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A卷精编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A卷精编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A卷精编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A卷精编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A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 8 8 单元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单元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 的发展单元测试的发展单元测试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井田 开阡陌 严复 此事 指 A 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B 申报 在上海创刊 C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D 第一部影片 定军山 的拍摄 2 2 分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 紧密结合社会生活 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 报 被誉为 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的报纸是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民报 D 申报 3 2 分 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A 第 2 页 共 13 页 B C D 4 2 分 下图是 战国七雄形势图 其中 所示位置分别是 A 秦 楚 齐 燕 B 齐 楚 秦 燕 第 3 页 共 13 页 C 燕 齐 秦 楚 D 燕 齐 楚 秦 5 2 分 19 世纪 80 年代后 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 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A 写封书信 B 拍电报 C 上网 D 打长途电话 6 2 分 19 世纪末 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 涌现出一批以 实业救国 为己任的实业家 其中大生纱 厂的创办者 名重一时的 东南实业领袖 是 A 左宗棠 B 曾国藩 C 张之洞 D 张謇 7 2 分 近代中国进步文学 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 发展本国经济 救亡图存 弘扬科学精神 批判封建愚昧 讴歌光明 鞭挞黑暗 A B C D 8 2 分 与右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公车上书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9 2 分 近代以来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 统一 分离的过程 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 关 马关条约 签订 中华民国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 渡江战役胜利 A B C D 10 2 分 抗日战争期间 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 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 A 愚公移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1 2 分 中国近代的 状元实业家 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荣德生 B 荣宗敬 C 张謇 D 张骞 12 2 分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势力不包括 A 帝国主义 B 三民主义 C 封建主义 D 官僚资本主义 13 2 分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如表反映的是 类别 时期 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脚形 辛亥革命前剃发留辫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大人 老爷跪拜 作揖缠足 辛亥革命后强令剪辫中山装 旗袍先生 某君鞠躬 握手天足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 14 2 分 长期在中国流行的老爷 大人等称谓在辛亥革命后被取消 主要因为这种称呼 A 不时尚 B 野蛮粗鲁 C 有损人格 第 6 页 共 13 页 D 与西方差别太大 15 2 分 同学们经常查阅的 新华字典 等工具书 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的文 化出版机构出版的 这一机构是 A 京师同文馆 B 申报 报社 C 民报 报社 D 商务印书馆 16 2 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解放区内的文艺工作者有丁玲 赵树理等 B 抗战时期鲁迅创作了大量历史剧 C 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 发出了对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D 聂耳的代表作品是 义勇军进行曲 17 2 分 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情况 导致 1914 1918 年间厂家数量发生较大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厂家数 6226899411275 1644 1973 2321 1965 1795 A 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 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外资企业大量投资 D 中国民族工业排挤了列强在华企业 18 2 分 近代中国 海禁大开 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 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关 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 不准确的是 A 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 7 页 共 13 页 B 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C 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 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D 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19 2 分 北京大学是众多学子向往的地方 她不仅在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而且在近代思想界处 于领先地位 下列史实能说明北京大学在近代思想界处于最领先地位的有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 B C D 20 2 分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 请找出发展到达 B 点高峰的主要原因 A 清朝鼓励发展 B 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C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D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1 20 分 近代以来 发展工业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强国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期 采用西方生产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1 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主要 生产子弹 火药和炸弹 经费由军费中拨给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毛瑟枪 经费由清政府调拨 生产 第 8 页 共 13 页 不计成本 用管军队的方法约束工人 制造的炮弹铜箔不合格 战时需用锉刀加工 福州船政局初期聘用洋匠 但洋匠受雇期间执技居奇 唯利是图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建国初期 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 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制造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3 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到 1956 年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 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 一个在制造机床的工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1978 年 2010 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请回答 1 问题一 请列举出洋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一 概括出阻碍 近代军事工业 发展壮大的因 素有哪些 2 问题二 材料二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 因 3 问题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 在此 期间 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3 页 4 问题四 根据图 4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78 年 2010 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这 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22 20 分 近现代以来 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这场 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 风的确是吹进来了 也奠定了中国 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 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 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 救国为目前之急 譬之树然 教育犹花 海陆军犹果也 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 创立了大生纱厂 1914 至 1921 年这八年中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大生一 二两厂利润高达 1000 万两以上 20 世纪 20 年代 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 濒临破产 摘编自 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 应该说就担负起 100 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 但是 资 本 包括人力资本 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 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 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 中国制造 2025 是中国 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根本目标就是通过 10 年的努力 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 写出材料一中 这场运动 的名称 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2 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 1914 年至 1921 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3 据材料回答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建国初期为改变工 业落后的局面 我国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什么 4 综上所述 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3 15 分 近代中国经济 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 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 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 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1 请将下列相关作品 按照要求归类整理 只写序号即可 狂人日记 愚公移山 阿 Q 正传 第 10 页 共 13 页 义勇军进行曲 田横五百士 黄河大合唱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2 根据上述作品 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3 分析以上数据 概括近代中国从 19 世纪 60 年代末到 20 世纪初期 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 说出 1912 1919 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4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根据下列表格要求 填写相应的 内容 变化领域举例说明 交通工具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