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东方破晓映曙光 南湖龙腾涌激浪 志逐大同指新路 旗摰马列引国航 这几句诗是为了纪念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解放战争胜利 2 2 分 如图是教育部司局函件的标题 其中 十四年抗战 开始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3 2 分 1936 年的美国 纽约时报 报道称 蒋介石将军 虽已失去自由 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 全世界闻讯之余 皆为之震惊 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4 2 分 1936 年 12 月 25 日 盛京时报 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 叫嚣 包围陕西 玉石俱焚 第 2 页 共 15 页 粉碎其阴谋的是 A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 发起百团大战 C 取得台儿庄大捷 D 召开中共七大 5 2 分 蒋介石电文 此次台儿庄之捷 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 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 乃获此初 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全民族团结抗战 B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6 2 分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 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南京 南京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挺进中原 A B C D 7 2 分 下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 解放日报 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 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东北三省沦陷 B 蒋介石命令张 杨进攻陕北红军 C 张 杨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 D 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8 2 分 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9 2 分 毛泽东曾写道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期 间 在 彭大将军 的指挥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平津战役 D 辽沈战役 10 2 分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自豪 但是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耻辱的开始 也曾是中国希望的开 始 这里的 耻辱 和 希望 分别是指 上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借地 上海的首次开放是被迫的 第 4 页 共 15 页 蒋介石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A B C D 11 2 分 下图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军校 关于这所学校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重要成果 B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C 孙中山亲自担任校长 D 位于上海黄浦 12 2 分 山歌越唱越开怀 东山唱到西山来 湘赣边工农革命军损失大 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民歌 中 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的含义是 A 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 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朱德 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 井冈山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13 2 分 这个伟大的事件 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 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 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 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这里的 这个伟大的事件 距 2017 年多少周年 A 68 第 5 页 共 15 页 B 80 C 90 D 96 14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 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 改穿汉服 B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1950 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5 2 分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遵义 湘江 金沙江 赤水河 吴起镇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金沙江 遵义 赤水河 湘江 吴起镇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湘江 遵义 赤水河 金沙江 吴起镇 D 中央革命根据地 遵义 金沙江 湘江 赤水河 吴起镇 16 2 分 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 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A B C 第 6 页 共 15 页 D 17 2 分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 九一八事变 D 西安事变 18 2 分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脍炙人口的口号 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 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予排列正确的是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打倒列强 除军阀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A B C D 19 2 分 3 月 8 日 南京警方通报上海男子孟某在 400 人的微信群中发布 南京杀三十万太少 言论 被 上海警方处以行政拘留 5 天的处罚 这是精日分子对哪一个事实的无耻叫嚣侮辱自己国家 A 鸦片战争 B 南京解放 C 火烧圆明园 D 南京大屠杀 20 2 分 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B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第 7 页 共 15 页 C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D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21 2 分 学习历史 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 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 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 1945 年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D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2 2 分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 争持续了多长时间 A 七年 B 八年 C 十年 D 十四年 23 2 分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原因是 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国共两党的合作 我大敌小 我强敌弱 A B C D 24 2 分 吕正操回忆录 记载 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 隆重的大会 听了毛主席的 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 以及刘少奇同志关于修正党章的报告 文中的 大会 是指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第 8 页 共 15 页 C 中共七大 D 八七会议 25 2 分 12 月 13 日被确定为国家公祭日 是因为 1937 年的这一天 A 日军占领北京 B 签订 马关条约 C 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市 D 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 26 2 分 1939 年 9 月 1 日 德国闪击波兰 二战爆发 早在二战全面爆发前中国人民就开始和日本法西 斯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德国法西斯在二战前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 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侵略者 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大危机开始侵略中国 抗日战争中 国共合作发动了百团大战 A B C D 27 2 分 宛平城外狼狗叫 卢沟桥上枪声激 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 这首诗反映的历 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D 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28 2 分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第 9 页 共 15 页 B 七七事变爆发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八一三事变爆发 29 2 分 1937 年 9 月的一天 自陕西省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 一方多穿着灰军服 戴着红星帽的工 农红军 在这里召开整编督师大会 会场上 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 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 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局 A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扶植伪满州国傀儡政权 B 日本策划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全国人民要求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 日本全面侵华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30 2 分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望两岸共圆 中国梦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五四运动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B C D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小明在学习某课时 记了以下笔记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张学良 杨虎城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 解决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32 20 分 辛亥百年薪火相传 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 辛亥革命 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 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胡锦 涛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 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合作者 继承者 1 依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 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 分界线 的理由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社会习俗方面 2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 请在下列表格中填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 历史意义 会议名称历史意义 图一 图二遵义会议 图三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请说说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先生一脉相承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4 有人说 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成败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哪些 历史启示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 年 1 月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 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 官的军事学校 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 说明了北 第 11 页 共 15 页 伐的爱国目的 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 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 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成为中华 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 捐弃前嫌 早在 1936 年处理西安事 变时 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 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 八路军共作战 1 800 余次 毙伤日军 伪军 2 万多人 拔掉据点 2 000 多个 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 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淞沪战役中 守卫宝山的 500 名官 兵与敌巷战肉搏 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 三摘编自 光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 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 国共两党两度合作 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 材料三中的 某次战役 是指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 三 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34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7 年 7 月 30 日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 习近平 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1 万 2 千名受阅官兵 600 多台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 犹如钢铁长城巍然屹立 100 多架战机在 6 个机场整装编队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 是野战化 实战化的 第 12 页 共 15 页 沙场点兵 是人民军队整体性 革命性变苹后的全新亮相 央视新闻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 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经过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 了 城市一农村一城市 的正确革命道路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行军 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 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也 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 征途漫长的撤退 1 材料一是中国历史发展某阶段的基本线索示意图 请分别写出 四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 材料二中的 建军 90 周年 阅兵式与历史上什么起义有关 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从材料三得知 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 城市一农村一城市 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中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首先创立这个根据地的领导人是谁 4 材料四所说的 行军 是指什么 行军 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红军能够取得 行军 胜利 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