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用化学教案.doc_第1页
2019年医用化学教案.doc_第2页
2019年医用化学教案.doc_第3页
2019年医用化学教案.doc_第4页
2019年医用化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惠民卫校医用化学教案任课教师: 赵民生(主编 彭兰等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课题章节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分子与原子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和原子的特征重点难点教学进程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板书设计(提纲):教学难点:一、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如水、蔗糖、氨气;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如铁、碳、硫、氦气。 有的物质是由离子组成的,如氯化钠、氢氧化钠。 二、如何真正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存在一、分子与原子 (一)分子的特性基本特征(30min) (1)体积小、质量小; (2)永不停息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基本特征(30min)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基本特征: (1)体积小、质量小; (2)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原子之间有间隔。 作业:课件上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无机物的分类课目、课题(章节)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 无机物的分类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无机物的分类依据,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重点难点教学进程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板书设计(提纲):教学难点:一、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进程(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0min)密度5克/立方厘米;有金属光泽、导热、导电、延展性。常温汞液态 (二)非金属的物理性质(10min)在常温下除溴为液体外,皆为气体或固体,比重较小,固体脆熔点低。(三)氧化物性质(15min)成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如NO 、H2O、 CO (四)酸:(15min)由氢和酸根组成,离解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 阴离子则是酸根的化合物。尝试对下列酸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H3PO4 HClO4 HClO HCl、 H2SO4、H3BO3 HNO3、H2CO3、H2SiO3、CH3COOH(五)碱:(15min)由金属(含铵根NH4+)和氢氧根组成;离解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或铵根)离子,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尝试对下列碱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NaOH、Ba(OH)2、 Ca(OH)2 、Cu(OH)2、Fe(OH)3、 NH3H2O、Al(OH)3 Mg(OH)2(六)盐(20min)尝试对下列盐按组成进行分类NaCl、K2SO4、NH4NO3 、 Ca3(PO4 ) 2 、Na2HPO4 、NaH2PO4 Bi(OH)CO3、NaHSO4、NaHCO3、NH4HCO3、 Mg(OH)Cl 、 Cu2(OH)2CO3、 KAl(SO4)2 12 H2O 、 KMgCl3 6 H2O 作业:课件上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分散系课目、课题(章节)第二章 溶液 分散系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分散系概念、分类,溶液、胶体及粗分散系的特点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1. 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2.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 分散系分类和特点教学难点:1.摩尔质量的概念2.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学进程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提纲):一、摩尔质量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学内容:一、摩尔质量(40min)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kg/mol 常用g/mol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45min)举例及练习小结:讲清楚摩尔质量(MA)是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其分子量(或原子量)。反复举例、练习,让学生掌握摩尔质量的含义及相关计算。三、胶体溶液(25min)粒子胶体(25min)高分子胶体(25min)复习思考题:1、 杯子里装有水54g,含有多少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有多重呢?2、作业:课件上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 溶液的浓度课目、课题(章节)第二章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公式及相关计算。熟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概念、符号、公式及相关计算。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浓度2. 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公式及相关计算。教学难点:相关计算及溶液浓度的换算教学进程学时分配:3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提纲):一、物质的量浓度二、质量浓度三、质量分数四、体积分数五、溶液浓度的换算教学内容:一、物质的量浓度(20min)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溶液的体积。cB=nB/v SI制单位:mol/m3 常用单位:mol/L,mmol/L ,mol/L举例二、质量浓度(20min)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体积V。 即 B =mB/v SI制单位:kg/m3 常用单位:g/L,mgl/L ,g/L举例三、质量分数(15min)溶质B的质量mB与溶液质量m之比四、体积分数(15min)溶质B的vB与溶液体积v之比五、溶液浓度的换算(20min)(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间的换算(二)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间的换算小结:1、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计算公式及相应单位2、个单位之间的互相换算复习思考题:1、100ml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10mgCa2+离子,计算血清中Ca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2、作业:课件上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胶体溶液与高分子溶液课目、课题(章节)第二章 溶液 第三和四节 胶体溶液与高分子溶液教学进程2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 胶体的稳定性凝聚作用。高分子溶液的概念、稳定性及保护作用教学重点:胶体的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教学进程教学内容:一、布朗运动(20min)二、丁铎尔现象(15min)粒子的大小能使射到它上面的光线散射,粒子本身似乎成了发光点三、电泳现象(15min)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为何带电荷(1)胶核的选择吸附:(2)胶粒表面分子的解离:四、溶胶稳定的原因(15min)(1)Brown 运动:。 (2)胶粒带电:(3)溶剂化作用: 五、凝集作用(10min)原因:当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同电荷的特点被破坏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凝聚的状态变成聚集状态而沉淀。方法一: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方法二:加电解质溶液方法三:加热胶体的应用(7min)思考题:1、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2、 电泳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吗?3.临床上用来分离血清和血浆成分,尿液及脊髓液中的蛋白质。4、作业:课件上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课目、课题(章节)第二章 溶液 第五节 溶液的渗透压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渗透现象与渗透压。熟悉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了解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渗透现象与渗透压。教学难点:1、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渗透浓度的概念。教学进程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提纲):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内容: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20min)半透膜、渗透现象、渗透压的基本概念渗透压产生的条件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20min)渗透压定律 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20min)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的标准临床补液的注意事项小结:1、讲头渗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2.紧密结合渗透压与医学的关系及临床现象。作业:课件上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 原子的结构课目、课题(章节)第三章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原子组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及排布、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类。熟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极性化合物与非极性化合物特点,氧化还原反应重 点难 点1. 原子结构和电子云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 元素周期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板书设计(提纲):一、原子组成(20min)二、同位素(20min)三、电子云(15min)四.元素周期表构架特点(25min)五核外电子排布规律(60min)电子层电子亚层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补充规则六、元素周期表构架特点(25min)七、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极性化合物与非极性化合物(40min)八、氧化还原反应(15min)教学后记作业:1.背诵1-36号元素,会写符号;2.背诵1-7主族元素,会写符号。3.做课件上的练习题课目、课题(章节)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熟悉化学平衡常数重 点难 点1.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2.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板书设计(提纲):一、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15min)二、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10min)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60min)四、化学平衡及其移动(60min)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或消除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吕查得里原理)教学后记作业;背诵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 课后做课件上的习题课目、课题(章节)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电离度、同离子效应、盐的水解,缓冲作用和缓冲溶液;熟悉盐水解的主要类型和缓冲溶液的组成;了解盐水解和缓冲溶液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上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2、 盐的水解。教学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和缓冲作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提纲):一、电离度、水的电离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三、pH在医学和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教学内容:一、电离度、水的电离(20min)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0min)三、溶液的酸碱性和pH(30min)四、盐水解的主要类型(30min)(一)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水解后溶液显酸性)(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水解后溶液显碱性)五、盐的水解在医药和日常生活上的重要意义(15min)六、缓冲作用和缓冲溶液(10min)七、缓冲溶液的组成(15min)八、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30 min)小结:1、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强碱强酸盐不水解。2、 缓冲溶液对维持人体内溶液的pH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习思考题:1.水离子积与pH计算2.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缓冲溶液的组成4.做课件习题课目、课题(章节)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配位化合物结构组成、稳定常数、配合物的生成和转化。熟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进程3学时教学内容:一、配合物定义5min二、配合物组成(20min)三、配合物命名(15min)四、螯合物(15min)五、配位平衡的破坏和转化(20min)六、配位平衡(30 min)教学后记作业;内界与外界:离子键中心体与配位体:配位键配合物的命名(课本上有的)配位平衡的破坏和转化(化学反应式子会写)做课件上练习题课目、课题(章节)第七章烃类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命名、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命名、同分异构及化学性质熟悉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共轭二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重点难点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命名、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命名、同分异构及化学性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提纲):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五、烃的概念和分类六、烷烃的结构和命名教学内容: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5min)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5min)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0min)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5min)(一)按碳链分类(二)按官能团分类五、烃的概念和分类(20min)六、烷烃的结构和命名(25min)(一)烷烃的结构、同系物和分子组成通式。(二)碳原子的种类(三)普通命名法小结:1、烃类是有机化合物的母体。2、简单的烷烃可以用普通命名法,复杂的烷烃必须用系统命名法。教学后记作业:下次课预习要点: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不饱和链烃和闭链烃课目、课题(章节)第八章 烃的衍生物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醇酚醚、醛酮羧酸的系统命名及化学性质;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了解相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的反应类型,如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卤代烃、醇、酚、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有机化合物发生的反应类型教学进程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提纲):1.理解官能团的涵义。能根据官能团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 2.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油脂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结合同系物原理,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3.通过对典型的烃类衍生物的学习,了解其重要工业用途及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4.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5.通过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6.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结合多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教学后记醛基(CHO)、饱和一元醛通式:CnH2nO(醛/酮)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酯基(或COOR)(R为烃基); 2、物理性质: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课目、课题(章节)第九章 胺、酰胺和生物碱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及化学性质;酰胺的结构和命名及化学性质;生物碱的分类、生物碱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生物碱的色谱检识 生物碱的结构测定 含生物碱中药实例本次课应达目标:1、能写出胺和酰胺的结构2、学会胺和酰胺的命名3、知道胺和酰胺的分类4、 理解胺和酰胺的性质5、学会尿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胺和酰胺的结构、胺和酰胺的命名、胺和酰胺的性质 难点:胺和酰胺的性质;生物碱的理化性质。胺和酰胺是烃的含氮衍生物。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终产物氨基酸脱羧生成胺,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青霉素等也是胺或酰胺的衍生物。 教学进程学时分配:6学时胺的结构 胺的碱性 胺的最大化学特性是显碱性,有机碱大多是胺类化合物。胺与氨相似,都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可以用来与H+ 结合,因此显碱性: 一与亚硝酸作用 由于亚硝酸不稳定,常用亚硝酸钠与盐酸作用产生亚硝酸。伯仲叔胺与亚硝酸作用,不同的胺反应不同: 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用盐酸处理得回原来的仲胺,应用这个反应可以提纯或分离仲胺。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亚硝酸钠以前用作肉类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它与体内的酸性物质作用,形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蛋白质中的仲胺反应得到N-亚硝基化合物。因此目前严格禁止亚硝酸盐作为食品的添加剂。 三)叔胺与亚硝酸作用 脂肪叔胺不与亚硝酸作用;芳香叔胺与亚硝酸作用发生在苯环上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 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很多,但低分子胺类(如甲胺、乙胺等)、非环甜菜因类、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肽类生物碱除外)、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卟啉类、维生素类等。 比较确切的表述:生物碱是含负氧化态氮原子、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环状化合物。 负氧化态氮:包括胺(-3)、氮氧化物(-1)、酰胺(-3);排除含硝基(+3)、亚硝基(+1)的化合物。 环状结构:排除了小分子的胺类、非环的多胺和酰胺。(实际上有些非环的胺类或酰胺是属于生物碱范畴的,如麻黄碱)教学后记作业:名词解释: 1、 酰化反应: 2、 缩二脲反应: 二、填空题: 1、脂肪胺的碱性比芳香胺 。 胺和 胺能发生酰化反应。 2、最简单的芳香胺是 ,为无色油状 体,有 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 溶剂。 3、N原子上连接 个烃基的离子型有机化合物为季铵化合物;季铵碱的碱性与 相近。 4、胺可以看作是 分子中的 原子被 取代的化合物,即 。 5、根据分子中烃基种类不同,胺可以分为 和 ;还可根据胺分子中与氮原子相连烃基数目不同分为 、 和 ,它们的通式分别为 、 和 。 6、将尿素加热超过其熔点时则有 气体和固体生成,该固体在碱性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呈现 ,这个反应叫 。课目、课题(章节)第十章 生命有机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重点难点和教学进程学时分配:6学时油脂 (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都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含C、H、O三种元素。 (2)结构特点 结构通式:糖类的组成、概念、分类和相互转化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概念: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植物的种子、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酶、激素、细菌、抵抗疾病的抗体等,都含有蛋白质。 2.组成元素:C、H、O、N、S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 蛋白质的性质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C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等。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