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指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 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 2 分 2008 年是中国奥运年 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 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 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 北京是中国古都 元明清三朝都在此建都 B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 即今故宫 C 北京城曾见证过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D 可以游览秦长城 实现 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愿望 3 2 分 近代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 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4 2 分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主要是因为 A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 B 都是因鸦片输入而引起的 第 2 页 共 14 页 C 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D 两次战争都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5 2 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充当 帮凶 且又单独 作案 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6 2 分 蒋廷黻曾写道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然后 去力图改革 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如果将同治 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 咸丰年间 那么我们的近代化就要 比日本早 20 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 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 政治腐败 D 急需改革 7 2 分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 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 认识正确的是 A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 辛丑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8 2 分 以下中国领土割让给列强的先后顺序是 香港岛 台湾岛 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A 第 3 页 共 14 页 B C D 9 2 分 使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加深 割占香港岛 开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中国恶例的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 2 分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 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 推翻君主制度 B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D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11 2 分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 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 这里 是指 A 武汉 B 上海 C 沈阳 D 南京 12 2 分 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 我只是一个裱糊匠 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 这是李 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签订 马关条约 第 4 页 共 14 页 C 签订 辛丑条约 D 开展洋务运动 13 2 分 举办历史图片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根据下列历史人物图片 可归纳得出的主题是 A 文坛大师 B 民族英雄 C 思想大家 D 科学巨匠 14 2 分 有人说 天朝田亩制度 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 也有人说 天朝田亩制度 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 你认为下列关于 天朝田亩制度 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 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 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它就会变为现实 15 2 分 19 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人士主张兴民权 对封建思想进行了 猛烈的抨击 这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 以下对 思想启蒙 理解正确的是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C 人们开始宣传 民主 科学思想 D 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 5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 创办近代军用 民用企业 B 兴办新式学堂 派遭留学生 C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D 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17 2 分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 1851 1875 年 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 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 拟方名曰 洋务清火汤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洋务运动的兴办是为了镇压 粤匪 B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创办者 C 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清政府危机 D 辜鸿铭肯定了曾国藩兴办的洋务 18 2 分 邓世昌毅然下令 开足马力 直冲敌舰 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黄海海战 D 义和团运动 19 2 分 创办于 1872 年 近代中国历史最久 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是 A 国闻报 B 大公报 C 申报 D 时务报 20 2 分 初二 3 班举办以 近代化探索 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下列哪些材料符合这主题 第 6 页 共 14 页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 B C D 21 2 分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D 鸦片战争 22 2 分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A 陈化成 B 徐邦道 C 邓世昌 D 丁汝昌 23 2 分 下列关于第一 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第 7 页 共 14 页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 B C D 24 2 分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 下列各项内容 按签订的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割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包括库页岛 清政府割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A B C D 25 2 分 如图所示的清军爱国将领牺牲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第 8 页 共 14 页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二 二 材料解析题 共材料解析题 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4 0 分 上海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 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迁 请你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五口通商后的上海 图二 江南制造总局 图三 陈独秀 图四 6 月 5 日上海工人游行 1 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 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3 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4 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5 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 你有什么感受 27 15 0 分 面对着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 屡遭外国列强的欺凌 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先后提出了救国 强国的方案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材料 回答如下问题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李鸿章说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 必尽用其人 或专设一科取士 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鸿鹄 则业可成 艺可精 而人亦可集 材料二 梁启超说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 不变亦变 变而变者 变之 权操诸己 可以保国 可以保种 可以保教 不变而变者 变之权让诸人 本缚之 驰骤之 材料三 孙中山说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 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陈独秀说 中国固有的伦理 法律 学术皆封建制度之遗 与西人相较 差迟极远 如不改进 必不能存于今日世界 宁忍过去的国粹消亡 不忍现在 将来民族归于削灭 1 根据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实现国家强大 如何向西方学习 2 根据所学知识 梁启超是因为受到哪一件事情的强烈刺激而提出 变法 的 材料二中阐释了梁启超提 出 变法 目的是 李鸿章和梁启超都提出 变 的主张 他们的 变 的含义有何不同 3 根据材料三孙中山提出的 革命的目的 归纳出孙中山革命的内容有哪些 4 根据材料四 陈独秀认为如何改变中国的现状 5 从他们提出的救国方案分析 你认为四位历史人物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28 10 分 探寻复兴之路 铸造新的辉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 大开 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 孙中山认为 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接下来 最切实的举措 第 10 页 共 14 页 就是发展实业 改善民生 材料五 陈独秀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1910 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1902 年留学日本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中的 我 是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康有为的主张 4 材料四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 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了 5 根据材料五中人物的经历 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们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 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29 11 0 分 阅读下面图片后 回答问题 图一 鸦片战争 图二 1842 年 南京 1 图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 图二签署了什么条约 割走了我国的什么地方 第 11 页 共 14 页 3 条约中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有一个也是我国当代对外开放的城市 它是哪个 同一座城市 它的 两次 开放 有何不同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技术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技术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经济贸易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告文案策划师执业资格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外事翻译阿拉伯语面试模拟题及详解
- 2025年地热能技术员初级面试问题集锦
- 四川精致教学课件制作
- 2025年安全知识面试题及答案解析宝典
- 2025年市委党校教师招聘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员工安全技能竞赛规则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房产营销策划面试题库
- 2025-2030矿山机械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及品牌出海战略报告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