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docx_第1页
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docx_第2页
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docx_第3页
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docx_第4页
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篇一:初二课外阅读及答案】的诗 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关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关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 (4分) 2、第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3、第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4分)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5、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吗?请写两个来。(2分)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 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2第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分)。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理由。(4分) 。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4分) 。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分)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4、品读小说至段,写出自己的感悟。(2分) 14、下雪时,母亲送我去上学;找不到工作时,母亲给我以鼓励。 15、环境描写 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16、比喻 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17、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18、示例:孟母三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 19、略 14(4分)(1) 盯:喜爱(2) 盯:渴望 15答: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1分)。作用:因为天气的寒冷,玛娅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1分);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热爱母亲,善良懂事的孩子(1分)。 17 答题要点:开放性试题,能紧扣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玛娅是一个热爱母亲、聪明善良、情感丰富、智慧执著、勤劳勇敢、自立自强、有责任心的孩子。货主老人是一个有爱心,用心良苦,教育方式独道的慈 祥老人。 18 答: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言之成理即可) 16、 (1)c (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意近即可) 。 17、(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18、(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每处1分,各有一点即可)。 19、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意近即可)【篇二: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com 文摘:智慧阅读八年级答案)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调:谐调.诱:引导.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 原文 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 ) 2.迷惑失道( ) 3.遂得水( ) 二,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的来历,现比喻_.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的危害. 原文 4.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导读 : 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 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 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 )3.吾马良( )4.此数者愈善( ) 二,翻译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_ 三,成语_出自本文,比喻_. 原文 5.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释: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 捐:白白费掉.市: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而吾以捕蛇独存(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_ 四,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 原文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 :发:启封.恙:灾害,忧患.说:通悦,高兴.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不然 ( )3.苟无岁(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_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 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中包含有成语_,意义是_,形容_. 原文 7.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_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_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 参考答案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向 2.穷尽 3.被 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返,返回 2.道路 3.找到 二,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 有经验, 能带领新手工作 3.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4.南辕北辙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 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1.想要 2.何,什么 3.良好 4.越 二,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三,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5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3.一年,周年 二,1.用 2.认为 3.因为 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 百姓怎么样 国君怎么样 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 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 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 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7.齐欲伐魏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长歌行【篇三:八年级语文下册智慧乐园答案】ass=txt第21课与朱元思书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10、b 1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天下独绝,山、水13、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14、提示:感受因人而异,面对如此美丽的山水风光,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第22课五柳先生传 (2)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不汲汲于富贵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5、淡泊名利,洁身自好。6、因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不为贫贱而忧愁,不追求富贵荣华。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示例:喜欢。因为他是一个率真放达、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人。不喜欢,虽然他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成为一位借酒消愁,安于现状的隐士。 8、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现出先生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和高洁志趣。9、a 10、(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11、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2、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第23课马说 2、即使屈辱,埋没并列而死有时通“饲”喂通“现”一样;等同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通“才”懂得面对 通“耶”,表示疑问语气恐怕3、退之 唐 文学 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叙事 议论 说理4、(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祗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