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一)A卷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一)A卷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一)A卷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一)A卷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一)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一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一 A A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小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 寻找人类足迹 为主题的活动 经过讨论 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 最早人类的遗址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西安半坡 D 浙江河姆渡 2 2 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全国人的生活的 A 用火烧食物 B 制造石制工具 C 过群居生活 D 会使用骨针 3 2 分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火的使用 C 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 4 2 分 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 培育出粟 俗称谷子 去壳后称小米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 了粟的遗存 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第 2 页 共 13 页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5 2 分 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黄帝 尧 舜 禹 B 尧 舜 禹 黄帝 C 禹 舜 尧 黄帝 D 黄帝 尧 禹 舜 6 2 分 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与蚩尤决战的地点是 A 涿鹿 B 大汶口 C 阪泉 D 半坡 7 2 分 下列原始居民和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 A 舜 B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黄帝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8 2 分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重的国之重器 鼎腹内铸有 司母戊 三个字 虽然已经过去 3000 多年 依 然彰显着王家之气 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A 父系氏族后期 B 夏商时期 C 商周时期 第 3 页 共 13 页 D 春秋战国时期 9 2 分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 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A A B B C C D D 10 2 分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 天子为最高等级 下面依次为诸侯 卿大夫和士 都属于统 治阶级 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 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1 2 分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 桂陵之战 C 卧薪尝胆 马陵之战 D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12 2 分 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历史史实的是 A 晋楚争霸 B 三家分晋 第 4 页 共 13 页 C 田氏代齐 D 七雄并立 1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使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广泛提高 C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 诸侯国掀起了改革的风潮 14 2 分 变 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 各国的变法改革中 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在 A 魏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15 2 分 下列器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铁器 A B C D 16 2 分 我国的青铜文明时期是指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原始社会早期 B 原始社会晚期 C 夏 商 西周时期 D 春秋 战国时期 17 2 分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 学术局面反映的社 会现实是 A 有学问的人很多 B 夏桀暴政 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8 2 分 长中九年级 1 班先杰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 老师给他打气说 早发现问题 也是好事 你总结好原因 落实到行动上 下次一定能考好 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和我国古代哪 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A 封建礼教奠基者孔子 B 法治思想倡导者韩非子 C 尚贤兼爱主张人墨子 D 朴素辩证法提出者老子 19 2 分 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 这一工程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20 2 分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272 分分 第 7 页 共 13 页 21 12 分 夏 商 西周 作为早期的奴隶朝代 其年代清楚划分曾困扰历史学家很长时间 而十三年 前 九五 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 夏商周断代工程 已将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清楚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最早三个朝代分别指 建立的时间分别是 2 请写出三个朝代的建立者和三位暴君 3 你能总结三朝灭亡的原因吗 22 20 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 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 时至今日 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净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分别为什么原始居民的房屋 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 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 第 8 页 共 13 页 么 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 在政治方面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结合材料四 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3 20 分 十八大以来开启了改革事业的新启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以更大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深 化改革开放 回顾中外重大改革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 改革设计篇 改革取决于改革社会群众 也取决于改革者的智慧与勇气 材料一 孝文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 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图一 商鞅舌战图 二 改革意义篇 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甚至比美国历史上 1863 年的 解放宣言 更重大 在美国 解放宣言 仅关系到少数黑人 而在俄国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 深远 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 他们废除了藩体制 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 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 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 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 进而创 建了近代政治体制 赖肖尔 近代日本新观 三 改革实践篇 改革没有固定模式 走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材料四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 从理论到实践 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 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五 1933 年 5 月 12 日 罗斯福 发布 农业调整法 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 以提高农产 第 9 页 共 13 页 品价格 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材料六 邓小平强调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 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 邓小平 在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1 图一商鞅力排阻挠进行社会改革目的 材料二中看出孝文帝 改革之心 坚定原因 2 材料二反映了俄国近代化过程中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改革内容 分析俄 日社会改革 的共同影响 3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质 从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五中邓小平南方谈话 后我国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4 综上所述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4 20 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 治国理政 必须继承传统文化 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 凝聚 最广泛力量 阅读有关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注释 以德行来治理国家 就像北极星一样 安居其 所 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论语 为政 孔子说 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礼记 檀弓下 材料二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 从反面 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 确思想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材料三 郭沫若说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 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当时 各家学派聚众讲学 研讨学术 著书立说 提出各种治国思想 探讨自然 社会和人性 形成了大胆思 考 自由讨论的风气 材料四 某中学初一 8 班新学期刚刚开学 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 破坏公物的现象 为此班委召开紧急 会议 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 一定要严厉惩罚 罚值日 实在不行 一次罚 5 元 班长 还是说服教育吧 一次不行就两次 两次不行就三次 相信他们会改的 第 10 页 共 13 页 生活委员 随他们去吧 扔几张废纸而已 无所谓的事 根本不用管 1 材料一反映了孔子哪些政治主张 孔子提倡的 为政以德 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2 材料二中 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 应该是什么 法家对秦王朝 有效用 的思想是什么 3 材料三郭沫若提到的 在学术思想上的黄金时代 历史上称为什么局面 依据材料指出 这一局面有什 么影响 4 材料四中劳动委员 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请分别指出 如果你 是初一的班主任 你会借鉴什么学派的思想来管理班级 试简要说明理由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