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德惠三中北师大版德惠三中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3 3 月份月考试卷月份月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东方红 太阳升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这首歌里的 人民的大救星 是指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朱德 D 周恩来 2 2 分 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 正确的是 参加者有首都 30 万群众 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 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命令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A B C D 3 2 分 2018 年 2 月 22 日 中国选手武大靖以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优异表现 为中国队夺得了本届冬奥 会的首枚金牌 夺冠后 武大靖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庆贺 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 民共和国 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开国大典 第 2 页 共 11 页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 2 分 任继愈曾经感慨 经过百年的奋斗 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终 于站起来了 的事件是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5 2 分 学习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和平解放西藏 内容后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6 2 分 新中国成立后 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并创造性地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段话没有涉及 A 三大改造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土地改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制定 7 2 分 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的相关历史资料 要办一期手抄报 请你为 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 下列最恰当的是 A 巩固政权 B 工业化的起步 第 3 页 共 11 页 C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8 2 分 5 月 21 日开始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和众多媒体共同发起了 崇尚英维 精忠报国 的大型网络活 动 随即全中小学也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 若让你择一位战斗英雄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 你应该选 A 黄继光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雷锋 9 2 分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 他是 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 令员 中国把这次战争称为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4 页 共 11 页 C 抗美援朝 D 美国独立战争 10 2 分 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诞生 毛泽东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 B C D 11 2 分 黄继光 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12 2 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 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 国梦 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回首往昔 中华民族摆脱屈辱 终于站起来了 不断追梦始于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三大改造完成 第 5 页 共 11 页 D 新中国的成立 13 2 分 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A 维新变法期间 B 新文化运动期间 C 中华民国成立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14 2 分 2016 年 3 月 31 日上午 11 时 30 分许 运载 36 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的中国空军伊尔 76 运输机抵达沈阳桃仙机场 有关人员举行简短的迎接仪式后 将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 至此 这些在外漂泊 60 多年的英灵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你知道 60 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为了 A 抢占朝鲜的资源 B 宣扬中国的国威 C 与日本对抗 D 保家卫国 15 2 分 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 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回顾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 地 即 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6 2 分 在全国人民普选基础上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这次大 会 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 6 页 共 11 页 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国歌 首都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B C D 17 2 分 1951 年 5 月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A 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 和平解放西藏 C 建立西藏自治区 D 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18 2 分 2009 年 3 月 28 日 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 热烈庆祝西藏百万 农奴解放纪念日 由于特殊的地理 历史原因 西藏解放推迟至 1951 年 其解放方式是 A 和平解放 B 武力攻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19 2 分 假如你作为一名记者要参与新中国筹建大会的报道工作 请问 你应该到下列哪个城市去采访最 合适 A 北平 B 南京 C 上海 第 7 页 共 11 页 D 延安 20 2 分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抗美援朝 C 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262 分分 21 2 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如邱少云舍身堵枪口 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22 15 分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西藏解放 材料一 西藏和平解放 60 年 一书主要讲述西藏和平解放 60 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经历了民主改革 自治区成立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 就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抗美援朝 材料二 这场战争 雄辩地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 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地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材料三 1950 年 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 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 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 为良田 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 当年喜获丰收 梅家村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000 万吨 比 1949 年增长 26 9 农村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 说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材料二中 这场战争 是指的哪场战争 中国参加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怎样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总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第 8 页 共 11 页 23 10 分 阅读下列图片资料 回答问题 1 简述上图中两位英雄的伟大事迹 2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24 3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 年中国共产党 各人民团体 各地区 各民主党派等各方面代表 600 余人出席了讨论成立新 中国问题的会议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开国大典 1 请写出材料一中 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的会议的名称及召开地点 2 材料一中的会议通过了一部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请说出该文件名称 该文件 规定国家政权属于 谁 各级政权一律实行怎样的制度 3 材料一中 人民英雄纪念碑 的建立有何目的 4 材料一中 会议 的成功召开 使我国初步建立了哪一制度 5 材料二中 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是谁 6 材料二中 在开国大典上升起的国旗和奏起的国歌分别是什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两点即可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