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测试卷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测试卷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测试卷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测试卷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测试卷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单元检测题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 毎小题 3 分 庄子 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 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 天下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人们习惯于以 我 为是非标准 为避免主观片面 把道理讲清 取信于人 必须 藉外论之 寓言 重言即借重长者 尊者 名人的言 语 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 托已说于长者 尊者之言以自重 卮言即出于无心 自然 流露之语言 这种言语层出无穷 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 并能穷年无尽 永远流传下 去 庄子 一书 大都是用 三言 形式说理 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 难以分清 三 言 之中 寓言十九 寓言 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庄子 内篇及外 杂篇中 的许多篇目 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 大量运用充满 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天下 的寓言 使 庄子 的章法散漫断续 变化无穷 难以捉摸 如 逍遥游 前半 部分 不惜笔墨 用大量寓言 重言铺张渲染 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 并非作 品的主旨 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 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而 至人无己 神人 无功 圣人无名 这个主题句 却如蜻蜓点水 一笔带过 庄子 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 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 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 形成一 条纽带 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 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 融为一个有机 体 逍遥游 的主题是追求一种 无待 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 然后是主题的阐发 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 内篇中的其他作品 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 以各种各样的寓言 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 加以形象 的展示 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 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 庄子 内篇 可以说 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 一书的文学价值 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 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还在于 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 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 刘熙载 艺概 文概 庄子 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 不可捉摸的神秘 色彩 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 同时 从 道 的立场来看待万物 万物等齐一体 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而且 庄子认识到 了时间的无限 空间的无限 宇宙的无穷 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 也站在宇 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 因而 庄子 的想象虚构 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 恢诡谲怪 奇幻异常 变化万千 摘编自聂石樵 庄子 1 下列对于 庄子 风格的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庄子 的创作方法是 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 此书大都是用 三言 形式说理 这三种形式有时难以分清 2 b 庄子 的文章结构模糊 是以思想和情感为纽带 把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 之间 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 融为一个有机体 c 庄子 内篇 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它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 以多样寓言 展示 最后避开逻辑推理 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 d 庄子 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其文学价值 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 也在于这 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 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们习惯于以 我 为是非标准 为避免主观片面 取信于人 必须 藉外论之 因而寓言成为 庄子 采用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 b 以寓言为主干 大量运用充满 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的寓言 使 庄 子 的章法散漫断续 变化无穷 难以捉摸 c 逍遥游 体现了 庄子 运用寓言的风格 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 是为了用 他们的有待逍遥来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d 庄子 一书之所以寓言数量多 是因为庄子认为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 示 胜于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卮言层出无穷 能够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 并能穷年无尽 永远流传下去 它 出于无心 自然流露 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 b 逍遥游 先为主题作铺垫 然后阐发主题 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余音 之中 其主题是追求一种 无待 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c 庄子 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 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 也形 成了 庄子 的想象虚构 恢诡谲怪 奇幻异常 变化万千的特点 d 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 空间的无限 宇宙的无穷 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 界万物 也站在宇宙的高度 可见庄子已经超越了当世的人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4 7 题 庄子者 蒙人也 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 与梁惠王 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 然 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 作 渔父 盗跖 胠箧 以 诋訾孔子之徒 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 亢桑子 之属 皆空语 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 指事类情 用剽剥儒 墨 虽当世宿学 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故自王公大 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 使使厚币迎之 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千金 重 利 卿相 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 衣以文绣 以入太庙 当是之时 虽欲为孤豚 岂可得乎 子亟去 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 无为有国者所羁 终身 3 不仕 以快吾志焉 庄周家贫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 诺 我将得邑金 将贷子三百金 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 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 鲋 鱼 来 子何为者也 对曰 我 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地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与 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 君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 涂中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善属书离辞 指事类情 属 连缀 撰写 b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适 满足 c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贷 借 d 吾将曳尾于涂中 涂 道路 5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失我常 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 索我于枯鱼之肆 b 吾失我常与 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c 吾失我常 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 水然活耳君乃言 此曾不如早索我 于枯鱼之肆 d 吾失我常与 我无所处吾 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 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6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周撰写的书籍 大都是寓言之类 庄周在著书时 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 用语一点也不拘束 肆意汪洋 然而都是空话 没有事实 b 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 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 并请他做宰相 庄周以牲牛 为喻 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 涸辙之鲋 比喻处于困境 亟待援助的人或物 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 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 d 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 庄周说愿意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 而不愿意做 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 无为有国者所羁 终身不仕 以快吾志焉 2 吾失我常与 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 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4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8 9 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注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 后理想破灭 写此诗时虽任京官 但对朝政已经 完全失望 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8 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 空 字 如 空山新雨后 山居秋暝 空堂欲二更 秋夜独坐 等 请对 空知返旧林 中的 空 作简要分析 5 分 9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 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追求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夫至人者 上窥青天 下潜黄泉 2 夫千里之远 不足以举其大 3 能尊生者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2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1 14 题 记者 最近媒体对你的 心得 和 心得 争论很多 有人说你把国学经 典讲得出神入化 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 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 这些争议 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 文化是狭义 静态的 还是广义 动态 的 在我看来 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 在 周易 中文化的意义是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就是观察世间百态 人间万象 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所以文化是流动 生长的形 态 重要的是 文而化之 过去很多文化人 著作等身 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 化 境 比如苛刻 斤斤计较 不通达透彻 这都是 文而不化 另外 文化是个 金字塔 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 但它的研究是 藏之名山 传之后 世 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 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 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 我个 人有个理解 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 更重要的 民主在于文化权利 难道经典仅 仅是精英的特权吗 我认为 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 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 以至于 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 所以你的 心得 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 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 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 在金字塔的 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 我们不再以研究者 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 5 尖 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 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 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 层面 过去 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 就是简单的二分法 一元论 凡事非此即彼 非对 即错 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 塔尖上的精英文化 塔基上的草根文化 生生不息的大众 文化 所有文化熔铸一体 越多元越健康 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 如果说我跟孔 子的原意不同 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 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 解读 论语 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 西 于丹 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 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 我做的就是心 得 我从没出过 论语解读 或 庄子解读 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 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 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 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 在我和大众沟通时 我想 它应该是相 对够的 之所以选择 心得 方式 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 从不做字句的训诂 而是做意 义的阐释 训诂学 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 大众需要了解吗 心得 就是 一 心所得 是在外延 感悟上的一种延伸 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 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 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予和庄子的本意 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 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 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 读者看了前面之后 自 己有什么想法 翻原文再想一想 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 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 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 豁达 这不好吗 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 事 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 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 我希望提 供的是一个方式 而不是结论 提供的是一个起点 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 11 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 心得 讲得出神人化 而 心得 误读了经典 的争论 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 b 丹面对媒体对她的 心得 的争议 非常冷静 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 的 心得 强调 文而化之 的流动 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 c 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 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的言外之意是 不要把矛头 对准我于丹 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 论语 有所感悟 有所收获 d 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 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是于丹对 文而不 化 的 文化人 的委婉批评 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 e 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 从如何看待文化 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 比较巧妙 机智 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令人叹服不已 6 12 从四个方面 角度 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 请简要概括 每个方面 15 字以内 4 分 13 段中有 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 一句 结合前文 谈谈用 金字塔 和 草根 来表达有什么含义 8 分 14 结尾说 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 而不是终点 请联系文中提到的 准确性 和 本意 问题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 分 五 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5 下列句子中 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而后乃今培风 措杯水其肘上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而征一国者 而御六 气之辩 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三飡而反 腹犹果然 见利 轻亡其身 a b c d 1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海水震荡 声侔鬼神 饰小说以干县令 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形足以劳动 恐吾无其实 贤不肖毁誉 饥渴寒暑 丈夫与之处者 思而不能去也 a b c d 17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彼且恶乎待哉 b 以游无穷者 c 子何为者邪 d 以为莫己若者 18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 名周 先秦 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哲学家和文学家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 人之一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b 庄子的文章 想象奇特 文笔变化多端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采用寓言故事 形式 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c 庄子 共三十三篇 分 内篇 外篇 和 杂篇 三个部分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 子哲学的是 齐物论 逍遥游 大宗师 等 d 庄子文字汪洋恣肆 意象雄浑飞越 想象奇特丰富 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题目 8 分 孔子曰 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 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 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7 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 人 侮圣人之言 节选自 论语 季氏 鸿蒙曰 意 心养 汝徒处无为 而物自化 堕尔 形体 吐 尔聪明 伦与物忘 大同乎滓溟 解心释神 莫然无魂 万物云云 各复其根 各复其根而不知 浑浑沌沌 终身不离 若彼知之 乃是离之 无问其名 无窥其情 物故自生 云将曰 天降朕 以德 示朕以默 躬身求之 乃今也得 再拜稽首 起辞而行 庄子外篇 在宥 注 愆 qi n 过失 瞽 g 盲人 心养 养心 吐 当是 咄 字之讹 咄 与 黜 同 废弃的意思 根 根本 知 感知 浑浑沌沌 各任自然 以上两个语段都谈到修身的问题 其中有何不同 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六 写作 60 分 20 阅读以下材料 按要求作文 庄子 徐无鬼 狗不以善吠为良 人不以善言为贤 这句话可有多重理解 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 题目自拟 3 不少于 800 字 4 不得抄袭 不得套 作 答案 1 b b 对应的原文 庄子 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 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 系 选项 庄子 的文章结构模糊 把原文中的 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 换为 结构 模糊 偷换概念 2 d d 对应的原文 庄子 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 不可捉摸 的神秘色彩 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 没有选项中表述的因果关系 选项强拉因果和无中生有 3 a a 对应的原文 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可见选项 卮言层出无穷 因而在 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 判断错误 属于曲解文意 4 d 涂 为 烂泥 之意 5 b 利用语气助词 耳 状语后置结构 于枯鱼之肆 结合句意即可正确断句 6 a 然而都是空话 不对 7 1 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 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 我愿终 身不做官 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 2 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 没有地方生存 现在 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 您却说 这种空话 还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参考译文 8 庄子是蒙地人 叫周 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 和梁惠王 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 人 他学识渊博 涉猎 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 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 他撰写 了十余万字的著作 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 他写的 渔父 盗跖 胠箧 是用来诋毁孔 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的 畏累虚 亢桑子 一类的 都空设言语 没有实事 可是 庄子善于行文措辞 描摹事物的情状 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 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 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 他的语言汪洋浩漫 纵横恣肆 以适合自己的性情 所以从王公大人 起 都无法重视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 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 答应他让他 出任宰相 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 千金 确是厚礼 卿相 确是尊贵的高位 您难道没 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 喂养它好几年 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 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 在这个时候 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 难道能办得到吗 您赶快离去 不要玷污了我 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 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 我愿终身不做官 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 庄周家境贫寒 于是向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说 行 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 打 算借给你三百金 好吗 庄周听了脸色骤变 忿忿地说 我昨天来的时候 有谁在半道 上呼唤我 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 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 我问它 鲫鱼 你干什么呢 鲫鱼回答 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 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 我对它说 行啊 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 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 可以吗 鲫 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 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 没有地方生存 现在 我只要一点水就能 活下去 您却说这种空话 还不如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庄子在濮水钓鱼 楚王派两个大夫先去传达他的旨意 想以楚国的事劳累先生啊 庄子拿着鱼竿 头也不回 说 我听说楚国有神龟 已经死了三千年了 楚王用洁净的丝 巾把它包起来装进竹箱里 然后放在庙堂上边供奉 这个神龟 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 们供奉呢 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呢 两个大夫回答说 它更愿意活着在烂 泥里摇它的尾巴啊 庄子说 请回吧 我要在烂泥里摇我的尾巴啊 8 空 白白的 徒然 晚年的王维理想破灭 只好归隐 空 字深刻反映了作者内 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 答 苦闷 失落 等 意思对即可 5 分 9 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 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 在山间明 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 作者借 松风 明月 的高洁之意 表现了自己力求摆脱现实政治 压力 不愿同流合污 随波逐流 追求一种自由自在 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 6 分 10 1 挥斥八极 神气不变 2 千仞之高 不足以极其深 3 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虽 贫贱不以利累形 11 ae a 原文说的是人们对 论语 心得 和 庄子 心得 的不同看法 不是分别对 应出的看法 e 项 避重就轻的策略 说法错误 避重就轻 是指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 来承担 或回避主要的问题而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文中于丹采用的是 避实击虚 的方法 9 12 如何看待争议 论语 心得 的所向 解读 论语 精准性是否必要 心得是不是孔子 庄子的本意 每点 1 分 13 金字塔 和 草根 是形象 生动的比喻 2 分 金字塔 比喻文化 是全部 整体 塔尖 即经典文化 是少数 2 分 而 塔基 即 草根 比喻大众文化 是多数 2 分 这样写 形象地表达了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 要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的观点 2 分 14 方式 结论 起点 终点 简洁概括了自己写作的意图 2 分 作为非古 典文学研究专家的于丹选择 心得 方式 并以此为起点 但不在结论和终点上去追究解释 的精准性 不做内涵上的解释 2 分 而是做意义的阐释 在外延 感悟上延伸 2 分 其 本意其实就是一个导读 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 1 分 在心灵上可以快乐和豁达 1 分 15 d 培 通 凭 卒 通 萃 而 通 能 辩 通 变 飡 通 餐 反 通 返 亡 通 忘 16 d 小说 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 今义指一种文学体裁 野马 古义指田野 中浮游的水汽 今义指野生的马 众人 古义指一般人 今义指很多人 其实 古义 指实在的政绩 今义指实际情况 丈夫 古义指成年男子 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17 b b 是省略句 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18 d 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错 应是 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19 孔子在这几个语段中认为修身应做到三愆 三戒 三畏 克己复礼 庄子在语段中 认为修身要做到能身处无为之境 依乎事物本性 顺应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