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 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 2 23 2 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2010 年 7 月以来俄罗斯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森林大火 为世界森林火灾史上所 罕见 大火烧毁 80 多万公顷森林 每天增加 70 万吨二氧化碳 造成的环境问题 资源问 题 生物链问题等难以估量 并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专家表示 要恢复火灾区域生态系统 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据此回答 1 2 题 1 俄罗斯的森林主要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 此次俄罗斯森林大火过后 森林被严重烧毁的地区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是 A 气候类型明显改变 B 沙漠面积扩大 C 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 D 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 1 A 2 C 解析 俄罗斯的森林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森林严重烧毁的地区可能出现生物多样性 明显减少 下图为低 中 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 生态系统 物质流动示意图 图中圆圈的大小 表示所贮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 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回答 3 4 题 3 对土壤 生物量 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 最主要的影响因 素是 A 气候条件 B 土壤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4 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3 A 4 D 2 解析 土壤 生物量 枯枝落叶三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其比重的大 小与气候条件有关 低纬度热量水分条件较好 生物量较大 但枯枝落叶和土壤中的养分 容易分解 因此储存的养分所占比重小 高纬度由于温度低 枯枝落叶不易分解 在土壤 表层含量高 但有机质含量低 中纬度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 据图回答 5 7 题 5 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总量情况中 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 A B C D 6 该自然带在 A 地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A 沿岸暖流经过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 B 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 西南信风影响 D 沿岸台风活动频繁 降水较多 7 目前 图示自然带植被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 这导致的后果是 A 自然灾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加 C 雪线高度上升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答案 5 D 6 A 7 C 解析 第 5 题 该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其气候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 第 6 题 沿岸 暖流对该地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其主要原因 第 7 题 热带雨林 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导致全球变暖 雪线高度上升 2012 珠海模拟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 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历 3 史变化过程 图 1 时期 图 4 时期气候变化甚微 可忽略不计 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 8 9 题 8 图 4 时期 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 1 时期相比 A 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小 B 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 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小 D 夏秋季流量减小 冬春季流量增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 该地的原有林地已被开垦和建设占用 故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逐渐丧失 致使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加大 9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过度砍伐 开垦山地 使地表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城镇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的汇集速度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图中平原地带的森林被开垦为耕地 故 中的过度放牧表达不正确 图示地区 没有大型湖泊 故 说法不正确 图中河流下游地区的洪涝应与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城镇建设密切相关 2012 江西南昌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 700 km2 下表为 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据此 完成 10 12 题 4 表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 及灌丛 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 裸地 高山灌 丛草甸 比重 29 9025 3010 403 105 700 01 10 在该水源地内 A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 石砾地 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1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保护高山灌丛 B 防治水土流失 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 扩大梯田面积 12 该水源地位于 A 长江三峡谷地 B 青藏高原 C 汉江谷地 D 江南丘陵 5 答案 10 A 11 B 12 C 解析 第 10 题 由图可知 同种类型土地中 阴坡面积百分比普遍小于阳坡 而阴坡 阳坡海拔相近 因此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第 11 题 该水源地以山地为主 且位于南 方地区 降水丰富 在已开发地区要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 缺少植被保护的裸地中 阳坡 所占面积较大 应注意防治水土流失 第 12 题 南水北调不经过青藏高原和江南丘陵 排 除 B D 箭竹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食物 因为有大面积箭竹分布 因而可判定该区域是野 生大熊猫的分布区 即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和秦巴山地 选项中只有汉江谷地符合 2009 宁夏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读图 完成 13 14 题 13 1650 1780 年该区域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 经历了移民开垦 C 农业结构复杂 D 注重生态保护 14 进入 20 世纪该区域 A 气候持续干旱 B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种植业产值降低 D 实施了退耕还林 答案 13 B 14 D 解析 对坐标图的分析 解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 13 题 对照图中该时间段的土 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知 原始林地比重减少 耕地比重渐增 因此可判断出该区域经历了 大规模垦殖的过程 第 14 题 1900 年之后 耕地比重下降 草地比重相对恒定 次生林 地比重渐增 说明该地正在实施 退耕还林 的措施 读下图 回答 15 16 题 6 15 与 19 世纪初相比 20 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 面积减小 B 洞庭湖湖水变浅 C 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 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 D 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 16 引起 20 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 人口增多 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B 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C 退耕还湖 D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的建设 答案 15 C 16 A 解析 洞庭湖面积减小 湖水变浅 调蓄洪水的能力会下降 周围河流水系并未发生 较大变化 洞庭湖变小 是由于长江上中游植被遭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入湖泥沙增多 加上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而形成的 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有利于河水下泄 减轻河道 泥沙淤积 退耕还湖则有利于洞庭湖面积扩大 二 综合题 17 2009 年 12 月 22 日 人民日报 海外版 为迎接 低碳经济 时代来临 中国 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 并承诺到 2020 年 与 2005 年相比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 4 000 万公顷 增加森林蓄积量 13 亿立方米 赢得了国 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 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回答下 列问题 7 1 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 2 在热带雨林地区 一旦森林被砍伐 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这说明热带雨 林地区受 外力作用 非常严重 3 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 答案 1 生态环境破坏 生物将失去生存环境 导致生态失衡 甚至物种灭绝 滥伐 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人们将自食恶果 2 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3 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加强森林的 管理和保护 使之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结合森林破坏的具体原因 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解析 本题结合时事材料和漫画考查森林的破坏带来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第 1 题 由 两幅漫画可以看出由于滥伐森林 导致鸟类无处安家 破坏了生态平衡 甚至造成物种灭 绝 人们砍伐森林 破坏了生态环境 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 第 2 题 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大 森林一旦破坏就会受到严重的流水侵蚀 造成水土 流失 第 3 题 森林的保护不仅要加强教育 健全法律法规 还要结合实际 制定出相应 的保护措施 18 2010 济南模拟 读下列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 8 材料二 上图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 城市高度集中在气候湿热的东南部 由于城市 化的发展 使人口 经济集中在少数几大城市中 城市化问题日渐严重 而广大内地及东 北区经济落后 如何搞好内地的开发 一直是该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 1 试分析 A 处的地形特征 并说明判断理由 2 D 城市靠近赤道 附近却是世界上异常干旱的地区 其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B 城是该国的新兴城市 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城市的形成原因 4 C 地区地形平坦 森林茂密 针对 C 地区 有的专家提出加快资源开发 有的专家 提出应该加强环境保护 请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 地形以高原为主 地势起伏平缓 理由 海拔 200 米以上 内部等高线非常稀疏 该处为巴西高原 形成年代非常古老 久经外力侵蚀 2 受安第斯山脉阻挡 该地区成为信风的背风坡 降水少 离岸风的吹送加重了干旱 程度 沿岸秘鲁寒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