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五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五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五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五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20132013 届高考领航试卷届高考领航试卷 五 五 历史学科试卷历史学科试卷 试卷说明 试卷共二部分 第一部分 客观题型 1 30 题 45 分 第二部分 主观题型 31 32 题 40 分 第三部分 选作题型 33 34 题 任选其一 15 分 第 卷 客观题 共 45 分 1 夫仁政 必自经界 土地的分界 始 经界既正 分田制禄 可坐而定也 孟子 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 吕氏春秋 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 财产轻便 其产约则轻 容易 迁徙 轻迁徙 则国家有患 皆有远志 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施行仁政 D 闭关锁国 3 图 1 2 所示地点分别是两个重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 在 18 世纪中叶 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 向皇帝负责 二者都是在与王 皇 权的斗争中形成的 前者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 后者则由人民选出 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前者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 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A B C D 4 某史书记载 正月望日 京城各寺 水陆普度大斋之会竞相而办 从者甚众 盛饰灯影 之会 金吾弛禁 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 无不夜游 判断下列关于这段文字描绘 的时代及对应史实正确的是 A 汉代 推恩令遭到了封国强烈反对 B 唐代 三省长官在政事堂激烈争论 C 宋代 对贸易时间和地点严格限制 D 清代 征税的主要依据以人丁为主 5 王符在 潜夫论 考绩 中写道 群僚举士者 或以顽鲁应茂材 以桀逆应至孝 以 贪饕 贪得无厌 应廉吏 富者乘其财力 贵者随其势要 这说明 A 世官制限制人才选拔范围 B 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 C 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政 D 科举制冲击传统门阀制度 6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 已经转化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的有 自强不息 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下为公 慎言力行 A B C D 7 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的错题中的一道 题干 组合选项 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题干 下列有关 的不同之处 说法正确的是 2 组合选项 前者压抑个人欲求 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 后者服务于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前者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后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正确答案 根据选项及答案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B 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C 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 D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8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 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 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 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9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 因心怯 装置诏敕的封袋 不敢照常式封发 而改用斜封 所书 敕 字也不敢用朱笔 而改用墨笔 当时称为 斜封墨敕 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髙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10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中写道 苏格拉底 抨击智者冒充热爱民众 实际上却是阿谀奉迎 反复无常 而伯里克利等政治家的错误在于 他们只是在满足公民的私欲中寻求其幸福和快 乐 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关注兴趣从自然转向社会 B 主张由哲学家执政 C 对雅典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D 力图重建道德价值 11 世界文明史 介绍 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 做的决定 行政官 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 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 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 罗马法的显 著特点是 A 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B 条文明细且直接受行政官意志的影响 C 虽有随意性但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D 继承了习惯法的传统 12 20 世纪初 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牧垦殖企 业 1912 1919 年 中国的农垦公司达 100 家 总额为 1245 万元 这反映了 A 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 B 平均地权在农村得到普遍实施 C 农村封建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D 外国资本主义加紧对农村掠夺 13 学者钱乘旦在其著作中说 在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 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 阶段 其中 在这个阶段上 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市场化 政治上的 民主化 官僚化 社会方面的世俗化 城市化 文化方面的商业化 大众化 下列现 象发生在作者所说的 这个阶段上 的是 A 光荣革命 人权宣言 费城制宪会议 B 奥斯曼帝国扩张 印度莫卧儿王朝建立 中国满清入关 C 宪章运动 社会主义运动 1832 年议会改革 D 工业生产比例降低 主权概念正在发生变化 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14 某学者在其著作 西方民主史 中写道 对于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 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 英国方式使人羡慕 美国方式使人向往 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 往 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 便想起了法国方式 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符合作者所说的 后来者 的是 3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 B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C 19 世纪 60 70 年代的德国 D 19 世纪末的日本 15 主张 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 并用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描 写和深刻批判 来引起人们对现存的永世长存的怀疑和期望社会 人性的改良 具有这一 创作精神的是 A 雨果 B 贝克特 C 雪莱 D 果戈理 16 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管辖范围外的政权 建立的是以中国朝廷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关系体 系 中国中央政权成为这个体系的一元中心 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 构成了等级性的 中央政权的外藩 然而 鸦片战争后 这个体系逐步崩溃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君主专制制度无法适应复杂多变 竞争激烈的国际新秩序 B 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经济难以与外国工业资本主义抗衡 C 唯我独尊的闭关锁国心态无法应对开放多元的国际形势 D 以朝贡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让位于以条约为核心的新体系 17 关于 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 该图 理解正确的是 a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 电话 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 英国主要的工业能源是煤 b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b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 石油作为新能源得到运用 A B C D 18 剑桥中华民国史 载 辛亥 革命后 10 年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 民族资本主义就 开足马力 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更多地产生于 一战 所造成的经济奇 迹 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下列能准确解读该材料的是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 一战 是造成 经济奇迹 出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第一次发展高潮 北洋军阀政府压制实业发展 A B C D 19 李大钊在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中 一方面指出 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为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一方面又指出 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 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 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 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材料表明李大钊 A 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 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 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 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20 恩格斯说 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比较近代以来 两 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 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 补偿 是 A 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 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 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 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1 全球史观 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 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 由彼此 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 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从 全球史观 的角度来 4 看辛亥革命 下列哪点最贴切 A 民主革命第一枪 B 谁再想做皇帝 都做不成了 C 自由尽是新风尚 D 世界风暴新源泉 22 中国的革命正是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 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 清 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3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 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 中写到 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 台北 香港 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 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 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 你要知道 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 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据此 我们可以推知她 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 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24 图片是 看得见 的历史 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 它们所体 现的共同原则是 A 睦邻友好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求同存异 D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5 该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 联 粮食产量变化图 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 战争的影响 B 经济政策的影响 C 左 倾思想的影响 D 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26 英国学者彼得 沃森在 20 世纪思想史 中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有以下描述 他们 最特别的观点要数改变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他们对红色感到忧心忡忡 因为他们 认为 作为革命颜色的红色理应意味着变化 意味着进步 用另外的话来讲 就是意味着 走 而不是 站住 文中 他们 体现出的特点有 进步性 破坏性 非理性 崇拜性 A B C D 27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 冲击了旧有的模式 具有开创性 兼有 成功和挫折 经验和教训 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 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 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有关材料中的 他的经济改革 不正确的是 A 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 削减农业税 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5 C 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 推行 新经济体制 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28 二十世纪前期 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 巴黎 柏林或伦敦的嗜 好和说话腔调 传 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 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 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 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 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 电视和电影 B 铁路与飞机 C 报纸和广播 D 网络与漫画 29 下图所体现的内容 安徽小岗村 18 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 包产到户 契约 A 推动了中国广大农村人口迅速增长 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处分权 C 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化 D 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30 2012 年 1 月 5 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 高调宣称 战略东移 霸 权形象展现无余 历史上的霸权国家 从古代的罗马帝国 到 19 世纪的英国 都有一个共 同特点 凭借军事力量 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 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 当代美国 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体现在 A 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 B 依靠掌控国际货币 金融 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 C 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取最大利益 D 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 第 卷 主观题 共 40 分 31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材料一 1948 年至 1952 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工业生产增长了 35 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的战前的水平 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 西欧经 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 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 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 因为迹象 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的经济复苏的兆头 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 展 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 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旗帜 材料二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 欧元 无论到哪个 欧元区 去买东西 都用 欧元 来计算 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 欧洲意识 一陈乐民 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 标准的提法就是 平等的伙伴关系 华盛顿官方一直表 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 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 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 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 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以美国的领导 一 美 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材料四材料四 事实上 美国 日本 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 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 区的希腊等国 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 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 谋 王燕 赵杨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6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分析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和目的 6 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 欧元 的使用对欧洲及国际政治 经济产生的重要影 响 11 分 3 根据材料三 四 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 4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评述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4 分 32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在汉语词汇中 有些外来事物名称前面常常加有 夷 胡 番 西 洋 等字样 如 夷情 胡琴 番薯 西学 洋房 其中 夷 胡 番 字多见于古代汉语 西 洋 的出现则晚一些 而 洋 字又要比 西 字晚 虽然 洋 字是以上诸字中最晚出 现的一个 但在历史上 由它所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的 如 洋布 洋钉 洋行 洋历 洋楼 洋人 洋油 洋奴 我们称这类词语为 洋族 词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上 半期是 洋族 词的鼎盛时期 有 400 多个 可是 到了后来 洋族 词的数量急剧下降 在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第 3 版 中可以查到的 洋族 词只有 33 个了 谈谈你是如何看待 洋族 词的兴衰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的 15 分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第 卷 主观题 共 15 分 33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总之 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 亦成于不得已 必因无地求君 乃行此制 而 行之亦乱弱其常 至于中国 地大民众 尤所不宜 现在一线生机 存于复辟 然其事又 极危险 使此失败 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 材料二材料二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 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 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 循 序渐进以实行之 其庶可致 若新经破坏之后 则欲专制者 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 以 拥护其未定之地位 故舍立君主之外 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 材料三材料三 孔子 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两千余年 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育 很大的变动 现在经济上生了变动 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 因为他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 生活 现代的社会 中用 即如何 把西体 适应 运用在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 动中 实体与功能即用本不可分 因此 如何把西体用到中国 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 性的历史进程 首先不要使西学被中国本有的顽强的体和学所俘虏改造或同化掉 相反 要用现代化的西体 来努力改造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 不是消灭其种族 而 只是改变其习性 功能和状貌 在用的过程中 中学就被更新了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1920 年 1 概括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要主张及其依据 并分析他与材料一中严复主张的共同之 处 7 分 2 根据材料三 概括李大钊思想主张的核心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思想主张形成 的原因 8 分 7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20132013 届高考领航试卷届高考领航试卷 五 五 历史学科历史学科试卷试卷 试卷说明 试卷共二部分 第一部分 客观题型 1 30 题 45 分 第二部分 主观题型 31 32 题 40 分 第三部分 选作题型 33 34 题 任选其一 15 分 第 卷 客观题 共 45 分 1 5CBDBB 6 10BBBDD 11 15AACAD 16 20DCCCC 21 25DCBCB 26 30DDACB 第 卷 主观题 共 40 分 31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材料一 1948 年至 1952 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工业生产增长了 35 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的战前的水平 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 西欧经 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 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 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 因为迹象 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的经济复苏的兆头 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 展 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 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旗帜 材料二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 欧元 无论到哪个 欧元区 去买东西 都用 欧元 来计算 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 欧洲意识 一陈乐民 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 标准的提法就是 平等的伙伴关系 华盛顿官方一直表 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 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 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 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 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以美国的领导 一 美 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材料四材料四 事实上 美国 日本 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 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 区的希腊等国 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 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 谋 王燕 赵杨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分析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和目的 6 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 欧元 的使用对欧洲及国际政治 经济产生的重要影 响 11 分 3 根据材料三 四 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 4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评述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4 分 1 条件 美国在战争期间大发其财 战后经济突飞猛进 控制了世界经济霸权 2 分 目的 抵制共产主义对西欧的威胁 帮助西欧恢复经济进而控制西欧 4 分 2 欧洲 促进了欧洲经济 政治一体化进程 形成了欧洲人的统一意识 提高了欧洲 国际地位 6 分 国际 挑战美元霸权 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 推进世界政治 格局多极化 5 分 3 变化 从平等的伙伴关系到压制欧洲 搞垮欧元 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 4 分 4 扶植与控制交织 合作与竞争并存 4 分 8 32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在汉语词汇中 有些外来事物名称前面常常加有 夷 胡 番 西 洋 等字样 如 夷情 胡琴 番薯 西学 洋房 其中 夷 胡 番 字多见于古代汉语 西 洋 的出现则晚一些 而 洋 字又要比 西 字晚 虽然 洋 字是以上诸字中最晚出 现的一个 但在历史上 由它所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的 如 洋布 洋钉 洋行 洋历 洋楼 洋人 洋油 洋奴 我们称这类词语为 洋族 词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上 半期是 洋族 词的鼎盛时期 有 400 多个 可是 到了后来 洋族 词的数量急剧下降 在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第 3 版 中可以查到的 洋族 词只有 33 个了 谈谈你是如何看待 洋族 词的兴衰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的 12 分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12 分 评分标准 一等 0 4 分 能比较完整地叙述 洋族 词的兴衰历程 但对它背后的原因缺乏清 晰的认识 二等 5 9 分 能比较完整地叙述 洋族 词的兴衰历程 并且能看到兴衰背后的原 因 如其兴起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近代中国工业落后相关 也与中国的近代化相始终 其衰落一方面由于政治原因 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现代化 三等 10 12 分 能比较完整地叙述 洋族 词的兴衰历程 能看到兴衰背后的原因 并且能得出一些综合性的认识 如认识到 洋族 词的兴衰反映了盲目崇洋与盲目排外两种 心理的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