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八上 吴中期末 下列图中的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其中在中国共产党第 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B C D 2 2 分 2018 八上 苏州期末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以下是 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书的部分目录 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应是 红旗飘扬井冈山 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第 2 页 共 14 页 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新中国的曙光 A B C D 3 2 分 2018 娄底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但是 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 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 给新 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材料中 这场战争 是指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越南战争 4 2 分 2016 合肥模拟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右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 期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 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A B C D 5 2 分 2018 八下 江门开学考 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 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 主题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2 分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农民没有土地 受地主剥削和压迫 C 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7 2 分 2016 八下 桂林期中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在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 2 分 右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 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 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9 2 分 2018 九下 泰兴月考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 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建国初期的 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 一五 计划成绩喜人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大跃进 运动蓬勃开展 10 2 分 2016 八下 徐闻期中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是 A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B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D 公安机关加大执法力度 11 2 分 2017 八下 东坡期末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观察下 表 1952 1956 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单位 它反映了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第 5 页 共 14 页 1952 年 19 11 50 771 86 9 1956 年 32 253 47 37 1 趋于零 A 三大改造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土地改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2 2 分 2016 九上 新乡期末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 这种情况最早应出 现于 A 1949 年 B 1950 年 C 1956 年 D 1978 年 13 2 分 2017 玄武模拟 如表 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 9 7 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 8 4 2 材料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诞生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形成 14 2 分 2017 八下 龙华期中 洋布 洋钉 洋马 洋油 这些带洋字的东西己经深深留在过去 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结束了 洋油 历史的标志是 A 大庆油田的建成 B 胜利油田的建成 C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D 一五 计划完成 15 2 分 2018 八下 常熟期中 1958 年 中共中央提出 工业以钢为纲 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 产 停车让路 支援大炼钢铁 为了炼钢 人们砸铁锅收废铁 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 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6 2 分 下面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遵循了客观规律 B 解放了思想 第 7 页 共 14 页 C 违背了客观规律 D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17 2 分 2017 八下 潍坊月考 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 起点 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之路的新起点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这些话评述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18 2 分 2016 八下 依兰期中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 主要是因 为 A 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 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 平反冤假错案 19 2 分 2017 八下 钦州港期末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 奋斗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 2 分 2017 八下 宣城期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这时期 诞生的法律文献有 第 8 页 共 14 页 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四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 B C D 21 2 分 2019 八下 融安期中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 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这副 农家春联中的两次 分田 直接相关的是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 B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 2 分 2014 珠海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特区姓 社 不姓 资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位老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3 2 分 2016 八下 宁陕期中 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D 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第 9 页 共 14 页 24 2 分 2014 天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 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 海南经济特区 B 上海浦东开发区 C 环渤海地区 D 长江三角洲地区 25 2 分 2017 八下 南宁月考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 邓小平于 1992 年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 邓小 平 南方谈话 A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丰富了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 D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二 二 材料题材料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25 分 农村 农业 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探究历史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古代农业进步 材料一 公元前 356 年 秦国任用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 僇 l 力本业 努力搞好农业 耕织致粟帛 多者 复其身 免除徭役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 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 下图 现代农业变革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 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见下图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 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单位 亿吨 当代发展思考 1 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 想一想 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材料一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 样的经济思想 2 农业工具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 3 材料三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我国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开始于哪一年 它的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 观察材料四 从 F 到 G 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 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5 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 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 综合以上材料 你认为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发 展 最重要的应该做什么 27 20 分 2017 庆云模拟 探索中西方近代化历程 感悟中外文明发展的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示意图 第 11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材料三 当代学着萧功秦把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1 据图所示分别写出与 A B 两处及 两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第 12 页 共 14 页 2 由材料一 二及所学知识 造成中西方近代化历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哪一事件打断了第四阶段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第五阶段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 最严重挫折和错误是什么 4 第六阶段以哪一事件为起点 这一阶段最终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