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一 重要概念阐释 1 儒家学派 先秦 百家 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 儒家学派由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创立 战国 时期孟子和荀子对儒学继承和发展 使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儒家学派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仁 和礼制 2 仁政 思想 儒家的重要思想主张之一 孔子主张 仁 提倡 以德治民 在其基础上孟子将其 发展为 仁政 思想 主张 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 仁义 和 王道 以德服人 3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 根据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为汉武帝所采纳 此后 儒家思想成 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 宋明理学 宋明时期 儒学从佛 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 形成更为理论化 思辨化的新的思想体 系 新的儒学体系以 理 或 天理 为核心 所以称为 理学 宋代以来 程朱理学 占统治地位 明中期 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心学 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宋 明理学在政治 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5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即研究学问为现实所用 是明清之际顾炎武 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针对 明朝晚期 由于宋明理学长期占主导地位和八股取士对人民思想的束缚 形成陈腐 清淡 不务实的学术风气提出来的 他们倡导经世致用 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 强调要做有利 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二 重点问题突破 1 中国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 专心 爱心 用心2 1 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 中产生 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经过战国时期孟子 荀 子的总结和改造 孟子将孔子的 仁 发展为 仁政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 仁义 和 王 道 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2 完善 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 吸收诸家理论 改造儒家思想 形成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 合一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等主张 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 儒家思想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 发展 隋唐以后出现了 三教合归儒 的趋势 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 理学 程朱理学 是宋代理学的主体 二程认为 天理 是万物的本原 朱熹提出了 理气论 和 心性论 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 心学 思想 主张 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 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 4 新发展 明朝后期 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明清之际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 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 儒学再度活跃 三位进步思想家 批判君主专制 提倡经世致用 重视工商业发展 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演变的原因 1 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 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 思想对维 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2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 分散 保守 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决定了政 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也就要求 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 因而催生了 大一统 的思想体系 3 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 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 也是推动中国统一 形成与稳定的主要动力 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 延绵不息 根深蒂固 造就了中华民族含 蓄内敛 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 礼让为先 睦邻友好 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也使中 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达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3 对儒家思想的评价 1 积极作用 仁 和 为政以德 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 保持国家的统 一和稳定 起了重要的作用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注重气节 品德 凸 现人性的庄严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其仁政爱民和举用贤才 以仁为核 心的道德规范 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 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 今天我们 倡导的 以德治国 公民道德教育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 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 与时俱进 批判继承 理性扬弃 2 消极作用 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 压抑 扼杀人性 并在相当 长的历史时期内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 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 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二者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 但产生条件 内容 影响上存在着很大不同 1 产生条件 政治条件 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 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 封建统治 仍十分稳固 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封建统治风 雨飘摇 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济条件 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受到封 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文化条件 中国封建传统文化 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 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 内容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 提倡注重实际 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但未明 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 并为之提 出了一套政治方案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 影响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但无法动摇封 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 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充分的思想动员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 专心 爱心 用心3 单元检测单元检测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1 孔子主张 仁者 爱人 墨子提出 兼爱 非攻 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三者 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的善良本性 C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 人的自由平等 答案 C 解析 孟子发展了孔子 仁 的学说 提出了 仁政 墨子的 兼爱 非攻 体现 了反对战争 渴望和平的愿望 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 对董仲舒 天人感应 学说本质认识最为贴切的是 A 民本思想 B 限制王权的思想 C 阴阳五行思想 D 君权神授 思想 答案 D 解析 要结合西汉的时代背景分析 天人感应 学说从根本上来说为了神化皇权 3 朱熹说 天得之 理 而为天 地得之 理 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间者 又各得 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此话主要是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 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答案 A 解析 朱熹强调的 理 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联系 维护的是封建秩序 故选 A 符合 题意 4 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 忠 孝 廉 节 这些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 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B C D 答案 A 5 明太祖朱元璋对 孟子 特别反感 认为孟子有些话 非臣子所言 使此老在今 宁得免乎 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A 仁政学说 B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C 性善论 D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答案 B 解析 明初朱元璋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君主的绝对专制 因而不能容忍 孟子 中的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6 春秋繁露 中写道 王者配天 谓其道 天有四时 王有四政 若四时 通类 也 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 赏为夏 罚为秋 刑为冬 以上反映的是 A 春秋时的道家思想 B 战国时的法家思想 C 汉初时的黄老学说 D 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 答案 D 解析 通过材料分析 可以看出 材料体现出 天人合一 的思想 应选 D 7 朱熹说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其主 专心 爱心 用心4 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 理 是世界的本原 B 理 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 理 的社会实践就是 三纲五常 D 三纲五常 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答案 C 解析 朱熹在伦理道德上主张 三纲五常 认为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 让理来支配自 己的行为 8 明清之际 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 异端 思想 其社会原因包括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欧美民主 自由思想的传入 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 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明清之际的 异端 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工商业者壮大及封建专制强化 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与史实不符 9 1954 年胡适在台湾大学演讲 认为老子提倡的是 无政府主义 胡适之所以这样 认为 是因为老子主张 A 天法道 道法自然 B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C 无为而治 以 无事取天下 D 守静 可 以弱胜强 答案 C 10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出 A 天下为主 君为客 B 博学于文 行已有耻 C 工商皆民生之本 D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答案 A 解析 民本思想即体恤民生 爱惜百姓 天下为主 君为客 即人民主权 体现了民 本思想 11 王阳明主张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这说明他 A 否定封建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 B 吸取了佛教禅宗的 心外无理 理外无心 的思想 C 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性 D 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答案 B 12 李贽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色彩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反对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 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 C 充分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D 抨击道学家的伪善无能 答案 D 解析 所谓民主性 即是反对专制 以民众利益为根本 D 项在内容上不能直接体现 这一特点 13 两千多年来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主要在于 A 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B 孔子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 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 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答案 C 解析 儒家思想能够长期存在的关键是内因 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14 明清时期 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指 A 理学发展为心学 B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专心 爱心 用心5 C 西学东渐 D 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答案 B 解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明清时期思想界的变化是当时政治 经济发展的产物 A C D 均不符合当时史实 15 下列有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要求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B 倡导言论自由 建立监督机构 C 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 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答案 A 解析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言论自由 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 监督机构 他们要求改变现状 而不是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二 非选择题 每题 20 分 共 40 分 16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 年的漫长岁月里 几经变迁 不断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后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 指出 地方百里而 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 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 指出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未有这事 先有这理 如未有君臣 已先有君臣之理 未有父子 已先有父 子之理 不成元无此理 直待有君臣父子 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 卷九十五 1 参照材料一 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4 分 2 汉武帝时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在中国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参照材料一 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儒学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 8 分 3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简要回答在新的世纪我们对儒学应该采取的态度 它对我们 现实社会能起到什么作用 8 分 答案 1 仁政 2 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以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为核心 适应了 当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3 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取其精华 弃其糟柏 坚持发展的观点 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 把 仁义 礼治 忠信 赋予新时代的 内容 能使现代人遵守新道德 崇尚法制 讲求恪守信誉 尊老爱幼 文明守纪 构建和 谐社会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 使民利之 罚莫如重而必 使民畏之 法莫如一而 固 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 行诛无赦 誉辅其赏 毁随其罚 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关注子女权益及共同财产分割
- 老龄公寓物业项目产权及管理权转让协议
- 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费用、财产分配与监护权协议范本
- 租赁合同终止纠纷起诉书范本与标的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 离婚协议简易范本: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模板
-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和良好实践
- 外国戏剧史课件
- 2025年病理学乳腺癌组织学特点答案及解析
- 颜色单词教学课件
- 武术散打搏击课件
- 集装箱货物高效清关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结构上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预测题集
- 静脉治疗知识培训课件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篇
- 学风建设科研诚信宣教课件
- 江西省宜春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繁轩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水电项目工程结算与审计服务协议
- 医院物业管理质量标准及服务流程
-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