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探索——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论文 文_第1页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探索——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论文 文_第2页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探索——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论文 文_第3页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探索——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论文 文_第4页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探索——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论文 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高中文科教学改革探索高中文科教学改革探索 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辩论式教学的构建和操作 内容摘要 体现互动 自主 开放 建构和合作精神的辩论式教学 旨在提高学生的兴 趣 热情 态度 思考 判断以及技能 表达等学力 与以往重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数量 和质量相比 辩论式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让 学生在辩论中深化思维品质 学会表达自我 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结合高中文科各科的教学 进行了 引导学生获得辩题的策略研 究 辩论式教学的操作模式研究 辩论式教学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辩论式教学学生学 习策略研究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辩论式教学评价机制研究 辩论式教学保障机 制研究 学生学习团队构建的策略 着力构建探索 合作和对话的教学文化 促进了学 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课题研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竞技式辩论和自由辩论两种教学模式 其 中竞技式辩论我们又建构了牛津模式 俄勒冈模式 盘问模式 新加坡模式 四对四模 式 自由辩论尝试了 AB 剧的辩论模式 同时也探索了 学习团队 的构建策略 课题研究成效分析表明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促进了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增加了 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质量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 素养 创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辩论文化 进而推进了学校文科的教学改革 并为下半年高 中新课改全面实施提供了先行的经验 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辩论式教学 辩论模式 合作策略 学习团队 一 问题提出 1 中学文科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们希望中学所有的学科都抛弃灌输主义 实现学生自主地 充满热情地学习 培养出扎实的学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学科依然进行着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 社会科 定位在知识的接力和传承上 在知识的学习上 更注重于识记 模仿 重现 在教的方面 较多灌输与注入 就学的方面说 较多被动机械的接受与死记硬背 用单调划一的结论来 压制学生的思维的现象 虽然我们一直努力将文科各科加以综合 以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增加一点文史哲的 底子 但在现实生活中 各学科依然各自为政 支离破碎 在追求实用的社会潮流中 学 校教育更注重追求眼前利益 学生没有时间读书 读文史哲等伟大著作 由此带来的是学 生精神家园的荒芜 人文底蕴没有增强 反而削弱 缺乏理想 信仰和更高境界的追求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我们提出 辩论式教学 和 高中生学习团队的构建 的设想 辩论式教学 即把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 采用外部强化手段 营造外部的竞争和合作气 氛 因为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内部学习需要和动机 强有力的任务驱动 能增进交往智能 用心 爱心 专心2 同时辩论能直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之本质的追问 对社会问题发生之原因的 深度思考 培养不断将社会改造得更美好的公民 高中生学习团队 是引用经济学上的概念生发出来的 我们认为 团队 不同于学 校的其他组织 如班级 学生会 团委 合作小组等等 它是一个学习型团队 为共同完 成共同目标而学习 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开展工作 共享信息和其他资源 具有团队的凝 聚力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一个快乐的群体 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提高学习 效绩 因为是团队 每个个体都有他不可或缺的任务 团队成绩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他必 须学会表达 倾听与合作 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通过辩论式教学构建高中生学习团队 能 有效的革除小组合作讨论模式的弊病 是对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以促进学 生社会化发展和人格的培育的过程 2 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确立新的学习方式 在教育部组织专家撰写的 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 一书中 专家们特别提示高中学生 应该在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 进行更多的训练和 提高 与此相关的是 专家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普通高中学生 5 种学习策略 信息选择策略 高效记忆策略 信息编码策略 思维策略 认知学习策略等 而在高中毕业必须获得的 144 个学分中 研究性学习活动占到 15 个学分 专家提示要顺利获得这些学分 学生要亲 身参与研究探索 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收集 分析和利用信息 善于分享 与合作 有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对社会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们认为辩论式教学恰好 是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 3 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既然有语言就有辩论 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辩论员 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人来 说 经济谈判 法庭申辩 公关辞令都与辩论息息相关 自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国内国际大专辩论赛风靡一时 能言善辩者 以求 真 求善 求美为己任 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中学生辩论赛也应时而起 浙江省就分 别在 1998 年和 2003 年举办过两届中学生电视辩论邀请赛 杭州市也在近几年连续举行中 学生阳光辩论赛 但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的尚不多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发现 有思考 却少有解决办法 团队 的概念多用于经济 领域 尚未见诸基础教育领域 在此引入 学习团队 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比 合作小组 的任务驱动性更强 成员之间有共同经历 共同愿景 有组织运作机制 因 而更有战斗力 更有效 就国外情况看 据 全球教育展望 2004 年第 12 期刊登的日本学者佐长健司 论社 会科辩论式教学中反驳的指导方式 一文介绍 日本社会科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始于 1990 年前后 当初的辩论活动并不是通过行政力量 而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实践与研究 过程中得以推进的 因为辩论使学生必须拥有自己的主张 自主地展开讨论 关注社会本 质问题 就这样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显现出巨大的活力 今天 在日本 辩论 用心 爱心 专心3 式教学不仅得到积极推广 而且还对教科书也产生了影响 有关辩论式教学的研究成果也 很丰富 研究的问题非常具体 不过介绍到国内的仅此这一篇 该文主要探讨的是怎样使 辩论变得富有知性和深度 这是辩论的思维和技巧问题 至于课堂教学引入辩论究竟能对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何有效通过辩论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等 问题 未能看到相关的研究成果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1 倡导高中文科教学改革 创设杭十中文科教学品牌 即将铺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为中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它注重于学生的全面发 展 注重教学面向全体 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从而促进学 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 而辩论式教学正是体现并实现新课标精神的最佳手段与途径 辩论式教学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辩论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转化为适合运用于整个 班级的学习活动 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透过申论 质询 资料搜集与辩论稿撰写等训 练 达到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 意识和意愿 发展他们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能力 最终达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成为 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 构建高中文科辩论式教学的一般性实践模式 改革高中文科教学的 弊端 以供同类学校借鉴 杭州第十中学是一所经历了 200 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省最古老的学校 杭十中两个世纪 的办学历史沉淀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底蕴 200 年来 学校培养了众多杰出的文科人才 历史学家吴晗 张宗祥 毛昭晰 诗人戴望舒 刘大白 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 文学翻译 家 鲁迅研究专家孙用 教育家马叙伦 朱煜 可见杭十中向来以文科教学见长 在新形 势下如何继续发扬十中传统 构建杭十中自己的教学品牌 辩论式教学以其对文科学科的 整合性 教学形态的动态生成性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 由多年来的实践和获得的成 绩所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而成为我们的首选 2 以辩论式教学为载体构建高中生 学习团队 辩论式教学建立在团队合作基础上 教学必然会产生超越教师个人灌输知识的功能 在教学中 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 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 真诚的沟通 并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 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 这就使辩论式一定 要发挥 学习团队 的作用 因此构建一个团结向上目标一致的 学习团队 是辩论式教 学成功的前提 3 以辩论式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辩论式教学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课程中的知识 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 整合 激活 学生的生命光辉在课堂中闪烁 学生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中展示 在此意义上 培养的人才 具有社会交往 合作沟通 理性对话 主体性思维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成为 用心 爱心 专心4 文明社会对话时代的新型成员 二 概念界说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 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 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 各抒己见 互相学习 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 提高素养的一种 教学方式 三 理论依据 1 墨子的辩论理论 辩论的历史与人类语言的历史一样久远 中国古代的 百家争鸣 辩论就有了高度发 展 如最著名的庄子与惠施公的辩论 孟子也曾自述 余岂好辩哉 余不得已也 而得 到古今好辩之名 墨家辩者 简称墨辩等 墨子 小取篇 有一段关于 辩 的概括论述 它说 夫辩者 将以明是非之分 审治乱之纪 明同异之处 察名实之理 处利害 决 嫌疑 焉摹略万物之然 论求群言之比 以名举实 以辞抒意 以说述故 以类取 以类 予 有诸己 不非诸人 无诸己 不求诸人 这是对于墨家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比较全面 的表述 可以说是总结性的论断 这段话的开端 提出了 辩 的任务有四项 其中包含 认识方面的问题和现实方面的问题 明是非 审治乱 明同异 察名实 这都是当时名辩 思潮论争中的问题 审治乱之纪 这是政治主张上的重大论题 小取 的这些提法 都 是有针对性的 其次 提出了对任务的要求 是 处利害 决嫌疑 焉摹略万物之情 论 求群言之比 这说的是 辩 在完成任务时所应达到的水平 再次 提出了辩的方法 以名举实 以辞抒意 以说述故 以类取 以类予 最后 提出了 有诸己 不非诸 人 无诸己 不求诸人 这似是说辩的态度 要辩者要有自觉的精神 要多多要求自己 2 苏格拉底提问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提问式教学法 即是指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 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所应知 道的知识告诉他 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 逐步引导学 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它包括讽刺 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 并迫使其 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 启发 引导学生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得出结论 归纳和 定义 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等步骤 苏格拉底方法作为学生和教师共同讨 论 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为 在教学中开展辩论活动提供启示 3 现代对话教学理论 学习的快乐 走向对话 日 佐藤著 钟启泉译 中指出 学习 作为一种 对话性实践 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世界 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 合作性 的实践 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 学习共同体 的可能性 而基于 学习共同体 构想的学 校改革的作为一种 静悄悄的革命 将会形成 21 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用心 爱心 专心5 四 辩论式教学的构建 1 设计理念 1 互动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在活动关系网上应形成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格局 促进个体与 个体 个体与群体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 协调发展 把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动 基础上 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不是被动 机械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 积极地去获取知识 认知的深刻性 学生通过观察 阅读 感悟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交流的多维性 教学信息的输出与反馈 不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 而且在学生 与学生之间进行 形成多维交流 合作 碰撞的态势 建立多层次 立体式信息传递网络 2 生成性教学 辩论式教学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 学生思维和思维的碰撞 会激发灵感 课堂不是预 设 而是生成的 创新的 无法预想的 3 合作式学习 通过辩论式教学 构建学生 学习团队 引发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以促进学 生学力的提高 合作能力的提高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 促进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 2 研究原则 1 提供平等机会原则 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 时空场 中 师生共同营造民主 和谐 热烈的教学情境和 氛围 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围绕课堂教学总体目 标 单元 章节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广泛开展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等实践探讨活动 努 力让全体学生在追求学业成功的过程中 都有充分表现自身情感 意志 个性 能力的 舞台 亲临参与的境界 历经求知的艰辛 承受意志的磨练 体验成功的欢愉 运用遵 循提供机会原则 确保课堂辩论式教学文化价值和效应的有效达成 2 多边互动原则 课堂教学在活动关系网上应形成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格局 促进个体与个 体 个体与群体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 协调发展 把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动基 础上 以导促学 以情激学 以教辅学 以 学法 指导 思维激活 智能发展作为活动 的突破口 着眼点 3 循序渐进原则 就学生个体而言 循序层递包括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创造学习总量的层递 学 习难度的层递 学习主动性的层递 就学生集体而言 包括横向参与 合作创新广度的开 展 纵向参与 合作 创新深度的发掘 形成频繁活动 多层次 小坡度 强反馈 重提 高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 3 辩论式教学特征 用心 爱心 专心6 经过实践 我们认为辩论式教学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能将听说和读写有机结合 能 将课堂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 课堂辩论会激发出创造的火花 使课堂变得更生动 能将教 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 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结合 构建中学生学习团队 比合作学 习更走远了一步 能改变肤浅的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辩能力 表达能力以及民主 意识 1 辩论式教学与一般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辩论式教学增强了课堂上的竞争与合作 辩论式教学 即把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 采用外部强化手段 营造外部的竞争和合 作气氛 因为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内部学习需要和动机 强有力的任务驱动 能增进学生交 往合作智能 这是一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辩论式教学综合运用文科各学科的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 学生也是单一学科知识的获取 辩论式教学 的课堂需要学生将文科知识加以整合 能综合运用 因此学生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接受 记 忆 而是智慧地生成 辩论式教学注重过程和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一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认知学习 而辩论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说明己方观点的理由 学生要翻阅大量的图书和资料 经过同 学老师的探讨 切磋形成清晰的思路 在课堂上团结队员协同作战 随机应变去争取胜利 这个过程 学生会学到学习的方法 增进对知识认知 获得师生间的情谊 同时辩论能直 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之本质的追问 对社会问题发生之原因的深度思考 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 辩论式教学调整了师生关系 辩论式教学中 教师摆正了位置 教师是参与者 合作者 引导者 师生真正平等 教师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主角 评价课堂好坏 效率高低重要的 标准是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让学生真正体验 感悟 创造 学生各有所长 各有所得 在辩论式教学的课堂上 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 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辩论式教学改革了一成不变的课堂座位布局 教学方式的改变 带来了教学条件的相应改变 辩论式教学的课堂课桌椅的摆放不同 于一般的课堂 它突出了小组合作 生生互学的特点 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中心 因此课桌椅的摆放整齐 学生全部面朝讲台 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 辩论式教学则不然 因为辩论 就有正反方 首先学生要有正反两大阵营 其次是小组合作 每方都有不同的 合作小组 因此课桌椅摆放以体现 方便小组合作为主 主辩者站在讲台两侧 后援团各 据一方 再以小组为单位围坐 既分又合 适合学生交流 2 辩论式教学与辩论赛的区别 辩论式教学强调了不同观点的碰撞 对话 融合 辩论赛以辩赢为目的 正反双方死守自己观点 有时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会对实事性 的东西加以否认 是二元方式 非黑即白 辩论在教学论中归入讨论法 作为讨论法的一 用心 爱心 专心7 种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观点 争取支持 因此课堂上学生的观点是多元的 不是预设的 而是生成的 辩论式教学是学生不同观点的对话 融合 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良好的思 维方式 是对话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辩论式教学是服务于正常教学的 是教学的深化与拓展 辩论赛是不受教学秩序制约的 从内容的选择 辩论的条件 范围都可以超出课堂教 学常规 而辩论式教学是教材的深化 围绕一个单元的学习 为了更透彻了解或整合其他 学科知识 设计一个辩题 或者通过辩论引导学生阅读每个学科的经典名著 给学生最有 价值的知识和广阔的智力背景 养成真善美的品格 辩论式教学是师生间的合作学习 辩论赛可以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士 只要有兴趣 有必要即可举办辩论赛 而辩论式教 学一定是在校园范围内 通过教师指导 生生互学达到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它是一种学习方式 通过课堂上引进辩论 改变僵化的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思 维 4 辩论式教学的要素 本课题研究是在人本理念指导下 通过文科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 提升学习水平 研究要素主要为以下八个方面 1 以学为本 注重学的过程 课堂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 注重教学的发展意义 和未来意义 2 因学定教 依据学生实际水平 内在需要 爱好 个性化需要 不凭空想象 设计教案 注重了解学情 3 主动参与 评价课堂好坏 效率高低重要的标准是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注 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4 自主探索 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自主 探究 对话 5 合作学习 课堂对话包括师生 生生合作 6 学习实践 让学生多演绎 少归纳 让学生真正体验 感悟 创造 7 师生关系 教师摆正位置 教师是参与者 合作者 引导者 师生平等 8 多元评价 学生各有所长 各有所得 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5 研究子课题 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 1 引导学生获得辩题的策略研究 金小忠 蔡晏燕 倪丽梅 阮有道 舒儿娟 2 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的操作研究周妙芬 3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于海雁 俞朔晗 4 辩论式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 借助小组原则 研究 何晴 黄铭杰 5 辩论式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胡缨 周慧英 用心 爱心 专心8 五 过程与方法 1 研究过程 1 初步研究阶段 2004 年 11 月至 2005 年 7 月 参加 杭州市中学生阳光辩论赛 积累经验 2 准备阶段 2005 年 7 月至 2005 年 10 月 课题认证 方案设计 课题申报工作及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 设计确定子课题 落实 各子课题研究人员 拟定研究规划 3 实施阶段 2005 年 10 月至 2006 年 6 月 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 布置任务 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 在文科学科中推广 进行 辩论式教学探索 学习团队构建 全面实施研究 总结阶段 2006 年 6 月至 2006 年 8 月 整理各类研究资料 分析评估 得出结论 以论文 个案研究 教育叙事 教学反思 录像等形式总结呈现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2 研究方法与限制 1 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通过五场市级辩论赛 两年校级辩论赛 课堂教学教案设计与六堂课的试教 将理论化为实际 实地的去验证辩论教学实施的适当与否 并且配合问卷 分析了解教师 和学生的反应与成效 但是 由于辩论教学需要长时间的实施训练 这是试教方面无法达 成的 所以在实施成效上会有所限制 无法呈现出辩论教学所带来的整体性影响 这可能 会是这次研究中不足的地方 另外 本篇报告是以质性研究为方向 因此无法针对试教的 成果提出具体的数据与研究成效 只能就实施过程做研究与探讨以及就辩论赛的个案作为 成效 这部分也将是这次研究的限制 2 案例研究法 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个案 追踪研究辩论式教学法对学生人文素养 组织能力 工作 能力的影响 因为学校这一特色对学生一生所产生的影响 三 辩论式教学的操作 一 引导学生获得辩题的策略研究 辩题就是在辩论活动中所使用的题目 是一堂辩论课中最重要的元素 所有的辩论都 由此而生 一堂辩论课的精采与否 辩题占了很关键的因素 以辩题来激活人文学科的综 合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主方向 1 辩题选择的原则 教师在自己设计辩题或引导学生获得辩题时 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教育性 切合教学内容 反映学科知识 学生兴趣 社会热点 有认识和教育意义 2 可辩性 有一定可辩性 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 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辩题的提议 用心 爱心 专心9 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 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的焦点 3 公平性 公平 在理论 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倾向性 4 适宜性 困难度要把握在 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的程度 若是辩题的难度太深 不仅学生无法就题目产生出自己的看法 即使是搜集到完整的资料 在阅读时也会有理解 上的困难 2 辩题的采集途径 当原则确立后 接下来是就是如何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实践操作 让辩题生成 一般来 说 辩题的获得有三个来源 一是课内某专题的深化及拓展 目的是为了使获得的知识能 够综合运用 它须与学生的兴趣和疑问结合 一是学生自己想去探究的问题 是来自于学 生自己产生的兴趣和疑问 来自当下的社会生活等 第三是各学科的经典名著 采取相关 的可辩的内容 让学生借辩论为契机 阅读经典著作 来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由教师确定 相对来说 教师比学生有着更丰富的教学和人生经验 对以上原则的把握能更到位 因 此 可以由教师根据本专业知识 这里主要指语 外 历史 地理 政治 的特色 参照 以上原则 确定辩题 并在文学色彩上进行润色 最终得出符合逻辑的辩题 2 采取征集选题的方式 让学生自主选题 提交之后 分析比较 由师生共同确定 教师在确定辩题时也有一些不足 教师的所思所想可能并不能与学生同步 特别是当教 师与学生的年龄有很大的差异时 提出的辩题就有可能并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在学 生中征集辩题 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弥补方法 班级里小范围进行 任课老师首先要在班级里口头说明辩论的主旨 辩题选择的原则 让学生明确选择辩 题的要求 然后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来收集辩题 最后选出比较好的辩题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 在全校范围的征集 可以通过学校团委 设计好征集辩题的通知 一般通知要尽量引 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可以新颖一些 同时配以一定的奖项 3 课题组设计收集的辩题 1 论语 辩题 程颐说 读 论语 未读时是此等人 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 便是不曾读 这就 是说 读 论语 应使人 变化气质 不只是获得知识而已 本课题研究顺应课改要求 在高二下的 论语 选修课时 以批判地吸收的角度来阅读 论语 等中外名著 既能让 学生从名著中吸取营养 改变气质 提高素养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这是我们 下一步想研究的 现在只列一些粗略的想法 为今后研究作铺垫 原文观点设计的辩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是否可以施于人 生无所息生无所息 生有所息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人不知而不愠 人的自身实在是存在于自我认识中还是在 人知 中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多次提到 命 天命 你认为是悲观还是 乐观 天地国亲师 孝 是华夏文化的核心 家庭 能否成为某种 稳定社会的健康因素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 君子必器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不说谎 是任何时候必须遵守的吗 君子无所争君子不争 不争并非君子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欣赏 木 讷 而西方哲学以语言为家园 太初有字 言 太初有为 道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孔子为何能够学而不厌 2 语文 辩题 分析与修改 清高对人而言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对于人的成才 外部环境重要还是内在条件重要 满是否必招损 谦是否必得益 祸患是否常来于忽微 个人兴趣爱好是否会 影响 决定人的事业成败 影响是必然的 决定就未必 刘兰芝可以选择不死和焦仲卿私奔吗 李白的梦游是一种豁达飘逸还是无奈的逃避 华老栓夫妇的愚昧是否是害死华小栓的根本原因 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 还是 一个恪守诚信 勤劳勇敢的抗争英雄 葛朗台聚敛钱财 死后什么也没带走 这样的人生 是否有意义 现今社会还是否需要王熙凤的性格 逼迫林冲反抗的究竟是当时的社会还是奸臣 杜十娘多年积攒的 百宝箱 这一沉值得么 面对为国效忠与为家敬孝的两难抉择时 该如何选 择 在于国效忠和于家敬孝不能两全 时 该以国为先还是以家为重 文人贬谪经历对其一生而言是促成还是败坏 是生活 还是自己 成全了玛蒂尔德 用心 爱心 专心11 3 英语 辩题 分析与修改 Which do you prefer the things you like or the things you are good at 你是选择你所喜欢的还是所擅长的 Is it necessary to learn poetry 我们有必要学诗歌吗 Is it of great value to record and teach local language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教年轻一代学地方话有价值吗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education 网上教育的优点与缺点 We have to damage the environment if we want to develop the world do you agree 要想发展世界我们就不得不损害环境吗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dernization 现代化一定是好的吗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现代交通工具的优点和缺点 Can science reduce natural disasters 科学能减轻自然灾害吗 Science fiction is based on imagination do you agree 科幻完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 你同意吗 Whether is violence more effective than non violence in fight for freedom and right or not 在为自由和权利的斗争中暴力更有效还是非暴力有 效 Should disabled students be allowed to go to the university 肢体残疾生允许上大学吗 残疾人应选择特殊学校 残疾人不 一定要选择特殊学校 Is it possible to learn how to creative 学会创新是可能的吗 Is Shylock worth having pity on 夏洛克值得同情吗 Is it good or bad to explore the Antarctica 开发南极洲是利是弊 Do people have rights to use animals to do experiments 用心 爱心 专心12 人类有权利拿动物做实验吗 whether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should go on an adventurous travel alone or not 中学生是否 应该去独自冒险旅行 Is it necessary to build a maglev train between Shanghai and Hangzhou 有必要在上海与 杭州之间建磁悬浮列车吗 Must we live a life on the go 我们一定要这样忙碌地活着吗 Classical music and pop music which is better for teenagers 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对于青少年哪个更适合 Is it good or harmful for the animals to protect them in a man made nature 把动物保护在人造的 自然环境 下对动物有好处 还是坏处 Should we buy a copy righted CD or VCD for 70 yuan or a cheap illegal one for 5 yuan 我们应该买昂贵的正版光碟还是买便宜的盗版 Old temples or buildings should be protected or pulled down 古庙和古建筑应该受保护还是拆除 4 政治 辩题 分析与修改 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 贸易保护主义不可以抑制 存钱比花钱划算 花钱比存钱划算 家族企业利大于弊 家族企业弊大于利 经济发达地区更能吸引人才 经济发展地区更能吸引 人才 大企业更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发展 小企业更有利于 大学毕业生的发展 发展经济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发展经济不能避免自 然环境恶化 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多于合作 经济全球化使合作多于 竞争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必须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不需要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 能 经济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 经济水平的 用心 爱心 专心13 高低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 钱是万恶之源 钱不是万恶之源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 不应该进 行股份制改革 知识经济会拉大贫富差距 知识经济不会拉大差距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 不可以统一 美是客观存在的 美是主观感受的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 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 挫折有利于成才 挫折不利于成才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 逆境不利人才成长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 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个人需要对于青年人择业更重要 社会需要对于青 年人择业更重要 网络对中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 网络对中学生的 的影响弊大于利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 条件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 真理越辩越明 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善是历史发展的杠杆 恶是历史发展的杠杆 历史 辩题 分析与修改 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不是必然的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弊谈 评价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非辩题 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非辩题 新文化运动要不要彻底打倒孔子和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彻底打倒孔子和儒家学说是利 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用心 爱心 专心14 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吗 中国的解放战争能否避免 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的民族政策非辩题 对新中国建立初期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评价 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 一边倒 外交政策利大 于弊 新中国建立初期 一边倒 外交政 策弊大于利 拿破仑功大于过 还是过大于功 俾斯麦功大于过 还是过大于功 巴黎公社存在的必要性巴黎公社应该存在 巴黎公社不应该存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功大于过 还是过 大于功 转基因食品多我们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电脑能够取代人脑 还是不能取代 电脑能够取代人脑 电脑不能取代人脑 苏联不解体 会不会与美国之间爆发第三次世 界大战 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 雅尔塔体系是利是弊 美国的冷战政策对世界是利是弊 6 地理 辩题 城市发展规划重于建设 城市发展建设重于规划 文化传播传承重于扩散 文化传播扩散重于传承 人口数量比人口质量更直接影响环境 人口质量比 人口数量更直接影响环境 人口迁移利大于弊 人口迁移弊大于利 战略核力量能够颠覆其他综合国力要素 战略核力 量不能够颠覆其他综合国力要素 住在北方好 还是住在南方好 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有利或不利 若网络消费吃亏 你选维权还是沉默 我国应 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小城市 还是 应该 大力发展大城市规模 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 用心 爱心 专心15 4 引导学生根据辩题的类型设计辩题 从收集上来的辩题看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是一个疑问句而不是辩题 如 如 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的民族政策 如何认识党的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转移的问题 有的没有正方反方立场 如 评价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 有的根 本就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如 学术思潮应当自由 还是受束缚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拟 定辩题时 告诉学生要从最基本的逻辑性质出发 可分三种类型的辩题 矛盾型 对立型 和比较型 1 矛盾型辩题 矛盾型辩题时指辩论双方所持的观点是完全矛盾的 非此即彼 这样的辩题在题面上 通常体现为 是 不是 应该 不应该 会 不会 可能 不可能 等 例如政治辩题 10 经济体制应该改革 经济体制不应该 改革 而有些同学出的题目是问题或论题而不是辩题 例如历史 23 题 巴黎公社存在 的必要性 就不是辩题 应该改为 巴黎公社应该存在 巴黎公社不应该存在 这类辩题 的特征体现在双方论点截然相反 2 对立型辩题 对立型辩题的基本特征是双方观点处在平等的对立状态 它要求在论证本方观点的正 确性的同时 还要证明对方观点的不正确 题面上通常表现为 是 还是 如 地理 住在北方好 还是住在南方好 政治 26 钱是万恶之源 钱不是万恶之源 北方和南方并不是完全矛盾的 所以选用 是 还是 的辩题形式 比较型辩题 比较型辩题是两者之间作出比较 得出一个 更 大于 或是 比 的结论 其中有一点十分重要 就是该类型辩题重在比较 不是说谁 更 谁就绝对的 例如 19 对新中国建立初期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评价问题 历史 这还不是辩题 应该改为 新中国建立初期 一边倒 外交政策利大于弊 新中国 建立初期 一边倒 外交政策弊大于利 根据教学实际设计辩题 教学中 一个辩题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何把有可辩性的知识点设计出辩题 需要师 生 反复推敲 如英语 残疾 一课 夏欣老师在备课过程这样与学生推敲 因为辩题的选 择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在第一轮备课中的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合理可辩的辩题 Is it a must for the disabled to choose a special school or not 这个题目的范围不 是很广 在找论据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从而使得辩论难度增大 若把题目改 为 Do you think the disabled are equal with the normal in the society 可能对 学生来说更容易表达一些 用心 爱心 专心16 因此从初步选择辩题到真正课堂操作 教师恐怕还有一个推敲的过程 即如何使辩题 更适合学生辩论 又适合课堂教学操作 二 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的操作研究 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 一种是竞技式辩论 这是比赛性质的 根据比赛规则决定胜负的辩论 辩论双方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并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寻找充 足的事实依据 同时发现对方观点的逻辑问题和事实依据的破绽 另一种辩论是自由辩论 辩论者一边辩论 一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不足 既可以因寻找更充足的论据而强化 自己的立场 也可以吸收对方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它不以取胜为目的 课题组觉得两种辩论都有其长处 也都有其局限性 需要结合使用 而竞技式辩论对 于逻辑思辩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通过竞技式辩论 将提高自由辩论的水平 不同模式适合不同层次的辩论 比如新加坡模式适合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辩题使用 因 为它便于完整地构建理论框架 通过四个人起承转合的论辩 全面地阐述论证本方的立场 观点 陈词 自由辩论 总结陈词的设置 使辩论跌宕起伏 丰富多彩 引人入胜 该模 式强调整体配合 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因此这种模式在学校每年一次的高二年级辩论赛 中使用 还有在 杭州市中学生阳光辩论赛 中也采用这一模式 而俄勒冈式 牛津式比 较适合文化 学历层次较低的辩论赛使用 这种模式引导学生对现行的政策或教材中较有 争议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更注重辩驳 较易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逆向思维 较适合 于政治 历史 地理 语文 阅读教学 等学科 不管运用哪一种竞赛模式 我们都需要将辩论赛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 先看竞技式辩论 1 标准式 牛津式 教学模式 标准式 牛津式 辩论赛 二对二 具体环节 序号环节用时 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10 2 反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10 3 正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10 4 反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10 5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5 6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5 7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5 8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5 总耗时 60 辩驳性发言就是要求正方 或反方 指出反方 或正方 的错误 进而再次强调自 己一方观点的正确性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我们对牛津式进行了改组 用心 爱心 专心17 标准式 牛津式 课堂教学 二对二 具体环节 序号环节用时 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立论 4 2 反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立论 4 3 正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论证 4 4 反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论证 4 5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3 6 反方全体同学自由发言 4 7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3 8 正方全体同学自由发言 4 9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3 10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3 总耗时 36 我们在 2006 年 4 月 28 日上午第二节课梁茜老师执教的高一地理课 经济建设与环境 保护是否可以并行发展 中采用了这种模式 具体上课时学生自己对以上环节又做了修改 比如加入一对一的辩驳等 我们从活动形式的操作角度看课后课题组成员的反思 金小忠 辩论式教学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该有那些基本环节组成 辩论赛和辩论课 有什么根本区别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的 导 如何体现 本学科的教师是否参加辩论 辩 论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不然体现不出 教 与 学 俞朔晗 既然是辩论式课堂教学 不论是片断辩论学习 还是全堂辩论学习 教师的 作用都应该有所体现 或组织 或协调 或指导 或参与其中 不一而足 但是本次课 教师却完全退居幕后 学生感觉不到老师的存在 虽然整个过程比较完整 也算井然 不 过 缺了教师这一重要角色 在这种放羊式的课堂形态中 学生最后究竟能够系统地收获 多少知识 提升多大的能力 十分令人怀疑 辩论式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任务不仅在于课 外资料搜集整理和思维方式的组织上和指导上 还应在充分地体现在课堂辩论学习的过程 之中 辩论式课堂教学 教师不应当消失 黄铭杰 从本堂课可见 学生的素质好 有一定的辩论能力 而且学生有积极参与的热情 所 以辩论式教学推广能被学生接受 主席应由任课老师担任 作为辩论式教学 教师的指导不 仅存在在学生课前的准备 同样也应该存在于辩论式的课堂教学中 任课教师担任主席这一 角色 更有利于发挥辩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于海雁 缺少有效的组织模式 旁观者 局外人多于参与者 怎样建立一种有效的合 作模式呢 学生对自己在辩论中的得失 如何有效反思 仅靠学生非专业性评论 效果不明 显 而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时 则该如何兼顾能力与知识这两方面元素 孙碧云 梁茜老师进行了 辩论式教学 的初步尝试 话题是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用心 爱心 专心18 是否可以并行发展 采用牛津模式 做了一些修改 一是有一对一的辩驳环节 反映的灵 敏度 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展示 二是辩手对后援团环节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不 光是做观众 三是学生评价环节 提高学生欣赏评价能力 四是教师评价环节 课堂中听 课教师一般是游离在外的 现在也参与评价 容易拉近师生距离 因为是第一堂课 在由竞赛向课堂教学的过渡中 我的意识还不明确 指导时没有着 重从课堂设计的角度出发 只想着教师重在课前指导 在上课过程中始终没有让老师介入 全交给学生主席来把握 作为课堂教学教师应当适当地介入讨论 为提高讨论的深度给以 学生必要的适宜的指导 要安排出用于指导的时间 以上各位教师的指出的明显不足 在以后的辩论式课堂教学中加以改正 2 盘问式 俄勒冈式 教学模式 盘问式 俄勒冈式 辩论赛具体环节 序号环节用时 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8 2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一辩 3 3 反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8 4 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辩 3 5 正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8 6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二辩 3 7 反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8 8 正方一辩盘问反方二辩 3 9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4 10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4 11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4 12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4 总耗时 60 盘问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被盘问者只能回答对方的问题 而不得反问对方 盘 问者可以不断向对方提出新问题 但不能反驳对方的发言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我们对牛津式进行了改组 盘问式 俄勒冈式 课堂教学具体环节 序号环节用时 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3 2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一辩 1 3 反方全体同学盘问正方一辩 3 4 反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3 5 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辩 1 用心 爱心 专心19 6 正方全体同学盘问反方一辩 3 7 正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3 8 反方一辩盘问正方二辩 1 9 反方全体同学盘问正方二辩 3 10 反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3 11 正方一辩盘问反方二辩 1 12 正方全体同学盘问反方二辩 3 13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2 14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2 15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2 16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2 总耗时 36 5 月 17 号历史老师张玲玲采用这一模式在高一 3 班开课 辩题 正方 一边倒政 策利大于弊 反方 一边倒政策弊大于利 课后教师反思 张玲玲 俄勒冈模式所规定的某些程序不够合理 关键是时间的分配不合理 比如 结 构性发言后 盘问的时间过短 其实可以将结构性发言后 各方辩手和其成员对对方的盘 问合在一起并延长发言时间 辩驳性发言时 可以从正反方各出 2 人减到各出 1 人 从而 将各自的发言时间延长 让发言更有内容 更有深度 周妙芬 这一模式除了同牛津模式一样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外 由于教师更多的参 与 引导着学生围绕着讨论的问题 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从不同侧面 角度深入思考 各 抒己见 探新求异 使学生的思维呈发散型 为创造性思维开拓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新加坡式 四对四模式 教学模式 序号环节用时 分钟 正方一辩立论 反方一辩立论 正方二辩论证 反方二辩论证 正方三辩反驳 反方三辩反驳 自由辩论阶段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总耗时 这种模式可直接运用于教学 在全校性活动中多用 学生的合作学习更多的体现在资 料的收集整理阶段 课堂上全体学生的直接参与较难体现 主要为八位辩手的个人才情展 用心 爱心 专心20 示与四人间的协作 相对于前两种模式 这种模式总体上对辩手临场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 相对低一些 主要在自由辩论阶段 事先的准备工作可以做的更充分些 可以做到 有背 而来 但它便于完整地构建理论框架 通过四个人起承转合的论辩 全面地阐述论证本方 的立场观点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很有好处 自由辩论又很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附录中的两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以上三种是竞技式辩论 还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