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1 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1 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1 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达标测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 课程标准一 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 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 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问题 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要问题 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 目标检测二 目标检测 1 有一位老人有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个 圈 大致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海南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 国家特殊的政策 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 区之一 A 外向型 B 内销型 C 辅助型 D 内向型 3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 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 工与合作模式 A 前厂后店 B 前店后厂 C 前后皆厂 D 前后皆店 4 下列现象中 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 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5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首先得益于 A 良好的区位条件 B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C 著名的侨乡 广大侨胞的投资 引商 引资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6 目前 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 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 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7 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 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 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 A 资金 B 劳动力 C 生产设备 D 技术指导 9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 三来一补 起步的 三来一补 是指 A 来料加工 来图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 来人指导 来料加工 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 来料加工 来样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 来料加工 来件装配 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10 下列说法中 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 环境污染严重 B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 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11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加速相互分工与合作 以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列城 市中不是这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广州 D 香港 12 在夯实基础阶段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属于 A 资金密集型工业 B 技术密集型工业 C 劳动密集型工业 D 资源密集型工业 13 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 A 广州 B 深圳 C 上海 D 珠海 14 改革开放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几个发展阶段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15 下列有关 一镇一品 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 节省投资 便于相互协作交流 开发新产品 专业化程度 高 具有规模效应 利于集中治污 改善生态环境 A B C D 16 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 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C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 城镇数量猛增 D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17 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农副产品不足 B 水资源不足 C 资金不足 D 发展空间不足 18 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海洋 B 河流 C 铁路 D 城市 E 城市 F 城市 2 本区位于广东省的 部 毗邻 地区 与 地区隔海相望 海陆交通便利 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3 年 珠江三角洲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形成了一个包括 和 在内的开放体系 4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 引进大量的 和 以及 创办了大批加工制造企业 5 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 吸引外资 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和 6 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点 7 简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 1 A 南海 B 珠 西 江 C 京九铁路 D 广州 E 珠海 F 深圳 2 中南 港澳 东南亚 3 1985 年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 4 外资 先进的技术设备 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 最新工商科技信息 5 背靠大陆 面临港澳 便于和其他国家 地区加强联系 本区历史悠久 自古就 是通商口岸 华侨众多 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