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D卷_第1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D卷_第2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D卷_第3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D卷_第4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同步检测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古巴比伦的兴衰 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 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 你不是我的主人 结 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 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人权宣言 2 2 分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 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 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 第二等级 3 2 分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 东方许多古老民族告别了野蛮与蒙昧 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 创造了 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A 60 进位制 B 佛教 C 金字塔 D 阿拉伯数字 4 2 分 它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 留下了千古的迷团 无数人写下动人的诗篇 公元前 2700 年就已经存在 见证了民族的盛衰 它的作用是 A 观测天象 第 2 页 共 16 页 B 轮回的地方 C 法老的陵墓 D 拍电影 5 2 分 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 出现 古巴比伦 债务奴隶 成文法 等关键词 由此判断该 同学是对下列哪一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民法典 C 汉漠拉比法典 D 十二铜表法 6 2 分 某班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 种姓制度 时 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A 本王把持军政大权 国家唯我独尊 B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 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 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 却居于第三等级 D 我很苦恼 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 但是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7 2 分 在全年级举行的故事会上 某班的小红同学生动地讲述了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拉丁和神 灯 等故事 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些故事出自下列哪部文学著作 A 伊里亚特 B 奥德赛 C 荷马史诗 D 天方夜谭 8 2 分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 贵族世袭制度 B 城市自治机构 第 3 页 共 16 页 C 中央集权国家 D 政教合一国家 9 2 分 圣经 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 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10 2 分 观察如图 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记载的是 A 伊利亚特 的内容 B 一千零一夜 的内容 C 古兰经 的内容 D 汉谟拉比法典 的内容 11 2 分 兴起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巴比伦 第 4 页 共 16 页 D 新罗 12 2 分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 把 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 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 下列资源中 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A 种姓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荷马史诗 13 2 分 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 以下能够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大化改新 C 奴隶制民主政治 D 种姓制度 14 2 分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废除贵族世袭制 以才选官 这一内容出自 A 伯利克里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查理 马特改革 D 明治维新 15 2 分 下列关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希波战争后 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B 2 世纪 罗马帝国地跨欧 亚 非三洲 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C 公元前 334 年 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 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 D 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 10 个数字的计数法 把它传到欧洲 由此产生了 阿拉伯 数字 第 5 页 共 16 页 16 2 分 公元 7 世纪 日本大化改新能够成功 根本原因是 A 皇子的英勇无畏 B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C 改革派势力强大 D 奴隶制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 17 2 分 戏说胡夫和汉谟拉比结伴来到古代印度旅游 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A 第一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四等级 18 2 分 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 这里 飞跃 的实质是 A 建立了天皇制度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 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19 2 分 古印度人提出了 0 的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 有了十进制 需要的单数仅为 0 1 2 9 印度的这一贡献是很突出的 可与轮子 杠杆或字母表这些发明相媲美 把古印度人的这项 发明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的是 A 古埃及人 B 古希腊人 C 阿拉伯人 D 印度人 20 2 分 阿拉伯数字 是哪国古代先民发明的 第 6 页 共 16 页 A 古中国 B 古印度 C 古阿拉伯 D 古罗马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666 分分 2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有一天 有三个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相遇 下面是他们对话中的一部分 甲说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恶事最易做 善事最难行 阿弥陀佛 乙说 行善者自受其益 作恶者自受其害 我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觐 丙说 主啊 我是你忠实的奴仆 你 叫有权柄的人失位 叫卑贱的人高升 1 根据以上他们的言论 判断甲 乙 丙各信奉什么宗教 2 请说出甲 乙 丙三人所信仰宗教的经典是什么 3 说出三人信仰宗教的创始人分别是谁 22 13 分 填空简答 1 将下列知识点相关联的联系起来 古希腊 尼罗河流域 古中国 地中海 大河文明 古巴比伦 古印度 黄河 长江流域 古罗马 两河流域 海洋文明 古埃及 印度河流域 2 概括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地理环境的特点 23 16 分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进程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 第 7 页 共 16 页 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历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示意图 注 BC 是公元前的英文缩写 1 分析上述大事年表后 将与年代标尺中 处相对应的内容分别填充完整 填出对应内容前面的字 母序号 A F A 拜占庭帝国灭亡 B 日本大化改新开始 C 法兰克王国建立 D 美国内战爆发 E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F 制宪会议颁布 人权宣言 2 从以上年代尺中 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件历史事件 3 以上大事年表反映了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巩固扩大完善 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建 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 它是什么制度 各国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方式纷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4 7 分 在古代 各国各地区之间常常有战争发生 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但是 战 争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更不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内容 和平往来同样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 下列事件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 请给他们分类 在对应位置填写序号即可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蒙古大军西征 马可 波罗来华 希波战争 罗马帝国的扩张 属于和平交流的有 属于暴力冲突的有 2 这两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你觉得哪一种更适合人类的发展 为什么 第 8 页 共 16 页 25 15 分 阅读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1 观察上述四副图片 请把它们分成两类 并指出这两类图片内容分别承载了什么文化 2 请根据你分类的情况 任选其中一类 说明其建筑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 3 请再举一例与图三文化渊源相同的遗存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5105 分分 2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 6 世纪下半叶 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 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 646 年 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 针对日本的政治 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 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 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 生活在 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 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 不顾时世 安于现状 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 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 日本进行的这场改革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 响 2 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它与拜占廷帝国在对待外国先进文化有一些共同点 请根据材料二 和材料三归纳出来 第 9 页 共 16 页 3 中国现在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 你从这三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7 40 分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石柱上面镌刻了 282 条法典条文 这些条文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 它 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 国王不能征税 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同时 还规定国王既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摘自 世界历史 九年级 上册 材料三 兹依照本法令 所指导的办法 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 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四 美国实行新政期间 通过一项法令 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 确定各企业的生 产规模 价格水平 市场分配 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摘自 世界历史 九年级 下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 2 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 3 材料二内容出自英国的哪一法律文件 该法律文件的通过表明英国确立什么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 4 材料二内容出自英国的哪一法律文件 该法律文件的通过表明英国确立什么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 第 10 页 共 16 页 5 材料三是某个国家颁布的法令 它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法令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 义 6 材料三是某个国家颁布的法令 它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法令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 义 7 依据材料四 该法令是美国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 该法令的名称是什么 根据该法令的规定 新政的中 心措施是什么 8 依据材料四 该法令是美国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 该法令的名称是什么 根据该法令的规定 新政的中 心措施是什么 28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凡田 六年一班 神田 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 应退田者 每至班年 即从收投 材料三 我主 臣下乃我主之仆人 领有采邑之家臣 臣下愿尽忠竭智 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川版九年级上 世界历史 教科书 1 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他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2 这一则材料出自哪一次改革的法令 这次改革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 这一则材料反映的是谁为促进西欧封建化而推行的什么制度 29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 祈祷者 作战者和劳作者 这种将社会 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 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 社会和经济上均 不平等的社会 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 第 11 页 共 16 页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祈祷者 作战者和劳作者 分别主要指哪些人 2 你是否同意 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 它清晰地反 映了一个在政治 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 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 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0 20 分 人类历史的进和反复证明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 能否顺应时代潮流 抓住历史 机遇 事关兴衰之命运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扩大公民的权利 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 会 材料二 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 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1 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个城邦国家的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在谁当政期间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该国所 在地区形成的文明与其地理环境有关 请问该地区的古代文明属于哪种类型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3 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 是在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4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6 页 17 1 18 1 19 1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