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春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 、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15.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着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9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10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1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12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13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4. 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重难点 .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8.教学小结。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 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 学目 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 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难点 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 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 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2)听录音范唱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用 八个音。 用 四种节奏型。 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小结。 第三课 童 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 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分句学唱随机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4.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欣赏 1.介绍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2.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3.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4.复听猜调。5.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6.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 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过程 1.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5. 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音及=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单元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第四课 音乐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聆听苗岭的早晨等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及音乐情境美。 2.听辨乐器能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 活动与练习一 教学重难点 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唱第一声部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一 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全班学生齐唱。 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1)隔两小节进入 (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 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 活动与练习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 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本课的“活动与练习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 活动与练习二 唱熟曲调。 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 13.教学小结。 第五课 牧童之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感受和体验歌曲塑造的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过程 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1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1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1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1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1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17按“唱一唱”改变节奏演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1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1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2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21.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加深体验农家“乐”之情。 2.练习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过程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 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 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 。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 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加。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学生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和表演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理解、表现其音乐形象。 2. 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一、风格多彩。 7曲调接龙创作游戏游戏规则 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略 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 8.教学小结。 第六课 爱祖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在演唱体验中表现歌曲主题意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讨论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注意(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 了解感受进行曲的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 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3)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可以看谱从实际出发教师随时调控自己示范的次数大致估计75%80%学生已掌握即收。)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包括词与曲前后顺序从班级学生水平出发)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6)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 (7)学生自学全歌。要求先学会唱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 5表演歌曲 (1)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 (3)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 (4)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6综合表演顺序可以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如 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表演只怕不抵抗B组-全班同学唱 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 8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含义。9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10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行曲队列歌曲特点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 11.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12教师小结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第七课 老师的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我爱米兰感受和体验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 了解音乐知识单纯音符。掌握并比较常用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体验表现歌曲情境 教学过程 1解题导入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就爱米兰呢?请听这二位学生的回答。2欣赏二重唱我爱米兰。 设问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深情的爱。) 3再欣赏我爱米兰要细细地品味。 (1)要求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 (2)讲解二重唱的形式(童声二重唱)。 4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对教师的爱。 (1)曲调起伏大以表示出学生在叙述中不平静的心情。 (2)歌词用米兰比作敬爱的老师小小的黄花就是老师的品格。 (3)从身边老师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说明老师的崇高品格。 5聆听我爱米兰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敬爱老师深深的敬意。 6课后采访你熟悉的老师听听他们的叙述。表演一个节目向老师问候、慰问。 7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复习已学过的音符(按学过的顺序)。 5四分音符 一拍 5八分音符 半拍 5 - 二分音符 二拍 归纳。哪个音符时值最大?它的一半是哪个音符再一半 探究学习 你从上面归纳的图示中能否得出一个单纯音符规律? 休止符是怎样的规律? 8.请同学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词(以轻声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伴奏)。 9.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10.学唱曲调 (1)跟琴哼唱曲调第一乐段。 (2)把全班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另一部分学生自学第916小节曲调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两大组交流自学的成果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4)跟琴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地唱全曲。三位同学再次加入朗诵。(朗诵时全体学生可用哼唱曲调为他们伴奏。) 11学唱歌曲(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 (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5)让学生讨论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 12.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学唱甜甜的秘密和聆听飞来的花瓣表现学生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2. 听辨练习。 教学重难点 演唱表现歌曲情境。 教学过程 1这一群学生是如何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自己的老师?请听甜甜的秘密范唱。 2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诵歌词。(教师以钢琴弹奏曲调同步为朗诵伴奏。)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14小节曲调。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有感情地唱好第一乐段歌曲。(无论学唱、跟唱要注意以乐句为单位的相对完整性。) 5学唱第二乐段 (1)范唱第二乐段歌曲。 (2)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歌曲 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曲调。 (3)唱好第二乐段曲调 唱好第二乐段歌曲。 6完整地唱全歌。 7师生讨论以怎样的情绪演唱甜甜的秘密。 8有感情地、投入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9.如果说本课的其它三首歌曲都是孩子们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敬意的话那这首歌是广义的是过去的学生寄来的赤诚的怀念写给老师的问候与答卷是全社会的人们对老师的祝愿。 10欣赏飞来的花瓣。 要求首先明白歌名飞来的花瓣的含义其次明白歌词的主题思想。 11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 12再欣赏飞来的花瓣。 设问 (1)歌曲的表演形式是独唱重唱齐唱?(2)歌曲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13讨论为什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 14复听飞来的花瓣。 要求从内容、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15完成课本上作业要求。 1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 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为他们表演小品以表示学生对老师的一片热情。 2.复习巩固本单元四首歌曲感受学生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开放式教学采访你最尊敬的老师 教学过程 1每位学生心目中都有他的偶像最尊敬的老师。最尊敬的教师包括教过自己的所有的老师如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老师少年队辅导员少年宫老师2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自己最尊敬的老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听听他们的教导相互沟通增进师生关系。 3把采访的内容与自己的伙伴交流并合作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中间再穿插本课的四首歌曲或自己会唱其它歌颂老师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多场耦合分析的切边齿形带动态应力分布与寿命预测模型构建
- 基于代谢组学的靶标昆虫抗药性演化预警模型构建
- 反向搓捻参数与六角网拓扑结构的动态耦合关系建模探索
- 双相钢材料在-40℃低温环境下的相位滞后现象研究
- 原料成本上涨背景下生产工艺的绿色转型路径
- 医疗系统分体设备数据接口标准化滞后引发的医嘱传输风险
- 医保政策倾斜下基层医疗场景的支具标准化应用困境
- 动态指纹图谱技术在制粒茶多酚质量控制中的标准化构建路径
- 2025年度丹东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白银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共25张课件)
-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员)安徽选拔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秋新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3第1课时 Cartoon time 教学课件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送教上门记录24篇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数学七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JGJT384-2016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 《大学生美育》 课件 第七章 艺术美
- 《智慧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课件-第09章 农业信息传输技术概述
- 2024年江门市蓬江区侨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血透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