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编 辑:_时 间:_第六单元 知识梳理A卷一、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21分)1.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无垠(_)毛骨悚然(_) 凛冽(_)zhui(_) 出来 din(_)狂 步l(_)鲁mng(_) 堡li(_) 炽热(_)烧灼(_)生命无y(_) wi(_)蓝俯kn(_)(2)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3)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1)_(2)_(3)_(4)_(4)下列句子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B.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主要有三位大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昨日的世界等。 B.太空一日作者是杨利伟.他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0xx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七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C.带上她的眼睛作者是刘慈欣.是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xx年至20xx年连续八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是清朝人。知识点仿写句子(6)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事物:仿写:二、现代文阅读(共14题,共39分)1.(一)阅读约客.完成下列习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2.(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习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知识点文言虚词(1)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1)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之”指代(2)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之”指代(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C.棹数小舟(划船)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习题。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知识点重点语句(1)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中“这”指代;另一句画线句子“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中“这一事业”指代。(2)文中画线的句子“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人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出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4.(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习题。6时14分.距离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到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也带出来.减速伞使飞船减速下落.16秒钟后再把主伞带出来。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心里却真是踏实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距离地面5公里时.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飞船距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xx年10月16日6时23分。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知识点概括内容(1)这部分作者主要讲了哪个事件?(2)针对抛伞过程.俄罗斯的航天员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担心新手们害怕。杨利伟是怎么做的?表现了杨利伟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