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是颂扬隋朝大运河的句子 句中 河 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 北京 B 杭州 C 洛阳 D 南京 2 2 分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 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 实现了大统一 3 2 分 唐太宗吸取 隋炀帝暴虐 臣下钳口 闭口不说话 卒令不闻其过 遂至灭亡 的教训 注重 A 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 C 科举选才 D 微服私访 4 2 分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 秦兵马俑遗址 第 2 页 共 14 页 B 大昭寺会盟碑 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敦煌莫高窟 5 2 分 来中国唐朝留学 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 新罗 B 日本 C 意大利 D 印度 6 2 分 隋唐时期 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其中 借鉴汉字草书 创造了日文 平假名 的高僧是 A 空海 B 鉴真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7 2 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鉴真东渡目的地 是 A 朝鲜 B 日本 C 泰国 D 印度 8 2 分 如果把 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 符 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3 页 共 14 页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9 2 分 唐朝时 用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 称为 诗仙 的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柳宗元 D 韩愈 10 2 分 被誉为 人类文明之母 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 贡献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何时印制的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1 2 分 中华服装网发表了一篇题为 2006 霓裳舞时尚 第二届国际品牌服装服饰风云榜 的消息 早在唐朝时期 霓裳舞 就风靡一时 历史上与这支舞蹈有关的帝王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2 2 分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它建造于 A 汉朝 第 4 页 共 14 页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13 2 分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成信 虔奉欢盟 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 每岁 以绢二十万匹 银一十万两 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项与此盟约无关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4 2 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 A 赵匡胤 B 杨坚 C 武则天 D 李渊 15 2 分 如图 在杭州美丽的西湖边 有座著名的岳坟 葬在这里的人 流芳百世 的主要原因是 A 抗辽英雄 B 抗金英雄 C 抗元英雄 D 抗倭英雄 第 5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防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17 2 分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下面图示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局面表示正确的有 A B C D 18 2 分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哪项属于辽 宋 夏 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 D 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19 2 分 下列未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是 A 江南 地广野丰 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 第 6 页 共 14 页 B 楚越之地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C 苏湖熟 天下足 苏常熟 天下足 D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20 2 分 辽与北宋 和好年深 双方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 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 列哪一事件后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岳飞抗金 D 靖康之变 21 2 分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 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 如下 那么该展厅的 名字最合适的为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22 2 分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首诗描写的是 A 元旦 B 春节 第 7 页 共 14 页 C 中秋 D 清明 23 2 分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 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A 在城市的瓦舍内 看滑稽戏杂技等节目 B 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 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 交子 D 农民插秧使用一种新型工具叫 秧马 24 2 分 右图是王弘力所作 古代风俗百图 之 瓦子内说书图 图的右边配诗中写道 闲听瓦内讲评 书 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 全凭利口誉京都 那么 瓦子 的出现是在 A 西汉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清 25 2 分 南宋时期 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 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 西域都护 B 市舶司 C 礼部 D 蕃坊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6 20 分 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观察下列各图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材料二 1 材料一中的图一为哪个朝代开凿的 图二中新开的两段运河分别是什么 2 图二与图一相比有哪些变化 3 材料二中图三秦朝长城 图四明朝长城分别是为防御什么而建 图四明长城的东 西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4 简要谈谈你对长城的看法 27 20 分 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到了两宋时期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阅读材 第 9 页 共 14 页 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 方北方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人口 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西汉 247068519 8 998578580 2 唐代 392041543 2 514852956 8 南宋 1124076062 9 662429637 1 材料二 苏湖熟 天下足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材料三 材料四 两宋时期 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 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 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 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 发展 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 降水充沛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 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 南方的什么流域 2 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 材料二中图一 铜版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 图二 货币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问它的名称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 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 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 名称 4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第 10 页 共 14 页 28 15 分 现代人类文明是过去各个种族 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 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 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 阅读图片 回答下列问题 图 6 玄奘西行 图 7 鉴真东渡 图 8 遣唐使 图 9 马可波罗行纪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鉴真东渡与 马可波罗行纪 的共同之处是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玄奘西行与遣唐使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 请举出两个古代文明交流的发展中 血与火的暴力冲突 的事例 3 针对上述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 谈谈你对不同文明间交往的看法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