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拍照技巧+摄影误区+首饰的拍摄技巧+服装拍摄技巧拍摄技巧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许多刚学会拍摄的朋友们常会遇到拍摄出来的图象很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的晃动。你可以双手握住相机,将肘抵住胸膛,或者是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并且要放松,整个人不要太紧张。感觉你就象是一个射手手持一把枪,必须稳定的射击。二、让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缺少了光线就不能成为摄影,它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能够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背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前面的光线可以照亮宝贝,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角度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宝贝的质地。三、缩小拍摄距离 有时候,只需要简单地离宝贝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你并不一定非要把整个宝贝全部照下来,有时候,对宝贝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夸大拍摄,反而会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象出来。来自-拍照技巧四、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拍摄出来的图象的效果就会不同。最简单的就是竖举和横举相机。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宝贝儿的高度,而横举则可以宝贝儿的宽度。五、变换拍摄风格 你可能拍摄过很多宝贝,但它们很可能都是一种风格,所以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所以你应该在拍摄中不断的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为你的宝贝增添光彩。比如说你可以分别拍摄一些宝贝的全景、特写镜头或单个、多个等等。六、增加景深 景深对于好的拍摄来说非常重要。我想每个卖家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宝贝看起来就象是个平面,没有一点立体感。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参照物。最好通过对比,可以显示出宝贝的大小。(在拍摄毛绒玩具是就经常用矿泉水瓶作为参照,这样大家对他的大小就一目了然了)七、正确的构图 拍摄好宝贝构图非常关键。摄影上比较常见的构图就有三点规则。画面被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线上或是交汇处。总是将宝贝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不妨用用三点规则来拍摄一下你的宝贝。让人们在逛你的小店时,感觉到是在欣赏摄影作品。 摄影误区1.相机像素越高越好 其实不然,200-300万就够了。商品的照片一般都是1024x768的,甚至更小。太大的图只会拖累你,处理起来对硬件要求也高。摄像头不要用,画面太灰。摄像机的静照可以用。2.相机的手动模式一定比自动模式的效果好 如果你只是一个新手,那还是自动算了。3.好照片都是后期处理过的 其实真正的好照片,在拍摄时就已经考虑好了构图、明暗等,后期最多加点文字之类的。争取一步到位,不要寄希望于后期的处理。因为后期处理是很费时间的,而且会有点失真。4.看了“秘籍”就能一步登天,拍出骇世惊俗的照片 时间万事,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在技术上,你我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审美情趣、创意上的差别。要多看,多拍,关键是多想,多总结。不知不觉中会有变化的。不要希望一口气吃成胖子。审美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 拍摄首饰的技巧其实背景是很重要的,具体来说就是衬布。衬布要与主体反差鲜明。反差有很多种:颜色、材质等等。切忌平淡或者商品淹没于背景中,这是最失败的。其次,首饰要多拍些特写,很讨巧的。会给人一种精制的感觉。最后,要有光泽必须要有光源,光源尽量是无色的。有时根据商品的特性,逆光、反光的平时不常用的拍摄方法也可以用用。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哦! 拍摄服装照片的技巧1.在衣服展示上最好使用模特儿,真人不行假人也行.这样才能完全表现出衣服的立体造型,激起别人的购买欲.毕竟,一件衣服摆在地上和穿在身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感觉.2.在背景处理上下些功夫.皱皱巴巴和黯淡的背景让人看了不舒服.3.在光线布置上,为了突出衣服的面料、质感以及整体设计造型,最好采用主光与辅光结合的方式,即一般在衣服的前上方45度角上处放置一盏灯作为主光,再在衣服正前方放一盏光线弱一些的灯作为辅光,淡化主灯带来的阴影.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衣服背面放一盏辅灯,照亮背景.4.由于一般家庭用的灯光色温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正常阳光色温是5500K)所以拍摄完后要处理一下,把照片色温调到正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照片里衣服的颜色与日光下的比较一下,如果基本一致就行.这样,就不会与客户发生衣服颜色不符的纠纷了. 另,白炽灯会让冷色调得不到好的表现,即使后期处理也很难解决,最好使用市场上卖的护眼灯,色温比较接近日光. 宝贝图片拍摄技巧心得-教你拍出漂亮宝贝图片真正接触淘宝网上开店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淘宝大学在线学习课程,还好报名及时终于得到了在线学习第13期-宝贝图片拍摄技巧的一个名额。这次学习活动是在29号下午开始的,于31号下午结束,三天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学习了不少的基本拍摄技巧和摄影的专业知识:1、 了解了如何使用相机手动模式拍摄,如何设置手动白平衡,光圈与快门的关系,以及如何补偿曝光等等一些基本的相机使用知识;2、了解了专业的摄影器材,布光和背景知识;3、了解了如何在自然光下拍摄,和简易室内布光和背景的制作;以及如何制作简易摄影棚等等。 我们大家都知道网店的销售,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商品是通过图片形式来展现的,买家首先看到的不是你的店,也不是你的商品说明,而是你的商品图片。一张好的图片,是吸引买家点击和购买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拍摄出漂亮真实的宝贝图片可以说是网店销售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习课程前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拍出好照片,拍出的效果总是不佳:主要体现在宝贝图片光亮度不够、宝贝表面光亮不均匀、颜色失真、色干扰等等;就像这张图:上面这张是学习前按自己平时拍摄习惯拍的,这张图是相机直接拍出来的没有经过任何PS处理(除了图片大小) 这个皮夹本来是深咖啡色的,但拍出来的却像是黑色,表面光亮不均匀,左边亮些,左边暗些,底色本来是白色的A4纸,但拍出来的却是灰色了。如果产品图片前期拍摄不好,会给后期PS处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就算你PS水平很高也很难把图片处理到跟实际产品一样,所以前期的拍摄是很重要的。 下面主要跟大家讲一下关于相机手动拍摄模式,白平衡设置,补偿曝光,简易拍摄环境布置等方面学习到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有时大家可能会说我的图片拍的不好会不会是相机不好的原因,其实有时除了相机的原因更多的是自己不会使用和设置。对于相机的要求是:a、相机像素不低于200万;b、具有手动拍摄功能;c、相机微距功能能力在5cm以下;d、有自定义白平衡功能;e、有曝光补偿功能;只要你的相机具备了以上条件就足够能拍出漂亮的宝贝照片了。相信现在大家的相机都有以上这些功能。 一般我们拍摄产品照片的时候最好用M手动模式,把相机微距打开,这样产品的细节就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来。自定义白平衡可以帮助你判断选择白平衡,什么是白平衡呢?比如说,一张白纸,本身应该是白色的,而如果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这张纸会呈现出蓝色,也就是白色受到了蓝色的干扰变成了蓝色。这个时候相机也会拍出蓝色的纸。但如果我告诉相机,这张纸就是白色的,那么相机就会把蓝色的纸设定为白色,那么拍出来也就还原成原本的白色了。简单来说,白平衡,就是让“白色”还原成白色。平时如果你拍出来的照片有偏色的话那就是白平衡没有定义好。在相机的白平衡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白平衡的设定模式,比如说,在阳光下拍摄可以使用阳光模式,在荧光灯下拍摄可以使用荧光灯模式。有时候也可以使用自动模式。不同的白平衡设置拍出来的效果明显不同哦,如下图:怎么设置手动白平衡呢。我们在拍摄的地方放一张白纸,将相机设置为手动白平衡,然后将镜头对着白纸,使白色充满相机屏幕中间的框,按下设置键。(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设置键,会在相机屏幕上有提示)这时你会发现,相机中看到的白纸和刚刚看到的白纸的颜色有了变化。这说明设置成功了。然后在刚刚放白纸的同一个地方,放上商品拍摄,白平衡就是正确的了。如果换一个地方拍摄,那么就需要重新设置手动白平衡。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可以在相机拍摄时进行调节,补充光线不足或光线过于强烈时引起的曝光不足和过曝。不同的曝光补偿设置拍出来的效果明显不同哦,如下图:拍摄时一般不要使用自动曝光补偿,在光线偏暗时,增加曝光值可以增加照片的亮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相机多试一下不同的曝光补偿值看一下哪个拍出来的效果最好。下面就通过我参加这次活动课前课后作业实例来说明一下:上面这张是课前拍的,只是改了图片大小,没有经过任何PS处理;此照片拍摄时相机参数如下 :相机自动模式,微距:开,ISO:100,白平衡:自动,手动补光:+2/3EV,光圈F:F2.8,快门S:1/25这张照片光线不够,偏暗,虽然手动补光了,但还是不够亮,整体光亮度不均,左边较亮,右边较暗,颜色有偏差.这张是用手动模式(M)拍的,手动白平衡,ISO100,F2.8,1/25,EV:+2/3课后拍的是用手动模式和手动白平衡,光亮度来说比课前拍的亮些,底色背景给也比较接近真实的A4白色纸颜色,最重要的是比课前拍的更接近实际产品颜色,这个包包是浅咖啡色的,课前拍的看起来像黑色,课后拍的更接近实际产品的浅咖啡色,产品表面受光均匀些,不像课前那张左边亮些右边暗些。细节方面来说因为都开了微距,感觉都差不多。课前拍摄环境:阳台上拍的,没有专业的摄影工具,全靠自然光,环境简陋啊,呵呵!这个环境光线不够亮,橙色的墙壁很容易对产品产生色差干扰,使拍出来的照片偏色。课后改良后的简陋拍摄环境经过学习感觉自己以前的拍摄环境大大需要改善,主要是拍摄环境光线/周围色干扰等方面要改善,因为没有专业的拍摄器材和灯具,所以课后连夜赶工DIY制作了一个这样简陋的背景板。课前是在阳台上拍的,光线感觉不够,所以就把它搬到了楼顶背阳外,楼顶的光线明显好过阳台,拍出来的亮度也好些,而且楼顶其它没有什么别的物体,再加上自制的这个背景板,在色干扰方面就好些了。 总得来说要拍出好的照片,首先在相机设置方面要正确,尽量使用手动模式,设置正确的白平衡和曝光补偿,在拍摄环境方面尽量使用单色背景,尽量找光线亮色干扰小的地方,这也是我这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给新手们一些帮助。我自己也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进步!2宝贝摄影的一些心得(有图片说明)申精 请大家支持接触宝贝摄影也有一段时间了,记得那时侯在公司里Boss让我去拍宝贝的时候,可真是一额的汗。后来看书、实践、再看书、再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现在终于好了,基本上算是掌握了。接下来就和大家说说自己对宝贝产品摄影的一些心得:拍摄前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对产品的各种特性有深刻理解。清楚地了解“宝贝”最美最动人的地方在哪里? 它属于那一类的产品?它有哪些地方与别人有所不同。东西是给谁看的?你的客户是什么层次的客户?这些很重要,不同的人看同一样宝贝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展示和表达的是什么,重点在哪? 面对这林林总总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去解决呢?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先把自己能想到的疑问写下来,然后一项一项的解决、剔除,剩下的就是我们要的DD了。姑且叫它核心主题吧。 这样层层提炼出主题的目的在于我们可以有的放矢。使得将来拍好的产品照片能够更好的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诉求,从而达到最好的展示、销售效果。当制定了照片的主题和大概的方向后,接下来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实施拍摄了。 根据拍摄的主题,我们可以得出各种各样的拍摄方案。至于哪个方案是最合适的呢?那个拍摄的方案才适合市场与客户的要求呢? 我们可以把问题大纲列出来,然后一点一点的去解答。真正的答案很快就会出现了。现在到了动手的时间了。道具,配衬物? 一切就跟着之前制定的主题去转吧!错不了的!构图与道具 主题确立了以后,再说说道具与构图。 说到道具,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丛,不知道如何去选用。其实在上面已经提到,一切都服从于主题。只有主体是最为重要的,所有的道具在照片中都是配角。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将要拍一瓶啤酒。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法去表达这瓶酒呢? 我们可以通过画面去表现它的清凉、也可以表现它的口感、同时还可以表现它的包装独特的精美。如果是的话:) 同样,假设我们将要表达的是啤酒的清凉口感。接下来我们开始选道具了。 在我们的脑海大概已有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瓶啤酒、一个酒杯、一小碟的花生或腰果。这个杯,是什么样的一个杯呢?它可以是水晶杯、也可以是普通的啤酒杯、也可以是但我们的主角是啤酒瓶,太漂亮的杯会抢了镜头,一个完整、干净的啤酒杯就好了。同样碟子也一样,有稍微花纹的玻璃小碟子就很好了。用玻璃的原因?我想不说原因大家都会明白。 背景?用绿色!为什么?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很多的书都有提到,我就不罗嗦了。 构图的要点也是为了要特出主体,把宝贝最美的、最动人的要点秀出来。你第一眼看到宝贝时候最吸引你的眼光的地方就是了!放大、放大、再放大!尽量的接近主体。这样的话可以将你的宝贝在买家的眼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你离成功也迈进了一大步! 能将宝贝最基本的特点表现出来就离成功不远了。说回前面的例子:啤酒。 啤酒是主角,当然是最大的、最清晰的,杯中的啤酒是第二主角,同样也是要清晰的,但位置要稍退后,花生和小碟子从属于配角,在画面中占一角作为点缀。 说穿了,宝贝的摄影就是这样的Easy!以上几张图片您觉得那张更能体现主题呢?灯光与光线画面的构图和道具都定下来了,我们的照片就成功了吗?您只说对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们要考虑的是光线。 光线、色彩是宝贝摄影构成的两大要素,尤其以光线为重中之中,没有了光线也就没有了色彩,宝贝再好也无用武之地了。 说到灯光,很多朋友都觉得是老鼠拉龟,无处下手。其实你只要有一些简单的灯具,也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 也许有人会问:我该用多大的灯?用几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当然你条件允许的话就可以多配几支,不允许就两支足够了。在论坛中也有不少的帖子可以供我们学习。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反光的问题:我们拍一些金属、玻璃、钻石等反光比较强烈的东西时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反光太多,宝贝的照片和实物比起来丑多了。用柔光纸!还是有问题! 其实有一点原则我们记住就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的“光线的反射原则: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以相机为原点,计算光线的角度,慢慢地调整灯的位置高低,不久你会发现可恶的反光点消失了。宝贝身上干净多了。还有就是灯多了有时并不是什么好事,光线太杂了,相互衍射产生的阴影会将宝贝变成一个大花脸。灯光布置的原则:宁简勿烦。在没有把握之前就先用好一支灯,到时候就自自然然的会加上第二支灯的,那么一支灯怎么摆呢? 在这里我们先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光线情况下我们看东西是最自然、舒服的?如果我说在太阳光下,应该没有人反对吧?其实太阳就是一支很好的灯光,一切都显 得自然、舒服。这也和我们长期生活习惯有关,这种的光线角度的感觉已经深入我们的骨子里面了。看到这里我想大家明白我想要说的话了吧。当用一支灯的光线拍宝贝的时候我们可以模仿太阳的光线角度。不知道灯光该如何摆放?看看窗外的光线是怎么样照到你书桌上的电脑的,又或是怎样从你的穿衣镜中反射到房间的某个角落的? 单光源拍摄 同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光线照不到的地方有一大块浓墨般的阴影,怎么办?镜子!白纸!手里一切能反光的物体!只要反到宝贝上的光线不比灯光亮就好了,太亮的话就不自然了。只要我们多看看,多想想。很多问题就不是什么大的难题了。 单光源拍摄加白纸反射前后对比PS与曝光 光线、道具、构图都布置好了,为什么我拍出来的照片不是一团黑,就是惨白的一片,再不就是颜色怪怪的?是我手上的相机档次比别人的差,还是我的技术不到家?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我当初也有过不少这样的问题。到了最后发现这些问题就出在曝光的准确度上。照片的曝光准确与否将会与最后宝贝的照片是否PL有一定的关系。这时候就会 有不少的朋友会说“PS!可以让照片漂亮起来”对!PS的确可以让你的宝贝照片PL起来。其实PS的主要使用目的是为了弥补和修正我们在拍摄时候的一些失 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错误。但它同时也会对宝贝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高光部分和暗部的细节的流失、物体材质的反映失实、整体画面过渡层次的减弱等等的问 题。 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就要在给宝贝拍摄的过程中作好每一个细节,注意每一个流程,不能因为贪图方便、快捷就将所有的“失误”都交给PS去处理。举个例子:我们做饭菜的时候,如果我们选的材料不够新鲜,为了让它更好吃一些于是我们多加了各种各样的调味料,这样做出来的饭菜能吃吗?当然是可以! 但是好不好吃就见仁见智了。同样的道理,一张照片好不好和能不能用,是两种概念。不好的照片当然也能用,但达到什么样的销售效果就难说了。 曝光不足,经PS调整后,背景出现色块杂点影响画面。标准与细节 那怎么样才算是一张好的产品摄影照片呢? 简而言之,一张好的产品摄影图片,不外乎以下几点:主体突出、曝光准确、色彩还原、光比合理。主体突出,这问题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产品摄影首要关键就是要突出产品的特色与特点,而不是其它无关重要的东西。曝光准确, 什么是正确的曝光呢,简单地说就是白色就要是白色而不能是灰色,同样黑色就是黑色也不是深灰色,很多时候有些朋友问我,为什么我拍的白衣服不是纯白的,却 是有些发灰?或者是拍黑裤子却变成了灰裤子?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技术上的错误,而是你的工具相机犯的错。因为在我们使用自动测光程序,而它的计算程式决 定了错误的发生,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人为的参与修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曝光补偿。色彩还原,讲到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常常遇到的问题是总有些产品的照片颜色与实物颜色相异。例如红色与橙色,黑色与深的蓝、灰等。其实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光源的显色性等。解决的方法其实也不难,有一台能自定义白平衡的相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光比合理,简而言之就是物体的亮部与暗部之间、物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两者相差太大的话画面会显得过于杂乱,反之则画面灰暗无生气。合理的光比是在1:2或1:4之间。 对比一下其他人拍的而你又觉得好的照片,还有网上一些你所能找到的好的广告照片和你自己拍的照片,你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好照片与你的照片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的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在于注重了画面的细节。 所谓的细节就是组成照片的一切元素:灯光、背景、主体? 当你也注意了这些元素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宝贝象换了个样子一般,你的照片也象脱胎换骨似的。其实原因很简单,你 可以想象一下:你的衣衣宝贝,是满是皱纹还是平直烫贴的好看养眼?衣衣是平摊在一块皱皱的白布上,还是穿在合身的模特身上。哪个更能展现出你衣衣与别不同 的特点?又或者你到一家装修得十分华丽的酒店去吃饭,而侍应却给了个满身油污而且满是缺口的杯或碗给你,你能高兴吗?你对这酒店的印象和心情还能象刚进门 的时候一样的好吗?也 许有朋友会问:那我该怎么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呢?认真!细心!认真的对待将要在照片中出现的每个元素,包括每一条皱纹、每一处应该注意到的地方。让你的宝贝 以最动人的一面去面对镜头,面对客户。并不能因为时间的仓促就草草了事。条件不足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但宝贝有很好的优点而不展示出来,岂不是暴敛天物吗?以上的都是我个人对宝贝产品摄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给到一些想拍摄宝贝而又受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的朋友帮助,哪怕是一点点的。 3.菜鸟必读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经验分享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1、 浏览说明书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 2400 dpi 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 万 300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 35 mm 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4x6,约 A6 大小,使用 200-300 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 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3、 构图与思考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分辨光的强度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讲究用光角度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6、 几个误区习惯使用UV滤镜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UV就不必了。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别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漠视后期处理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 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张好照片。 4.摄影理论景深的概念 摄影时,必须对好焦点,景物才能结成清晰的影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拍摄位于不同距离上的多种景物时,片样选择调焦目标,焦点对在哪,哪才能把全部景物拍清楚,就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动体摄影,主体的位置不断移动,调整尤为困难。遇到这种情形,片样才能不失时机而又有把握地拍出清晰的照片呢?这些都是需要应用景深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把一架装有后部磨砂玻璃调焦设备的照相机,或具有景深预测装置的单镜头反光镜箱放在三角架上,以45左右的角度对向一排成行的白杨树,从中选择一棵距离适中的作为调焦目标目标然后一边转动光圈环,一边仔细观察。这时就会发现,随着光圈的开大和缩小,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光圈放大时,景物的清晰区就缩小;光圈收小时,景物的清晰区就扩大。这个清晰范围在摄影上就叫做景深。不论我们向任何物体调焦,在该物体的前后都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清晰区,因此景深又称为区域对光,凡是位于这个区域内的所有景物,皆能结成清晰的实像,其它景物则留下一片模糊的虚影。 根据镜头成像的理论,焦点只有一个,即唯有调焦目标才能在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在调焦目标前后会出现一个清晰区即景深。制定景深的标准 什么叫清晰,什么叫模糊,这些字眼相当含混,各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对景物的清晰度定出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衡量景深的依据。这个标准规定: 第一,物体分散圈的直径在四分之一毫米以内。 第二,观看照片的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 例如,有一幅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影像清晰的部分,说明其分散圈的细度合乎标准,没有超过规定的四分之一毫米时,在眼睛看来几乎是一个“点”,并不感到是一个斑,也就是说其清晰度是符合要求的。照片上影像模糊的部分,就说明分散圈超过了规定的限度。根据这个标准,摄影时凡是位于景深范围以内的景物像的清晰度都能达到要求,看起来不会有模糊的感觉。 分散圈与镜头焦距有关;各种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可以放宽一些,对短焦距镜头就严格一些。一般规定,分散圈直径都限制在镜头焦距的千分之一以内。按照这个标准,一只250 毫米的镜头,其分散圈直径为250毫米1000,也就是1/4毫米。用这种镜头拍摄的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像的清晰度是够标准的。如果镜头焦距为500毫米, 分散圈直径则为1/2毫米,比规定的大了一倍,看起来就成为模糊的了。问题不是500毫米镜头的清晰度不够标准,而是观看照片的距离没有相应地拉开。由于焦距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所以观看照片的距离也必须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即放在 500毫米处观看,则分散圈就不是一个圈而是与“点”无异,影像仍然是清晰的。观看照片应以焦距作为观看的距离,因此以明视距离作为标准,就只能以 250毫米镜头拍的原版照片为限。如果镜头焦距小于250毫米,比如是50毫米, 分散圈直径为1/20毫米,把照片放大五倍,观看距离也增加五倍,分散圈直径还是够标准的。 以千分之一焦距作为分散圈直径的限度,是个最低标准,不少镜头规定的清晰度标准比这要高一些,如为焦距的一千五百分之一等。因此,在计算景深时必须考虑到这个情况,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例如f16 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念头焦距一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 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即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 米处,f16的景深是1.53.1米,而对焦在5米处,f11的景深为311米。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第,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阵面上都清晰地展现,表现出它们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能增强上述效果。这也是对景深的两种最主要的应用。获取最小景深 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楚,这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这种环境虚糊也就越强烈,主体也就更突出。摄影上又称这种小景深技术为“选择性聚焦”。景深越小,聚焦的选择性也就越强烈。 在拍摄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由于光线太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电线杆拆除赔偿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用涂料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2026-2031中国光伏逆变器产业市场运行及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6-2031中国功能性糖果行业需求调研及十五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企业岗位外借行为的法律边界
-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知识考题及答案
- 2025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
- 企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 GB/T 33248-2016印刷技术胶印橡皮布
- 6-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六章【已添加内容】.课件电子教案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 2023艾滋病、性与健康智慧树期末考试90分
- 光刻技术课件
- ANSIESD S20.202021 中英文对照版
- 202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亮点解读
- (含详答)2023年上海春考数学试卷
- 物理有机化学第7章分子骨架的重排反应课件
- 无人机驾驶员证照考试培训题库与答案
- 无危险废物的说明(企业填写环境信用评价承诺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