共 11 页 C 契丹 D 党项 13 2 分 占城稻属于早籼稻 具有耐旱 适应性强 生长期短等多种特点 这一优良品种引进于 A 越南 B 泰国 C 缅甸 D 印度 14 2 分 北宋初期 开封一位百姓接待来赶考的朋友 他请朋友游玩时 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A 带朋友去瓦子听说书 看杂技表演 B 在驿馆里用交子结账 C 到城里去品尝冷饮 D 乘坐牛车去开封郊外赏花 15 2 分 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皇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提升文官的地位 这一 重文 轻武 的政策出现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6 2 分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 天堂 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 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汗国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铁木真 第 5 页 共 11 页 D 忽必烈 17 2 分 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奸臣谋害 C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 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8 2 分 他 是元朝的建立者 统一元朝 并建立了深刻影响的行省制 并促进了民族融合 形成 了一 个民族 回族 那么 他 指 A 忽必烈 B 朱元璋 C 唐太宗 D 铁木真 19 2 分 今天的江苏 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 开始于 A 秦朝 B 东汉 C 隋朝 D 元朝 20 2 分 在我国历史上 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其建立者是 A 忽必烈 B 成吉思汗 C 渥巴锡 D 阿保机 第 6 页 共 11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1 30 分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在人类发展史上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 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图一 造纸术流程图 局部 图二 泥活字模型 图三 英国棉纺织厂 图四 爱 迪生制作的电灯泡 1 依次写出图一和图二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 2 依次写出图一和图二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 3 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 4 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 5 观察图一和图三 两者在生产方式上有何不同 6 观察图一和图三 两者在生产方式上有何不同 2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 杭州 汴州 在当时还称为什么 2 诗中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情况 3 诗中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 4 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一 春秋以前 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春秋以来 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 汉朝时江南 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 为食 放火烧荒 耕种水田 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 南朝时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 饥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四 宋代中国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货币经济 纸钞 流通票据 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 特 在人民日常生活 各方面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 化 外之邦 法 谢和耐 南宋社会生活史 1 面对上述变化 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 材料二 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 结合所学 分析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 3 举一例说明宋代中国 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的表现 4 通过阅读上面材料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 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 或地区 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24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 居民超过百万 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 随处可开设商店 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 城乡内外均可 沿门叫卖 商品可以在白天 晚上交易 三鼓 以后还可夜市 通晓不绝 城内还有饮食街 马行街 衣料铺 药铺等 所有这一切在以前的朝代是不允许 的 材料二 如图是宋代名画 它形象地展现了北宋东京的城市生活 上海世博会把它制作成多媒体长卷 用北 宋繁华的都市风貌 辉映其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第 8 页 共 11 页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 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2 材料二中的名画是什么 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 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称为什 么 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 结合材料一 二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