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补充阅读1、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何正臣,舒亶等人,在苏东坡的奏章和诗作中大肆罗织材料,意图致苏轼于死地。然因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故宋神宗举棋不定。同时,正直人士也仗义相救。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连身患重病的曹太后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苏轼的弟弟苏辙上书神宗,自诉得到苏轼下狱的消息后,“举家惊号,忧在不恻”,“臣早失怙恃,唯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得免下狱死为幸”因此苏轼逃过此劫,被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2、 狱中寄子由二首这两首诗是苏轼在狱中“绝命诗”,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以为命不久矣,故写诗向弟弟苏辙交代后事。狱中寄子由(苏轼)序: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3、 “东坡”与“雪堂”“神宗独怜之(指苏轼),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従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苏轼传初到黄州之时,苏东坡居无定所,生活贫困,老朋友马正卿就从郡里替他申请了数十亩荒废的城东旧营地,苏轼得以在此开荒种地,躬耕其中,这块地就是东坡(据苏轼东坡八首(并叙)的序:“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后来苏轼还在东坡旁边建了座房子,起名叫“雪堂”。在苏东坡自己写的东坡志林中有条“雪堂问潘邠老”,这样记载:“苏子得废园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 并亲自题写“东坡雪堂”匾额于其上。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次韵孔毅父(节选)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4、 苏轼被贬黄州后,作品选读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答李端书(节选)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定风波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5、 评论苏东坡的文字选读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 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 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 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 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 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 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东坡突围得故人马正卿帮助,“为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这片地位在黄州城东,故名“东坡”,他为之作东坡八首。他是陶渊明之后亲执耒锸的诗人。“东坡”的别号,亦由此来。实际上,在中国民间,“苏东坡”比“苏轼”更为知名。这是元丰四年(1081)的事。“东坡”自此便成苏轼在黄州生存之依靠,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他不仅自己在上面劳动,甚至弄得“垦辟之劳,筋力殆尽”,而且闲暇时,还在上面徜徉,躺在上面看云卷云舒,农人会提醒他不要睡得太沉,以免牛羊踩着他。看他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在东坡与人饮酒,醉醺醺地在月下回到家门口,却又在敲门不应之下,回转身来,静听江水之声。这事件的小小转折,使他没能进屋睡觉,而是在月色、江声以及人的鼾声中静观世界,并了悟“此身”的荒谬。我们当感谢这个贪睡的家童,是他促成了这首词的诞生。同年的三月七日,苏轼与朋友们去沙湖,归途中遇雨,而雨具却被先行者带走,一时大家都很狼狈。但只有他不以为意:人生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这点风雨算什么呢?看他为此写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苏东坡对人生中碰到的无聊倾轧的轻蔑,可以从中读出他的傲慢与坦荡,当然还有自信既是道德上的自信,也是智力上的自信。这种“吟啸且徐行”的人生太高贵,太优越了,李定、舒亶等一帮小人对他无端加之的种种打击与碾压,不仅不能使他气馁与不安,倒更使他坚定与宁静。人生固有“萧瑟”“狼狈”之时,但是当我们的心灵足够坚定与超脱,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苏轼的这种心态当然是自足的,自涉的,但同时也是他涉的,因为这简直是视对方如无物,这是无以复加的轻蔑:轻蔑对手,轻蔑人生的一切挫折,甚至轻蔑命运我自有我的坚定。.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一场赤壁夜游,前赤壁赋诞生。如果说,“赋”这种文学形式,自枚乘、司马相如以来便带有一种原罪的话,那么,只要有一篇赤壁赋,就可赎尽一切罪愆。有了赤壁赋,谁还能说“赋”这种形式不能与诗、词、曲及散文、传奇并肩而立,自立于文学之林?这是诗情、画意、哲学水乳交融的美文,在1082年的农历七月十六日夜,大自然奉献出清风、明月、流水,而苏轼则参之以万端感怀与智慧。他无比的寂寞、失意与被遗忘的恐惧都在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全文由乐到乐极生悲,再到“喜”,是他几年来内心世界矛盾斗争而终至于平静又不平静的缩影。是的,这是一篇心灵之文,是心灵的外化。开头一节写赤壁夜游,天上一轮,地下万顷,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小舟而凌茫茫万顷,又如神如仙,如醉如痴。这一切让他飘飘欲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这一歌,便是乐极生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宣城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次招聘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招聘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张家港市万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陇南事业单位招聘在哪查看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头市中心医院招聘编外人员5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榆林华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三明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湖南衡阳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中国零售用显示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种草莓劳动课件
- 雀巢牛奶购销合同范本
- 多模态交互体验评估-洞察及研究
- 100MW光伏发电场光伏电站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华中师大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文书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固态电解质界面调控-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执纪监督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