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论语六则导学案.doc_第1页
WS论语六则导学案.doc_第2页
WS论语六则导学案.doc_第3页
WS论语六则导学案.doc_第4页
WS论语六则导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第一三六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论语六则(第一课时)主备:王帅 审阅: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姓名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 学习目标1. 了解孔子,了解论语。2. 掌握文言文的概念。 3. 掌握字词音义,流畅朗读,背诵课文前四则。2、 温馨提示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原则:1、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的现代汉语表达出原文风格。) 翻译方法:“留、换、补、删、调、贯”六字法进行。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人物别称换成本名等。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语序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用典故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通顺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回头检查一遍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原文指代和省略的内容,在翻译时该明确的要明确;翻译时要尽量译出作者的语气。3、 自主探究 1. 查找有关孔子与论语的资料(可参考练习册,可观看电影孔子) 2. 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掌握字词音义,熟读课文4、 教学环节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周敦颐通书(1) 巩固与导入:由练案主持同学出题(2) 合作与探究:1.自探展示(1)绘制一幅关于孔子的思维导图(需涉及论语,课前绘制于黑板上)(2)小组内部检测朗读,互相指正读音、语速、停顿等(约5分钟)(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约5分钟)2.合作探究 (1)各组分别翻译一则论语,组内讨论后将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于黑板上,要使组员都能将原文与译文各部分对应关系讲清楚。其他组负责提问与补充。(2) 小组合作,讨论论语的语言特点(字、词、语序、称呼、内容、篇幅等方面),并思考其中哪些是文言文的共有特点?(3) 展示小结 1.同学与老师共同点评各组所画思维导图(约5分钟)2.各组讲解本组翻译的一则论语,并互相提问、补充(约10分钟)3.各组轮流指出论语语言的一项特点(约5分钟)(4) 训练反馈 1. 字词音义: 罔( ):_ 殆( ):_ 好( ):_ 曰( ):_ 说( ):_ 愠( ):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择其善者而从之 3. 填空 _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全书约_字,共_篇。每篇又分若干章,选取每篇首章两三字为篇名,如学而。南宋学者朱熹把它和_、_、_合为“四书”。用“子曰”开头,称为格言体;一问一答,称为答问体;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称为对话体。 4. 你在学习了这四则论语后有哪些问题?组内讨论并将有共性的问题提交老师进行解答,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后,再次诵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停顿,争取能够背诵。先由各小组内部练习,再进行小组间比赛。沈阳市第一三六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论语六则(第二课时)主备:王帅 审阅: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姓名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学习目标 掌握后两则字词音义,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探讨六则中提出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温馨提示 有兴趣深入学习论语的同学可以读一些近代的名家译注,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想更多的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读一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关于孔子的章节。 二、自主探究 1. 利用工具书与书下注释,掌握后两则字词音义,翻译后两则 2. 背诵全文 3. 六则论语中,哪些在谈学习方法?哪些在讲学习态度?三、教学环节(一)巩固与导入:由练案主持同学出题(二)合作与探究: 1.自探展示 (1)整理后两则论语中的重点字词音义(课前写在黑板上) (2)小组内部检测背诵(约5分钟) 2.合作探究 (1)所选六则中,哪些谈学习方法?那些讲学习态度? (2)小组内讨论,你是否同意这六则提出的学习方法与态度,为你的观点找一些论据。(三)展示小结 1.点评各组整理的后两则字词音义并翻译后两则(约5分钟)2.各组表述对于某一则论语的观点,并提供论据(约10分钟)3.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进行背诵展示(约5分钟)(四)训练反馈 1. 字词音义: 行( ):_ 焉( ):_ 从:_ 善者:_ 十有五:_ 立:_ 惑:_ 天命:_ 逾( )矩:_ 2. 老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_ 3. 六则论语中有哪些成语? 4.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