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十字交叉法_第1页
高中化学计算-十字交叉法_第2页
高中化学计算-十字交叉法_第3页
高中化学计算-十字交叉法_第4页
高中化学计算-十字交叉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二 十字交叉法 上 十字交叉法在化学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强 能迅速求解的特点 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取代 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传统方法 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立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 并把该过程抽象为十字交叉的形式 所 以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此法 三 表达式的推导 如果用 AB和 表示十字交叉的二个分量 用AB表示二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 用 xxABxx ABAB 和分别表示 和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 且 1 则有 ABA BAB x x BABxABAx xABxABxBxA xxxxABxBxA B A BA BABA BABABA 1 把上式展开得 其中 若把AB放在十字交叉的中心 用 AB 与其交叉相减 用二者差的绝对值相比即可 得到上式 四 二个分量的确定和平均量的确定 以基准物质一定量为依据 通常以1 1molL 一定质量为依据 进行分量和平均量 的确定 基准物质是指在分量和平均量确定时提供一定量做为依据的物质 在确定这些量 的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统一的基准 五 比的问题 1 谁与谁的比 二元混合物产生的二个分量与相应平均量的十字交叉所得比值 是基 准物质在二种物质中或二个反应中的配比 2 什么比 基准物质以什么物理量为前提进行分量和平均量的确定得出的即是什么比 以物质的量为前提得出的是基准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以一定质量为前提得出的是基准物 质质量之比 例 铁 锌合金 8 85g 溶于稀硫酸中 充分反应后制得氢气 0 3g 求合金中铁 锌的 质量 解析 解析 以产生为基准 产生需 分量 1156 22 mol Hmol HFeg 产生需 分量 产生需混合物 平均量 则有 1651 885 2 03 59 22 mol HZngmol H g 6 3 2 1 此比值不是Fe Zn和 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 而是达到题干所给数据要求 基 准物质H2所必须遵循的在Fe ZnH SO和与 24反应中产生量的配比 由于基准物质H2以物 质的量为前提 所以此比值为物质的量之比 设Fe x molZnx mol为 为 则有 2 2566588500520055656xxxmolFegZn 解得 的质量为 的 质量为885 56325 g 六 对于量的确定和比的问题可分为二种情况 1 混合物中二种物质间不发生反应 AB或AB 基准物质谁的比 什么比 1mol某物质的质量1mol混合物的质量某物质 1mol可燃物耗氧量1mol可燃混合物的耗 氧量 某可燃物 1mol可燃物放热或吸 热的值 1mol可燃混合物放热 或吸热的值 某可燃物 1mol某物质中含某一 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 质的量 1mol混合物中含某一 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 质的量 某物质二种物质物质的量之 比 产生1mol某物质所需 某反应物的质量 产生1mol某物质所需 混合物的质量 某物质 1mol某物质与其它物 质反应所耗其它物质 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数 1mol混合物与其它物 质反应所耗其它物质 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数 某物质 某化合物中含1mol某 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 质量 混合物中含1mol某元 素的原子或离子的质 量 某元素二种化合物中所含某 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物 质的量之比 失去1mol电子某物质 的质量 失去1mol电子混合物 的质量 电子二种物质失去电子物 质的量之比 1L 溶液中含某溶质的 物质的量 即摩尔浓 度 1L 混合溶液中含某溶 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二种溶液体积比 100g 溶液中所含某溶 质的质量数 即百分 比浓度 100g 混合溶液中所含 某溶质的质量数 溶液二种溶液质量之比 2 在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所涉及的反应中 以某反应物做为基准物质进行量的确定 最后得出的是某反应物在二个反应中所耗之比 例 08 1 1 2323 molCOLmolL NaOHNaHCONa CO通入溶液中 产生与 的物 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 解析 此题涉及反应 CONaOHNaHCOCONaOHNa COH O 232232 2 1 若以与1 1mol NaOHNaOHmol NaOH反应为前提 即为基准物质 与 反应生成需 与反应生成需 与反应生成混合物消耗 则有 NaHCOCOmolmol NaOHNa COCOmol mol NaOHCOmol 32232 2 1105 108 物质的量之比为与得出 应中系数关系质的量之比 根据二反在二个反应中所耗的物 此比为 1 3 2 3 2 0 3 0 323 CONaNaHCO NaOH 2 若以与反应为前提 即为基准物质 反应生0808 222 mol COCOmol CO 成需 与反应生成需 与 反应生成混合物消耗 则有 NaHCONaOHmolmol CONa CONaOHmol mol CONaOHmol 3223 2 080816 081 06 02 3 1 31 2 323 此比为在二个反应中所耗的物质的量之比 根据二反应中系数关系 得出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O NaHCONa CO 七 系数处理问题 在求分量时 根据题给条件在原物质分子量前会产生系数 这时根据分量和平均量应 用十字交叉求出的只是基准物质在产生二个分量物质中的配比 要想迅速求得混合物中二 种物质的比值 需在所求得的基准物质的比值前乘以在求分量时原物质分子量前产生的系 数 其实质是把基准物质之比转化为所求物质之比 例 1 由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 153 5g 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 此溶液中 ClmolL 3 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 解析 以含1 1mol Clmol Cl 为基准 含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1535 31 1535 3 15851 95 2 gmol Clgmol Cl g 含氯化钠的质量为 含氯化镁的质量 为 则有 克 氯化钠质量为 据此求出原混合物中 的物质的量之比 则 和物质的量之比转化为所含和 把之前乘以的物质的量之比 需在和速求出混合物中 物质的量之比 要想迅达到题给所述要求所含和是混合物中 5 58 1 1 2 1 2 1 2 1 2 2 1 2 22 2 2 MgCln NaCln MgClNaClClMgCl NaClMgClNaCl ClMgClNaCl 例 2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274 2gmol 恰好与 硫酸反应 求混合物中碳酸 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析 解析 以中和 硫酸为前提 即为基准物质 中和11 2424 molH SOmol H SO 需 Na COg mol H SONaHCOmolgNaHCO mol H SOg 23 2433 24 106 122842 1 274 2 137 分量 中和需 即 分量 前系数为 中和需混合物 平均量 根据十字交叉原理有 反应的方程式求出 与 此比值也可通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与原混合物中 前的系数 根据此比值与分子量在二个反应中所耗之比是基准物质 42323 323 42 1 2 1 21 31 31 SOHCONaNaHCO CONaNaHCO SOH 例 3 将932 gKOHCa OH和 的混合物溶于水 所得溶液恰好能中和1mol L 盐酸 200mL 则原混和物中KOH Ca OH和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错解 Ca OH HClCaClH O 2 22 2 74g 2mol 37g 1mol KOHHClKClH O 2 56g 1mol 又题中平均每摩尔盐酸能中和碱 93 102 465 g KOH Ca OH 2 1 1 这种解法错误的原因是 因为 46 5 是每摩尔盐酸平均耗碱量 所以 1 1 实际上是 两种碱耗用盐酸的摩尔比 1 2 2 1 1 1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实际OHCaKOH 另一种常出现的错误是找出差量后 不知其含义 为此 在应用时要对照前面的表 格 理解并熟练运用 这里提醒大家注意 十字交叉 出的比值是基准中产生分量的物 质的分配比 该比值与两个分量和乘积须有物理意义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1 氖的天然同位素有 2022 NeNe和 两种 已知氖元素的原子量为 20 179 则 2022 NeNe和 的原子数之比是 A 3 1 B 9 1 C 10 1 D 1 5 硅元素有14 28 14 29 14 30 SiSiSi 三种同位素 硅近似原子量为 28 1 自然界中14 28Si 的原子 百分含量为 92 则14 29 14 30 SiSi和 的原子个数比为 A 3 5 B 3 1 C 2 3 D 3 2 2 由N CO 22 和 组成的混和气体 平均分子量是 36 则此混和气体中CO2的质量百分 数是 A 38 9 B 50 C 61 1 D 77 8 3 今有NH NO CONH 4322 和 混和化肥 经测定含氮 40 则混和物中 NH NO 43和CO NH 22物质的量之比为 A 4 3 B 1 1 C 3 4 D 2 3 4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25716 53422200 222 38222 HOH OKJ C HOCOH OKJ 气 气 液 气 气 气 液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 3847KJ 则混和气体中氢气 与丙烷的体积比 A 1 3 B 3 1 C 1 4 D 1 1 5 在相同条件下 a mol乙烯和乙炔的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用去了b mol O2 则该混和烃 中 乙烯与乙炔的体积比为 A 25 26 ba ba B 25 62 ba ab C ba ab 2 3 D 3 36 ba a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1 C C 2 B 3 A 4 B 5 A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三 十字交叉法 下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一 在同位素计算方面的应用 例 1 铜有二种天然同位素29 63Cu 和29 65Cu 铜元素的原子量是 63 5 计算29 63Cu 的摩尔百 分含量约是 A 20 B 25 C 50 D 75 解析 解析 二种同位素的混合物 质量为 质量为molgCumolgCumol1651631 65 29 63 29 质量为 则有 635 g 63 1 5 63 5 65 0 5 选的摩尔百分含量为 所以DCu 75 100 5 05 1 5 1 63 29 二 在反应热方面的应用 例 1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kJgOHgCOgOgHC kJlOHgOgH 0 2220 4 3 5 6 571 2 2 22283 222 点燃 点燃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mol 完全燃烧放热3847 kJ 则混合气体中氢 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 1 1 B 3 1 C 1 3 D 1 4 解析 解析 解法一 解法一 1mol氢气放热是2858 kJ 1mol丙烷放热22200 kJ 1mol混合气体放热 3847 5 7694 kJ 则有 285 8 1450 6 769 4 2220 0 483 6 n H n C H B 2 38 14506 4836 3 1 选 解法二 解法二 估算法 据放热数据推知丙烷含量应小于2mol 因1mol丙烷放热2220kJ 2mol丙烷放热等于4440 3847kJkJ大于 所以氢气的量大于1mol 选 B 三 在百分比浓度方面的应用 例 1 将 50 的盐酸溶液与 10 盐酸溶液混合成 40 的盐酸溶液 求所取两种溶液的质量 比 解析 解析 50 盐酸 50 30 40 10 盐酸 10 10 1 3 10 50 HClm HClm 例 2 有Ag浓度为 15 的硝酸钠溶液 若将其浓度变为 30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蒸发掉溶液的 1 2 B 蒸发掉 A g 2溶剂 C 加入 3 14 A g 硝酸钠 D 加入 3 20 A g 硝酸钠 解析 解析 1 设增加溶质xg 其浓度视为 100 15 70 30 100 15 则有 15 70 3 14 x A xA g 2 设蒸发掉yg的水 水的浓度视为 0 水 0 15 水的质量分数 30 15 硝酸钠溶液 15 30 15 硝酸钠溶液质量分数 则有 15 30 15 302 y A y AA gBC 选 四 在摩尔浓度方面的应用 例 1 现有浓度为 LmolLmol 6 4和 的两种硫酸溶液 欲配制 5 mol L 的硫酸溶液 混合 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则取两种硫酸溶液的体积比是多少 解析 解析 解 4 mol L 硫酸 4 1 5 6 mol L 硫酸 6 1 则二种硫酸溶液所取体积比为 1 1 五 在混合气体求算方面的应用 例 1 甲烷与丙烷的混合气体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等 混合气体中甲烷与丙烷 的体积比是 A 2 1 B 3 1 C 1 3 D 1 1 解析 解析 解法一 解法一 平均摩尔质量为 molg 30 甲烷 16 14 30 丙烷 44 14 V CH V C H D 4 38 11 选 解法二 解法二 推理法 由于甲烷 乙烷 丙烷为同系物 依次增加一个 CH2 即甲烷比 乙烷少一个 2 CH 丙烷比乙烷多一个 CH2 所以甲烷与丙烷体积比为 1 1 六 在固体混合物求算方面的应用 例 1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以何种质量比混合后 所得混合物与等质量的氢氧化镁溶于等 量的盐酸 解析 解析 中和1mol氢离子需氢氧化铝的质量为 26g 中和1mol氢离子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40g 中和1mol氢离子需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29g 则有 11 3 为OH 在Al OH NaOH 3和中的分配比 所以 n Al OH n NaOH 3 11 1 3 3 11 9 则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 1178 940 143 60 例 2 把 10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同足量盐酸作用放出 22 4L 标准状况 的二氧 化碳 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解析 解 解 因为 Na CO CONaHCOCO 23232 所以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即为碳酸钠 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物质的量 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 所以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 100 1 100 则有 Na CO 23 106 16 100 NaHCO3 84 6 n Na CO n NaHCO 23 3 8 3 m Na CO m NaHCO 23 3 8106 384 212 63 所以 Na CO 23 212 21263 100 771 例 3 将铜和硝酸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称得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求原混合 物中硝酸铜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解析 解法一 解法一 设取混合物1mol 由反应 2 222 232 CuOCuOCu NOCuO 4 22 NOO 可知1mol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可得1mol氧化铜 其质量为 80g 因反应前 后固体质量相等 则1mol混合物其质量也为 80g 即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 80 Cu NO 32 188 16 80 Cu 64 108 32 30 100 64271884 1884 27 4 108 16 23 23 NOCu Cun NOCun 解法二 解法二 元素质量守恒法 设铜的质量为xg 硝酸铜质量为 gx 100 则生成的 氧化铜为 100g 根据反应前后铜元素物质的量守恒有 68 69 80 100 188 100 64 x xx 所以 Cu NO3 2 3032 100 1003032 七 十字交叉法用于成盐问题 例 1 用 2 mol L 磷酸溶液200mL吸收 11 2L 标准状况 的氨气 完全作用后产物是什 么 其物质的量的比是多少 解析 解析 解 解 424433424433 2HPONHPOHNHPOHNHPOHNH 3 3NH H PONHPO 34434 424424 43 3 2 1 4 5 2 02 4 22 2 11 HPONHPOHNH POHn NHn 和之间 产物由此值在 组成 基准物质为H PO34 根据十字交叉法有 NH H PO 424 1 0 75 5 4 NHHPO 424 2 0 25 所以在三个反应中的配比 是基准物质 43 1 325 0 75 0 POH 1 3 424 424 HPONHn POHNHn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1 乙烯和某气态烃的混和气体 完全燃烧时 耗去氧气的体积是该混和气体的 4 5 倍 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则原来与乙烯混和的气态烃可能是 A C H48 B C H36 C C H26 D CH4 2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 A 的密度为 1 25 g L 气体 B 的密度为 1 875 g L A 和 B 的混和 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16 8 则混和气体中 A 和 B 的体积比为 化 学 量 平 axaxa xx 2211 21 1 A 1 2 B 2 1 C 2 3 D 3 2 3 KHCO3与CaCO3的混和物同与之等质量的NaHCO3分别与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酸 量相等 则KHCO3和CaCO3的质量比为 A 17 4 B 17 8 C 1 1 D 任意比 4 把含134 molH PO 的溶液与含1252 molCa OH 的石灰水混和 充分反应后 蒸干水 分得一固体 其组成为 写成分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 5 50 5 g 的CuSO4溶液配成 10 的溶液 需 12 5 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克 6 Na SO 23部分氧化成Na SO24后 S 元素占混和物 25 求Na SO23和Na SO24的物 质的量之比 7 向体积为 1L 的干燥容器里盛入氯化氢气体 测出容器里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 1 082 若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 当喷泉实验停止后 吸进容器里的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1 A 2 D 3 B 4 n CaHPO mol 4 05 nCa POmol 342 025 5 100g 6 1 7 7 75 56 V 励志故事励志故事 飞翔的蜘蛛飞翔的蜘蛛 一天 我发现 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 要 不 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 中间有一丈余宽 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后来 我发现 蜘蛛走了许多弯路 从一个檐头起 打结 顺墙而下 一步一步向前爬 小心翼翼 翘 起尾部 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 走过空地 再爬上对面的檐头 高度差不 多了 再把丝收紧 以后也是如此 蜘蛛不会飞翔 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 它是勤奋 敏感 沉默而坚韧的昆虫 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 八卦形地张开 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 使人不由想起那些 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 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 但它照样把网结在 空中 奇迹是执着者创造的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十字交叉法运用 1 二 教学要求 1 能够理解十字交叉法的原理 此法的适用范围 2 较为熟练的使用十字交叉法 三 知识分析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 即二组分的平均值 均可用十字交叉法 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 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交叉量的含 义 尤其要注意在知道质量平均值求体积或物质的量的比时 用此法并不简单 高考常以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有时也应用于综合计算之中 适用范围列表如下 例如 含义 类型1 a 2 a 平 a 1 x 2 x 1 a 2 aa 平 平 a 2 a 平 aa 1 1 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 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 物质的量分 数体积分数 2同位素原子量元素原子量 同位素原子 的百分组成 3 溶液物质的量 浓度 混合液浓度体积分数 4质量分数 混合液质量 分数 质量分数 5密度混合密度体积分数 6用于某些综合计算 如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平 平 aa aa x x 1 2 2 1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 有关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计算中的应用 例 1 在容积为 1L 的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充入 3 NH 后 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 2 H 的相对密度为 7 9 若将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 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为 L 5 4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 解析 4 197 92 M 17 6 9 4 19 1 4 29 4 2 故烧瓶为含 3 NH 为 LL 5 4 41 4 1 氢气不溶于水 当喷泉停止后 烧瓶内溶液应为 L 5 4 Lmol L molLL C 045 0 5 4 4 22 5 4 1 2 有关同位素原子量及平均原子量的应用 例 2 晶体硼由 B 10 5 和 B 11 5 两种同位素构成 已知 g4 5 晶体硼与2 H 反应全部转化为硼烷 42H B 气体 可得标况下42 6 5HBL 则晶体硼中 B 10 5 和 B 11 5 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为 A 1 1 B 3 1 C 4 1 D 2 1 解析 解析 mol molL L HBn25 0 4 22 6 5 1 42 由422 22HBHB 知 molHBnBn5 0 2 42 B的摩尔质量 molg mol g 8 10 5 0 4 5 即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 10 B 11 5 11 8 0 8 10 1 4 B 10 5 10 2 0 故选 C 3 有关溶液的稀释 加浓及浓度计算的应用 例 3 某温度下 22 的 3 NaNO 溶液 mL150 加 g100 水稀释后 其浓度变为 14 求 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解析 设原溶液的质量为x 22 14 14 1008 14x gx175 0 8 molgNaNOM 85 3 Lmol L molg g C 0 3 15 0 85 175 22 0 1 4 有关消耗量 差量计算 例 4 把NaCl和NaBr的混合物 g5 0 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 3 AgNO 溶液 把所得沉淀过 滤 洗涤 干燥 最后得到卤化银 g10 1 求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 解析 NaCl AgCl NaBr AgBr 5 58 5 143 103 188 gAgX10 1 1 若皆为NaCl 可得沉淀 gg227 1 5 58 5 143 5 0 NaCl 227 1 187 0 10 1 NaBr 913 0 127 0 60 100 127 0 187 0 187 0 NaCl 2 若皆为NaBr 可得沉淀 gg913 0 103 188 5 0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 ONa2 和22O Na 的混合物 取该燃烧产物 g48 7 溶于 水制成 mL1000 溶液 取出 mL10 用 Lmol 1 0 的盐酸中和 用去 mL20 由此可知该产 物中 ONa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6 16 B 20 C 80 D 4 78 2 硅元素有 Si 28 14 Si 29 14 Si 30 14三种同位素 硅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81 2 自然界中 Si 28 14的原子百分含量为 92 则 Si 29 14和 Si 30 14的原子个数比为 A 5 3 B 1 3 C 3 2 D 2 3 3 今有 34NO NH 和22 NHCO 混合化肥 经设定含氮 40 则混合物中 34NO NH 和 22 NHCO 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 4 B 1 1 C 4 3 D 3 2 4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kJlOHgOgH 6 571 2 2 222 kJlOHgCOgOgHC 0 2220 3 3 5 22283 实验测得2 5Hmol 和 83H C 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 kJ3847 则混合气体中2 H 与 83H C 的体积比是 A 3 1 B 1 3 C 4 1 D 1 1 5 在标准状况下 气体 A 的密度为 Lg 25 1 气体 B 的密度为 Lg 875 1 A 和 B 的 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8 16 则混合气体中 A 与 B 的体积比为 A 2 1 B 1 2 C 3 2 D 2 3 6 3 KHCO 与 3 CaCO 的混合物同与之等质量的 3 NaHCO 分别与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酸 量相等 则 3 KHCO 和 3 CaCO 的质量比为 A 4 17 B 8 17 C 1 1 D 任意比 二 填空题 7 把含 43 1POHmol 的溶液与含2 25 1 OHmolCa 的石灰水混合 充分反应后 蒸干 水得一固体 其组成为 写成分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 三 计算题 8 550g 的4 CuSO 溶液配成 10 的溶液 需 5 12 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克 9 32SO Na 部分氧化成42SO Na 后 S元素占混合物 25 求 32SO Na 和42SO Na 的 物质的量之比 10 向体积为 1L 的干燥容器里充入氯化氢气体 测出容器里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 082 1 若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 当喷泉实验停止后 吸进容器里的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11 把 10100g KCl溶液浓度变为 20 需加入多少克KCl 或蒸发多少克水 或与 多少克 25 的KCl溶液混合 12 已知Cl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 5 35 求 Na 23 11和 Cl 35 7 Cl 37 17 微粒组成的NaCl晶体 g25 29 中含 Cl 37 17 的质量是多少 13 一定量的NO和一定量的2 O 混合 反应完全后 其气体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氖气的两 倍 求混合前NO和2 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14 32CO Li 和 3 BaCO 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量同等质量的 3 CaCO 和同浓度 盐酸反应所消耗的量相等 则混合物中 32CO Li 和 3 BaCO 的质量比是多少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B 3 B 4 B 5 D 6 A 二 填空题 7 243 POCa mol25 0 42HPO Ca mol5 0 三 计算题 8 g100 9 1 7 10 L75 0 11 解 纯溶质的含量为 100 水的溶质含量为 0 设需纯KCl xg 蒸馏ygOH2 需 25 zgKCl 10 80 20 1 8 x 100 1 8 gx5 12 100 10 10 5 20 2 1 z 100 2 1 gz200 25 10 10 20 20 1 2 y 100 1 2 gy50 0 10 需加纯KCl g5 12 或蒸发 OH2 g50 或与质量为 g200 25 的KCl溶液混合 12 解 mol molg g NaCln5 0 5 58 25 29 1 Cl 37 17 37 5 0 5 35 3 1 Cl 35 17 35 5 1 NaClmol5 0 中含 Cl 为 mol5 0 则其中 Cl 37 17 的物质的量为 molmol125 0 31 1 5 0 质量为 gmolgmol625 4 37125 0 13 解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 40220 M 混合气体可能是2 NO 和NO或2 NO 与2 O 1 若是2 NO 与NO 2 NO 46 10 40 3 5 NO 30 6 22 22NOONO 2 1 2 转 5 5 2 5 余 3 5 165 2 8 2 NOnNOn 2 若是2 NO 与2 O 2 NO 46 8 40 4 3 2 O 32 6 22 22NOONO 2 1 2 转 4 2 4 余 3 5 4 22 OnNOn 答 当NO过量时 5 16 2 OnNOn 当2 O 过量时 5 4 2 OnNOn 14 解 可先求出混合物中 32CO Li 和 3 BaCO 的物质的量之比 32CO Li 74 97 100 3 BaCO 197 26 即 26 97 3 32 BaCOn COLin 5 7 19726 7497 3 32 BaCOm COLim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十字交叉法的运用 2 二 教学要求 较为熟练运用十字交叉法在有机综合计算中 三 知识分析 见上周内容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将烷烃 烯烃按体积比 1 5 混合 气体体积是相同状况下等质量2 H 体积的 1 16 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A 甲烷 乙烯 B 甲烷 丁烯 C 丙烷 丙烯 D 乙烷 丙烯 解析 解析 混合气体 32216 M A 4 CH 42H C 分子量均小于 32 错 B 甲烷 丁烯 4 CH 16 24 32 1 5 2 3 错 84H C 56 16 C 83H C 63H C 分子量均大于 32 错 D 62H C 30 10 32 1 5 对 83H C 42 2 例 2 在 Pa 5 1001 1 120 时 1LA B 两种烷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2 O 中充分燃 烧后得到同况同压下 L5 2 2 CO 和 5 3 2 gOHL 且 A 分子中比 B 少 2 个碳原子 试确 定 A 和 B 的分子式和体积比 解析 解析 1L 混合气燃烧得2 5 2COL 和 5 3 2 gOHL 可知mol 1 混合气体中含 mol5 2 碳原子 mol7 氢原子 即平均分子式为 75 2 HC 故有下列两种组成 1 若 A 为4 CH B 为碳原子数 3 的烷烃 B 是 83H C 则 1 0 5 2 5 3 1 3 1 5 H 原子数 4 1 7 3 1 符合题意 8 3 即 3 1 83 4 HCV CHV 2 若 A 为 62H C B 为 104H C 则 C 原子数 2 1 5 2 5 1 3 4 0 5 H 原子数 6 3 7 1 3 符合题意 10 1 即 1 3 104 62 HCV HCV 例 3 饱和一元醇 A 和 B B 分子碳原子比 A 多 1 取 A 和 B 混合物 g8 4 与足量金属 Na反应 产生标况下 344 1 2 LH 试确定 A 和 B 的结构式 A 和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 少 解析 解析 根据饱和一元醇与产生2 H 的物质的量关系得 OHR 2 2 H 2 L4 22 x L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