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教案2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教案2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教案2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教案2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教案2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学,培养朗读背诵能力和翻译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语句的意义。2、让学生通过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清文章层次脉络,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3、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深切感受诸葛亮形象。教学重点:1、学生自学,扫除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正确翻译并掌握重点语句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感受诸葛亮形象。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自学,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奏表的特点,积累文学常识。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翻译第15段文意,积累文言知识。三、落实学习目标:(一)自学指导一:自学要求:快速阅读全品听课手册P77-78 “走近作者”、“追溯背景”、“文体知识”,了解作者诸葛亮、“表”的文体知识,圈画并识记重要知识点。方法指导:快速阅读,抓住关键处圈画、识记知识要点。自学时间:4分钟。(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自学指导二: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本中给下列加色字词注上正确的读音,读准、读顺课文。自学时间:5分钟。崩 殂(c) 妄自(wng) 菲(fi)薄 忠谏(jin)裨补(b) 以遗(wi)陛下(b) 攸(yu)咨(z) 阙(qu) 陟罚(zh) 臧(zng) 否(p)行(hng)阵 倾颓(tu)苟(gu)全 猥(wi)自 夙(s)夜 驽(n)钝 攘(rng)除 诹(zu) 斟酌(zhn)(zhu)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的读音。3、学生齐读课文,老师及时板书正音。4、当堂训练: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完成全品听课手册78页的“积累篇”13题。时间:4分钟(三)二读课文。根据语意正确处理停顿,练习朗读,加强文言语感,初感文意。1、自学指导三 自学要求:根据语意正确处理停顿,练习朗读,加强文言语感。方法指导:根据给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划出的语意停顿有感情地再读课文,处理好文中长句的语意停顿。自学时间:5分钟。2、检查自学效果:5分钟后,由中下层学生轮读课文(以段为单位),其他同学和老师边听背,边标出语意停顿不正确之处,随即指出更正。(四)三读课文,翻译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提出疑难。1、自学指导四:疏通文意,读通课文。自学要求:口头翻译课文第15段,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方法指导:(1)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全品78页“梳理篇”的文言现象资料,口译第1-5段,在字里行间注上重点字词的意思,要求字字、句句直译落实。(2)标注疑难,可向同学请教,与同学讨论解决,或课堂质疑。(3)强记课文注释中与第1-5段相关的重点字词义。自学时间:12分钟学生质疑、答疑,教师点拨。(五)当堂训练: 5分钟必做:完成基础小练习76页出师表1-5题练习。选做:熟读背诵15段原文、译文,巩固。 四、作业:必做: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57-58页116题。2、巩固出师表第1-5段原文的背诵,记背课本注释中与第1-5段相关的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意思,加强第1-5段翻译的记背。选做:自学6-9段,熟读成诵,翻译,记背注释中与之相关的字词句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导语:同学们,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翻译第69段文意,积累文言知识。2、理清文章层次脉络。三、落实学习目标:(一)自学指导一:疏通文意,读通课文。自学要求:口头翻译课文第69段,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方法指导:(1)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全品78页“梳理篇”的文言现象资料,口译第69段,在字里行间注上重点字词的意思,要求字字、句句直译落实。(2)标注疑难,可向同学请教,与同学讨论解决,或课堂质疑。(3)强记课文注释中与第69段相关的重点字词义。自学时间:10分钟学生质疑、答疑,教师点拨。(二)理清文章层次脉络。自学指导二:自学要求:理清文章层次脉络,方法指导:回顾全文内容,自行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并据此给课文分段,概括各部分的段意,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自学时间:4分钟明确:方法一(教参):第一部分(1-5):通过分析有利和不利的形势,从当前危急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据此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1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要点:“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即劝刘禅要广开言路,继承先帝遗志。)第2段,针对宫中府中在执法方面,再提建议: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要严明,执法要公平,不可内外有别。)第3、4、5段,荐贤臣,引教训,提出第三个建议: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第3、4段为并列关系,分别荐宫中之贤臣和军中之贤臣,为第5段的亲贤远小之建议张本,作铺垫。)l第二部分(6-7):追叙自身经历,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大事”指白帝城托孤、兴复汉室之事),明确提出来了出师的战略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并明确划定各方责任,点明全篇的主旨(“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第四部分(9):临表拜别,结束全文。(“表”的体例特征)方法二:(仅作参考)第一部分()分析形势,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当堂训练:5分钟必做:完成基础小练习77页出师表6-11题练习。要求:红笔校对订正答案。当堂完成后缴交。选做: 熟读背诵69段原文、译文,巩固。四、课后作业:必做:1、默写出师表第15段于作业本上。2、巩固出师表第6-9段原文的背诵,记背课本注释中与第6-9段相关的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意思,加强第6-9段翻译的记背。选做:默写6-9段。【板书设计】(说明:按实际情况决定板书的内容。)24 出师表诸葛亮(板书生字词、或重点字词) (板书解疑要点)第三课时一、导题、板题。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板书课题、作者)二、学习目标:1、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2、感受诸葛亮形象,体会其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三、落实学习目标(一)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感受诸葛亮形象。1、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第一部分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三建议,请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方法指导:可从三条建议之间的条件关系来思考。自学时间:3分钟参考:“亲贤远侫”是最重要的。因为“亲贤远小”是前两条建议的思想基础,只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在政务及识才方面才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这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所以说亲贤远侫最重要,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广开言路应是前提,严明赏罚则是关键)2、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思考回答(1)文章第二部分由之前的劝谏转入对自己生平的叙述,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这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请问: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方法指导:可以从诸葛亮和刘禅两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入手进行分析。自学时间:5分钟【参考答案】(1)首先是自我表白: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和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如:临危受任,二十一年如一日辛苦奔走,为完成先帝“兴复汉室”的遗愿而出师北伐,都是感念先帝之殊遇,欲报先帝知遇之恩而所为;然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刘禅)”,这就表达了对刘氏父子的忠诚。】其次是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刘禅,以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草庐”的求贤之举来启发和劝谏刘禅要像他的父亲一样亲近贤臣,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好处:以入情入理的真情表白来打动刘禅,容易取得其信任,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从全文来看,作者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均意在达到劝谏的目的。(2)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四、教师就本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同学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由于刘禅昏弱,诸葛亮在出师伐魏之前,甚感忧虑。于是上奏表文,劝说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体会了贯穿表文中的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报先帝”“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深切感受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理解了这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形象。全文叙议结合,又寓情于议,寓情于事,可谓情真理足,言辞恳切,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