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月考)B卷精编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月考)B卷精编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月考)B卷精编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月考)B卷精编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月考)B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月考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月考 B B 卷精编卷精编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我国境内目前确认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以下哪一流域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水 2 3 分 下列黄石地区古人类生活遗址中 与远古北京人生活时间相当的是 A 大冶章山石龙头文化遗址 B 阳新猪婆岭遗址 C 阳新岳家垄遗址 D 阳新铺垴遗址 3 3 分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 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 错误的 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C 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 D 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 4 3 分 半坡人的生活中 不可能出现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用陶罐盛水 B 饲养家畜 C 穿棉布衣服 D 住半地穴式房屋 5 3 分 实验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 列出的关键词是 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粟 请你判 断他们研究的这一原始人群的生存年代 A 距今约 7000 年 B 距今约 6000 年 C 距今约 5000 年 D 距今约 4000 年 6 3 分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会人工种植水稻 7 3 分 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 A 生活习惯 B 生产工具 第 3 页 共 13 页 C 劳动技术 D 自然条件 8 3 分 学习历史要懂得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 下列连环画中取材于真实历史的是 A B C D 9 3 分 神话与传说 偏重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和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 考 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和探究历史真相的重要依据 下列事件属于考古发现的是 A 半坡人制作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B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C 史记 记载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 第 4 页 共 13 页 D 北京人能够人工取火 10 3 分 下列原始居民和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 A 舜 B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黄帝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1 3 分 武王 封功臣谋士 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 A 周初分封 B 商鞅变法 C 秦设郡县 D 汉初分封 12 3 分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图所示的形势图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战国 D 秦朝 13 3 分 连环画俗称 小人书 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 刻画人物的通俗读物 下图画面所描绘 第 5 页 共 13 页 的事件是 A 夏朝灭亡 B 商朝建立 C 武王伐纣 D 周朝灭亡 14 3 分 2011 年 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 80 B 90 C 100 D 110 15 3 分 西周时期 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 乐器 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 违礼 行为 这些规定 A 形成了禅让方式 B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扩大了国人利益 16 3 分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西周初年 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这 第 6 页 共 13 页 一创新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17 3 分 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18 3 分 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 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司母戊鼎 B 人面鱼纹彩陶 C 兵马俑 D 汉 胡服佣 19 3 分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第 7 页 共 13 页 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内容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甲骨文出土于阳城的废墟 A B C D 20 3 分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 A 岷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太湖流域 D 长江中下游流域 21 3 分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 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楚庄王 同鼎中原 反映了 A 废除了贵族特权 B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22 3 分 春秋战国时期 新旧制度更替 社会大变革 其根本原因是 A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B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第 8 页 共 13 页 C 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 兼并战争频繁规模更大 23 3 分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战争频繁 B 走向统一 C 诸侯争霸 D 王室衰微 24 3 分 兴水利 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 据 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 它建成后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馏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它 是指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水济渠 25 3 分 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时做的学习摘要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 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 二 综合题 共综合题 共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2525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第 9 页 共 13 页 26 13 0 分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材料二 禹传子 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图所示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产生之日起 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 大一统的性质 其职能就具 有维护 推动 发展和形成多民族 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3 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 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在地方上 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图中 空缺 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4 依据材料五 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7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 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凡是努力从事农耕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 免除徭役 第 10 页 共 13 页 作为奖励 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 赏给爵位或官职 在全国设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西汉建立后 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 汉武帝时 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除改革土地制度 鼓励耕织 严明法度之外 还有哪些措施 写出三点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 材料二两幅图片 分别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两项措施 3 材料三所示是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实行的什么制度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指出为实现大一统 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