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30篇_第1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30篇_第2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30篇_第3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30篇_第4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3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比较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 3030 篇篇 1 1 山西省山西省 二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完成第 7 11 题 12 分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敌虽有名马 只 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 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 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 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三年不能得 涓人 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 里马 马已死 买其首五百金 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 安事死马 而捐 五百金 涓人对 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 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 战国策 燕策一 来 注释 涓人 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 安事死马 要死马做什么 捐 白白费掉 7 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1 骈死于槽枥之间 2 一食或尽粟一石 8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 策之不以其道 2 马已死 买其首五百金 反以报君 9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2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况生马手 10 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马说 一文 作者以 千里马 寓 以 食马者 寓 2 分 11 马说 与 千里之马 两文中 千里马 的命运截然不同 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2 2 湖北省黄冈市湖北省黄冈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完成 25 29 题 甲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 大小 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试用于昔日 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 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侍中 尚书 长史 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 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抚百姓 示仪轨 约 官职 从权制 开诚心 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 赏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服罪输情 者虽重必释 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 恶无纤而不贬 庶事 精炼 物 理其本 循名责实 虚伪不齿 终于邦域之内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 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 管 萧之亚匹 矣 注释 仪轨 礼仪制度 约 省减 简约 权制 合乎适宜的制度 服罪输情 认罪并表示悔改 物 指人 百姓 亚匹 同一流人物 亚 同类 25 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 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2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 分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抚百姓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27 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2 分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28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善无微而不赏 恶无纤而不贬 29 乙 文中称赞诸葛亮是 识治之良才 请结合 甲 文加以说明 2 分 3 3 辽宁省锦州市辽宁省锦州市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第 12 15 题 12 分 甲 小石潭记 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几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2 观第五泄 记 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 得石径 数步 闻疾雷声 心悸 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 度石罅 瀑见 瀑行青壁间 撼 山掉 谷 喷雪直下 怒石横激 如虹 忽卷掣折 而后注 水态愈伟 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 岩下望 以面受沫 乍若披丝 虚空皆纬 至飞雨泻崖 而犹不忍去 暮归 各赋诗 所目既奇 思亦变幻 注释 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 在今浙江诸暨境内 此处有五大瀑布 当地人称瀑布为 泄 因此那山也叫 五泄山 是著名旅游胜地 罅 xi 缝隙 裂隙 掉 摇动 怒石横激 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 激起水花 掣折 转折 欹 q 斜靠 12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 日光下澈 2 其岸势犬牙差互 3 疾趋 4 山行之极观也 13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4 分 1 凌神寒骨 悄怆幽邃 2 数步 闻疾雷声 心悸 14 请从 甲 乙 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2 分 1 小石潭记 2 观第五泄记 15 两篇选文 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 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填入下 表 2 分 选文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4 4 河南 河南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 17 20 题 共 lO 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 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 关于徐公 令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 观之 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 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 赵 韩 魏闻之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 齐威王召阿 大夫 语之日 自子守阿 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 田野不辟 人民贫馁 昔日 赵攻鄄 子不救 卫取薛陵 子不知 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是日 烹 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 莫敢饰诈 务尽其情 齐国大治 强于天下 注 阿 古地名 辟 开垦 鄄 juan 古地名 烹 煮 古代的一种酷刑 饰诈 掩饰 欺诈 17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 今齐地方方千里 2 王之蔽甚矣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19 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2 分 20 根据语段 一 二 的内容 分条概括齐国能够 战胜于朝廷 强于天下 的原因 4 分 5 5 湖北黄冈 湖北黄冈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 27 31 题 12 分 30 题 4 分每小题 2 分 其他每题 2 分 甲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之手 骈死于槽枥 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呜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日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 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 马说 乙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 何用此为 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 有生 之数 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 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 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 无仁心也 叔父感 其言 遂许焉 明年 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 犬亟奔至家 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 随 犬出门 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 不日而愈 自此 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 北史 孝行传 张元 27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千里之能 张元怪之 随犬出门 B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为人所弃而死 非其道也 C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若见而不收养 无仁心也 D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若见而不收养 28 下列句子中 加点字的用法与 犬随叔父夜行 中 夜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B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C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D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29 用 给下面文句断句 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 31 和谐社会 人类要了解动物 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 甲文采用 的写法 以 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 6 6 江苏连云港 江苏连云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 8 11 题 14 分 甲 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 喷以烟 使其冲烟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乙 及长 爱花成癖 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 始精剪枝养节之法 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 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 赠余荷瓣素心春兰 一盆 皆肩平心阔 茎细瓣净 可 以入谱者 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 一旦忽萎死 起根视之 皆白如玉 且兰芽勃然 初不可解 以为无福消受 浩叹而 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 故用滚汤 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注释 荷瓣素心春兰 一种稀罕 名贵的兰花 勃然 充满生机 滚汤 开水 8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能张目对日 诚宜开张圣听 B 私拟作群鹤舞空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 又留蚊于素帐中 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时 未果 寻病终 9 用斜线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只限两处 2 分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 分 1 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2 分 2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 故用滚汤灌杀也 3 分 11 从甲乙文段中 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 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7 7 山东滨州 山东滨州 甲 子墨子见王 曰 今有人于此 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粱肉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乙 子墨子自鲁即齐 过故人 谓子墨子曰 今天下莫为义 子独自苦而为义 子不若已 子墨子 曰 今有人于此 有子十人 一人耕而九人处 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 则食者众而耕者寡 也 今天下莫为义 则子如 劝我者也 何故止我 注释 处 闲居 如 应该 应当 9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 1 分 荆 之 地 方 千 里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舍其文轩 此为何若人 过故人 则耕者不可以不 益急矣 11 翻译句子 2 分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子不若已 12 甲 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张 乙 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 2 分 13 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 请结合 甲 乙 两段文字说明 3 分 8 8 陕西 陕西 甲 自渴 西南行不能百步 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 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 或咫尺 或倍尺 其 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 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 昌蒲被之 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 旁陷岩石下 北堕小 潭 潭幅员减百尺 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 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 奇卉美箭 可列 坐而庥 焉 风摇其巅 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 其听始远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堇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谭 水光清冽 全石以为 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堪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辍 参差披拂 注注释释 渴 h 地名 指袁家渴 箭 小竹 庥 xi 休息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 分 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 2 北堕小谭 4 卷石底以出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有泉幽幽然 B 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 然卒入于渴 D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其长可十许步 2 风摇其巅 韵动崖谷 20 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 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2 分 9 9 四川南充 四川南充 甲文 公输 选段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 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行十日十夜 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 再拜 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 而不足 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 不可 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王曰 善哉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 不过欲杀臣 杀臣 宋莫能守 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 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 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乙文 吕氏春秋 去私 墨者有钜子腹 居秦 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 非有他子也 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 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 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 杀伤人者 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 而令吏弗诛 腹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不许惠王 而遂杀之 子 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 钜子可谓公矣 23 用 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 分 先 生 之 年 长 矣 24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2 分 公输盘不说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伤人者刑 王虽为之赐 2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 不许惠王 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许也 B 其子杀人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 C 先生之年长矣 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6 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忍所私以行大义 钜子可谓公矣 27 补写对联 下面是根据甲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的上联 请结合乙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下联 2 分 上联 子墨子止楚攻宋 勇敢无畏 下联 1010 山东省临沂市 山东省临沂市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然杭人游湖 止午 未 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山岚设色之妙 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 下 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士道哉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 分 月色入户 户 盖竹柏影也 盖 止午 未 申三时 止 其实湖光染翠之 工 工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安可为俗士道哉 8 甲 乙 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同是描写月色 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5 分 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9 甲 乙 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2 分 1111 甘肃省兰州市 甘肃省兰州市 甲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 松之生也 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 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炫容 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 直干芊眠 倚层峦则捎云蔽景 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穹石盘簿 而埋根 凡经几载 古藤联缘而抱节 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 凉风至 林野惨栗 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玄黄 斯独茂于苍翠 然后知落落高劲 亭亭孤绝 其为质也 不易叶而改柯 其为心也 甘冒霜而停雪 叶 幽人之雅趣 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 乎不拨 物莫与隆 阴阳不能变其性 雨露所以资其丰 擢影后凋 一千年而作盖 流形入梦 十八载而 为公 不学春开之桃李 秋落之梧桐 乱曰 负栋梁兮时不知 冒霜雪兮空自奇 谅 可用而不用 固 斯 焉而取 斯 注释 芊眠 茂密状 捎云蔽景 意为与景物相掩映 盘簿 牢固状 玄黄 指大自然的变化 叶 相合 隆 高 谅 确实 固 鄙视 取 取法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 展开联想与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2 分 其贞枝肃矗 直干芊眠 倚层峦则捎云蔽景 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1 两文作者喜爱 莲 寒松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分 12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 分 12 12 山东省滨州市 山东省滨州市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无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天大寒 观冰坚 手指 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宋濂尝与客饮 帝 密使人侦视 翌日 问濂昨饮酒否 坐客为谁 馔 zhu n 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 曰 诚然 卿不朕 欺 间问群臣臧否 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 对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 明史 宋濂传 注释 帝 指明太祖朱元璋 朕 皇帝自称 9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 分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 余幼时即嗜学 嗜 2 弗之怠 弗 3 宋濂尝与客饮 尝 4 间问群臣臧否 臧 11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2 诚然 卿不朕欺 12 甲 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 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 分 1313 福建省 福建省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 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 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 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乙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狐丘丈人曰 仆 闻之 有三利必有三患 子知之乎 孙叔敖蹴然 易容曰 小子不敏 何足以知之 敢问何谓三利 何谓三患 狐丘丈人曰 夫爵高者 人妒之 官大者 主恶之 禄厚 者 怨归之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 不然 吾爵益高 吾志益下 吾官益大 吾心益小 吾禄益厚 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 狐丘丈人曰 善哉言乎 尧 舜其尤病诸 注注 仆 对自己的谦称 蹴然 吃惊不安的样子 怨归之 怨恨会集中于他 吾志益下 我的 心志越在于下层 尧 舜其尤病诸 这种事连尧 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 必先苦其心志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3 仆闻之 4 官大者 主恶之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 不然 1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人恒过然后能改 2 可以免于患乎 15 阅读甲乙两文后 回答下面问题 4 分 1 甲文中 列举舜 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 乙文中 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1414 福建省厦门市 福建省厦门市 甲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 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 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乙 昨游江上 见修竹数千株 其中有茅屋 有棋声 有茶烟飘扬而出 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 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 见青山江帆 苇洲耕犁 有二小儿戏于沙上 犬立岸傍 如相守者 直是山水大师画意 悬 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 是一种境地 由中望外 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千古文章 之道 不出于是 岂独画乎 注 八面玲珑 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 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6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窃乐之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7 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林壑尤 美 B 作亭 者谁 C 饮少辄 醉 D 昨 游江上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次日过访其家 静坐久之 9 读懂山水 5 分 1 山水风光 移步换景 乙段作者 由中望外 欣赏到怎样的美景 用原文作答 2 分 2 山水风光 寄情寓理 甲 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文段谈谈 3 分 15 15 辽宁省 辽宁省 甲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 无大小 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选自 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汉 魏以来 诸葛亮为丞相 亦甚平直 尝表 废廖立 李严 於 南中 立闻亮卒 泣曰 吾其左衽 矣 严闻亮卒 发病而死 故陈寿 称 亮之为政 开诚心 布公 道 尽忠益时者 虽仇必赏 犯法怠慢者 虽亲必罚 卿 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 表 指上表建议 廖立 李严 蜀汉之臣 左衽 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 借指异族入侵而 亡国 陈寿 西晋人 著有 三国志 卿 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1 志虑忠纯 2 悉以咨之 3 严闻亮卒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 醉翁亭记 B 尝表废廖立 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C 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D 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 分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 诸葛亮为丞相 甚平直 12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2 分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13 乙 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的主张 原文回答 1616 浙江省湖州市 浙江省湖州市 伯瑜有过 其母笞之 泣 母曰 他日苔汝未尝泣 今泣 何也 对曰 他日得杖常痛 今母老矣 无力 不能痛 是以泣 选自 韩诗外传 司马芝 少为书生 避乱荆州 于鲁阳山遇贼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芝独坐守老母 贼至 以刃临芝 芝叩头曰 母老 唯在诸君 贼曰 此孝子也 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 以鹿车推载母 节 选自 三国志 司马芝传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其母笞之 用鞭 杖或竹板打 B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逃跑 C 遂得免害 于是 D 杀之不义 指代母亲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 分 他日得杖常痛 今母老矣 无力 不能痛 是以泣 22 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 分别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回答 1717 宜昌市宜昌市 甲文 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 登仙猿岭 五里 越一小岭 仍为郧县境 岭下有玉皇观 龙潭寺 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 盖自郧中来者 渡溪 南上九里冈 经其脊而下 为蟠桃岭 溯溪行坞中十里 为葛九沟 又十里 登土地 岭 岭南则均州境 自此连逾 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山坞之中 居庐相望 沿流稻畦 高下鳞 次 不似山 陕 间矣 但途中蹊径狭 行人稀 且闻虎暴 日方下舂 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 逾 跳过 越过 山 陕 山西省 陕西省的简称 舂 通 冲 下坠 乙文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 奇秀 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 年秋 白乐天见而爱之 因面峰腋寺 作为草堂 是居也 前有平地 中有平台 台南有方池 环池多山竹 野卉 池中生白莲 白鱼 又南抵石涧 夹涧有古松 老杉 大仅十人围 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 云 低 枝拂潭 如幢 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 杖履可及者 春有锦绣谷花 夏有石门涧 云 秋有虎溪月 冬有炉峰雪 阴晴显晦 昏旦含吐 千变万状 不可殚记 故云甲庐山者 注解 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 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 故称 戛 ji 摩 摩娑 7 记 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 初中阶段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 请你根据回 忆和比对 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 分别为 甲 乙 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 2 分 8 请用 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2 分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9 分别解释 甲 乙 两文中加点的 溯 蹊 及 旦 的意思 4 分 10 根据文意 将 张 竖 走 三个字准确还原到 乙文 的括号里 2 分 11 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 庐山草堂 具体建在什么地方 限四字 2 分 12 乙文 中加横线的句子 描写了 庐山草堂 旁的四季之景 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中也有 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 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2 分 13 翻译下边的句子 2 分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1818 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 1 普少习吏事 寡学术 及为相 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 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 读之竟日 及次 日临政 处决如流 既莞 家人发箧视之 则 论语 二十篇也 2 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 未有其比 尝 奏荐某人为某官 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 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 太祖怒 碎裂奏牍掷地 普颜色 不变 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 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选自 宋史 1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 分 习 发 为 明日 1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太祖常劝以读书 闺户启筐取书 读之竟日 普颜色不变 跪而拾之以归 19 赵普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4 分 20 对赵普的举荐 太祖的态度是 不用 亦不用 卒用 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4 分 19 19 江苏省江苏省 甲 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 未有其比 尝 奏荐某人为某官 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 太祖怒 碎裂案牍掷地 普颜色不 变 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 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乙 有群臣当迁官 太祖素恶其人 不与 普坚以为请 太祖怒曰 朕固不为迁官 卿若之何 普曰 刑以惩 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刑赏 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 起 普亦随之 太祖 入宫 普立于宫门 久之不去 竟得俞允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分 A 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彼竭我盈 故克之 B 未有其比 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 C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骑千余 卒数万人 D 久之不去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 分 1 普颜色不变 跪而拾之以归 2 太祖怒甚 起 普亦随之 10 用斜线 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只限两处 2 分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1 研读甲 乙两段文字 回答问题 4 分 1 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 两段文字 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20 20 浙江省浙江省 一 范式 字巨卿 与汝南元伯为友 二人并游太学 后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日 后二年当还 将过拜尊亲 见孺子焉 乃共克 期日 后期方至 元伯具以白 母 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 二年之别 千里结言 尔何敢信之审 邪 曰 巨卿信士 必不乖违 母曰 若然 当为 尔酝酒 至其日 果到 升堂拜饮 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 有书生旅次宋州 时李勉少年贫苦 与书生同店 而不旬日 书生疾作 遂至不救 临绝语勉日 某家住洪州 将于北都求官 而于此得疾而死 其命也 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曰 汝为我毕死事 余金奉之 勉许为办事 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 后数年 勉尉开封 书生兄弟赍 洪州牒 来 累路寻生行止 至 宋州 知李为主丧事 专诣开封 诘金之所 勉请假至墓所 出金付焉 注 克 约定 白 告诉 审 确实 乖违 做事不合情理 赍 ji 携带 牒 文书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二人并游太学 一起 B 元伯具以白母 详细 C 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给予 D 勉许为办事 赞成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 分 A 乃共克期日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B 请设馔以候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而于此得疾而死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将于北都求官 欲报之于陛下也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二年之别 千里结言 尔何敢信之审邪 汝为我毕死事 余金奉之 22 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 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 请结合文意 作简要评析 4 分 2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 1 2 两小题 5 分 城 南 宋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 路东西 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 一 二句写出了 雨 怎样的特点 2 诗的三 四两句和白居易的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都写小草 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 较赏析 2121 浙江省浙江省 郑燮 号板桥 清乾隆元年进士 以画竹 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 爱民如子 室无贿咯 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 与文士畅饮咏诗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 值岁荒 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 或阻之 燮曰 此何时 若辗转 申报 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 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 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 父老沿途送之 19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值岁荒 人相食 遇 遇到 B 燮开仓赈济 或阻之 或者 C 去任之日 父老沿途送之 离开 D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他 指郑板桥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即发谷与民 活万余人 21 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 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 郑板桥辞官后 一肩明月 两袖清风 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 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2222 2013 2013 年年 湖北宜昌湖北宜昌 甲 松风阁记 节选 刘基 松之为物 干挺而枝樛 叶细而条长 离奇而巃嵷 潇洒而杜疏 故风之过之 疏通畅达 有自然之音 故听之可以解烦黩 涤昏秽 旷神怡情 恬淡寂寥 宜乎 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 也 金鸡之峰 有三松焉 不知其几百年矣 微风拂之 声如暗泉枫飒走石潄 稍大 别如奏雅乐 其大风至则 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 为阁其下 而名之曰松风之阁 予尝过而止之 洋洋 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 远 夏不苦暑 冬不酷寒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 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无外物以汩 其心 可以喜乐 可以永日 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 登首阳而以为清 也哉 注 樛 ji 弯曲向下 离奇 树根盘曲 巃嵷 l ngz ng 高耸 扶疏 枝叶繁茂 黩 d 忧 昏秽 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 寂寥 寂静 宜乎 怪不得 违 离开 石潄 l i 沙石上的 急流 上人 和尚 洋洋 快意的样子 汩 g 乱 永日 度过漫长的一天 高 品行高尚 清 品行纯洁 资潭链接 1 颖水 河名 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 许由不接受 隐居在颖水附近 并认为尧的这 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 就跑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 2 首阳 山名 相传伯夷 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 逃避 到首阳山 不食周粟而死 乙 南轩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 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 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 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 直上数千尺 洼 绵幂 m 延绵覆盖 6 解释文中加点宇词的意思 4 分 1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2 予尝过而止之 3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4 柯叶自绵幂 7 请用三个 给 甲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2 分 其 大 风 至 则 如 扬 波 涛 又 如 振 鼓 隐 隐 有 节 奏 8 翻译 甲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 分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 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无外物以汩其心 9 甲 文中的 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一句 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有类似意思的成语 请写出这个成语 2 分 10 在 甲 文中 作者通过对松风阁的环境描写 表达了融入自然 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 愿 请从 甲 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并不消极避世的两个句子 2 分 11 请找出律诗 南轩松 中押韵的字 2 分 12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 乙 诗中 色染秋烟碧 一句的理解 2 分 13 甲 乙 两则材料都写到了松 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请概括出其不同之处 2 分 14 南轩松 中的诗句 何当凌云霄 直上数千尺 其内诵与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 望岳 诗中的 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写出这两句诗 2 分 23 23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一 许 衡字仲平 怀之河内人也 七岁入学 授章句 问其师曰 读书何为 师日 取科第耳 曰 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 每授书 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 师谓其父母日 儿颖悟不凡 他日必 有大过人者 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 如是者凡更更三师 稍长 嗜学如饥渴 然遭世乱 且且贫无书 尝从日 者 家见 书 疏义 因因请寓宿 手抄归 夜思昼诵 身身体而力践之 方劝必揆 诸义而后发 家贫 食糠 核菜茹 处之泰然 讴诵之声闻户外 二 李德辉 字仲实 通州潞县人 适岁凶 家储粟才五升 其母舂蓬稗 炊藜苋而食之 德辉天性孝悌 操履 清慎 既就外傅 嗜读书 束于于贫 无以自资 乃辍业 年十六 监酒 丰州 禄食充足 甘旨 有 余则市市笔札录书 夜诵不休 已乃厌糟曲 叹曰 志士顾安此耶 仕不足以以匡君福民 隐不足足以悦亲善身 天地之间 人寿几何 恶可 无闻 同腐草木也 乃谢绝所与游少年 求先生长者讲学 以卒其业 注 日者 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 揆 ku 揣度 操履 操行 外傅 老师 监酒 监管 制酒 恶可 怎么能 如何能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如是者凡更更三师 更换 B 夜思昼诵 身身体而力践之 亲身 C 有余则市市笔札录书 购买 D 隐不足足以悦亲善身 值得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 分 A 然遭世乱 且且贫无书 北山愚公 年且且九十 B 因因请寓宿 手抄归 安陵君因因使唐雎使于秦 C 嗜读书 束于于贫 货恶其弃于于地也 D 仕不足以以匡君福民 诚宜开张圣呼 以以光先帝遗德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儿颖悟不凡 他日必有大过人者 吾非其师也 乃谢绝所与游少年 求先生长者讲学 以卒其业 22 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请结合两文内容 作简要分析 4 分 24 24 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东营市 甲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 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乙 僰 人养猴 衣之衣而教之舞 规旋矩折 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 耻己之不如也 思所以败之 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 众宾凝伫 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 挥袖而出其茅栗 掷之地 猴褫 衣而 争之 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 大沮 郁离子曰 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 蠢然而蚁集 见物而争趋之 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 僰人舞猴 注释 僰 b 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 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伫 站立 佁然 静止貌 褫 ch 剥去 脱下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 分 元方入门不顾 顾 耻己之不如也 耻 思所以败之 所以 乃袖茅栗以往 袖 11 翻译下面的语句 2 分 蠢然而蚁集 见物而争趋之 12 元方 巴童聪明机智 其令友人 惭 使猴舞 败 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2 分 13 你认为两文在 修身 治军 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2 分 25 25 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 一 临皋闲题 临皋亭 下八十数步 便是大江 其半是峨眉雪水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 何必归乡哉 江山风月 本无 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闻范子丰新第 园池 与此孰胜 所不如者 上无两税 及助役钱 耳 二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 嘉佑寺 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 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 到 良久 忽曰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 虽兵阵相接 鼓声如 雷霆 进则死敌 退则死法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注释 临皋亭 在黄州 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第 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 此处是建造 宅院的意思 两税 夏秋两税 助役钱 根据当时的免役法 豪绅 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 付的钱 惠州 今属广东 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木末 树梢 死法 死于军 法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 分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 与此孰胜 胜 虽兵阵相接 虽 2 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 若 与 若人悟此 中的 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B 若夫淫雨霏霏 岳阳楼记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 4 联系 记承天寺夜游 一文 谈谈你对 临皋闲题 中 闲者 一词的理解 2 分 5 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 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 请概括写出 2 分 2626 四川资阳 四川资阳 甲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举茂才 四迁荆州刺史 东莱太守 当之郡 道经昌邑 故所举荆州 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 君不知故人 何也 密曰 暮夜无 知者 震曰 天知 神知 我知 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 不受私谒 子孙 常蔬食步行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震不肯 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乙 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 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 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 皆丧宝 不若人有其宝 2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四迁荆州刺史 东莱太守 xk b 1 c o m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以示玉人 以为宝也 当之郡 22 甲 乙 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 2 分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3 分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 24 杨震说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请结合现实生活 有理有据地简要说 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 3 分 字数 50 左右 27 27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 甲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 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 坐盗 王 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 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乙 景公游于寿宫 睹长年负薪者 而有饥色 公悲之 喟然叹曰 令吏养之 晏子曰 臣闻之 乐贤而 哀不肖 守国之本也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 治国之本也 公笑 有喜色 晏子曰 圣王见贤以乐贤 见不肖以 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 鳏寡 之无室者 论而共秩焉 公曰 诺 于是老弱有养 鳏寡有室 注释 逮 到 鳏寡 老而无偶的男女 9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齐人也 坐盗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 是可谓善学者矣 C 水土异也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D 公悲之 喟然叹曰 余悲之 且曰 10 用斜线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只限两处 2 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 分 1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2 臣闻之 乐贤而哀不肖 守国之本也 12 根据甲乙两文 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 分 28 阅读甲 乙两则文言文 完成 阅读甲 乙两则文言文 完成 14 17 题 题 14 分 分 甲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 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 陋之有 刘禹锡 陋室铭 乙 孔子曰 吾死之后 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