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四 年年 级级 上上 册册 数数 学学 复复 习习 要要 点点 姓名 学号 2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大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 一 数的产生 1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 2 3 4 5 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 就用 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 0 是最小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 数位与数级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数位 千亿 位 百亿 位 十亿 位 亿位 千万 位 百万 位 十万 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计数 单位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千万 百万 十万 万千百十个 要弄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 要弄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 3 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如 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 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 题目举例 个千万是十亿 一亿是 100 个 二 数的读法和写法 1 读数 读数的方法 先按四位一级的方法进行分级 从高位读起 每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 加上一个 万 字或 亿 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 零 如 304 2459 8762 读作 三百零四亿亿二千四百五十九万万八千七百六十二 2 写数 写数的方法 找到 万 字或 亿 字 先分级 从高位写起 确保每级四位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 也没有 就在那一位上补 0 如 二千零九亿亿五千零三十万万三千五百九十 写作 2009 5030 3590 3 数的组成 第一种 根据数位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 304 2010 是由 3 个 百万 4 个 万 2 个 千 1 个 十 组成的 第二种 根据数级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 304 2010 是由 304 个 万 2010 个 一 组成的 三 改写和省略 1 改写 去掉末尾的四个 0 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 450000 45 万 去掉末尾的八个 0 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 200000000 2 亿 3 再举一个超课本知识的改写例子 45600 4 56 万 2 省略 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 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 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但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 如果是 5 或比 5 大 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 54340 5 万 56070 6 万 720023000 7 亿 459800000 5 亿 3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连接 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 连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典型难题 1 一个数省略后是 50 万 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分析 一种可能是四舍以后约等于 50 万的 那么去掉部分的最高位是 4 或更小的数 504000 要使它 最大 就是 504999 另一种可能是五入以后约等于 50 万的 那么去掉部分的最高位是 5 或更大的数 495000 要使它最 小 就是 495000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一 乘法 当因数的末尾有 0 是 积的末尾也一定有 0 因数末尾有几个 0 积的末尾不一定有相同个数的 0 1 熟练根据乘法口决进行计算 如 2300 90 670 300 方法 先不看末尾的零 进行口算 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就在积的末添上几个零 注意 要细心计算 不要漏掉末尾的零 算好后注意验算 考试时可用笔算 2 估算 把两个因数分别看成整十数或者整百数 然后口算或笔算出答案 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 什么时候应估大些 什么时候估小些 不能全部机械地采用 四舍五入 的 方法 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接近准确值 符合实际 二时计算方便 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 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如 63 211 63 211 60 200 12000 一般中间过程不用写 直接写成 63 211 12000 例如 94 41 3600 3 积的变化规律 A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0 除外 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几 B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0 除外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积不变 C 例 一个因数乘 4 另一个因数乘 3 积要乘 4 3 一个因数除以 4 另一个因数除以 5 积要除 以 4 5 4 D 一个因数乘 4 另一个因数除以 2 积就乘 4 除以 2 乘 2 一个因数乘 3 另一个因数除以 6 积乘 3 除以 6 除以 2 倍 题目举例 根据 34 12 408 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17 6 17 24 68 6 68 24 68 48 68 6 60 68 60 34 24 34 24 17 二 除法 1 口算除法 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 法 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 2 估算 被除数或出书是接近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 要用 四舍五入 法把它们看成接近它们的 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来估算 234 21 把被除数和除数估成倍数关系 然后口算或笔算出答案 234 21 240 20 12 一般中间过程不用写 直接写成 234 21 12 例如 479 60 8 3 笔算 A 判断商是几位数 要领 除到哪位商哪位 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如 234 21 看 234 的前两位是 23 比除数 21 大 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 3 上面 商是两位数 204 21 看 204 的前两位是 20 比除数 21 小 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 4 上面 商是一位数 4209 43 看 4209 的前两位是 42 比除数 43 小 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 0 上面 商是两位数 4509 43 看 4409 的前两位是 45 比除数 43 大 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 5 上面 商是三位数 B 列竖式计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a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 在试除前三位 b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 每求出一位商 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5 123 这种是最普通的乘法笔算 5 409 34 中间有零的乘法笔算 3400 670 末尾有零的乘法笔算 450 50 没有余数 末尾有零的除法 可以用 45 5 的方法来做 750 90 有余数 用 75 9 的方法来做的话 余数末尾要添零 考试时 只要题目不要求简算 就可以直接用 750 90 进行笔算 4 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 商不变 5 商的变化规律 A 被除数不变 除数除以几 商反而乘几 被除数不变 除数乘几 商反而除以几 B 除数不变 被除数乘几 商也乘几 除数不变 被除数除以几 商也除以几 6 应用 1 几个数量关系式 速度 时间 路程 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 时间 速度 速度单位 千米 时 米 时 千米 分 米 分 千米 秒 米 秒 单价 数量 总价 总价 数量 单价 总价 单价 数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平均数 份数 总数 总数 份数 平均数 总数 平均数 份数 典型题 1 李叔叔一个星期做完了 210 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 七月份全月能做多少个零件 2 有 325 米布 做被罩用去了 156 米 剩下的要做床罩和窗帘 做一套床罩和窗帘共需 17 米布 一共可以做多少套床罩和窗帘 3 四年级学生排队做操 每排 25 人排成了 24 排 现在要调整队伍 每排只能排 20 人 调整后四 年级共站成了多少排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 一 直线 射线 线段和角 1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 无限长 2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不能延伸 能够量出长度 有限长 3 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 无限长 直线 线段 射线 的区别和联系 直线线段射线 端点0 个2 个1 个 延伸两端都可延伸不可延伸一端可以延伸 长度无限长 不可度量可度量 有限长无限长 6 从一点出发 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经过两点 只能画一条直线 4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与角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 叉开得越大 角就越大 叉开得越小 角 就越小 大于 0 小于 90 的角叫锐角 等于 90 的角叫直角 大于 90 小于 180 的角叫钝角 等于 180 的角叫平角 等于 360 的角叫周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1 个周角 2 个平角 4 个直角 1 个平角 2 个直角 难题举例 根据钟面 判断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什么角 先画出来 再看是什么角 3 05 角 12 30 角 2 45 角 三 平行和垂直 1 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平行与相交相交两种 其中相交又分为垂直垂直和斜交斜交两种 相交 平行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 也可以说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平行 如 AB CD 斜交 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直角时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垂线 这两条直线 的 交点叫做垂足垂足 如 AB CD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2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 如 号线 号线 号线 号线 号线 号线 号线和 号线同时平行于 号线 号线和 号线同时垂直于 号线 我们就说 号线和 号线也互相平行 我们就说 号线和 号线互相平行 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 最短 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最短 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 号线和 号线互相平行 如 图中的 AF 就是点 A 到直线的距离 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处处相等 A B C D E F G H 6 在生活中的应用 7 量跳远的成绩 修水渠 量跳高的成绩等都是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 四 平面图形 1 由四条线段围城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 形具有不稳定性 3 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菱形 长方形 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 的长方形 4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当一条腰与上底 下底垂 直时 这个梯形是直角梯形 5 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变得一样长时 梯形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当梯形的上底变为 0 时 梯 形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 6 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 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 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8 在梯形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一般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 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梯形的高是上底 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 五 轴对称 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 长方形 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六 动手操作 1 画角 画一条射线 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 零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 标点 连接所标点与射线的端点 标上角 写上度数 三角板画角 30 45 75 30 90 120 45 60 105 45 90 135 90 60 150 60 45 15 2 量角 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角的另一条边与量角器上的刻度线重合 刻度线所对应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 3 画平行线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画平行线的方法 一贴 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二靠 直尺靠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 三移 三角尺平移到点所在的位置 四画 画平行线 4 画垂直 画点到直线的距离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画垂线的方法是 边线重合 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平移 边点重合 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点重合 8 5 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 图形分割或拼组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梯形 7 画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高 标出高和底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画法与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相同 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 段就是图形的高 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底中任意一底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而不能 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可以画无数条 平行四边形能画出两种长度的高 梯形只有一种长度的高 画高要注意 1 所画的高要用虚线表示 2 一定要画垂直符号 3 一般要把高画在图形内 9 数图形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统计和数学广角统计和数学广角 一 统计 1 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 2 能将复式条形统计图画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策略探讨
- 地热能供暖技术在智慧城市2025年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创新与展望报告
- 2025年初入产品经理职位的求职攻略与模拟题解答
- 希沃自带教学课件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高级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预算管理优化路径
- 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在冷链物流冷链运输中的冷链物流运输设备性能优化报告
- 教育培训机构招标管理中心职责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中级面试指南与模拟题
- 2025年工程项目经理招聘面试题集及参考答案与经验
-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课件
- DB34T 3572-2019 大型超导磁体真空压力浸渍技术规程
- 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综合体系
- 低血容量休克护理业务学习
- 2024国内各省市五星级酒店分布表全套
-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东北冷涡
- 妊娠期糖尿病药物治疗
- JJG 621-2012 液压千斤顶行业标准
- 供电一把手讲安全课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