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I)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以下不平等条约内容中 没有丧失国家主权的是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 2100 万元 C 五口通商 D 中英协定关税 2 2 分 林则徐被誉为 全球禁毒第一人 是因为他 A 撰写 四洲志 B 受命担任钦差大臣 C 主持虎门销烟 D 签署 南京条约 3 2 分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英 南京条约 B 中俄 瑷珲条约 C 中俄 北京条约 D 中日 马关条约 4 2 分 根据 1858 年 瑷珲条约 规定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 迫割让给 A 俄国 B 法国 第 2 页 共 12 页 C 日本 D 英国 5 2 分 下图为张强同学在学习 马关条约 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 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 请你从下列 选项中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A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 2 分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 为 开拓万里波涛 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 战 此役中 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李鸿章 7 2 分 1901 年 辛丑条约 的签订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 朝廷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A 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 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 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8 2 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戊戌变法又称作 百日维新 B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C 五四运动前期 爱国斗争的主力是农民阶级 D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等 9 2 分 面对鸦片战争后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在 19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 外须和戎 内需变法 的主张 这里的 变法 是指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 2 分 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光绪帝 11 2 分 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 1905 年的是 A 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 外国商人在重庆 苏州开设工厂 C 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 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就成立于日本 它是 A 中国同盟会 B 兴中会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13 2 分 武昌起义后 孙中山结束长期海外流亡生活 回到上海 轮船刚一靠岸 孙中山就被记者团团围 住 有人问他 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 孙中山回答说 予不名一文也 一文钱也没有 所带者革命之精神 耳 孙中山的 革命精神 应该是 A 改良立宪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民主和科学 14 2 分 不懈的探索是近代的主题之一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自强 求富 A B C D 15 2 分 史学界认为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 主要是就其 A 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第 5 页 共 12 页 B 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 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 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16 2 分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 其中一句台词是 请 民主 和 科学 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17 2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五四精神 抗战精神 小岗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 18 2 分 廖承志在 1982 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 国共两度合作 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历史上第 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 第 6 页 共 12 页 A 南昌起义 B 台儿庄战役 C 北伐战争 D 重庆谈判 19 2 分 77 年前 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 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 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 那么你认为下列诗句暗含这两件事情的应该是 铁流两万五千里 各路劲旅大会师 黄洋界上炮声隆 人杰地灵唱大风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 王 谁人不知张少帅 千古功臣一代骄 A B C D 20 2 分 中共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其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 的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1 2 分 是书何以作 为以夷攻夷而作 材料中的 是书 指的是 A 资政新篇 B 天演论 C 海国图志 D 明定国是 诏书 第 7 页 共 12 页 22 2 分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 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这一内容出自 A 中英 南京条约 B 中俄 瑷珲条约 C 中日 马关条约 D 中外 辛丑条约 23 2 分 1924 年 5 月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 重新做革命的基础 另外成立 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一生一世 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 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两年后 该校师生积极投 身的 救国救民的事业 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24 2 分 辛亥革命后 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 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 平民见了官员要跪拜 B 仆人见了官员称 老爷 C 官吏开会统一穿新式礼服 D 女子从小要缠足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5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为追求民族独立 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 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 苦的努力和奋斗 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追赶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我们的发展 需要吸收和 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智慧 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 广东尤其引人注目 如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等 走 在前沿 第 8 页 共 12 页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在西方列强手下 遭到的第二次失败 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 自强 运动 材料二 1898 年 6 月 11 日 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史称戊戌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经济上 保护和 奖励农 工 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裁撤机构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特权 文化上 改科举 废八股 各地设立中 小学堂 京师设立大学堂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了这一场解放 即使最后还是输了 但在中国的历史上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 利 105 周年了 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也会热血沸腾 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起长大崛起 材料四 这场运动是 政治变革完成之后在思想文化的补课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更快 1954 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两年后 宣布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中国有了奇迹般增长 1978 年 邓小平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歌曲 春天的 故事 中唱到 1979 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 奇迹般地 聚起座座金山 1992 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中的 自强运动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向西方学习的初步尝试 请结合材料二指出 变法的哪些内容体现 了当时中国人对自由 平等的追求 3 材料三 四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4 阅读材料五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 你知道被称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是哪个吗 除了这个 一夜 崛起的城市 外 在广东 神话般地崛起的座座城市 还有哪些 5 2012 年 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部分地区调研时强调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我们站在改革开 放的最前沿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主题 畅谈自己的感想 26 25 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在革命与建设的征程中不断探索 实现了一次次伟大转变 引领中国 走向独立与富强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胡锦涛说 这个伟大的事件 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 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第 9 页 共 12 页 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 习近平用五个 创造性 总结了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 贡献 其中有一个就是 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 移 就是中国革命史王的伟大传奇 材料三 1952 年和 1956 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公有制经济 成分 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国营经济集体经济 公私合营经 济 比例 195271 8 6 9 19 1 1 5 0 7 21 3 19567 0 1 32 2 53 4 7 3 92 9 材料四 1978 年后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中国不断发展壮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材料中 这个伟大的事件 指什么 材料中 创造性地革命道路 是指毛泽东通过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走 农村包围城市 最终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请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于哪里 之后 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第四军成立 请问当时的军长是是谁 2 材料二中的 战略转移 指哪一历史事件 哪次历史会议的召开引领这场 战略转移 最终走向胜利 3 材料三表明到 1956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 4 材料四中的 伟大转折 是指什么会议 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思想是在 中共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中国在 2001 年正式成为哪一国际组织的一员 5 综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光辉历史 你最中国共产党有怎样的认识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