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控单元测控 1 1 人教版必 人教版必 修修 2 2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近代以来 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这主要表现在 服饰文化 饮食文化 居住状况 婚丧嫁娶 社交礼仪 A B C D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关键要对 物质生活 与 习俗 有充分的理解 上述五点都属于物 质生活与习俗的范畴 所以应选择 A 项 答案 答案 A 2 鸦片战争后 随着开埠通商 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其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上海 B 南京 C 天津 D 广州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在中国近代 上海开埠较早 而且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接受西方事物较之 别的城市都为多 所以应选择 A 项 答案 答案 A 3 下列有关近代 断发易服 概念的理解 不正确的 A 留美幼童揭开了 断发易服 的序幕 B 受到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C 民主革命思潮的推动 D 具有移风易俗 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色彩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断发易服早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经开始 在辛亥革命前后还带有反清革命 的色彩 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除缠足等法令 这些情况与反对北洋军阀没有 直接的联系 答案 答案 D 4 近代以来 在改良社会风俗上 大胆冲破清朝禁忌 走在了时代前面的派别是 A 洋务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立宪派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实的掌握 在上述各派别中 维新派最早主张改良社会风俗 答案 答案 B 5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粮食 食用油 棉花 棉布实施统购统销政策 其直接目的是 A 调动各阶级 阶层力量巩固人民政权 用心 爱心 专心2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稳定物价 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D 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建国初期 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城镇人口猛增 导致各种生活用 品需求量激增 因此 国家采取了统购统销政策 所以 稳定物价 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 活需要是实施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 答案 答案 C 6 新中国诞生以来 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 无私奉献 乐于助人 从而 A 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变化 B 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C 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D 促进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以上题干中所述内容涉及社会风气 而不是社会生活 所以本题应选择 A 项 答案 答案 A 7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轮船运输业在交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呈现萎缩状态 原因在于 A 中国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 B 铁路 公路和民航业的快速发展 C 造船企业的纷纷破产 D 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中的 A B 两项都与题意相符 但 B 项在教材中有明确表述 应以教材 为准 所以选择 B 项 答案 答案 B 8 孙中山曾说 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 人民幸福之源泉也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实践上述思想 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有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了宝成 兰新等铁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了京九 南 昆和青藏铁路 九五 期末 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亚洲第一 世界第四 到 2000 年 铁路的客运量已达 135 亿人次 A B C D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实的了解 应选择 C 项 答案 答案 C 9 民国时期 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A 铁路 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B 政治腐败 民生凋敝 C 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D 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公路交通是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的表现 在民国时期 由于政治腐败 民 生凋敝 国家未能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 所以本题应选择 B 项 答案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3 10 E mail 是指 A 手机 B 小灵通 C 传真机 D 电子邮件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识 应选择 D 项 答案 答案 D 11 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 A 报刊的诞生 B 影视的发展 C 广播的开通 D 互联网的出现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在本题所给的各个选项中 A 项出现最早 所以应选择 A 项 答案 答案 A 12 19 世纪中前期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比较著名的有 申报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民报 A B C D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在本题中 都是由中国人创办的 所以 应选择 B 项 答案 答案 B 1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被搬上荧屏 这四大古典名著是 红楼梦 和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和 西游记 西厢记 和 牡丹 亭 桃花扇 和 长生殿 A B C D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史实 应选择 A 项 答案 答案 A 14 在影视事业的发展史上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主流是 A 古装电影 如 定军山 B 武侠电影 如 七剑下天山 C 左翼电影 如 渔光曲 D 救亡电影 如 风云儿女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容易选择 D 项 而事实是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主流是左翼 电影 救亡电影也属于左翼电影的范畴 答案 答案 C 15 焦点访谈 东方时空 新闻调查 同一首歌 是哪一传媒的名牌栏目 A 报刊 B 广播 C 电视 D 互联网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了解现实即可选出 答案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用心 爱心 专心4 16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作为社会转型重要 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请结合相关知识完 成 1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请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从 衣食住行 和风俗变化 方面思考即可 而对原因的分析 则要从社会环境及相应的历史推动事件考虑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衣 辛亥革命以后 孙中山提倡中山装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食 西式的糖 烟 酒和饮料传入后 也逐渐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住 沿海大城市里 由于西方侨民增多 西式住宅不断 增加 一些买办 资本家纷纷仿造 行 随着近代化的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的 引进 中国的交通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 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上 婚丧嫁娶 戊戌变法后 在大城市里 新一代知识分子 特别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 改变了传统婚姻习俗 倡导婚 姻自由 社交礼仪 那时的社交礼仪 逐渐采取西方的握手 鞠躬 取代等级界限 鲜明的跪拜礼 2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 革命思潮的推动 17 近现代以来 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 都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 请简要 说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大背景及其主要表现 请仿照 第 一次大变化 的示例填写下表 变化变化变化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历史背景变化的历史背景变化表现变化表现 第一次大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洋货 大量涌 入 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 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 地区 人民的生活与以 前相比 发生了显著的 变化 第二次大变化 第三次大变化 第四次大变化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实的掌握 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关键在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要对史实加强掌握 并且要充分锻炼知识的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变化变化变化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历史背景变化的历史背景变化表现变化表现 第一次大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洋货 大量涌入 上海等近代 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 地区 人民的生活与以 前相比 发生了显著的 变化 第二次大变化1912 年推翻了封建帝制 建立 了中华民国 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 的冲击 人们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