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的三个字读音都不同的是( ) A . 模范 模样 劳模B . 和气 和泥 一唱一和C . 华丽 繁华 华罗庚D . 便宜 方便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啜泣 收敛 夜色苍芒B . 沉淀 瞬息 不可救要C . 加冠 教悔 盛气凌人D . 抽噎 睿智 长途跋涉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丰功伟绩 , 收获巨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B . 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C . 爷爷老了,中风严重,两只手有时会情不自已地抖起来。D . 王老师经常向同学们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B . 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的形象带来良机。C . 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D . 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5.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B . 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文中反映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改变现状的不懈努力精神。C .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D . 卖油翁作者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按要求默写。(1)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_,_”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 (3)王维的诗充满诗情画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宁静优美的山中美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终南山水尽云生、变化无穷的美景,而“_,_”(使至塞上)又写出了大漠边关绮丽的自然风光。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 (20分)综合性学习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便对你笑,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生活的脚步走进“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中,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在活动现场拟写一条标语,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这次活动。(2)请写出两个含有“笑”字的褒义成语。(3)请你给远方的朋友发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其中含有“微笑”一词,并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4)班级准备出一期“世界微笑日”为主题的墙报,请你仿照下面两个栏目名称,再设计出两个。示例:微笑妙语集锦微笑健康常识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8. (3分)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你的步伐,无论是轻快还是沉重,只要你肯起步就好,你的嗓音,无论是圆润还是嘶哑,只要你肯亮开就好;_ , _ , 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注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哲理?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注释】同里:同乡。恻然:哀怜的样子。徐:慢慢地。(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富人惟一子,不肖(品行不好,没有出息)B . 其子丐于途(乞丐)C . 况管库乎(何况)D . 孝基使管库(让,派)(2)翻译下面的句子。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3)你觉得张孝基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感念老师阎连科有一天,不知从何而来的一只小鸟落在我书房外的窗台上。我正在写作,没有介意它的存在,于是它就渴求地望着我,几声啁啾,待我抬起头来,它却抖抖羽毛,扬长而去。一切都如一次神谕的暗示,都如羊皮书上留下的一行不可解读的文字。几天之后,一场雨后,当阳光透窗而入时,我看见书房外的窗台裂缝里,横卧着一支羽毛,从羽毛的下面,小心翼翼地长出了一滴嫩黄细小的苗芽。我把这棵苗芽移栽到了楼下的草地。后来,它竟长成了一棵小树。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师。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无论是板书,还是毛笔,再或钢笔的书写,都有魏体的风骨,是那种魏、柳相糅的风派。他不光字好,课也讲得甚好。在我那时的感觉中,他的学问不仅在学校,在镇上,乃至在全县都是最好的。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许多的体面人家,都要请他书写对联。年前的几日几夜,他写对联能写得手腕酸痛。为写对联熬至三更五更,甚或通宵,并不是件稀少的事,和农人在麦季里连夜在场上打麦一样。从小学升至初中,他还是我的语文老师。课本上有篇文章,题目好像是“列宁祭”,作者千真万确是斯大林,是斯大林给列宁写的一篇祭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学过的课文中最长的文章。老师用三个课时讲完课文以后,让我们模仿课文写篇作文,我便种瓜得瓜地写了作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写过的最长的作文。过完周末,新一节的语文课上,老师把批改后的作文分发下来,我的作文后面有这样一行醒目的红笔批语:“你的思路开了,但长并不等于好文章。”然而,在之后不久的一次学校组织的全校优秀作文展示中,文好、字好的,都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就像旗帜在旗杆上招展飘扬一样这其中有我的。有我那篇最长的作文。后来,我的作文写得都很长,因为我“开了思路”。现在,我在努力把文章写短,因为我终于明白,“长并不等于好文章”。前些时候,我回家乡电视台做有关我的人生与写作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突然播放片花,片花中有三个人在讲我的过去,讲我过去的学习、读书和劳作。他们分别是我的母亲、战友和我的老师。当我看见这位30年前教过我四年语文的张梦庚老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我猛然哭了,眼泪夺眶而出。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而我,已人至中年。从家乡做完节目回到北京,天气酷热,但我楼下的那片草地却还依然旺茂。草地中的那棵小榆树,又长高了许多,在风中摇来摆去,正有几只小鸟在栖枝而歌。(选自土黄与草青:阎连科亲情散文)(1)作文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小树”,有什么特别用意? (2)选文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照应?“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有什么深刻含义? (4)在老师看来“长并不等于好文章”,但是为什么“我那篇最长的作文”却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 12. (3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按要求答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怎么理解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3)文中作者两次写到了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文章结尾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秋风中”的菊花,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 (5)母亲“挡”在窗前,是什么描写?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行为?说说你的理解。 (6)文中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7)去掉文章标题中的“秋天的”好吗?为什么?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漏个人身份的信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