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理念树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理念 全面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设小康社会 树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徐德蜀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摘要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遵循 以保护人民的 安全与健康为前提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条件 要突出珍惜 生命 关爱安康 环保 减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指出了我国 严重的意外伤亡事故直接影响全面小康建设 论述了安康 环 保 减灾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强调了安全 健康的人民是建设 全面小康的动力和基础 以安全科学 安全文化的观点 建议 全国人民树立与时俱进的安全科技文化新理念 强化风险忧患 意识和养成终身学习及安康自护的品质 关键词 安全 科技 文化 小康 理念 acquire a new concept of scientific safety culture to build a well off society in an all round way xu deshu chinese socie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labour protection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well off society in all round way we must abide by to protect people s safety and health as the prerequisite to realize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mankind and the nature as the condition and to specially emphasizing the principle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treasuring human life and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safety and health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severe accidental injuries will have direct impact on building an all round well off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ty and health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and all round well off society is discussed it is emphasized that people in safe and healthy situation is the motivation and basis for building an all round well off socie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afety science and safety cul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nation wide people must acquire a new concept of scientific safety culture an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unexpected development and develop a quality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self protection key words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well off concept 1 前 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 江泽民同志在其工作报告 中强调 在 21 世纪的头 20 年 要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是 十六大 提出的奋斗新 目标 是在 20 世纪末 我国人民总体上达到了较低水平小康之 后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实现全面奔小康社会的承诺 是 三个代表 思想的真切体现 是中国强国富民的必然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 21 世纪中国共产党人要为之奋斗的光荣 任务 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不仅是物质丰富 也 不仅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 还要体现在全民族的精神文明 政 治文明 科技进步 文化繁荣 生活富裕等多方面 对社会发 展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笔者认为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首先必须遵循 要以保护人 民的安全与健康为基础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前提 要突出 珍惜生命 关爱安康 保护环境 减灾防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如果没有人民的生命安全 没有大众的身心健康 就失去了建 设小康的原动力量和根基 连人的生命都无法保存 连人的健 康也无力保障 又怎样能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又怎样 去实现全面小康 因此 必须树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理念 要以严肃 认真 科 学的态度 处理好大众的安康 环保及防灾与小康建设的关系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尊重人权 大众安康 人民富 裕的崇高原则和行动方向 使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 程中 能真正享受小康社会的殷实 实现人民生活的安全 健 康 舒适 富足 长寿 实现大众生存的幸福 无害 少灾 安居乐业 实现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使社会变成民主 自由 和平 大同的乐园 2 我国严重的意外伤亡事故直接影响全面小康建设 近十余年来 我国意外伤亡事故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特别是 特大死亡事故频频发生 群死群伤惊人 不仅损害了人民的生 命安全和健康以及幸福生活的权利 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 高速发展 在国际上对劳工保护 文明生产 尊重人权方面也 造成了负面影响 1991 年至 2002 年间的全国主要的意外事故的死亡人数列入表 1 同时将 1990 年至 2001 年我国新发和累积尘肺病例统计人数 列入表 2 据权威专家估计 尘肺病发病人数为 581 377 例 其中 过 10 年为 120 247 例 尘肺病人已有 13 9 万人死亡 现仍有 44 2 万 尘肺患者 专家 学者估计 我国还尚有 60 万可疑尘肺病人 多数人将成为尘肺病患者 使我国尘肺病患者人数成为世界其 他国家尘肺病患者的总和 实在令国人不安 职业病这把 软刀 子 夺取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据卫生部公布 全国有毒有害化学专项整治情况表明 全国接 触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员工 2500 万 约有 4 5 万人患有职业病 2001 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185 起 中毒 15715 人 死 亡 146 人 根据国内安全经济界的专家 学者的研究和估算 每年因工伤 意外伤亡事故及职业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最低为 2800 3000 亿人民币 一些权威学者指出 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危害不但严 重损害了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 阻碍了小康建设进程 在国际 上产生不良影响 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当于 gdp 的 1 5 2 5 3 人民的安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前提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关爱生命 关注安全 是保护人民生存和 劳动权的具体表现 也是党和政府的既定方针 保护人民安全 与健康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但近十余年来 我 国意外伤亡事故统计却令人担忧 1 每年意外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意外事故死亡人数 从 1991 年的 79442 人上升到 2002 年的 139939 人 几乎翻一番 按死亡与受伤人数之比为 1 5 计算 每年将有 60 万人伤残 2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1991 2002 年间从 53292 人增加到 109381 人 下图所示 几乎增了一倍 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统计 3 职业毒害及职业病将成为摧残生命的大患 根据我国工业卫生及职业病的现状 职业病人数及潜在可疑职 业病人数相当可观 劳动保护条件差和不符合工业卫生标准的 工作环境普遍存在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 到 2020 年时 有专家 预测 仅尘肺病的累积病例将达到 79 万 4 产品质量安全及安全消费已成为时代需要 高科技开发及应用型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人们在享受科技恩惠 的同时 也承受着商品引入了新的风险 例如 高压锅爆炸 热水器漏电 电取暖用品引起火灾 液化气罐泄漏等事故时有 发生 威胁着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5 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火灾不仅发生在家庭 企业 还在公共场所 繁华市场 楼堂 厅馆频频引发 每年至少有 2500 人死于火灾 严重烧伤致残者 不知其数 常见的电气故障 烟花爆竹爆炸 液化气罐爆炸 化学药品爆炸等伤亡事故日益增加 特别是老人和孩童死伤为 多 值得警示的是独生子女的生命安全 更使得家庭和社会高度重 视 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烧死了 323 多名学生 其中有不少独 生子女 据统计 交通事故中有 8 是中小学生 每年将有 8 仟 1 万人 死于车祸 总之 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 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经济发展 的前提 决不允许牺牲人民的生命为代价 换取血腥的发展 在温饱的总体小康社会 任何人的生存权 劳动权 人格自尊 权是不容侵害的 在 sars 严重时期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与健康 全党 全民都投入了这场特殊的战斗 充分体现了生 命第一的本质理念 因此 保护人民的安全与健康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前提 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 4 安康 环保 减灾与全面小康社会 以 2000 年的总体小康为基础 要在 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 是 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 21 世纪 20 年内的中心任务 也是国富民 强 振兴发展的强国之路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必须依靠全 国人民和全体党员 必须依靠科学思想和先进工程技术 真正 把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劳动者及广大人民的科技文 化素质 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 笔者认为 安康 环 保 减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因此 必须坚持 1 坚持以人为本 珍惜人的生命 关爱人的安康 保护环境 减灾防灾的原则 2 把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 防止技术风险和意外灾害 列入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之中 贯穿其推进计划实施的全过 程 如果人的生命都无法保全 人的正常生产 生活活动就不能开 展 人的潜在能力和积极性就不能发挥 人民生存所需的安全 健康环境难以维持 人的生存权利和劳动权利也就得不到保障 面临这种困境和威胁 人民又怎能去实现全面小康 因此 必 须做到 1 安全为天 生命为大 尊重人权 保障安康 2 依靠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 防范技术风险和人为失误 防止 或减轻各类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损失 3 实现安全 健康 环保 少灾战略 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4 倡导和弘扬安全科技文化 实现大众安康 富裕 长寿 和 睦 5 安康的人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基础 从低水平的温饱型的总体小康要发展到消费型 享受型 发展 型的全面小康 都是为了十几亿中国人民过上富裕 舒坦 高 水平 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在 21 世纪的前 20 年内要实现这一 目标 要依靠全国人民艰苦劳动 改革创新 提高生产力 发 展生产力 人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动力和主力军 同时人 民是消费生产成果的服务对象 又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 受者 无论是从事生产活动或一切社会活动 还是消费或享受 物质生活的活动都必须做到 保障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与 健康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和必要条件 就意味着人民在严重的事故和 巨大的灾难中进行生产和生活 连人民的生存权和劳动权的最 基本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以牺牲人民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 代价去建设小康社会是与 三个代表 精神背道而驰的 这种血 腥的而不文明的 小康 不是能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全面小康 是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反对的而唾弃的少数野心家的发财恶梦 是残酷剥削人民的资本积累的嗅招 倒行逆施是行不通的 在 当今社会 保障人民的生存与安全是第一位的 稳定的社会秩 序和良好的经济建设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 而保障 人民的安全健康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 没有安全与健康的人 民 也就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6 树立安全科技文化新理念 到 2002 年我国实现小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3000 美元 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居民可超过 4000 美元 居民的收入 消费 和生活质量都大为提高 那时的食品 服装 纺织 住宅 汽 车 电信 旅游 交通 科技 卫生 保健 安全 环保等相 关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人们在享受的同时 也会承受着意 想不到的新的风险和灾难 因此 21 世纪的中国公民要不断提 高安全文化素质 树立与时俱进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念 1 扩展对安全认识的领域 以安全生产领域为基础 要扩展到安全生活 安全生存活动的 领域 要不断学习和丰富安全知识 近 10 年来国内外有关意外 伤亡事故的数据显示 在生产领域的伤亡人数 仅占意外伤亡 总数的 8 15 只有安全生产知识是不够的 要学习安全生 活 安全生存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增强防灾自护能力 2 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与健康 实际上非生产领域的灾害 远大于生产领域事故 保护人民从 事各种活动的安全与健康 更体现了 以人为本 珍惜生命 的 原则 要实现保护人的身心安康需要全国人民和全社会共同奋 斗才行 3 普及安全 健康 环保教育 宣传活到老 学到老 终身学 习的观点 利用一切宣传与教育手段 提高公民的安全 健康 环保素质 重点在培养和造就下一代 树立大安全观 职业伦理道德 安 全行为规范和科学的安全价值观 需要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 大力宣扬安全科技文化 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的观点 4 倡导和弘扬安康 环保 减灾文化 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 质 人人需要安康 人人有责维护安康 有义务保障安康 激励和 强化全民安康 环保 减灾意识 坚持启发 学习 教育 造 就新世纪的安全环境人 形成社会安全文化氛围 习俗 建立 安康 舒适 和谐 少灾的文明环境 5 树立超前 预防 科学的本质安全化的安全风险观 这种关口前移 预测 预知 预防风险的观点 应用现代科技 进步成果 探索和预控风险和灾难的方法 是安全科学技术本 质安全化的重要技术关键 也是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念 6 宣传城市忧患意识和综合减灾防灾的观点 2020 年后 5 6 亿人口集中在城市 无论是自然灾害和人为事 故都更加集中于城镇 所以 天灾人祸 或 人祸天灾 都表现在人 的活动和城市承灾的反应能力上 城市人民的安康 环保 减 灾的风险意识和综合减灾的技术要发挥主导作用 要建立和完 善安康 环保 减灾的城市 乡镇 公共场所 社区和家庭 形成应急救援逃生的综合减灾工程系统 全民族必须树立城市 忧患意识和学会综合减灾防灾的本领 才有能力保护全面的成 果和人民的美好家园 7 结尾语 实现全面小康只有 20 年时光 到那时物质丰富 生活质量提高 经济发展 结构优化 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人民生活方式将 与世界中上等生活水平的国家相当 非商品消费和服务性消费 比重增大 文化 娱乐 旅游 健身 保健 卫生 教育等消 费生活及精神享受成了人们追求的热点 这些新型消费中的风 险又会带来人民所担心的忧患和灾难 因此 安康 环保 减 灾的安全自护意识和相关的安全科技进步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 重要标志 是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 也是人 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永远探索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北京 北 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 徐德蜀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94 3 金磊 徐德蜀 罗云 中国 21 世纪安全减灾战略 开封 河南 大学出版社 1999 4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北京 学习出 版社 2003 5 国家计委曾培炎 国家经贸委李荣融分别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 情况 回答记者问 6 汪国华 徐德蜀 依靠安全科技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 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 安全健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专题交流 会论文集 2003 9 40 42 7 徐德蜀 汪国华 人民的安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 2003 年 中国科协学术年会 安全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复习要点:(道路工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安宁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韶关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北京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广东江门2025-2026学年高二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第十六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南京管道安装合同范本
- 铺面设备转让合同范本
- 贷款用进货合同范本
- GB/T 18268.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高清版)DB11∕T 1455-2025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
- DB4403T 508-2024《生产经营单位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200兆瓦风电项目清单及报价表
- 午托班合伙人合同范本
-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 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十四套
- 高值耗材点评制度
- 三节有机磷杀虫剂课件
- DB37∕T 5081-2016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