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第十二章 统计_第1页
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第十二章 统计_第2页
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第十二章 统计_第3页
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第十二章 统计_第4页
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第十二章 统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统计统计 1212 1 1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 一 一 知识导学知识导学 1 抽签法 1 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 号码可以从 1 到 N 2 将 1 到 N 这 N 个号码写在形状 大小相同的号签上 号签可以用小球 卡片 纸条等 制作 3 将号签放在同一箱中 并搅拌均匀 4 从箱中每次抽出 1 个号签 并记录其编号 连续抽取 k 次 5 从总体中将与抽到的签的编号相一致的个体取出 2 随机数表法 1 对总体中的个体进行编号 每个号码位数一致 2 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开始 3 从选定的数开始按一定的方向读下去 得到的数码若不在编号中 则跳过 若在编号中 则取出 如果得到的号码前面已经取出 也跳过 如此继续下去 直到取满为止 4 根据选定的号码抽取样本 3 系统抽样 等距抽样 1 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 2 将整个的编号按一定的间隔 设为 k 分段 当 n N N 为总体中的个体数 n 为样本容 量 是整数时 n N k 当 n N 不是整数时 从总体中剔除一些个体 使剩下的总体中个体 的个数 N 能被 n 整除 这时 n N k 并将剩下的总体重新编号 3 在第一段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l 4 将编号为knlklkll 1 2 的个体抽出 4 分层抽样 1 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层 2 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数的比 3 按各层个体数占总体的个体数的比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 在每一层进行抽样 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二 疑难知识导析二 疑难知识导析 1 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2 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都是一种等概率抽样 即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 3 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中个体较少的情况 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多的情形 分层抽样用于总体由几个差异明显的部分组成的情况 4 分层抽样时 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5 在使用分层抽样时 在每一层内抽样的比例相同 三 经典例题导讲三 经典例题导讲 例例 1 某工厂生产 A B C D 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 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 2 3 5 1 现用分层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 样本中 A 型号有 16 件 那么此样本容量 n 是多少 错解错解 样本容量 16 1532 2 2 件 错因错因 混淆了 A 型号产品与样本容量的比例关系 正解正解 在分层抽样中 每一层所抽的个体数的比例与总体中各层个体数的比例是一致的 所 以 样本容量为8816 2 1532 n 答 此样本容量为 88 件 例例 2 从 1002 名学生中选取 100 名进行抽样检查 请用系统抽样法设计一种方案 叙述其步骤 解 解 1 将 1002 名学生进行编号 号码分别为 1 2 1002 2 用随机数表法剔除 2 个个体 并将剩下的学生重新编号 号码分别为 1 2 1000 3 将 1000 个号码平均分成 100 组 并在第一组 1 2 10 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确定一个号码 如l 2 将号码为llll 990 20 10 的个体抽出 例例 3 某学校有 2005 名学生 从中选取 20 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 抽样 是用抽签法还是随机数表法 如何具体实施 分析分析 由于学生人数较大 制作号签比较麻烦 所以决定用随机数表法 解解 采用随机数表法 实施步骤 1 对 2005 名同学进行编号 0000 2004 2 在随机数表中随机地确定一个数作为开始 如 21 行 45 列的数字 9 开始的 4 位 9706 依次向下读数 5595 4904 如到最后一行 转向左边的四位数字号码 并向上读 凡不在 0000 2004 范围内的 则跳过 遇到已读过的数也跳过 最后得到 号码为 0011 0570 1449 1072 1338 0076 1281 1866 1349 0864 0842 0161 1 839 0895 1326 1454 0911 1642 0598 1855 的学生组成容量为 20 的样本 例例 4 某工厂有 3 条生产同一产品的流水线 每天生产的产品件数分别是 3000 件 4000 件 8000 件 若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150 件产品的样本 应该如何抽样 解解 总体中的个体数 N 3000 4000 8000 15000 样本容量 n 150 抽样比例为 100 1 15000 150 N n 所以应该在第一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3000 100 1 30 件产品 在第二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4000 100 1 40 件产品 在第三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5000 100 1 50 件产品 这里因为每条流水线所生产的产品数都较多 所以 在每条流水线的产品中抽取样品时 宜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 四 典型习题导练四 典型习题导练 1 为了解某班 50 名同学的会考及格率 从中抽取 10 名进行考查分析 则在这次考查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考查的总体内个体总数为 样本容量为 2 采用系统抽样从含有 2000 个个体的总体 编号为 0000 0001 1999 中抽取一个 容量为 100 的样本 则第一段的编号为 若在第一段中用简单随机抽样得到起 始个体编号为 0013 则前 6 个入样编号为 3 某市为了了解职工的家庭生活状况 先将职工所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成 13 类 然后每个 行业抽 100 1 的职工家庭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是 4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一个企业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 50 的样本 其中在管理营销部门抽 了 15 人 技术部门 10 人 其余在生产工人中抽取 已知该企业有生产工人 375 人 那么这 个企业共有多少职工 5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 5 个人的身高的总体 173 171 161 167 162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2 的样本 写出全部样本 并计算各个样本的平均值 各样本平均值的平均值 12 2 频率分布直方图 折线图与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折线图与茎叶图 一 知识导学一 知识导学 1 频率分布表 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 2 一般地 编制频率分布表的步骤如下 1 求全距 决定组数和组距 组距 组数 全距 2 分组 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 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3 登记频数 计算频率 列出频率分布表 3 频率 分布 直方图 利用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规律 4 一般地 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为 1 把横轴分成若干段 每一线段对应一个组的 组距 2 以此线段为底作矩形 它的高等于该组的 组距 频率 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 3 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 5 频率折线图 如果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 就得 到一条折线 称这条折线为本组数据的频率折线图 6 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 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 茎 个位数字作为 叶 茎相 同者共用一个茎 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 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 或从 小到大 的顺序同行列出 二 疑难知识导析二 疑难知识导析 1 在编制频率分布表时 要选择适当的组距和起始点才可以使频率分布表更好地反映数据 的分布情况 2 在编制频率分布表时 如果取全距时不利于分组 如不能被组数整除 可适当增大全距 如在左右两端各增加适当范围 尽量使两端增加的量相同 3 频率折线图的优点是它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 如果将样本容量取得足够大 分组的组 距取得足够小 则这条折线将趋于一条曲线 我们称这一曲线为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 4 茎叶图对于分布在 0 99 的容量较小的数据比较合适 此时 茎叶图比直方图更详尽地表 示原始数据的信息 5 在茎叶图中 茎也可以放两位 后面位数多可以四舍五入后再制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三 典型例题导讲三 典型例题导讲 例例 1 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 10000 人 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 率分布直方图 如下图 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 学历 职业等方面的关系 要从这 10000 人用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 100 人作进一步调查 则在 3000 2500 元 月收入段 应抽出 人 解析解析 由直方图可得 2500 3000 元 月收入段共有10000 0 0005 5002500 人 按分层抽样应抽出 100 250025 10000 人 故 答案 25 点评 点评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关健要理解图中数据的意义 特别是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才是 这一组距内个体的频率 例例 2 从有甲乙两台机器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抽取 15 个进行检验 相关指标的检验结果为 甲 534 517 528 522 513 516 527 526 520 508 533 524 518 522 512 乙 512 520 523 516 530 510 518 521 528 532 507 516 524 526 514 画出上述数据的茎叶图 错解错解 甲 乙 8 0 7 87632 1 024668 8764220 2 013468 43 3 02 4 错因错因 对于两位数是将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 茎 个位数字作为 叶 茎相同者共用一 个茎 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 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 或从小到大 的顺序 同行列出 对于三位数字 应该把前两位数字作为茎 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叶 然后从图中观 察数据的分布情况 而不是仍考虑两位数 尽管此题的效果一样 正解正解 用前两位数作为茎 茎叶图为 甲 乙 8 50 7 87632 51 024668 8764220 52 013468 用心 爱心 专心 5 43 53 02 54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机床生产的零件的指标分布大致对称 平均分在 520 左右 中位数 和众数都是 522 乙机床生产的零件的指标分布也大致对称 平均分也在 520 左右 中位数 和众数分别是 520 和 516 总的看 甲的指标略大一些 例例 3 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第三个矩形时 矩形高度 与这个矩形的宽度 组距 有关 与样本容量 n 无关 与第三个分组的频数有关 与直方图的起始点无关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共有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错解错解 D 错因错因 起始点与组距均影响第三组的频数 所以矩形高度与以上各因素均有关 正确 正解 C 例 4 根据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 2005 年第一季度的 60 个工作日中 欧元的现汇买入价 100 欧元的外汇可兑换的人民币 的分组与各组频数如下 1050 1060 1 1060 1070 7 1070 1080 20 1080 1090 11 1090 1100 13 1100 1110 6 1110 1120 2 1 列出欧元的现汇买入价的频率分布表 2 估计欧元的现汇买入价在区间 1065 1105 内的频率 3 如果欧元的现汇买入价不超过 x 的频率的估计值为 0 95 求此 x 解 1 欧元的现汇买入价的频率分布表为 分组频数频率 1050 1060 10 017 1060 1070 70 117 1070 1080 200 333 1080 1090 110 183 1090 1100 130 217 1100 1110 60 100 1110 1120 20 033 合计601 000 2 欧元现汇买入价在区间 1065 1105 内的频率的估计值为 84 0 11001110 11001105 100 0 217 0 183 0 333 0 10601070 10651070 117 0 3 因为 0 017 0 117 0 333 0 183 0 217 0 867 0 95 0 017 0 217 0 100 0 967 0 95 所以x在 1100 1110 内 且满足 0 867 0 100 3 1108 95 0 11001110 1100 x x 即欧元现汇买入价不超过 1108 3 的频率的估计为 0 95 例例 5 初一年级某班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段分数段10090 9980 8970 7960 690 59 人数人数26122172 如果 80 分以上 包括 80 分 定为成绩优秀 60 分以上 包括 60 分 定为成绩及格 那 么 在这个班级的这次成绩统计中 成绩不及格的频率是多少 成绩及格的频率是多少 成 绩优秀的频率是多少 用心 爱心 专心 6 解 解 被统计的对象 参加这次考试的本班学生 共有 2 6 12 21 7 2 50 个 60 分以上的 有 48 个 80 分以上的有 20 个 所以成绩不及格的频率是04 0 50 2 成绩及格的频率是 96 0 50 48 成绩优秀的频率是4 0 50 20 说明说明 要计算一组数据中某个对象的频率 要先计算数据的总的个数 再计算符合这个 对象要求的数据的个数 某个对象可以是一个确定的数据 也可以是在某一范围内数据的总数 例例 6 在英语单词 frequency 和英语词组 relative frequency 中 频数最大的各是哪个字母 它 们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 解解 在 frequency 和英语词组 relative frequency 中 频数最大的字母都是 e 在单词 frequency 中 e 的频数是 2 频率是 9 2 在词组 relative frequency 中 e 的频数是 4 频率是 17 4 点评 点评 在两组数据中 同一个对象的频数相等 但频率不一定相等 频数大 不一定频率大 在同一组数据中 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 频率也相等 频数大 频率也大 二 二 典型习题导练 1 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 抽查了该地区 100 名年龄为18 5 17 岁的男 生体重kg 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根据上图可得这 100 名学生中体重在 5 64 5 56 的学生人数是 A 20 B 30 C 40 D 50 2 一个容量为 800 的样本 某组的频率为 6 25 则这一组的频数是 3 某校随机抽取了 20 名学生 测量得到的视力数据如下 4 7 4 2 5 0 4 1 4 0 4 9 5 1 4 5 4 8 5 2 5 0 4 0 4 5 4 8 4 7 4 8 4 6 4 9 5 3 4 0 1 列出频率分布表 共分 5 组 2 估计该校学生的近视率 视力低于 4 9 4 用一个容量为 200 的样本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时 共分 13 组 组距为 6 起始点为 10 第 4 组的频数为 25 则直方图中第 4 个小矩形的宽和高分别是多少 5 200 名学生某次考试的成绩的分组及各组频率如下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分组 40 0 60 40 70 60 80 70 90 80 100 90 频数21130528520 则及格率 优秀率 85 的估计分别是 6 某地随机检查了 140 名成年男性红细胞 1012L 数据的分组及频率如下表 分组频数频率分组频数频率 0 4 8 32 2 5 0 517 2 4 0 46 4 5 2 513 4 4 2 411 6 5 4 54 6 4 4 425 8 5 6 52 8 4 6 432 0 6 8 51 0 5 8 427合计140 1 完成上面的频率分布表 2 根据上面的图表 估计成年男性红细胞数在正常值 4 0 5 5 内的百分比 7 名著 简爱 的中英文版本中 第一节部分内容每句句子所含单词 字 数如下 英文 句子所含单词数 10 52 56 40 79 9 23 11 10 21 30 31 中文句子所含字数 11 79 7 20 63 33 45 36 87 9 11 37 17 18 71 75 51 1 作出这些数据的茎叶图 2 比较茎叶图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2 3 平均数 方差与标准差平均数 方差与标准差 一 知识导学一 知识导学 1 n 个数据 1 a 2 a n a的平均数或平均值一般记为 a n aaa n 21 2 一般地 若取值 n xxx 21 的频率分别为 n ppp 21 则其平均数为 nnp xpxpx 2211 3 把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 4 一般地 设一组样本数据 n xxx 21 其平均数为 x 则称 2 1 2 1 n i i xx n s为这 个样本的方差 算术平方根 2 1 1 n i i xx n s为样本的标准差 分别简称样本方差 样本标准差 二 疑难知识导析二 疑难知识导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8 1 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总体的数字特征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分布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 是最常用的指标 也是数据点的 重心 位置 它易受极端值 特别大或特别小的值 的影 响 中位数位于数据序列的中间位置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在一组数据中 可能没有众数 也可能有多个众数 2 方差和标准差是总体的数字特征 反映了分布的分散程序 波动大小 标准差也会受极端 值 特别大或特别小的值 的影响 3 分布的分散程序还可以用极差来描述 但较粗略 4 样本方差也可以用公式 2 1 22 1 xx n s n i i 计算 三 经典例题导讲三 经典例题导讲 例例 1 某人 5 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 单位 分钟 分别为 9 11 10 yx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 数为 10 方差为 2 则yx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解 由平均数公式为 10 得10 5 1 91110 yx 则20 yx 又由于方差为 2 则 2 5 1 109101110101010 22222 yx得 208 22 yx 1922 xy 所以有 42 22 2 xyyxyxyx 故选 D 例例 2 数据 n xx 1 是一名运动员的n次射击的命中环数 则他的平均命中环数的估计是 A 样本平均数均值 n i i x n x 1 1 B 样本极差 min max 11nn xxxxR C 样本方差 2 1 2 1 xx n s n i i D 样本平均差 AD n i i xx n 1 1 错解错解 C 错因错因 后三个选项都表示了样本的波动程度 不能用于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正解正解 A 例例 3 某房间中 10 个人的平均身高为 1 74 米 身高为 1 85 米的第 11 个人 进入房间后 这 11 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解 原来的 10 个人的身高之和为 17 4 米 所以 这 11 个人的平均身高为 11 85 1 1074 1 1 75 即这 11 个人的平均身高为 1075 米 例 4 若有一个企业 70 的人年收入 1 万 25 的人年收入 3 万 5 的人年收入 11 万 求 这个企业的年平均收入及年收入的中位数和众数 解解 年平均收入为 12 511 253 70 万 中位数和众数均为 1 万 例例 5 下面是某快餐店所有工作人员的收入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9 老板大厨二厨采购员杂工服务生会计 3000 元450 元350 元400 元320 元320 元410 元 1 计算所有人员的月平均收入 2 这个平均收入能反映打工人员的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吗 为什么 3 去掉老板的收入后 再计算平均收入 这能代表打工人员的月收入的水平吗 4 根据以上计算 以统计的观点对 3 的结果作出分析 解解 1 平均收入 7 1 1 x 3000 450 350 400 320 320 410 750 元 2 这个平均收入不能反映打工人员的月收入水平 可以看出打工人员的收入都低于平均 收入 因为老板收入特别高 这是一个异常值 对平均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且他不是 打工人员 3 去掉老板后的月平均收入 6 1 2 x 450 350 400 320 320 410 375 元 这能代表打工 人员的月收入水平 4 由上可见 个别特殊数据可能对平均值产生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统计分析时 对异 常值要进行专门讨论 有时应剔除之 四 典型习题导练四 典型习题导练 1 在一次知识竞赛中 抽取 20 名选手 成绩分布如下 成绩678910 人数分布12467 则选手的平均成绩是 A 4 B 4 4 C 8 D 8 8 2 8 名新生儿的身长 cm 分别为 50 51 52 55 53 54 58 54 则新生儿平均身长 的估计为 约有一半的新生儿身长大于等于 新生儿 身长的最可能值是 3 某医院急诊中心关于其病人等待急诊的时间记录如下 等待时间 分钟 5 0 10 5 15 10 20 15 25 20 人数48521 用上述分组资料计算得病人平均等待时间的估计值 x 病人等待时间的标 准差的估计值s 4 样本 1021 xxx的平均数为 5 方差为 7 则 3 13 13 1 1021 xxx的平均 数 方差 标准差分别为 5 下面是一个班级在一次测验时的成绩 已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 分别计算男生和女生 的成绩和平均值 中位数以及众数 试问中位数的含义是什么 对比两个平均值和中位数 你分析一下这个班级的学习情况 男生 55 55 61 65 68 71 72 73 74 75 78 80 81 82 87 94 女生 53 66 70 71 73 73 75 80 80 82 82 83 84 85 87 88 90 93 94 97 6 某工厂甲 乙两个车间包装同一产品 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 30min 抽一包产品 称 其重量是否合格 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 甲车间 102 101 99 103 98 99 98 乙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车间 110 105 90 85 75 115 110 1 这样的抽样是何种抽样方法 2 估计甲 乙两车间的均值与方差 并说明哪个车间的产品较稳定 12 4 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 一 知识导学一 知识导学 1 变量之间的常见关系有如下两类 一类是确定性函数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 表示 一类是相关关系 变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但不能完全用函数来表达 2 能用直线方程abxy 近似表示的相关关系叫做线性相关关系 3 一般地 设有 x y 的 n 对观察数据如下 x 1 x 2 x 3 x n x y 1 y 2 y 3 y n y 当 a b 使 22 22 2 11 abxyabxyabxyQ nn 取得最小值时 就称abxy 为拟合这 n 对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 将该方程所表示的直线 称为回归直线 4 线性回归方程abxy 中的系数ba 满足 n i i n i i n i ii n i i n i i ynabx yxaxbx 11 111 2 由此二元一次方程组便可依次求出ab 的值 xbya xxn yxyxn b n i i n i i n i i n i i n i ii 2 11 2 111 5 一般地 用回归直线进行拟合的一般步骤为 1 作出散点图 判断散点是否在一条直线附近 2 如果散点在一条直线附近 用公式 求出ba 并写出线性回归方程 二 疑难知识导析二 疑难知识导析 1 现实世界中两个变量的关系中更多的是相关关系而不是确定性关系 许多物理学中公式 看起来是确定性关系 实际上由于公式的使用范围 测量误差等的影响 试验得到的数据之 间是相关关系 2 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计算得到的ba 使函数 baQ 达到最小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3 还有其他寻找较好的回归直线的原则 如使 y 方向的偏差和最小 使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 离之和最小等 4 比较相关关系绝对值的大小可以比较一组变量之间哪两个变量有更强的 线性 相关关 系 5 最好的 直线方程中 最好 可以有多种解释 也就有不同的求解方法 现在广泛采 用的最小二乘法所用的思想是找到使散点到直线abxy 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的平方 和最小的直线abxy 用这个方法 ba 的求解最简单 三 经典例题导讲三 经典例题导讲 例例 1 有如下一组 y 与 x 的数据 x 3 2 10123 y9410149 问 y 与 x 的 样本 相关系数 r 是多少 这是否说明 y 与 x 没有关系 错解错解 040707 7 1 7 1 xyyxyyxx i i ii i i 所以相关系数 r 0 即 y 与 x 没有关系 错因错因 相关系数 r 0 并不是说明 y 与 x 没有关系 而是说明 y 与 x 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但有 可能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正解正解 040707 7 1 7 1 xyyxyyxx i i ii i i 所以相关系数 r 0 即 y 与 x 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但有可能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此题中 y 与 x 之间存在着 2 xy 的二次相关关系的 例例 2 某工厂在 2004 年的各月中 一产品的月总成本 y 万元 与月产量 x 吨 之间有如下 数据 x4 164 244 384 564 724 965 185 365 65 745 966 14 y4 384 564 64 834 965 135 385 555 715 896 046 25 若 2005 年 1 月份该产品的计划产量是 6 吨 试估计该产品 1 月份的总成本 分析分析 可将此问题转化为下面三个问题 1 画出散点图 根据散点图 大致判断月总成本 y 与月产量之间是否有线性相关关系 2 求出月总成本 y 与月产量 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4 若 2005 年 1 月份该产品的计划产量是 6 吨 试估计该产品 1 月份的总成本 错解错解 省去第一步 即把判断判断月总成本 y 与月产量之间是否有线性相关关系的过程舍去 想当然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直接代入公式 求出线性回归方程 错因错因 此题的月总成本 y 与月产量 x 之间确实是有线性相关关系 若不具有则会导致错误 因 此判断的过程不可少 正解正解 1 散点图见下面 从图中可以看到 各点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 说明 x 与 y 有较强 的线性相关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4 5 6 456 x y 2 代入公式 得 a 0 9100 b 0 6477 线性回归方程是 y 0 9100 x 0 6477 3 当 x 6 0 时 y 0 910011 6 6477 0 0 6 万元 即该产品 1 月份的总成本的估计 值为 6 11 万元 例例 3 变量y与x有线性回归方程abxy 现在将y的单位由cm变为xm 的单位由ms 变为s 则在新的回归方程 axby 中 a 错解 0 1a 错因错因 由 xbya xxn yxyxn b n i i n i i n i i n i i n i ii 2 11 2 111 且y的值变为原来的 2 10 x的值变为原 来的 3 10 可得 a的值应为原来的 2 10 正解正解 0 01a 例例 4 假定一个物体由不同的高度落下 并测量它落下的时间 几个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高度 s cm 4060100130150180200220240 时间 t ms 353387505552579648659700725 高度 距离 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公式 2 2 1 gts 给出 这里 g 是重力加速度的值 1 画出 s 关于 t 的散点图 这些点在一条直线附近吗 2 设 2 tx 画出 s 关于 x 的散点图 这些点在一条直线附近吗 3 求出 s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 解解 1 高度 s 关于时间 t 的散点图见下面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些点似乎在一条直线附近 也好像在一条抛物线附近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50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0 210 230 250 300400500600700 t y 2 高度 s 关于 x 的散点图见下面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些散点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 50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0 210 230 250 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