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2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生版)_第1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2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生版)_第2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2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生版)_第3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2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生版)_第4页
2012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2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2012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 1212 讲近代中国的民讲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命 学生版 主革命 学生版 1 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世界禁毒日 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代史 上一重大事件而设的 右面漫画中的巨龙口吐熊熊烈火 象征毒 品的骷髅被烧的无处藏身 请思考这一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2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中指出 这场战争 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 起 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 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 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 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 而不是地方代表 要在朝廷宫中 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 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4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 外攮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 对联中的这 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圆明园被焚毁 中华文化大浩劫 内地设厂 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东北 西北大片国土沦丧 金瓯残缺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B C D 5 19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割占土地 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 B C D 6 某条约规定 一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二 从上海驶进吴淞 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今兹议约 不侵吾主权 不割吾土地 念列邦之见谅 疾愚暴之无知 事后追 思 惭愤交集 与材料中 议约 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右图是 1900 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 八位强人正在合理痛打一位弱者 的宣传画 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A 弱者 最终灭亡 B 弱者 成为 木偶 C 弱者 迅速恢复 并发展壮大 D 弱者 被肢解瓜分 9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 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 国的 起初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接下来 取得了 片面最惠 国待遇 和 领事裁判权 后来 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 最后 外国可以在中国 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 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 B C D 10 近代历史上 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 使馆大街 台基厂街 改名为 Rue Marco Polo 马可波罗路 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 这一现象出现于 哪一事件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11 纪念碑 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 下列纪念碑 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 事件 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 抵制西方文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反对封建统治 D 反对外来侵略 12 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于 1900 年 8 月 12 日说他 同情中国人 11 月 23 日更公开 宣称他 也是一个义和团员 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 义和团是爱国者 马克 吐 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 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13 1853 年 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 国人的信号 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 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该运动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 B C D 14 天朝田亩制度 中规定生产者 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 余则归国 库 由国家统一支配 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 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 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 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4 15 资政新篇 曰 兴车马之利 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 准其自专其利 限满准他人仿造 有研究者据此得出 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 义的方案 的结论 该判断 A 材料不充分 理解准确 结论正确 B 材料充分 理解准确 结论不正确 C 材料充分 理解不准确 结论正确 D 材料不充分 理解不准确 结论不正确 16 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不怕清妖兵马足 天军引他到山麓 好比红薯堆进灶 大大小小一窝熟 妹莫忧 卷起包袱上柳州 跟随 天军去打仗 太平天下乐悠悠 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 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7 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 下列各项能反 映这一情况的是 A 凡分田照人口 不论男女 B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 俱用国库 C 贵贱宜分上下 制度必判尊卑 D 每年纳银若干 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18 某班讨论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讨论结果 如下 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 规模大 时间长 影响深远 C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 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19 1905 年成立的同盟会 被誉为 中国革命之母 这主要是因为 A 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的斗争目标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C 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 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5 20 丧权辱国震人心 铁路风潮鼎沸腾 武汉义旗天下应 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 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1911 年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推翻清朝统治 成立中华民国 A B C D 21 2010 年度贺岁大片 十月围城 已隆重上映 影片讲述了 1905 年 10 月 15 日 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 商人 乞丐 车夫 学生 赌徒 戏班主 不惧清政府 和港英政府的双重高压 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 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以这一历史场景 下 列各种分析最正确的是 A 孙中山闹革命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 B 当时的人们已越来越不满清王朝的统治 C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国人接受 22 2010 年 10 月 9 日 纪念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100 周年官网开通 为 追忆辛亥 首义历史 传承辛亥首义文化 迎接辛亥首义百年 构建一个精彩的互动平台 下述关于 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B 推翻了二千多年的清王朝封建统治 C 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 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 药 发表于 1919 年 4 月 在小说中 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 无论是年轻的 二十多岁 驼背少爷 还是 年长的 花白胡子 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 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 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6 24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注 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 这种变化反映了 封建制度的结束 共和观念的深入 民主平等的趋势 民族团结的重要 A B C D 25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 终 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 天朝田亩制度 封面 材料 2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 这 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 荏苒三十年 材料 3 五四运动前 陈独秀说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 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 的作用 全靠众人迷信他 尊崇他 才能够号令全国 称作元首 一旦亡了国 象此时清 朝皇帝溥仪 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 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这等亡国的君主 好象一座泥 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 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 偶像破坏论 材料 4 皇帝 该算是至高无上 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 那么 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 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 这股思想解放的洪 流就奔腾向前 不可阻挡了 尽管辛亥革命后 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 但人们又 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 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 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 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没有辛亥革命 就没有五四运动 1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 天朝田亩制度 是 农业空想社会主义 请你为这些历史学 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 7 分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 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 观原因 5 分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2 分 2 结合材料 2 从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分 3 据材料 3 分析指出 辛亥革命前后 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 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分 4 依据材料 4 分析说明 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 就没有五四运动 2 分 7 5 综合以上分析 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 1 问借 天朝田亩制度 考查太平 天国运动领导阶级的局限性 从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失败的结局 第 2 3 4 5 问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 回答时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把握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 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 只是迫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 势 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 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 2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 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 换言之 这是小兵不放 心大臣 这也罢了 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 社会读书人少 学术中衰 反对的也只 晓得唐制不过如此而已 并未能通览大局 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 3 倘使我们说 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 4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 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 间不能衔接 根据过去的经验 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号召 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 习惯的老手 即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 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 1911 年的革命不可 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时期内成为普遍现象 旧体制既已拆卸 新的尚未产生 只有私 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 那 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 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 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 1 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 大变动 分别指什么 4 分 2 据材料 2 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 大变动 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3 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 3 中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观点 2 分 4 材料 4 中旧体制 已拆卸 是指什么 1 分 不能衔接 的新制度是指什么 1 分 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1 分 5 综合上述材料 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2 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8 材料 1 承平恬嬉 不知修攘为何事 破一岛一省震 骚一省各省震 抱头鼠窜者胆 裂之不睱 冯河暴虎者虚骄而不实 如此而欲其静镇固守 严断接济 内俟船械之集 外 联属国之师 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可 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近代部分 修订本 材料 2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 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 1839 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 1856 1858 年同英 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 耻辱性的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 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 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 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 3 三 西历本年八月十九日 即中历七月初六日 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 城镇 停止文武各等考试 四 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 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 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