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四川教育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515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南北朝时期 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A 商鞅 B 张骞 C 北魏孝文帝 D 班超 2 2 分 北魏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羌族 3 2 分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流 C 经济发展 D 文化成就 第 2 页 共 16 页 4 2 分 孝文帝引见朝臣 诏断北语 一从正者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 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A 严禁贪污 B 颁布均田令 C 迁都洛阳 D 实行汉化政策 5 2 分 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女真族 B 鲜卑族 C 党项族 D 契丹族 6 2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强国之路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历史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 卑贵族形象的画像 这种现象在 事件后 更为广泛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管仲改革 D 戊戌变法 7 2 分 电视剧 锦绣未央 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 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哪个政权 统一了 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第 3 页 共 16 页 A 北齐 B 北魏 C 后唐 D 后汉 8 2 分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同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商鞅变法 C 张骞通西域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9 2 分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 改革鲜卑的习俗 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 孝文帝决定 A 在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 汉化 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10 2 分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改革 一词曾出现了 80 多次 可见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请指出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严惩贪污 B 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C 都奖励耕战 D 都为减少改革阻力 进行了迁都 11 2 分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 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 把公主嫁给汉人 改姓为元 赐群臣以汉 衣 对 30 岁以下仍操胡语者 降黜官职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第 4 页 共 16 页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采用汉族官制 提倡与汉族通婚 学习汉族的礼法 A B C D 12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 改革自上而下推行 C 孝文帝任用贤能 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3 2 分 中国古代 衣服有制 正朔服色 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 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 变易服饰 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 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北魏孝文帝 D 隋文帝 14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5 2 分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是 第 5 页 共 16 页 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 丘穆陵穆 步六孤陆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16 2 分 2017 年 10 月 28 日 浙江西塘古镇迎来了第五届 汉服文化周 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 服饰之美 更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的帝王 他也对汉服情有独钟 下令全族改穿 汉服 他是 A 秦始皇 B 北魏孝文帝 C 隋文帝 D 汉武帝 17 2 分 以下有关苻坚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领导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B 发动淝水之战 进攻东晋 C 重用汉族王猛 励精图治 D 迁都洛阳 18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第 6 页 共 16 页 C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D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19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 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D 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20 2 分 一位生长在北方的鲜卑族青年 响应政府汉化政策迁居洛阳 此后他的人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不得穿着汉装走在洛阳的街头 B 开始潜心钻研儒家经典著作 C 不得娶汉族官吏的女儿为妻 D 在兵役册上必须注明鲜卑复姓 21 2 分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D 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 22 2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第 7 页 共 16 页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3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的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4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5 2 分 下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26 2 分 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 与此同时胡服也在汉人中流传开来 这表明当时的一个时 代特征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民族交融 B 国家统一 C 中外交往 D 经济发展 27 2 分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 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 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28 2 分 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 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29 2 分 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其先后顺序是 北魏建立 第 9 页 共 16 页 迁都洛阳 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分裂 A B C D 30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 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 人民大力拥护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31 20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 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 七年级历史兴趣小 组邀请你进行探究 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 相地而亵征 按照土质好坏 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 则民不移 迁移 无夺民时 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 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 材料二 戮力 尽力 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 经商 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擊 没收其娈子为官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 去夷即华 易姓建都 遂 于是 定天下之乱 然后修礼乐 兴制度而文之 第 10 页 共 16 页 北宋欧阳修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内容 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勿照搬原文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魏主 建都 哪里 除材料外 还有哪些 去夷即华 的措施 4 上述改革促进了社会性质转变的有哪些 你认为上述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32 20 分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民族之间 差别逐渐缩小 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 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 回答相关 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 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 大大加 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 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诸侯国 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 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 材料三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请列举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 11 页 共 16 页 至少写出两点措施 4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33 15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 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1 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上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 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 上述三则材料 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34 20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个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 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第 12 页 共 16 页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 公元前 350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倾 宅九亩 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 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 以上改革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 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35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 用汉姓 提倡与汉人通婚 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推行重农政策 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商君 是谁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 4 综合上述改革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飞机驾驶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架空乘人装置司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说课稿3 新人教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系统升级与用户体验报告
-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历史中国历史 第三册统编版(五四学制)
- 风电影子效应分析-洞察及研究
- 高位泡沫发生液合同模板(3篇)
- 安全证考试题及答案
- 高密自媒体推广合同模板(3篇)
- 农业贷款合同利息优惠及还款期限调整规范本
- 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
- 2024年太原市小店区供热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join-in-六上-Unit3-Festivals-Part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及市政道路监理大纲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防震减灾科普
- 酒店工程节能降耗培训展示
- 设备维保的预防性保养与维护策略
- 【经典阅读】四年级阅读训练-人物描写分析(知识梳理+例文解析)(有答案)
- 2024年针灸学(正高)考试历年全考点试卷附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