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6 世纪早期 如果有人想进行环球航行 沿着谁的线路航行可以成功 A 迪亚士 B 达 伽马 C 哥伦布 D 表哲伦 2 2 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影响的不同之处是 A 建立的社会制度 B 革命进行的方式 C 人民群众的参与 D 旧统治的结束 3 2 分 提出 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在法律面前 所有公民都是等的 的文 献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放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 2 分 在工业革命中 在动力的发明和利用上 起到开创作用的人物是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第 2 页 共 15 页 C 富尔敦 D 史蒂芬孙 5 2 分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 国际歌 的词作者是 A 欧仁 鲍狄埃 B 狄盖特 C 瓦尔兰 D 里果 6 2 分 在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中 被授予 解放者 光荣称号的是 A 章西女王 B 玻利瓦尔 C 尼赫鲁 D 圣马丁 7 2 分 1862 年 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一位六个孩子的母亲 林肯惊喜地对她说 原来你就是那个写了 一本书 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这位妇女就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政治鼓动性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 的作者斯 托夫人 林肯所说的 一场大战 的导火线是 A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B 北方主张开放国内市场 C 黑人奴隶起义 第 3 页 共 15 页 D 北方要求南方废除奴隶制度 8 2 分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相同的是 A 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保留了 天皇制 C 解放了农奴 D 摆脱了美 英 法等国的殖民统治 9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10 2 分 19 世纪中期以后 兴起了 打破生物是神创造的 是一成不变 的观点 它沉重的打击了神权 统治的根基 这种观点是 A 原子 分子结构说 B 万有引力定律 C 生物进化学说 D 微生物学 11 2 分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正确的是 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 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它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第 4 页 共 15 页 A B C D 12 2 分 一战后在东亚 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是哪两国 A 英日 B 美日 C 英美 D 英法 13 2 分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危机 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 罗 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量 D 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14 2 分 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 此举 是为了 A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 摧毁美军太平洋战队 第 5 页 共 15 页 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15 2 分 下列为美国 欧盟 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 欧盟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进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国家或地区世界前 20 强跨国公 司占有数量 出口进口 外汇储备中拥有 的货币量 美国 712 7 18 8 美元占 66 欧盟 639 1 37 6 欧元占 12 5 日本 77 5 5 5 日元占 5 A 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 B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C 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联盟 D 发挥了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16 2 分 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A 党内斗争日益尖锐 B 苏联经济大滑坡 C 出现多党制 国家权力分散 D 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7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下列内容 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 印度独立 B 非洲独立年 C 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第 6 页 共 15 页 D 玻利瓦尔解放南美 18 2 分 1945 年 5 月 8 日 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 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雀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 战争才刚刚开始 此处刚刚开始的 战争 是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冷战 D 科索沃战争 19 2 分 二战结束至今 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 两极格局 多级趋势 一超多强 B 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 多级趋势 C 多级趋势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D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多级趋势 20 2 分 小说 美国的悲剧 的作者是 A 奥斯特洛夫斯基 B 高尔基 C 罗曼 罗兰 D 德莱赛 二 二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30130 分分 2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 用汉姓 提倡与汉人通婚 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第 7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推行重农政策 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商君 是谁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 4 综合上述改革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2 5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哥伦布说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 黄金是财富 谁占有了黄金 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 一切 材料三 图一 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 上有 光荣属于哥伦布 向哥伦布致敬 两行大字 图二 2007 年 10 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 要求将 哥伦布日 改为 土著人民抵抗日 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 塑料外套 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第 8 页 共 15 页 请回答 1 图一中哪一条是哥伦布的航线 写序号 首先开通西欧到达东方航线的航海家是 写出名字 2 依据相关知识回答 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 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 材料二表明 哥伦布航海的动机 是什么 3 材料二表明 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 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 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 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23 70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 就必须与时俱进 敢于创新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 说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和罢官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 提倡开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 准许民众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 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文 鼓励兴办学堂 创设京师大学堂 提倡办 报 译书 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整顿陆海军 裁减冗兵 采用新法练兵 增强海防实力 摘自中华书局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兹依照本法令 所指导的办法 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 废除 材料六 1978 年 12 月 18 日的北京 白雪皑皑 空气新鲜 在 文革 结束之后 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 历史关头 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 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第 9 页 共 15 页 材料五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 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 年某日本官员 1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3 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 请写出这场维新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 6 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 请写出这场维新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 7 材料四是俄国颁布的法令 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8 材料四是俄国颁布的法令 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9 材料五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性历史事件 10 材料五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性历史事件 11 材料六指的是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12 材料六指的是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13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3 月 17 日在北京表示 改革进入攻坚期 因为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现在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但是 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 因为别无选择 它关乎国家的命运 民族的前途 中国的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结合以上内容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4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3 月 17 日在北京表示 改革进入攻坚期 因为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现在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但是 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 因为别无选择 它关乎国家的命运 民族的前途 中国的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结合以上内容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4 20 分 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半个世纪以来 人们不断的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灾 难 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方法 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预言 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 在资本主义基础上 要防止美日之间日 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 阿登纳说 如果我们欧洲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 话 必须走向联合 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 血之中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 谁控制了边缘地带 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 谁控制了欧亚大陆 谁就掌握了 世界命运 这里的 边缘地带 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1 二战中的哪一事件证实了材料一中列宁的预言 对二战有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4 综合以上材料 谈谈应该如何防止战争 维护和平 25 15 分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由农业型人口结构转向城市型人口结构的国家 是什么引起英国经济地理面貌 的变化 大工业将人口集中在大生产的企业形式下 把原来不起眼的小市镇 甚至荒凉的农村 变成了一个个烟 囱耸立的工业中心城市 世界通史教程 近代卷 材料二 发明发明者国籍影响 美国 莱特兄弟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使人类进入 时代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 过渡 材料三 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 带动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达国家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知识和 第 11 页 共 15 页 技术密集型产业 黄光耀 从世界的视角看战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 引起英国经济地理面貌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中 企业 形式 所指工业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依据材料归纳这一事件带来的积极影响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填空 3 材料三中 科技的发展和传播 所指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这场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社会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烟花买卖安全合同
- 农产品收购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2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 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劳动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浙教版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2框 携手促发展说课稿+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招聘高中教师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辅警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模拟试卷标准卷
- 重难点突破03 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七大题型)( )
- 安全主体责任培训讲义课件
- 升降机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 中医治未病健康宣教
- 食堂员工服务培训
-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的技巧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低空飞行器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 【大型集装箱船舶港口断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及案例探析7500字(论文)】
- 脑梗塞并出血护理查房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与五脏六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