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免疫规划知识_第1页
学校免疫规划知识_第2页
学校免疫规划知识_第3页
学校免疫规划知识_第4页
学校免疫规划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群体性预防接种:2.查验预防接种证3.疫苗相关疾病监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三个方面内容一、群体性预防接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2010年对 94年以后出生的儿童全部强化免疫一针麻疹疫苗。 2013年 3月中下旬对适龄儿童及流动务工聚集人群开展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暨查漏补种。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继续做好 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提示: 群体性接种的如何组织值得思考二、查验预防接种证大部分学校已经完成了查验接种证电子模板的建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仍有个别学校接种史没填具体的接种时间,只是打 2.接种时间填写时马虎,日期填错3.项目填写不齐全,是否需要接种、是否需要补种一栏有的单位空的,没填4.有需要接种、需要补种的,要及时接种、补种,并记录到模板上。查验预防接种证目的为了控制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传播流行,查找免疫薄弱人群,提高学生免疫水平,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2004年 12月 1日实施的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 2005年 6月1日颁布实施的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做了进一步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家长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因此,查验接种证的目的是为了所有的儿童都能全程接种疫苗,防止因漏种而感染传染病,杜绝校园内传染病发生。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范围( 1)初中、小学、幼儿园所有在校、在园学生和儿童( 2)学期中新转入学生(儿童),尤其是外地学生(儿童)要求要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在升级、分班、升学时直接调用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程序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 1足月:乙肝疫苗 2足月:脊灰糖丸 3足月:脊灰糖丸、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4足月:脊灰糖丸、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5足月: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6足月:乙肝疫苗、 A群流脑疫苗 8足月:麻风二联、乙脑疫苗 9足月: A群流脑疫苗 18足月:麻腮风三联 19足月:甲肝疫苗、无细胞百白破 2周岁:乙脑疫苗 甲肝疫苗 3周岁: A+C群流脑疫苗 4周岁:脊灰糖丸 6周岁:白破二联、 A+C群流脑、麻疹查验的内容幼儿园儿童应接种针次数 :卡介苗 1针 脊髓灰质炎疫苗: 4丸( 4周岁以上 4丸, 4周岁以下 3丸,包括本后面填写的 opv、脊灰、糖丸)百白破疫苗: 4针乙肝疫苗: 3针麻疹疫苗: 2针(包括麻风腮 MMR、麻腮 MM里的麻疹)乙脑疫苗: 2针(灭活疫苗第一次接种 2针算 1针如: 02.5.5 02.5.12算一针,第二年接种算一针)(减毒活疫苗 2针)流脑疫苗: 3针(包括 A群流脑、 A+C群流脑疫苗) (04年以前 2针 )甲肝疫苗:减毒活疫苗 1针,灭活疫苗 2针一年级以上学生应接种针次数:卡介苗 1针 脊髓灰质炎疫苗: 4丸(包括本后面填写的 opv、脊灰、糖丸)百白破疫苗: 4针乙肝疫苗: 3针白破二联疫苗: 1针( 6周岁以上)麻疹疫苗: 3针(包括麻风腮 MMR、麻腮 MM里的麻疹)( 6周岁以下 2针)流脑疫苗: 4针(包括 A群流脑、 A+C群流脑疫苗)( 6周岁以下 3针)乙脑疫苗: 2针乙脑疫苗: 2针(灭活疫苗第一次接种 2针算 1针如: 02.5.5 02.5.12算一针,第二年接种算一针)(减毒活疫苗 2针)甲肝疫苗:减毒活疫苗 1针,灭活疫苗 2针补证、补种时间1. 市直学校、幼儿园需要补证的,每个周一、周四可以到所属人民医院接种门诊或东城区预防接种门诊补证,节假日除外。乡镇学校可以与当地接种门诊联系,确定补证日期。对查验预防接种证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与当地接种门诊联系、咨询。2. 9月份开学后统一在 山东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登记表 进行登记, 9月底 将登记的 山东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补种情况一览表 返回接种门诊,统一安排补种。提示6周岁的儿童要接种麻疹、白破、流脑三种疫苗,如果够 6周岁但未接种的,及时通知补种。查验接种证时不算漏种。三、疫苗相关疾病 我省及我市疫苗相关疾病发病形势麻疹: 近年我省麻疹发病一直徘徊在较高水平,超过一半的病例为 15岁以下少年儿童,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市09年共发现 2例麻疹病例, 1例为打工子女,接来过年,一周后发病,一例为外来打工人员在来前感染,来后发病。因为发现早、报告及时,应急接种开展及时,全为散发,没有播散。 10、 11、 12年我市未发现麻疹病例。风疹: 2010年我市风疹发病 9例,有两个暴发点,一个是一电子厂内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发病,另一个是学生中的一个暴发点。全为外地人口流腮: 2012年 全年发病 100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学校。外来流动儿童接种情况值得关注(一)麻疹流行病学1. 传染源: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发病前 1-2天至出疹后 5天内均有传染性。传染性在前驱期,尤其是出现口腔粘膜斑时最强。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3. 易感者: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临床表现麻疹潜伏期一般为 7-14天,接种过疫苗者可延至 21天。 前驱期: 2-4天。发热( 39-40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发热 3天后,出现柯氏斑( Koplik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 2-5天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高峰,全身症状加重。3. 恢复期: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 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可自愈。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麻疹疑似病例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二)风疹症状一般较轻,体温 38 39 ,皮疹出得早,出得快, 1 2天可布满全身, 2 3天即可消退。皮疹以躯干多而四肢较少。疹消退后,脱屑一般不明显。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疹子淡红色,比麻疹小,稍隆起。本病无特殊治疗,很少出现并发症。(三)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 6天至腮肿后 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易感性 :普遍易感 临床症状: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 1 4天累及对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