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下法官可以打断发言_第1页
什么情形下法官可以打断发言_第2页
什么情形下法官可以打断发言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情形下法官可以打断发言什么情形下法官可以打断发言 法官在法庭上到底都有些什么程序性指挥权呢 又该如何行 使而不损害中立形象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什么情形下 法官可以打断发言 欢迎借鉴参考 一 准许发言一 准许发言 如果各位有机会看看发达国家的开庭 你就会发现 法官 在这方面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 尤其是在上诉案件中 法官有 权随时打断 发问 限时辩论 律师看到法官是非常谨小慎微 的 我国法官有没有这样的权力呢 好像法律也没有禁止 关键 看你怎么用了 运用之道 存乎一心 准许发言常常是依申请进行的 因为法庭审理要贯彻辩论 主义 所以当事人天然地拥有发言的权利 但是法庭审理是有 顺序的 所以当事人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发言 因 为案件的具体情况 当事人认为有必要不按照既定的审理程序 进行 就会提出发言的请求 比如 被告就原告的证据进行质 证的时候 说某一份证据与本案无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 着就下一份证据进行质证 原告可能提示法庭 他要追问被告 主张这份证据与本案无关联的理由是什么 请求准许 这时候 法庭行使权力的时机来了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准许呢 法官恐怕首先要听取理由 为什 么这个时候要插话 如果申请方说得显然有理 可以决定准许 如果申请方说得可能有理 法庭可以听取对方的意见后决定 一来可以实现兼听则明的效果 二来给自己争取思考时间 有 的法官在处理这种情况时 艺高人胆大 仗着自己有能耐 一 句话就给撅回去了 不仅容易给人留下武断的印象 没准事后 还得回过头来听取当事人要补充的发言 还是前面的例子来说 被告质证时否认关联性 但没有说 明理由 如果原告在被告质证过程中要求反驳 解释证据如何 与本案有关 法官可以听取被告的意见 如果被告说 这是一 组证据 我说这份证据与本案没有关联性 和这一组的其余证 据有关 等我说完 原告就清楚了 这时候 可以让被告先把 这一组证据质证完毕后 再询问原告是否还需要补充 如果申 请方的请求完全没理由 法庭也可以当场驳回 不必理会 二 打断发言二 打断发言 打断发言和准许发言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但是打断 发言更灵活 既可以是依申请 也可以是依职权 实践中 需 要打断的情形通常有以下几种 1 当事人打断既定程序 无理由地插话发言 这种情况 法庭打断插话者的发言是因为他不遵守法庭审理秩序 并不是 禁止他发言 所以在轮到他发言的时候 要给他发言的机会 作为一种反向平衡 2 当事人过于情绪化的发言 甚至出现侮辱性或攻击性语 言 对于这样的发言 法庭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 但是对有 些情绪化的语言 在对方不提出异议的情况下 则可以适当包 容 人都是有情绪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当事人都是情绪管理的 专家 有时候 当事人的情绪也是我们心证形成的因素之一 3 当事人已经重复的发言 打断重复的陈述是为了使法庭 审理更高效 由于已经是重复的话语 因此这种打断并没有妨 碍当事人行使辩论权 一般也无需在听取对方意见后再做判断 当然 打断是以倾听为前提 通常当事人反复强调的都是 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信息 所以打断时态度要坚决 但措辞要礼 貌 我一般会比较倾向于提醒当事人 这已经是你有关某一节 事实的重复陈述 法庭已经注意到并且记录在案 不需要重复 当我们说法庭已经注意到的时候 当事人一般就不再重复了 因为我们已经告诉他 他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时候 我们发现 当事人反复陈述是因为注意到法官没有真 正了解事情的本质 但是法官过于急躁 草率或者骄傲 自以 为明白 非但仍不重视 而且打断发言 这是一定要避免的 4 当事人与本案无关的发言 各位有没有遇到过说起来口 若悬河 拉起手刹车都刹不住的情况 我是遇到过 这时候要把 他给拉回来 拉回到哪里 拉回到争议焦点这条主线上来 不过 判断有无关联据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争议焦点的确定 有时候 当事人因为缺乏法律知识 会 说些游离于争点之外的故事 又有时候 律师会运用一些辩论 技巧 故意模糊焦点 实现对自己有利的辩论效果 这些都是 正常现象 法官要做的是 给法庭审理画一个圈 始终围绕争 点的主线展开庭审 5 盘问证人时的诱导性发问 所谓诱导性发问 指的是发 问人通过暗示 引诱证人按照发问人的意图作出回答 判断诱 导性询问要不要打断 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 法官不要轻 易打断 一般依申请进行 在做出判断时 法官可以询问异议 方的理由 然后以尽可能使发问客观化为标准 斟酌决定 比 如 被告脸上有胎记 当证人记不清当事人模样时 原告问证 人 那个人脸上有没有什么特征 被告提出诱导性质疑 此时 原告采用的是记忆性诱导 为的是帮助证人恢复记忆 具有合 理性 不宜禁止 如果原告问证人 那天我把钱交给被告 你 看见了吗 被告认为诱导证人 可以考虑打断 三 对欠缺口头辩论能力人采取必要措施三 对欠缺口头辩论能力人采取必要措施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 有的律师在整个法庭审理中 几乎 都不用抬头 只是使劲念稿子 诉答环节念起诉状 证据调查 环节念证据清单 辩论阶段念代理词 无论是和对方当事人还 是和法官 全程 目光不对接 眼神无交流 颇有些 任尔东西 南北风 我自一心念稿子 的劲头 整个开庭不是在陈述 而是 在朗读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要知道 他可能不是一个具有口 头辩论能力的人 法庭需要有选择地采取措施 首先 确保口头辩论的针对性 交互性和即时性 口头辩 论的特点是有一些即兴的东西 一方针对另一方的质疑 另一 方要有一个当场的回应 在稿子里是很难找到答案的 对于习 惯念稿子的当事人或者代理人 我们要加强发问 引导他做出 有效的回答 为什么说是有效的回答 因为他很可能又埋头到 稿子里去找答案 找到的答案往往不是很有针对性 释明的时 候要用短句 要言简意赅 要直奔要害 促使当事人作出精确 的回应 对于这样有朗读习惯的人 法庭可以在作出关联性判 断后 适当打断 但有的当事人或者律师离开了稿子真的就不 会说话了 考虑到发展现状 只要能够确保对法庭认为重要的 因素展开调查 对当事人的朗读习惯有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迁 就 其次 剔除书状中不扣主题的表达 不扣主题的表达一般 有两种 一是走煽情路线 比如 一审法院罔顾事实 枉法裁 判 简直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你们不是说要让当事人在每一 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吗 这是骗人的吗 这些话如果是当事 人当庭陈述 情绪到了 脱口而出 或许可以产生情绪宣泄的 作用 但是写在稿子上 开庭的时候照本宣科念一遍 是不是 只是在浪费时间呢 二是走套话路线 比如 一审判决认定事 实错误 适用法律不当 请求依法改判 到底什么事实认定错 误 哪条法律适用不当 如果不是紧扣要件事实和请求权来陈述 这样的话说十遍也无济于事 最极端的例子 上诉状编了目录 装订成一本书 这种上诉状常常效果不佳 出重拳打了个皮外伤 遇到这种情况 法官可以要求当事人直奔主题 促成当事人在 最短的时间内讲清楚自己的观点 使得案件的审理节奏保持简 洁明快 现实中 司法资源是有限的 实务上为了更快地审理案件 法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 如果一个案件耽搁下来 有可能影响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