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人教版集团校人教版集团校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的这句话反映了他 A 热爱和平的愿望 B 对贪生怕死的鄙视 C 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D 清正亷洁的优良品德 2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 这个 新情况 是 A 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B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 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 敌人的长期封锁 3 2 分 数日后 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 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 该历史情景应 出现在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4 2 分 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战争爆发于 1840 年 第 2 页 共 15 页 B 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 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5 2 分 有学者评价 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 孤臣无力回天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它的 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 这场战争是指 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2 分 洋务派认为 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以下能体现 制器为先 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矿务局 C 汉阳铁厂 D 上海轮船招商局 7 2 分 辛丑条约 后 居住在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要搬迁 因为 A 设立商业街 B 建教堂传教 C 开办工厂 第 3 页 共 15 页 D 设立使馆区 8 2 分 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或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公车上书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9 2 分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通过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10 2 分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 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 1905 年 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 1913 年的南京街头 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 1913 年乘火车从北京到张家口探亲 D 1919 年 6 月 申报 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11 2 分 2011 年 10 月 9 日 纪念辛亥革命 l0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深切缅怀孙中山先 生的历史功勋 其历史功勋不包括 A 在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B 在东京成立同盟会 C 参加了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D 建立中华民国 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 4 页 共 15 页 12 2 分 国民痛苦 水深火热 土匪军阀 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 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 总 理遗命 炳若晨星 北伐誓词中的 土匪军阀 不包括 A 张作霖 B 袁世凯 C 孙传芳 D 吴佩孚 13 2 分 有人说武昌起义是 一个烟头引发的革命 革命党人孙武因吸烟烟头掉落 引爆自制炸弹 招 致搜捕 从而形势紧迫 面对搜捕 革命党人群龙无首 无奈之下 几名士兵仓促举事 首义成功 以上材料表 明 A 没有这个烟头就没有武昌起义 B 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很大偶然性 C 孙中山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 D 武昌起义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14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主要是指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新文学运动发展 C 提出 民主 科学 的口号 D 创办 新青年 15 2 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重要文件是 A 唐律疏议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第 5 页 共 15 页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2 分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通过这一歌谣 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帝爱国运动 B 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17 2 分 如图是孙中山的题词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 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五四运动 提出新三民主义 完成北伐战争 A B C D 18 2 分 周恩来曾经说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这两个 天安门 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第 6 页 共 15 页 C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9 2 分 阅读下面某历史著作节选 据此判断 它叙述的史实是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D 国共第一次合作 20 2 分 口号十分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 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将革命进行到底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A B C D 21 2 分 关于 百日维新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作 亡国之君 的光绪帝 B 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C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D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第 7 页 共 15 页 22 2 分 如果要在如下图图 4 的位置补一张照片 你觉得放谁的照片比较合适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梁启超 D 陈独秀 23 2 分 下列哪件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4 2 分 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A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B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C 取消 二十一条 D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25 2 分 筹办夷务始末 咸丰朝 统计 最初五卷中 天朝 出现约 5 次 至光绪年间 天朝 一词几乎 不用了 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 大清国 中国 这说明 A 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 B 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第 8 页 共 15 页 C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 二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 共共 4 4 个小题 个小题 2626 和和 2727 小题各小题各 1313 分 分 2828 小题和小题和 2929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3 0 分 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社会面貌 也对世界局势也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据此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 坦普尔 中国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统计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 时期科技发明 件 中国世界其它国家 157 1 1500 年 第一时期 1579859 1501 1840 年 第二时期 472 19453 材料二 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 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 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 不堪一击 割地 赔款 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 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击下摇摇欲坠 材料三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爱迪生 贝尔 西门子 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 1894 年 美国工 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1910 年 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 与此同时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材料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 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 村落 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 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 区的大拼盘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并举一例 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 历史发展所做贡献 2 根据材料二 铁甲舰 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技术成果 英国 铁甲舰 队进攻中国沿 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清朝选择 割地 赔款 开埠 标志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材料三中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同一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 请举一例说明 4 依据材料四 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 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为适应这个趋势 第 9 页 共 15 页 中国将如何进行科技创新 重新创造文明古国的科技辉煌 27 13 0 分 列强的铁略让中国冲破 天朝上国 的迷梦 开始探索新知 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 幕 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 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他们 自强 的结果在我们看 来固然失望 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 已不足为奇 我们不能忘记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摘自黄仁字 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今变行新法 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 待也 摘自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 艺术 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自陈独秀 罪案之答辩书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等人为实现 中国之治强 而掀起 的运动名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分别指的是什么 这一时期 陈独秀等人宣 传这两样东西主要是凭借哪一杂志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其共同的主题 28 12 分 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材料一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贞观年间 增加了考试科目 以进士 明经两科为主 明经科主 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考查考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元年间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 考试内容 唐朝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 一是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 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 件经由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打破了官僚世家垄断仕途的局面 材料二 如图是一位同学复习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扩展及发展历程 专题的笔记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维新变法历程大事年表 部分 材料四 时间宪法名称宪法内容 1787 年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根据三权分立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 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 分别由国会 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国 会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享有人身 言论 著作 结社 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 诉讼 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 弹劾临时大总统及 国务员 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司法权由法院独立 行使 材料五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 的各民主阶级 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唐朝科举制的特点 2 结合所学 分别写出示意图中促成阶段二和阶段三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第 11 页 共 15 页 3 请用材料三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 填写序号即可 维新派重视宣传维新思想 维新派提出用改良手段实现奋斗目标 4 将材料四表格中 补充完整 依据材料四 说出两部宪法的共同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 谈谈三大政治制度的作用 29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在当时 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主权 和领土完整 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中华民族百 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摘编自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 8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 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 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 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 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 它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居于什么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四运 动中的具体表现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人民解放军于哪一年占领南京 该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