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0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0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0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0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副标题 作者 老秋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350 更新时间 2005 9 24 2004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本试卷分第 1 卷和第 卷两部分 第 1 卷为选择题 第 卷为非选择题 第 卷 选择题 40 分 注意事项 1 第 1 卷共 4 页 答第 1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考试 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答案 1 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姚莹 C 魏源 D 徐继畲 2 强迫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的国家是 A 日本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3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作为开端 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第一次被资本主义国家打败 B 长期 闭关锁国 的状况被打 破 C 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 1851 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事件是 A 拜上帝教 创立 B 金田起义 C 定都天京 D 天京变乱 5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 孔子改制考 B 变法通议 C 应诏统筹全局折 D 新学伪经考 6 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A 直隶 B 天津 C 北京 D 山东 7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光复会 B 中国同盟会 C 文学社 D 共进会 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日本夺得在山东的特权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 青年学生的爱国活动 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新三民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临时约法 D 三民 主义 10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A 中山舰事件 B 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C 李大钊遇害 D 整理党务案 11 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八 七会议 D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12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 一二 九运动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 D 皖南事变 13 全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A 华北事变 B 一 二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 变 14 1940 年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指挥员是 A 彭德怀 B 叶挺 C 周恩来 D 陈毅 15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16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7 淮海战役发生于下图 A B C D 标注的哪一地区 18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没收官僚资本 B 镇压反革命 C 三反 五反 运动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 为粉碎 四人帮 奠定群众基础的事件是 A 二月抗争 B 四五运动 C 九一三事件 D 批林批 孔运动 20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第 卷 非选择题 60 分 注意事项 1 第 卷共 4 页 用蓝 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本卷第 2 页右上角座位号填写清楚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有 3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30 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 清政府内部出现了 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 在地方以曾国藩 李鸿 章 左宗棠 张之洞为代表 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 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 技术精良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 治 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 他们因循守旧 盲目排外 仇视一切外洋事 物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摘自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 册 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中的 内忧 外患 各指什么 2 分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主 张及主要分歧是 什么 2 分 2 洋务运动前后期 洋务派分别打出了什么旗号 2 分 列举洋务派创办的 两个企业 2 分 3 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有 一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二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三 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为商埠 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 口 四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二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有 一 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分 39 年还清 本息共计 9 8 亿两 二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由各国派兵 保护 五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位居六部之上 六 修订商约 摘自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册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两个条约分别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 分 依据材料指出两个条约内 容的相似 点 2 分 2 马关条约 中的哪项条款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1 分 哪项条款刺激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 分 3 分别概括两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4 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 将战争引向 国民党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敌 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 引向解放区 进一步消耗解放区 的人力 物力 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 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 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 继续 在内线作战 歼灭内线敌人 收复失地 摘自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 针 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材料概括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举行全国性反攻的作战目标 3 分 2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选在什么地区 2 分 3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两位主 要领导人是谁 2 分 4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有什么意义 3 分 三 问答题 本大题有 3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30 分 24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 分 简述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及其 影响 9 分 25 回答有关红军长征的问题 1 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了一次扭转全局 挽救了革命的转折性会议 召开该 会议的地点在哪 里 1 分 2 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4 分 3 长征有什么历史意义 5 分 26 回答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方面的问题 1 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提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 分 2 20 世纪 70 年代 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5 分 3 概括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4 分 参考答案 第 卷 选择题 40 分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40 分 1 A 2 C 3 D 4 B 5 C 6 D 7 B 8 B 9 A 10 B 11 A 12 B 13 C 14 A 15 B 16 C 17 C 18 D 19 B 20 A 第 卷 非选择题 60 分 二 材料解析题 每题 10 分 共 30 分 21 1 内忧指农民起义 外患指外国侵略 2 分 共同主张 维护清朝统治 1 分 分歧 是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1 分 2 旗号 前期 自强 后期 求富 2 分 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上 海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2 分 任答两个即可 3 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2 分 22 1 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分 相似点 赔款 2 分 2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 分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或割地 1 分 3 马关条约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社 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 分 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中 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 分 23 1 作战目标 3 分 每点 1 分 在外线大量歼敌 彻底破坏敌人的战略方针 歼灭内线敌人 收复失地 2 中原地区 2 分 3 刘伯承 邓小平 2 分 4 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 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 点 3 分 三 问答题 每题 10 分 共 30 分 24 1 标志 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1 分 2 内容 4 分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2 分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1 分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1 分 3 影响 5 分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1 分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 到弘扬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2 分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1 分 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 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 作为拯救国 家 改造 社会的思想武器 1 分 25 1 遵义 1 分 2 艰难险阻 4 分 每点 1 分 纠正错误路线 战胜党内分裂危机 渡江过河 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 爬雪山 过草地 3 历史意义 5 分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围剿 红军 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2 分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红军 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 干 2 分 长征途中 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 种 1 分 26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分 2 重大事件 5 分 每点 1 分 尼克松访华 或中美签订联合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