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9 页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华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939 题 共题 共 7878 分分 1 2 分 2019 通州模拟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思想璀璨的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思想家 如图属 于同一学派的思想家是 A B C D 2 2 分 2018 七上 深圳月考 文字或国家的出现 标志文明时代的来到 我国历史上最早国家的建立 距今约有多少年了 A 4087 年 B 4088 年 C 3618 年 D 3617 年 3 2 分 2019 九下 海淀期中 从周到秦 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 秦朝不仅用法治取代西周的 德礼治国模式 还废除了分封制 在地方上推行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第 2 页 共 19 页 D 世袭制 4 2 分 2019 株洲 下列表格中 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 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 甲骨文的发现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D 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A A B B C C D D 5 2 分 史记 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 主要因为它 A 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 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现象 C 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 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6 2 分 2019 七下 泉港月考 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其主要目的是 A 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 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 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 7 2 分 2019 七下 中山期中 邓小平同志说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 定 西藏独立不行 半独立不行 变相独立也不行 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的是 第 3 页 共 19 页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元朝由宣政院掌管西藏的事务 D 元朝由澎湖巡检司掌管西藏的事务 8 2 分 2018 九上 金堂期中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 不同 A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 希波战争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马可 波罗来华 9 2 分 2019 七下 东台月考 如图是苏州某纪念馆墙壁上的一幅人物画像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此纪念馆纪念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房玄龄 10 2 分 2019 九下 滨海月考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演变的思维导图 请按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9 页 A B C D 11 2 分 2019 八上 保山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 趁火打劫 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A 100 万平方千米 B 80 万平方千米 C 150 多万平方千米 D 120 多万平方千米 12 2 分 2019 八上 博兴期中 中国带着首都被占领的耻辱进入 20 世纪 首都被占领的耻辱 是 指 A 中英 南京条约 签订 B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C 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D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13 2 分 2018 八上 上饶期中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了工厂 此事最有可能发生 在 A 鸦片战争 第 5 页 共 19 页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甲午中日战争 14 2 分 2019 雷州模拟 北京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着 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 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中所说的 三十年以来 是指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5 2 分 2016 八上 呼和浩特期中 如图人物所言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这首绝命诗出自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6 2 分 在民族危亡关头 张学良 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发动西安事变 立下了不朽功勋 下列选项中 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 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 第 6 页 共 19 页 B 遥知夷岛浮天际 未敢忘危负年华 C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D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17 2 分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 1945 年 4 月 B 1945 年 5 月 C 1945 年 7 月 D 1945 年 8 月 18 2 分 2017 泰安 教育部下发 2017 年 1 号函件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年 抗战 概念的函 要求在教材中落实 十四年抗战概念 的精神 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唯一战场 A B C D 19 2 分 2016 八下 芜湖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 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 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钱红卫 孙建国 刘援朝 周跃进等 一般而言 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周跃进 孙建国 钱红卫 刘援朝 B 刘援朝 钱红卫 孙建国 周跃进 C 钱红卫 周跃进 刘援朝 孙建国 第 7 页 共 19 页 D 孙建国 刘援朝 周跃进 钱红卫 20 2 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 21 2 分 2019 靖江模拟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 下列民族精神按 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五四精神 抗战精神 小岗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 22 2 分 从 1997 年到 2016 年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 1 37 万亿港元增长到 2 49 万亿港元 年均实际增 长 3 2 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连续 23 年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这充分说明了 A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正确 B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香港进入 港人治港 新时代 D 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23 2 分 2017 泰安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 观察中国 中写道 1971 年 我们的第一批记者随 亨利 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 1972 年 2 月 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 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 这里的 新时期 指的是 第 8 页 共 19 页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 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 2 分 2018 八下 东台月考 2017 年 8 月 31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 访问并出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举行会谈 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是在 A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B 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 C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25 2 分 2019 九上 汨罗月考 下图反映的传说与哪一事件有关 A 斯巴达城邦兴起 B 雅典城邦兴起 C 罗马城邦的兴起 D 罗马帝国建立 26 2 分 2019 九上 深圳月考 亚历山大的东征 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 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第 9 页 共 19 页 B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 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7 2 分 2019 九下 梅州开学考 如图是一幅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有关达这幅地图解 读不正确的是 A 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B A 处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 C B 处的 罗马法 维护奴隶主利益 D C 处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28 2 分 小华对欧洲历史非常感兴趣 他通过阅读下面这部作品可以了解到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第 10 页 共 19 页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 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 A B C D 29 2 分 2018 九上 建昌期中 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 诗人 的是 A 但丁 B 达 芬奇 C 莎士比亚 D 哥伦布 30 2 分 2019 九下 许昌模拟 在商业方面 从 1799 年到 1810 年 贸易额增加了 11200 法郎 农业 方面 由于采取鼓励措施 粮食产量在 1790 1812 年路加 710 这反映出拿破仑政府 A 鼓励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通过殖民掠夺以恢复经济 D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31 2 分 2019 泗阳模拟 关于俄国 1861 年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沙皇专制 B 避免革命的资产阶级改革 C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 第 11 页 共 19 页 D 建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2 2 分 2017 泰安 20 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 均有损中国主权 C 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3 2 分 2018 九上 建昌期中 马克思 恩格斯在 1848 年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这种新的社 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C 开罗宣言 的发表 D 联合国家宣言 的发表 34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 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 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 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 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 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 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35 2 分 2019 营山模拟 与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三个词都相关的是 A 美苏冷战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 欧共体形成 第 12 页 共 19 页 D 欧盟形成 36 2 分 2017 泰安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简称 GPS 是利用 GPS 定位卫星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 导航的系统 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A B C D 37 2 分 如图所示 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A B C D 38 2 分 2017 泰安 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 价值观的冲突 下列应对全球化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发挥自身优势 参与国际分工 融入国际市场 B 趋利避害 因势利导 第 13 页 共 19 页 C 努力构建公正 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坐观全球化 实行贸易壁垒 39 2 分 2019 九下 海淀期中 20 世纪 70 年代初 美国尼克松总统公开承认世界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 即除美 苏外 还有西欧 日本和中国 进入 21 世纪后 金砖五国 二十国集团 等力量逐步显现 以上现 象说明 A 英国霸主地位不断地巩固 B 美苏争霸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C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D 第三世界争取民族独立方兴未艾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40 15 分 2019 九上 天门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 15 世纪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商品经济的发展 欧洲市场需求的扩大 欧洲人渴望开拓 新的贸易市场 东方的富庶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寻求黄金和财富 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被阻隔 与此同时 欧洲 人已经具备了海上探险的条件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 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 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它还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 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国家迅速走 上了对外侵略和掠夺的道路 它们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延缓了美洲 亚洲和非洲的发展进程 造成了上述地区的 落后 材料三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 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 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 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加快 一带 一路 建设 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是一 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自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欧洲人探索新航路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具备了什么条件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 欧洲及亚非拉地区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 14 页 共 19 页 3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 指出中国对外交往的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 并谈谈你的认识 41 35 分 2017 泰安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 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 请 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 师夷长技 三民主义 民主 科学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1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 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 响 2 1936 年 12 月 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 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3 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 请你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的结局和影响作简要评价 4 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5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 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 响 6 1936 年 12 月 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 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7 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42 15 分 2019 市中区模拟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大西洋把英 法 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 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 第 15 页 共 19 页 而且也是相互影响 互相促进的 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 最大的公约数是关 于 权利 的诉求或 人权 的伸张 世界史 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材料三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中 国方案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英法美三国各自对 权利 的诉求或 人权 的伸张 这些诉求体 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什么趋势 2 从材料二中的三则材料 你分别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大变革大调整 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些发展趋势 43 20 分 2017 八下 新野期末 阅读大事年表 回答问题 1952 年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 1958 年 大跃进 运动开始 1971 年中国恢复在的合法席位 1976 年十年 文革 结束 第 16 页 共 19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