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及其教学启示教育论文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及其教学启示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 学习者经验取向的课程内容实质是一种认知的课程内容 取向 这种取向对课程内容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 对学习者个体的 背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认为只有被 学习者内化了的教学经验才作为课程内容 由于最终的课程内容需 要经历学习者的重构 教师必须对学习者施加正向的干预 同时警 惕负向的课程内容出现 论文关键词 课程内容 学习者经验 信息加工 背景知识 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 是课程内在的核心成分 它作为 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及实现手段 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 知识作为 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 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理论上对 课程内容取向的理解 大致分为三种 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课程 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 对于前两种取 向的理解 似乎相对比较容易 而对于 学习者经验 取向的理解 则稍显模糊 学者关于此类的论述也相对较少且不很透彻 因此 本文对课程内容的 学习者经验 取向进行了专门探讨 一 学习者经验取向的认知理解 信息加工心理学 InformationProcessingPsy chology 将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感知 加工 编码 存储等的认知过程 新知识作为一种刺激信息被个体感知后 选择 性地进人工作记忆 与个体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背景知识 back groundknowledge 进行复杂的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应 aommodat ion 达到个体知识结构的一个新的动态平衡 dynamicequilibrium 这个平衡不断被打破 再不断达到新的平衡 在从感觉登记器到 工作记忆的过程中 选择性注意 selectiveatten tion 将部分信息丢弃不作处理 使大脑只对能够被个体已有知识结 构同化或顺应的信息进行编码 存储 而在个体进行知识输出时 分配性注意 divid edattention 则将背景知识根据刺激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激活 产 生输出模式 使个体对其作出反应 无论个体进行信息输入或是输 出 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作为认知发生的基础 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背景知识的激活程度相对较高 则个体对信息的加工深度就相 对较深 反之则相对较浅 成功的信息加工于激活适当的背景知识 使用它们解释新信息 并吸收新信息到原有的背景知识中去 在 需要的时候 根据新信息对背景知识进行重构 并利用新的背景知 识去推论未来的新知识 嘲背景知识在个体认知过程中的决定性作 用 使得课程理论对个体自身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从而使得课程内容的选取趋向于从 学科知识 和 当代社会生 活经验 到 学习者经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提供的教育 经验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讲授 也可以是基于当代社 会生活经验的活动 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 经验 都必须经过学习者的内化 in ternalization 这个内化的过程 就是前面提到的信息加工 in fomrationpro cessing 过程 其中决定课程实施效果的 是学习者自身的背景知 识结构 如图1所示 Ln作为学习者 将教育经验内化为学习经验LEn 每一个学习者都通 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将同样的教育经验内化为不同学习经验 学习经 验LE1 LE2 LEn的总和即为以学习者经验为取向的课程内 容 课程内容的取向从 学科发展时 的学科知识 到活动分析法的当 代社会生活经验 再到学习者的学习经验 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的自主性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与 学科知识 取向和 当代社 会生活经验 取向相比 学习者经验 取向将学生视为学习过程 中信息加工的主体 强调了学生对课程的亲身体验和理解 强调 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的支配作用 课程内容的学习者经验取向对学习者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给予了充 分肯定 突破了外部施加给学生的东西 这种人本主义的课程 取向 使课程内容的涵义有了深刻的变化 与另外两种取向有了本 质的不同 一 课程内容具有二维动态性 课程内容不再是实施之前就预先设定好了的一系列相关联的静态教 育经验 而是基于学习者认知过程的内化了的学习经验 泰勒 Ralp hW Tyler 在其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中把学习经验看作 学 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 中 作出反应 的过程 也就是学习者依靠自身背景知识进行信 息加工的认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 不同的学习者主体在同样的环境中与一定 的知识客体相互作用 得到了不同的学习经验 另一方面 同一个 学习者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一定的知识客体相互作用 也会得到 不同的学习经验 这种具有二维动态性的取向 对课程内容赋予了 新的涵义 即课程内容由原来的课程专家 学科专家编制的 死 的教育经验 变成了由学习者决定的动态的学习经验 二 学习者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学习者经验的课程内容取向强调了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 特征对课程内容的支配作用 认为课程内容不是由课程专家支配的 而是受学生控制的 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只能是学生学会的 而 不能是教师教会的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 而不 是教做了些什么 嘲学生作为主动参与者 对教师呈现的教育经 验进行主动的建构 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习者而不是教材 亦或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然而 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同时 并不是要轻视教师的责任 教 师需要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构建 来激发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有助于 认知过程的背景知识 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 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三 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 学习者经验取向的课程内容真正尊重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强调个 性丰富的 人性化的课程 每一个学习者不论其知识多寡 能力 大小 都有其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都有其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都 是一个主体 都应当平等地受到尊重 教育经验通过信息加之后 内化在学习者的长时记忆中 这个过程是教育经验高度个性化的 过程 不同的学习者 根据各自认知结构和情感特征的不同 内化 的教育经验也不同 课程内容由课程实施前的静态教育经验 转变 成为课程实施后的动态学习经验 强调 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 实质上是学习者的自我选择过程 四 课程开发与评价的难度加大 学习者经验的取向 把课程实施作为了学生的一种认知过程和心理 体验 得到的结果是学习者内化了的新的知识表征 representation ofknowl edge 这种隐性的知识表征 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测量和评价 而 只有学生自己才有可能清楚这种经验的真正结果 教育工作者无 法清楚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如何受特定环境影响的 因此对课程评 价的难度可想而知 教师只能通过学习者外显的行为对其内化的新 知识进行 猜测性 的测量和评价 间接地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 而测量和评价的内容效度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 教学启示 一 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 与行为主义不同 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的启示 在于对学生思维活动 的强调 学习者经验取向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不仅关注学生做了 些什么 还注重了解学生的思维正在想些什么 课程内容的二维动 态性更需要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外部情境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使其 适合各种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而能够在实施课程之前实现教学预期 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这种内隐性的认知活动 才能 够通过控制 引发学生做出所期望的那种行为的情境 来施加正面 的影响 使学习者获得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经验 虽然教师不可 能直接对认知活动进行观察和测量 但却可以通过自我报告 self report 和错误分析 erroranalysis 的方式 获得学生认知活动的 方式和特征 并通过对其进行有效干预 实施课程内容 二 分析认知任务 建构认知工具 了解学生完成任务时想些什么之后 还要对知识客体进行认知任务 分析 构建适当的认知工具 促成课程内容的完成 对认知任务的 分析 方法主要有概念地图 过程分析和流程图等 这种分析方法 能使学生对整个任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大脑中形成全局的加工 框架 而构建适当的认知工具 能够激活学习者的认知和元认知学 习策略 辅助学习者对信息的建构加工 经验获得是一个新知识的 建构过程 而认知工具正是辅助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工具 三 警惕负向课程内容 同样的教育经验 经过不同学习者的重构之后 会产生不同的学习 者经验 即不同的课程内容 有些是课程目标所预期的 能够促进 学习者个体发展的经验 即显性的正向课程内容 还有些不在课程 目标预期之内但也能起到促进作用的经验 即隐性的正向课程内容 同理 学习者也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 得到负向的经验 包括显 性的负向课程内容和隐性的负向课程内容 以上四种划分就构成了 学习者经验取向课程内容的全部功能形式 如图2所示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 要时刻警惕教育经验所带来的负向课程内容 尤其是隐性的负向课程内容 三 结论 学习者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 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就是尊重并提 升自身个性差异的过程 其主体地位的确立 意味着课程开发过程 中 学习者也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其中 并对教师提供的教育经 验进行再创造 进而获得生活的经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习者还 作为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创造者 对知识进行着个性化的整合 重构 并传承 自从1859年斯宾塞提出了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的著名命 题后 不同时代的人们 对此给予了不同时代的答案 课程内容的 三种取向从某种程度上 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型材专用切割机操作工冲突管理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大平面专用煤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AEA系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黑大酸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玉带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水产增氧机耐磨橡胶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聚氨酯清管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投捞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双向减震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手动压接剪切工具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铁路职业生涯规划书
- 溶血性链球菌
- 雪茄知识及侍茄培训
- 电商平台退换货处理流程手册
- 钢结构高空作业安全施工方案
- 湖北省十堰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酒店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扬州卷)-2024-2025学年上学期英语期中模拟卷
- 数字政府建设课件
- 肖像权使用知情同意书五篇
-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墓地管理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