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增强全民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意识 切实做好节约粮 食 反对浪费工作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连年获得丰收 食物供给日益丰富 基本可 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但是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 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而耕地减少 水资源短缺 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 产的约束日益突出 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同时 粮食和食品在生产 储存 加工 运输 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尤其是讲排场 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 的食品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为此 必须一手抓粮食生产 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 一手抓粮 食节约 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 抑制不合理的需求 要做到温饱不忘饥寒 丰年不忘灾年 增产不忘节约 消费不能浪费 加强粮食节约 反对浪费 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 有利于 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各地区 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从战 略高度重视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工作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努力抓出成效 二 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的主要措施 一 加强粮食生产和养殖业节约 重点抓好农作物播种 田间管理 收获及畜禽饲 养等环节的节约 大力推广种子精选包衣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加大病虫草鼠害防治力度 加强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的研发 推广适时机械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先进实用技术 减少生 产损失 抓紧制定节粮型畜牧养殖业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 积极开发利用 秸秆等非粮食物资源 改进畜禽饲养方式 促进畜牧业规模化 集约化发展 提高饲料转 化率 二 做好粮食储存和保管工作 修订和完善储粮损耗率标准 加强储粮基础设施建 设 改善储粮条件 提高粮食储存质量 推广温控气控储存 低温低氧低剂量 绿色 储 存 机械通风储存等先进储粮技术 减缓粮食品质下降速度 避免库存粮食发生霉变 加 强和改进管理 减少粮食入库 出库 倒库 清库等环节的遗洒损失 针对农户储粮分散 面广 装具落后等特点 进一步普及科学储粮知识 提高农户防治病虫鼠害技能 加大实 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力度 扩大农户储粮减损试点规模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 的新装具 新技术 改善农户储粮条件 降低储粮损耗 鼓励粮食购销企业积极面向农户 用心 爱心 专心2 开展粮食代储代销 代加工业务 三 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 积极推广新技术 新工艺 新装备 加快淘汰高 耗粮 高耗能 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 提高成品粮油出品率和副产品利用率 重点抓好 酿酒 发酵 食品添加剂 焙烤等领域的粮食综合利用工作 结合我国粮食供应水平和品 种特点 优化工业用粮生产结构 研究推广非粮作物替代粮食作物 控制粮食不合理加工 转化 四 狠抓粮食运输节约 结合编制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新型粮食 运输装备 严格执行粮食装卸作业标准 推广粮食 四散 散装 散运 散卸 散储 技 术 加强散粮运输中转 接收 发放设施及检验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铁海联运 完善粮食集疏运网络 减少运输环节 缩短运输周期 减少粮食运输环节的损失浪费 五 大力推进餐饮业节约 要按照营养 健康 适量 节俭的原则 制定完善餐饮 服务标准和文明用餐规范 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 合理消费 文明消费 有条件的餐饮企 业 要积极为顾客提供营养配餐服务 鼓励发展大众化餐饮和餐饮业连锁经营 加快主食 加工配送中心建设 积极创建 绿色 饭店 加快餐饮业信息化建设 减少粮食和食品采 购 储运 加工环节的浪费 加强餐厨垃圾管理 积极推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六 切实抓好食堂节约 机关 学校 企事业单位食堂要转变经营和服务机制 积 极推广餐饮服务外包 强化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 加强粮食 副食品和原材料的采购 储 存及加工管理 要实行精细化管理 改进供餐 用餐方式 多供应小份量食品 方便用餐 人员适量选取 要在餐厅摆放提示牌或张贴宣传画 提醒用餐人员注意节约 管理人员要 加强巡视 对造成浪费的要进行批评教育 七 行政机关带头节约粮食 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 带头做好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工作 严格遵守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严禁用 公款大吃大喝 制定和完善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定点用餐制度 不得 超标准安排用餐 提倡采取自助餐形式 一般不安排宴请 三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一 加强对青少年和儿童的节粮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青少年和儿童养成爱惜粮 食 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将我国人口增加 耕地减少 水资源短缺 粮食安全压力大等情 况编入中小学教材 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农业生产体验活动 让学生感受劳动的 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 培养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美德 自觉爱惜每一粒粮食 二 广泛开展节粮宣传活动 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节约粮食 反对浪 用心 爱心 专心3 费的重要性 紧迫性 报道节粮典型和经验 曝光浪费现象 要移风易俗 大力破除讲排 场 比阔气等陋习 积极倡导崇尚节俭 科学饮食 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和饮食文化 减 少食品的不合理消费 摒弃不健康的消费习惯 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继续开展 世界粮食日和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宣传周活动 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 四 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一 明确任务和责任 发展改革委负责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农业部 粮食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 商务部要按照职责分工 抓好 粮食生产 储存 加工 运输和消费环节的节约工作 财政部 国管局 教育部要抓好公 务接待活动 行政机关 学校等领域的节约粮食工作 质检总局牵头负责相关标准的制订 修订工作 科技 卫生 旅游 工会 共青团 妇联 科协等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的特 点 积极做好节约粮食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确保各项 节粮措施落到实处 二 强化监督检查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定期组织节约粮食专项 检查 重点加强对公务接待活动 餐饮企业 宾馆饭店 机关 学校的检查 对发现的突 出问题 要督促整改 通报批评 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 要及时总结推广 要充分发挥 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表扬先进 鞭策落后 营造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 围 国务院办公厅 二 一 年一月十八日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4 古代对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古代对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发发 达达 的的 古古 代代 农农 业业 早期农业早期农业 生产出现生产出现 精耕细作精耕细作 传统农业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男耕女织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 原始 农业 时间 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农具和技术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迁徙农业 商周 农业 时间 商朝和西周时期 农具 耒耜 石锄石犁 青铜 较少 技术 排水 除草 施肥 灭虫 连续耕种 定居 作物 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等 铁犁 牛耕 耕作 技术 水利 灌溉 春秋战国 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 两汉时期 耦犁和犁壁的发明推广 隋唐时期 曲辕犁的发明 春秋战国 垄作法 西汉 赵过耧车和代田法 魏晋时期 耕耙耱技术 宋朝 经济中心南移 宋朝以后 南方一年两熟和三熟制 水利工程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大运河 水利工具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商周时期 工具落后 土地国有 井田 集体耕种 确立背景 春秋战国 铁器牛耕 土地私有 小农经济出现 基本特点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规模小 保守性 脆弱性 产生影响 中国封建文明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 用心 爱心 专心5 农作物的种植与引进农作物的种植与引进 1 商周 黍 稷 麦 稻 豆五谷 2 两汉 农作物除粟 黍外 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 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东 汉时已有双季稻 汉水流域稻麦轮作 一年两熟 西域的葡萄 石榴 首蓿 胡豆 胡瓜 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3 魏晋南北朝 农作物品种增多 洞庭 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 区 4 隋唐 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 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茶叶成为生 活必需品 5 两宋 北方的粟 麦江南大量种植 江北广种水稻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 传播到江淮地区 棉花的种植由福建 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 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 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6 元朝 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7 明朝 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 桑 麻等作物广泛种植 江南大力发展双 季稻 岭南出现三季稻 作物新品种玉米 甘薯 马铃薯 烟草引入我国 8 清朝 棉花 蚕桑 茶叶 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还形成了一些 专业生产区域 提示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 用心 爱心 专心6 导的地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 生产结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 一 近代土地制度变革 1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 提示提示 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方案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1 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天朝田亩制度 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其内容是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即根据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的原则 将土地 按亩产高低划分为 9 等 好坏搭配 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 农 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 两 来实行管理 每 25 户为 1 两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 建立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 会 2 对其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 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的主张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 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 往农民战争中 均贫富 等贵贱 和 均平 均田 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具有进步意 义 天朝田亩制度 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 仍 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 同时又 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 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3 性质 农民阶级平均主义的土地方案 4 启示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 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 难以提出科学 革命的纲领 更难以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2 孙中山 平均地权 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提示提示 资产阶级的平均地权方案资产阶级的平均地权方案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 1 内容 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 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 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有国民共享 做到 家给人足 2 性质 资产主义的土地纲领 3 土地革命时期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限制富农 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 用心 爱心 专心7 4 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减轻农民负担 允许一定限度封建剥削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中国共产党依据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社会矛盾的变化 制 定了符合当时实际的土地政策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1 年 中共制定了 依靠贫农 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的土地革命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1947 年 中共制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 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 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土地改革法 实行土地改革 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 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中国农业问题中国农业问题 1 1 建国初 建国初 土改 消灭地主 保存富农经济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自由经营 生产 关系变革 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2 2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由农民私有变为国有 集体所有 建立生产合作社 3 3 十年探索 十年探索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一大二公 平均主义 比例失调 挫伤积极性 农村工作的 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调整恢复 4 4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生产关系调整 发展乡镇企业 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现在代史 1 英国 圈地运动 新贵族经营农村农牧场 工商业 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相适应 2 法国 发展小土地所有制 经营落后 农民贫困 国内市场狭窄 不利工业化 3 美国 大种植园制 宅地法 大规模资本主义农牧场经营 有利工业化 4 俄国 农奴制废除后 贵族地主大土地私有 小农经济占主体 仍是落后的农业 国 十月革命后 没收大地产 实行余粮征集制 1921 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征收粮食税 1927 年起开展农业集体化 农业落后 农民积极性受损害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等 提示提示 本专题联系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分析如下 用心 爱心 专心8 欧洲列强在早期的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损害农民利益的行动 如英国的 圈地运 动 美国的 西进运动 等 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 对今天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各国解决农民问题的不同方式 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 不同的影响 如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革命措施 使得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市场狭小 严重影 响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前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政策 一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过 程中却出现了对农民剥夺过多的问题 使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 专题测试专题测试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 年 广 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 1993 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 对此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 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 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 苏俄 联 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 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 积性的是 A 余粮收集制B 固定的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D 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与新加坡相比 印度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是 A 兴办现代工业企业 B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C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 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4 清代处于 近代前 的经济增长期 高产作物的引进 中国人吃植物类食物的习惯 等 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社会安定与经济持续增长的所谓 康乾盛世 比历代 时间都长 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年 又下诏 盛世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雍正继而 实行 摊丁入亩 和赋税改革 据此对清代人口增长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产作物的引进养活了大量人口 B 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C 清前期社会稳定是人口增长的基础 D 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用心 爱心 专心9 5 据 解放日报 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 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 故 于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政策 于保障农民的人权 地权 财权之后 又须保障 地主的人权 地权 财权 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 中共提出这一政策的时期是 A 土地革命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后D 抗日战争时期 6 观察下表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 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苏俄 苏联 1913 1925 年农业生产情况表 1913 年1921 年1923 年1925 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9446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 7922 1334 3544 24 余粮收集制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大发展 固定粮食税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阻碍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B C D 7 读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农业税相对稳定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商品经济发展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B C D 8 在 1922 年的俄国 一位城市居民用 100 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 100 斤粮食 请判断 这种现象是真是假 其依据是什么 A 假的 余粮收集制 农民没有剩余粮食 B 真的 新经济政策 恢复了自由贸易 C 假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 真的 余粮收集制 农民出售了自己的剩余粮食 9 宋书 记载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数稔 则数郡忘 饥 会稽举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土地 亩直一金 鄂 杜之间 不能比也 荆 用心 爱心 专心10 域跨南楚之富 扬郡有全吴之沃 鱼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北方农民南迁 南方地区民族融合 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 统治者的奖励农耕 政策 汉民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通过议和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 A B C D 10 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农民积极支援前线的历史现象 其中不可信的是 A 江西农民支援前线粮食的登记薄 B 东北万人农民担架大队支援前线 C 河北省群众踊跃支援前线 D 华北群众的小车运粮队支援前线 11 明清时期靠卖豆腐起家的著名晋商太原王氏 以商贾兴 以官宦显 随后买田 置地 衣食租税 这种 舍末逐本 的做法根本上是因为当时 A 重农抑商 传统政策的影响 B 投资工商业的利润微薄 C 工商业缺乏市场 D 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12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 耒 耜是主要农具 一人跖 踏 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 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岁收亩一石半 为粟百五十石 1 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8 至 19 世纪英国议会通过 4763 件圈地法案 共圈地 269 万公项 1790 年 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 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 粮食总产量 1700 年 为 3 175 百万夸特 1845 年为 18 665 百万夸特 夸特 计量单位 2 归纳材料二中 18 至 19 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 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 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 1959 年 3400 亿斤 1961 年 2950 亿斤 人均约 440 斤 1978 年 6000 亿斤 1984 年 8000 亿斤 人均约 800 斤 3 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我国粮食 生产的不同状况 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11 4 综上 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索 13 民以食为天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完成下列问题 1 湖广熟 天下足 图 11 所示区域一直是我国再要的粮食产区 结合所学地理 知识 简述其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Z X X K 2 为了进一步发挥传统产粮区的优势 使其成为我国稳定的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行业CCS项目经济性研究:国际合作与竞争态势
- 2025年教育领域创新案例研究: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 民兵工作面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带答案详解(研优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GA 68-2024警用防刺服
- 《美术与生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设备润滑技术教材
- FDA检查员指导手册
- 职业卫生模拟试题+答案
- 餐厅包场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鸡爪市场调研报告
- 景区廉洁管理制度
- 四川地区病历质量评分规范标准
- 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 2022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