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圆_第1页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圆_第2页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圆_第3页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圆_第4页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 圆圆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一 一 确定一个圆有两要素 一是 二是 圆心确定 半径确定 圆既是 对称图形 又是 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中心是 对称轴是 有 条对称轴 二二 在同圆或等圆中 两个圆心角 两条弧 两条弦三组量之间 如果有一组量相等 那么 它们所对应的其它量也相等 典型题 如图 AB CD 是 O 的两条弦 若 AB CD 则有 若 AB CD 则有 若 AOB COD 则有 三 三 在在同圆或等圆中 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 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是其所对的圆心角的 典型题 1 如图 AB AC BC 都是 O 的弦 CAB CBA COB 与 COA 相等吗 为什么 2 如图 A 是 O 的圆周角 A 30 则 BOC OBC 四 四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都是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圆是 典型题 1 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DCB 30 则 ACD ABD 2 如图 O 的直径 AB 10 弦 BC 5 B 五五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并且平弦所对的弧 即 如图 若 AB CD 则有 AP PB Error Error AD 典型题 如上图 若 CD 10 AB 8 求 PC 的长 O D C B A O D C B A O C B A P D O C B A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2 图 2 第 3 题 六 六 切线 1 切线性质 圆的切线 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 切线识别 经过半径的 内 外 端且 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典型题 1 如图 2 已知直线 AB 是 O 的切线 且 AB OA 问 OBA 2 如右图 以点 O 为圆心的两个同 心圆中 大圆的弦 AB 是小圆的切线 点 P 为切点 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5cm 和 3cm 则 AB 3 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B 45 AC AB AC 是 O 的切线吗 写出详细的过程 七 七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 O 半径为 圆心到直线 距离为 rld A 点在圆 OA r 与 O 相交 r l d B 点在圆 OB r 与 O 相切 r l d C 点在圆 OC r 与 O 相离 r l d 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用公共点的个数来区分 1 两个圆没有公共点 那么就说这两个圆 如图 3 的 2 两个圆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就说这两个圆 如图 3 的 3 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 那么就说这两个圆 如图 3 的 O B A P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3 E D O A B C P 3 2 用数量关系来区别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圆心距为 1 r 2 r 21 rr d 1 用数轴表示圆与圆的位置与圆心距 d 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数轴上填出圆心距 d 各在区域中对应圆与圆的位置名称 2 根据数轴填表 21 rr 两圆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及其识别方法 外 离 外 切 相 交 内 切 内 含 典型题 1 已知 O的半径为6 A为线段PO的中点 当OP 10时 点A与 O的位置关系为 A 在圆上 B 在圆外 C 在圆内 D 不确定 2 圆最长弦为 12 如果直线与圆相交 且直线与圆心的距离为 那么 cmd A B C D cmd6 cmdcm126 cmd6 cmd12 3 已知圆 O1和 O2的半径的6cm和8cm 当O1O2 12cm时 O1和 O2的位置关系为 A 外切 B 相交 C 内切 D 内含 4 两圆半径和为 24cm 半径之比为 1 2 圆心距为 8cm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A 外离 B 相交 C 内切 D 外切 八 八 切线长定理 从圆 一点可以引圆的 条切线 它们的切线长 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 这两 条切线的 角 即 如右图 PA PB 分别为 O 的切线 切点分别为 A B 则 PA PB PO 平分 典型题 1 如下图 PA PB分别为 O的切线 切点分别为 A B P 60 PA 10cm 那么AB的长为 2 如图 PA PB分别为 O的切线 AC为直径 切点分别为 A B P 70 则 C r1 r2 r1 r2 B A P O O A B P 4 5 P C B A O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4 3 如上图 PA PB 分别为 O 的切线 切点分别为 A B PA 10 在劣弧Error 上任 取一点 C 过 C 作 O 的切线 分别交 PA PB 于 D E 则 PDE 的周长是 九 九 圆有关的计算 1 弧长的计算 如果弧长为 l 圆心角度数为 n 圆的半径为 r 那么 弧长 l 半径 r圆心角度数 n弧长 l 1036 52 120 12 圆周率用表示即可 2 扇形面积计算 方法一 如果已知扇形圆心角为 n 半径为 r 那么 扇形面积 s 方法二 如果已知扇形弧长为 l 半径为 r 那么 扇形面积 s 半径 r圆心角度数 n弧长 l扇形面积s 1036 66 26 4 3 圆锥的侧面积与表面积 1 如图 1 为圆锥的为 为圆锥的为 为圆锥的底面为 har 由勾股定理可得 之间的关系为 ahr 2 如图 2 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一个 圆锥的母线是扇形 的 而扇形的弧长恰好是圆锥底面的 故 圆锥的侧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后的扇形的 圆锥的表面积圆锥的表面积 3 看图 1 填表 圆周率用表示即可 rha底面积 底面圆的周 长 侧面积表 全 面积 图 1 图 2 图 2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5 35 513 68 华师大版 课改区 华师大版 课改区 20052005 年中考数学分类试题年中考数学分类试题 圆圆 一 填空题 一 填空题 1 已知 O 的半径 OA 5 弦 AB 的弦心距 OC 3 那么 AB 2 如图 某传送带的一个转动轮的半径为 20cm 当物体从 A 传送 20cm 至 B 时 这个转 动轮转了 度 3 在半径为 2 的 O 中 弦 AB 的长为 则弦 AB 所对的圆心角 AOB 的度数是 22 4 如图 已知弦 AB 的长等于 O 的半径 点 C 是弧 AmB 上一点 则 ACB 度 5 某校九年 3 班在圣诞节前 为圣诞晚会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圆锥形圣诞老人的纸 帽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 30cm 底面直径为 20cm 则这个纸帽的表面积为 6 如图 A B C 是 O 上三点 BOC 150 则 A 7 要做一个底面直径为 acm 高为 bcm 的圆柱侧面模型 要剪裁的长方形纸片的面积 8 如图 在 O 中 弦 AB 1 8cm 圆周角 ACB 30 则 O 的直径为 2 题 4 题 5 题 O C B A 6 题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6 cm 9 如图 有一圆弧形桥拱 拱的跨度AB 30m 拱形的半径 R 30m 则拱形的弧长等于 3 m 10 在矩形 ABCD 中 AB 5 BC 12 若分别以点 A C 为圆心的两圆相切 点 D 在 C 内 点 B 在 C 外 则 A 的半径 r 的取值范围是 11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2 母线长是 4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12 已知 O 的半径为 8 圆心 O 到直线 的距离为 6 则直线 与 O 的位置关系是ll 13 如图是一口直径 AB 为 4 米 深 BC 为 2 米的圆柱形养蛙池 小青蛙们晚上经常坐在 池底中心 O 观赏月亮 则它们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 COD 度 不考虑青蛙的身 高 14 已知 AB CD 是 O 的两条直径 且 AOC 50 过 A 作 AE CD 交 O 于 E 则弧 AE 的度数为 二 选择题 二 选择题 1 在半径为 1 的 O 中 120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A B C D 3 2 3 3 2 2 如图 梯形ABCD内接于 AB CD AB为直径 DO平分 ADC 则 DAO的度数是 A 900 B 800 C 700 D 600 3 如图 把一个量角器放置在 BAC的上面 请你根据量角器的读数判断 BAC的度数是 A B C 8 题 9 题 14 题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7 A 300B 600C 150D 200 4 用不同颜色的马赛克片覆盖一个圆形的台面 估计 150圆心角的扇形部分大约需要 34 片马赛克片 已知每箱装有 125 片马赛克片 那么应该购买 箱马赛克片才能铺满 整个台面 A 5 6 B 6 7 C 7 8 D 8 9 5 小红要过生日了 为了筹备生日聚会 准备自己动手用纸板制作圆锥形的生日礼帽 如图 圆锥帽底面半径为 9cm 母线长为 36cm 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制作一个这样的生日 礼帽需要纸板的面积为 cm2 A 648 B 432 C 324 D 216 6 一个形式如圆锥的冰淇淋纸筒 其底面直径为 母线长为 围成这样的冰cm6cm5 淇淋纸筒所需纸片的面积是 A B C D 2 66 cm 2 30 cm 2 28 cm 2 15 cm 7 如图 AD 是 ABC 的高 AE 是 ABC 的外接圆 O 的直径 且 AC 5 DC 3 AB 4 则 O 的直径 AE 2 A B 5 C D 252423 8 已知 O 和三点 P Q R O 的半径为 3 OP 2 OQ 3 OR 4 经过这三点中的 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 O 相交 这个点是 A P B Q C R D P 或 Q 9 AB DC 是圆的两条平行弦 则 ABCD 一定不是 A 等腰梯形 B 直角梯形 C 正方形 D 矩形 3 题 6 题 O E D C B A 7 题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8 C O A B D 13 题 10 当你将一把扇形扇子逐渐打开时 容易发现打开部分的扇形面积随圆心角的变化而 变化 那么下列函数中能正确描述这种变化的是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b 0 D 二次函数 11 如图 O 的半径 OA 6 以 A 为圆心 OA 为半径的弧叫 O 于 B C 点 则 BC A B C D 36263323 12 如图 AB 为 O 的直径 点 C 在 O 上 B 50 则 A 等于 A 80 B 60 C 50 D 40 13 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C 是 O 上一点 若 AC BC 4 3 AB 10cm OD BC 于点 D 则 BD 的长为 A 1 5cm B 3cm C 5cm D 6cm 14 下列四个命题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 又是中心对称 图形 在同圆中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三点确定一个圆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15 如果一个圆柱的侧面积为 16 那么这个圆柱的高 l 与底面半径 r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 图象是 AB C D 15 题 11 题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9 16 一个底面半径为 5cm 母线长为 16cm 的圆锥 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A 80 cm2 B 40 cm2 C 80cm2 D 40cm2 2 1 17 如图 半径为 1 的圆中 圆心角为 120 的扇形面积为 A B C D 3 1 2 1 3 1 18 如图所示的两圆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三 解答题 三 解答题 1 已知 在 O 中 CD 平分 ACB 弦 AB CD 相交于点 E 连 结 AD BD 1 写出图中 3 对相似的三角形 2 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 并说出理由 2 如图 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B DC B 90 P 为 BC 上一点 1 若 APD 90 找出图中两个相似的三角形 并加以证明 2 若 AB 9 DC 4 P 为 BC 的中点 APD 90 求 BC 的长 3 在 2 的条件下 试探求以 AD 为直径的圆与 BC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并予以证 明 18 题图 17 题图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0 3 已知平面内两点 A B 请你用直尺和圆规求作一个圆 使 它经过 A B 两点 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 4 已知 AB 为 O 的直径 点 E 为弧 AB 任 意一点 如图 AC 平分 BAE 交 O 于 C 过 点 C 作 CD AE 于 D 与 AB 的延长线交于 P 求证 PC 是 O 的切线 若 BAE 60 求线段 PB 与 AB 的数量关系 5 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点 C 是 BA 延长线上一点 CD 切 O 于 D 点 弦 DE CB Q 是 AB 上一动点 CA 1 CD 是 O 半径的倍 3 1 求 O 的半径 R 2 当 Q 从 A 向 B 运动的过程中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若发生变化 请你说明理由 若不发生变化 请你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6 正方形网格中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个单位 以 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圆心为 A 3 0 的 A 被圆心为 A 3 0 的 A 被 y 轴截得的弦长 BC 8 如图 11 所示 解答下列问题 1 A 的半径为 2 请在图 11 中将 A 先向上平移 6 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 8 个单位得到 D 观察你所 画的图形知 D 的圆心 D 点的坐标是 D 与 x 轴的位置关系是 D 与 y 轴的位置关系是 D 与 A 的位置关系是 A E D C A OB P Q ED O C B A B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1 3 画出以点 E 8 0 为位似中心 将 D 缩小为原来的的 F 2 1 7 如图 8 秋千拉绳长 AB 为 3 米 静止时踩板离地面 0 5 米 某小朋友荡该秋千时 秋 千在最高处时踩板离地面 2 米 左右对称 请计算该秋千所荡过的圆弧长 精确到 0 1 米 8 如图 点 P 是 O 的直径 BC 的延长线上一点 过点 P 作 O 的切线 PA 切点为 A 连结 BA OA CA 过点 A 作 AD BC 于 D 请你找出图中共有 个直角 不要再添加辅助线 并用 符号在图中标注出来 A B C 图 8 地面 D E D F A B CDPO x y 图 11 E B C O A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2 9 如图 已知 O 是等边 ABC 的外接圆 过点 O 作 MN BC 分别交 AB AC 于 M N 且 MN a 另一个与 ABC 全等的等边 DEF 的顶点 D 在 MN 上移动 不与 点 M N 重合 并始终保持 EF BC DF 交 AB 于点 P DE 交 AC 于点 Q 试判断四边形 APDQ 的形状 并进行证明 设 DM 为 x 四边形 APDQ 的面积为 y 试探索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四边形 APDQ 的面积能取到最大值吗 如果能 请求出它的最大值 并确定此时 D 点的位置 如图 当 D 点和圆心 O 重合时 请判断四边形 APDQ 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你 能发现四边形 APDQ 的面积与 ABC 的面积有何关系吗 为什么 10 在 ABC 中 ABC 90 AB 4 BC 3 O 是边 AC 上的一个动点 以点 O 为圆心 作半圆 与边 AB 相切于点 D 交线段 OC 于点 E 作 EP ED 交射线 AB 于点 P 交射线 CB 于点 F 1 如图 8 求证 ADE AEP 2 设 OA x AP y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并写出它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A B C D E F Q O P M N A B C E F Q P M N O D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3 3 当 BF 1 时 求线段 AP 的长 图 9图 图 图 图 图 图 8 B P F E D B CAACO 11 已知 AB 是 o 的直径 AP AQ 是 o 的两条弦 如图 1 过点 B 作 o 的切线 分别交直线 AP AQ 于点 M N 可以得出结论 AP AM AQ AN 成立 1 若将直线 a 向上平行移动 使直线 a 与 o 相交 如图 2 所示 其他条件 不变 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 写出证明 若不成立 说明理由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4 2 若将直线 a 继续向上平行移动 使直线 a 与 o 相离 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 图 3 上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若成立 写出证明 若不成立 说明理由 B A 3 2 1 A a O B N M QP A a N M O Q P C 答案 1 解 猜想 AP AM AQ AN 成立 1 在图 2 中 连接 BP 由平移性质得 ACM 900 AB 是 o 的直径 APB 900 ACM APB 又 CAM BAP AMC ABP 3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5 AP AC AB AM AP AM AB AC 4 同理 AQ AN AB AC 5 AP AM AQ AN 6 a N M O Q P C B A 2 如上图 7 猜想 AP AM AQ AN 成立 8 理由是 连接 BP PQ 延长 BA 交直线 a 于 C 由平移性质得 ACM 900 AB 是 o 的直径 APB 900 ACM APB NMA ACM CAM ABP APB BAP 又 CAM BAP NMA ABP 又 ABP AQP NMA AQP 9 又 NAM PAQ AMN AQP 10 AP AN AQ AM AP AM AQ AN 11 补充补充 中考初中数学第二轮 专题 复习 圆 16 1 已知两圆的半径满足方程 圆心距为2 则两圆的位 置关系为 0222 2 xx A 相交 B 外切 C 内切 D 外离 2 如果 O1和 O2的半径分别为 4 和 5 那么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当 O1O2 1 时 O1与 O2内切 B 当 O1O2 5 时 O1 O2有两个公共点 C 当 O1O2 6 时 O1 O2必有公共点 D 当 O1O2 1 时 O1 O2至少有两条公切线 3 下列命题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经过直径两端的两条切线平行 经 过半径外端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线段是半径 其中正确的 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4 巳知圆内最大的弦长 10cm 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是 10 cm 那么直线与圆有几个公 共点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无法确定 5 如图 40 10 AB 是 O 的直径 是 O 的两条切线 且 AB 若 P 是 21 l l 1 l 2 l 上一点 直线 PA PB 交于点 C D 设 O 的面积为 sl PCD 的面积为 s2 则 1 l 2 l 2 1 s s A B 2 C D 4 8 6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 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与底面半径的比是 A 2 1 B 2 1 C 1 D 123 7 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3cm 母线长为 4cm 那么它的侧面积等于 A 24 cm2 B 12 cm2 C 12cm2 D 6 cm2 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母线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