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4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4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4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4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4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单元检测 1818 1 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A 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 汉武帝设置中朝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 宋朝设置 中书门下 和枢密院 解析 根据所学 BCD 三项都是封建君主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而实行的措施 A 项 说法错误较为明显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九卿由丞相统领 不存在削弱丞相地位的情 况 答案 A 2 2011 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一次月考 在晚清像李鸿章 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 出身 另一方面像张謇这样中了状元也不做官 而是经商办实业 反映了 A 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不能培养实用人才 B 清朝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官制度 C 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 D 读书人放弃科举考试 解析 本题 BCD 三项与史实不符 较容易排除 根据所学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 内外危机 人们迫切希望摆脱民族危机 走上富强道路 而科举制不能适应这些需要 不能培养实用的人才 必然被历史淘汰 1905 年科举制被废止 答案 A 3 2011 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一次月考 从秦朝到清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 响了中国近 2000 多年 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 皇权下的民主 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西汉中朝制度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清朝军机处 解析 三省六部制下 三省分工明确 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 其分工体现了民主思想 三省有一定的权力但最后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本题 选 C 项 答案 C 4 2011 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 8 题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 除了嫡 长子继承王位外 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 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 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 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用心 爱心 专心2 C 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 土地兼并更加更严重 解析 本题考查了 推恩令 的作用 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下令允许诸侯王将 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诸侯国越分越小 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推恩令下达后 诸 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 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 王国辖地仅有数县 诸 侯王势力威胁中央的问题不复存的 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答案 C 5 2011 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 27 题 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 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 关 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做出任何决定 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 下列哪一组言论 是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雍正七年 青海军兴 始设军机房 掌佐天子执大政 而总判省事 掌书谕旨 综军国之要 以赞上治机务 传述朕旨 令章京缮写 均不应稍有泄漏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清军机处的设置和特点等相关内容 军机处设置于清雍正年间 军 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古代中央集权到达顶峰 军机大臣没有实权 只是跪受皇帝笔录 传 达皇帝的旨意 第 项正确 第 项是对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论述 与军机 处无关联 答案 B 6 2011 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 28 题 近年来 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 剧情基本符合历史的是 A 隋唐英雄传 中隋灭陈之战炮声雷动 B 大宋提刑官 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C 开创盛世 中突厥兵犯唐朝边境 D 孔子 中孔子将 诗经 整理到纸上 解析 本题形式简单 但考查知识点却较多 考查到四大发明 内阁制等 A 项错误 唐末战争中出现火药武器 B 项错误 明成祖朱棣时始设内阁 D 项错误 据考证纸最 早出现于西汉 本题选 C 项 电视剧 开创盛世 展现了隋朝覆灭 唐朝兴起这段波澜 壮阔的历史 唐初突厥兵犯唐朝边境符合历史 答案 C 用心 爱心 专心3 7 2011 江苏扬州高三期中调研 3 题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 处 名臣贤相不胜指屈 类皆小心敬慎 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 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 其权属于君 若内阁 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取代了内阁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从材料 军机处虽为政府 其权属于君 可以判 断 正确 从材料无从体现 军机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 不是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 A 8 2011 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 1 题 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 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 看法的是 A 秦二世而亡 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 秦二世而亡 汉启用布衣将相 C 隋二世而亡 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 隋二世而亡 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解析 选自 2011 年高考上海卷 本题考查了西汉初期地方体制这一知识点 主要考 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本题解题关键是 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题的 产生 秦朝灭亡后 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 实行了结果郡国并行 制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 B C D 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 并没有产 生新的问题 答案 A 9 2011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 6 题 对下表中 大臣 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 征叙述正确的是 1 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7 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 接折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8 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 见面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9 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 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lO 随手将谕旨 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 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11 封柜将月折 随手档收柜题封 6 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 宰相分工明确 行政效率提高 B 政府机构臃肿 国家积贫积弱 C 档案管理周密 文化日渐繁荣 D 专制皇权强化 阻碍社会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 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职责仅为 跪受笔录 上承 下达 无专断 决策等权力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材料正反映了军机处的职能 用心 爱心 专心4 答案 D 10 2011 襄樊四校高三期中 1 题 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 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 或直接以 扁书 悬挂在市里乡亭 这种现象说明汉朝 A 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 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 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 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叙述信息的准确把握能力 容易误认作考查郡县制 从材料 汉代官吏须将皇帝的诏书在乡亭的墙壁公布 使老百姓都能了解到 反映了皇帝通过政 令的贯彻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AC 项说法明显与本题不符合 B 项说法皇帝不可能实现 直接统治人民 本题选 D 项 答案 D 11 2011 湖北百所重点中学 10 月联考 26 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宰 的意思是主宰 商朝时为管理家 务和奴隶之官 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 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 掌管一邑的邑宰 实已为官的通称 相 本为相礼之人 字义有辅佐之意 宰相 连称始于战国 当时的所谓宰 相或宰相 地位均相当于丞相 宰相 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 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 但在国家权力 的运作方式上 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 唐代 在 三省体制下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 程式中 刘后滨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三 元朝开始 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 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 后改为两省多 相制 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 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 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 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先秦时期的 宰相 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 5 分 2 结合材料二 说明唐代 三省体制 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 6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 用心 爱心 专心5 么 2 分 解析 第 1 问先秦时期指的是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 要找到其不同 据材料信息 当时的所谓宰 相或宰相 地位均相当于丞相 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 而不 是一个正式官名 来归纳即可 第 2 问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知识 根据材料信息 决 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和课本 相关知识来回答 第 3 问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