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年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年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24 凡讼之可疑者 与其屈兄 宁屈其弟 与其屈叔伯 宁屈其侄 是古代官吏办理疑 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此种方法从根本上受下列那一观念的影响 A 重义轻利观念 B 三纲五常观念 C 宗法观念 D 仁政观念 25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 封建 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 封建 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A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6 汉书 地理志 载 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 封 分天下为郡县 对材料中的 周制 理解正确的是 A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D 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27 秦灭六国后 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 三皇 五帝 之名而称 皇帝 其首 要目的是 A 宣扬托古改制 B 承袭华夏传统 C 突出个人功业 D 标榜君权神授 28 齐人 鲁人 楚人 的表述 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造成这一变 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 29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 李斯列传 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 秦无尺 土之封 不立子弟为王 功臣为诸侯者 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理 解 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 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30 在殷墟甲骨文中 已有 春 夏 秋 冬 四字 春 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 夏 字像草木繁茂之状 秋 字像果实累累 谷物成熟 冬 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 廪之中 整体寓意春种 夏长 秋收 冬藏 由此可以得出 A 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B 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D 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31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 2 画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32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演变趋势的是 A 坐而论道 颔首直立 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 坐而论道 颔首直立 伏地跪拜 三跪九叩 C 颔首直立 坐而论道 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D 颔首直立 坐而论道 伏地跪拜 三跪九叩 33 阅读以下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 128 人统计分类表 由此可见 汉代察举制 A 削弱了身份制 世袭制 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34 元朝 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 湖广行省以湖南 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 有广西 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 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中书 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 兼有山西高原 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 理区域 至于江浙行省 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 是 A 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B 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C 体现元朝统治者 南向控制 的治国理念 D 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35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 政府 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 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 清朝设置军机处D 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40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按 官有能而禄有功 的原则 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 建立起官僚 3 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 秉承法家理念 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 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 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 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 时 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 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 曹操执政 强调 唯才是举 功 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 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 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凡所求材艺者 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 则举之 其志行不善者 则去之 凡求贤之路 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 审者 必由任而试之 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 四善 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一曰德义有闻 二曰清慎明著 三曰公平可称 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 称作 最 每年考核 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 一最四善为上上 一最三善为上中 一最 二善为上下 居官饰诈 贪浊存状 为下下 善 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 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 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 且设立学堂者 并非专为储才 乃以开 通民智为主 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 具有普通之知能 上知效忠于国 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 固足以佐治理 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 但凭文字之短长 不问人品之贤否 是以暗中摸索 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 定章于各项科学外 另立品行一门 用积分法 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 同记分数 共分言 语 容止 行动 作事 交际 出游六项 随处稽查 第其等差 至考试时 亦以该生平 日品行分数 并合计算 凡算学 地理 财政 兵事 交涉 铁路 矿务 警察 外国政法等事 但有一长 皆可保送 俟考试时分别去取 其取定者 酌量用为主事 中书 知县官 摘编自 袁世凯 赵尔巽 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 校 1905 年 1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 德 才 观的变 化并简析其原因 15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述清末对 德 才 的新认识 10 分 41 12 分 阅读下表内容 回答问题 封建王朝兴亡表 部分 王朝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享年 秦 前 211 年 前 207 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 二世而亡 15 年 西汉前 206 年 公元 8 年 由王莽禅代215 年 新莽9 年 23 年 亡于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15 年 东汉 25 年 220 年 196 年 4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 由曹魏禅代 三国 220 年 280 年 蜀亡于魏 263 年 魏由西晋禅代 265 吴亡于西晋 280 61 年 西晋265 年 316 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52 年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317 年 589 年 北周禅代于隋 581 陈亡于隋 273 年 隋589 年 618 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 二世而亡30 年 唐618 年 907 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 由朱温后代取代290 年 五代907 年 960 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54 年 北宋960 年 1127 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168 年 南宋1127 年 1279 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153 年 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 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 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 请结合唐宋有关史实评价 12 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 42 43 44 45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第 42 题计分 4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 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 具体内容是 制订新的婚姻法 规 废除秘密婚姻 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 它 不经过婚礼 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 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 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 新的婚姻法规定 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 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 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 字就不给办理結婚登记 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 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 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 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 胡晓林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1 据材料一 二 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 6 分 2 在婚姻改革前后 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 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 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9 分 5 43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 年 杜亚泉在 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 一文中 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 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 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 讲中庸 尚仁义 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 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 的因素 当然 他也很明白 不学习西方 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 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 的传统文化必须有 确信 但又不能 自封自囿 而要 以彼之长 补我之短 同年 7 月 陈独秀在 新青年 上发表 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一文 明确表示 所谓新者无他 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 所谓旧者无他 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两者根本相违 绝无折中 之余地 若是决计革新 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 国情等鬼话 来捣乱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 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 平等 自由为原则 这与纲常阶级制绝 不相容 二者 存其一必废其一 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 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 专制 建立了民主的社会 强调人类的平等 博爱与自由 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 代的 近世文明 而以印度 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 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 阶段 其文明未脱古代文明之窠臼 陈独秀之思想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 7 分 2 依据上述材料 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 8 分 44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当德国于 1940 年横扫低地国家和阿登高原时 是在 3034 架飞机 2580 架坦 克 1 万门大炮和 4000 辆卡车的配合掩护下进行的 但在法国崩溃后短短几年内 美国却 制造出 军用飞机296429 架 坦克102351 辆 大炮372431 门 卡车2455964 辆 军舰87620 艘 货船5425 艘 飞机炸弹5822000 吨 6 小武器弹药44000000000 发 1943 年德黑兰会议上 斯大林元帅举杯祝酒时说 为美国的生产干杯 没有美国的 生产 这场战争就会失败 材料二 1946 年 8 月 6 日 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 著名的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斯特朗又反问了毛泽东一句 如果美国政府决定 使用原子弹干涉呢 毛泽东回答 原子弹也是纸老虎 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民 不是一两件 新式武器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分析当时美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评价 6 分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综合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9 分 45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太祖 曹操 运筹演谋 鞭挞宇内 揽中 商之法术 该韩 白之奇策 官 方授材 各国其器 矫情任算 不念旧恶 终能总防皇机 克洪业者 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 西晋 陈寿 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 曹操自是贼 既不可从 孙权又是两间底人 只有先主名分正 故 诸葛亮 只得从之 南宋 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 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 不仅有而且大 对于民族的 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不仅有而且大 在我看来 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 比起 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 但他所凭措的西蜀 在当时 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 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 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 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 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指出陈寿 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 分 2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 指导思想和方法 6 分 历史参考答案 7 41 12 分 参考答案一 我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 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 明 政治上 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 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思想 上 仍然是传统的儒家 佛教 道教思想流行 参考答案二 我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 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 政治上 宋 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 从而大大加强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