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乙烯酯的测定_编制说明_第1页
醋酸乙烯酯的测定_编制说明_第2页
醋酸乙烯酯的测定_编制说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ZHENGHE-2014-284)。2、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3、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伟健、沈崇钰、赵增运、张睿、吴斌、柳菡、丁涛、林宏、魏雪缘。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 分析条件的确定课题组通过考察原标准SN/T 2333-2009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乙酸乙烯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发现该标准无论在前处理还是后续的仪器测定环节,各项指标(包括线性范围、灵敏度、加标回收率及其精密度等指标)都能很好的满足检测需要。因此没有进行大的修改。比较大的改变仅仅是所用色谱柱由原标准的DB-1 改为DB-5,目的是为了使标准文本和标准后面的附录B中色谱柱统一起来。最终得到的气相色谱图和原标准的对比图见图1。图1醋酸乙烯酯标准品在DB-1色谱柱上得到的谱图(SN/T 2333-2009所附谱图)图1醋酸乙烯酯标准品在DB-5色谱柱上得到的谱图 从图1可以看出,醋酸乙烯酯在DB-5色谱柱上的分离效果和色谱峰型和DB-1相当。2 方法检出限根据仪器的灵敏度和目标化合物的残留量,在本方法的条件下,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在S/N=10时,检出限(LOD)均为0.1 mg/kg。3 实验室内回收率与精密度在空白样品中进行添加回收试验,按照标准文本的前处理进行操作。添加浓度分别为方法检出限的1、5、10倍水平,醋酸乙烯酯的平均回收率在70 %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15%。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对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要求。4 实验室间方法验证本课题组严格按照原标准方法SN/T 2333-2009的步骤进行了添加回收实验,最终发现无论回收率、精密度,还是仪器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均符合GB/T 27404-2008的相关要求。因此尚未做实验室间的验证实验。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我国目前只有质检总局行业标准GB/T 27404-2008,方法总体各项指标均符合GB/T 27404-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