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对传统批发市场的影响_第1页
农超对接对传统批发市场的影响_第2页
农超对接对传统批发市场的影响_第3页
农超对接对传统批发市场的影响_第4页
农超对接对传统批发市场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超对接对传统批发市场的影响 一 研究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批发市场在我国果蔬销售的整个链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 我国 果蔬进入大中城市市场一般有两种形式 本地果蔬经过农户 批发市场 零售商贩 消费者 外地果蔬经 过农户 产地批发市场 销地批发市场 零售商贩 消费者 两种流通形式中批发市场都是果蔬流通的重 要纽带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分散农户农产品的顺利销售 而且保证了城乡居民获得品种丰 富的新鲜果蔬及其加工品 韩青 袁学国 2000 然而 国际经验尤其是北美和南美等国家的经验表明 随着超市等现代零售业态的兴起传统批发市 场在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在超市生鲜农产品新的采购体系中 超市不再依赖传统的批发 市场 而是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生产基地 签订订单农户或寻求自己的专业批发商 Alvarado and Charmel 2002 Schwentesius and Gomez 2002 Ghezan et al 2002 Farina 2002 Faiguenbaum et al 2002 超市等现代零售业生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超市采 购体系中内部标准的设立和合同的使用也给许多传统供应商带来了挑战 一些小的批发商和供应商被排除 在现代供应链之外 Reardon et al 2003 Ghezan et al 2002 Hu et al 2004 那么 目前中国超市生 鲜经营的迅猛发展是否对传统农产品批发商产生了影响 它对要建立一体化的 整合的供应链系统产生了 如何影响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 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上传统果蔬批发商的销售状况进行了研究 并对上述问 题进行分析 北京是中国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变化较快的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超市经营生鲜 果蔬的城市之一 这为研究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与传统批发商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2006 年 8 月 本课题组对北京的新发地 八里桥和东郊三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共 90 位果蔬批发商 进行了调研 农产品批发商的样本选取分两步 首先是样本批发市场的选取 然后在选取的样本批发市场 内随机选取批发商 北京地区有登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共 40 多个 考虑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地理位置 本研究选取了新发地 八里桥和东郊三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调研 其中 新发地批发市场地处南四环与 南五环之间 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销售一级市场 蔬菜平均日交易量达 800 万公斤 占北京市居 民日需求量的 70 水果平均日交易量也达 800 万公斤 占北京市居民日需求量的 80 是大型交易规 模批发市场的代表 八里桥批发市场位于东六环以外的通州区 其蔬菜平均日交易量为 120 万公斤 水 果平均日交易量为 15 万公斤 既是京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代表 又是北京中等交易规模批发市场的代表 东郊果蔬批发市场位于东三环与东四环之间 蔬菜平均日交易量为 15 万公斤 水果平均日交易量仅为 1 4 万公斤 既是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代表 也是小规模批发市场的代表 因此 课题组在这三家批发 市场中随机选取了 90 位果蔬批发商进行面对面访谈 包括 40 位蔬菜批发商和 50 位水果批发商 样本批 发商主要提供 4 方面的信息 一是批发商 2000 年和 2005 年销售果蔬的来源 即从谁那里采购的 例如 农户 批发商 小商贩等 二是批发商 2000 年和 2005 年果蔬的销售对象 即卖给谁 例如 超市 加工 企业 消费者等 三是本市场上其他果蔬批发商 2000 年和 2005 年果蔬的采购和销售情况 四是批发商 2000 年和 2005 年样本果蔬销售时的等级划分和销售对象对果蔬农药残留是否有要求等其他信息 其中 2000 年的历史数据是由调查者当时回忆的 虽然是回忆的数据 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可信的 因为几乎所 有被调查的果蔬批发商当时都能清晰地回答 5 年前的问题 这可能同他们经营规模较小和业务单一等有关 由于批发商样本分布没有完全符合均匀分布原则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本文分析传统果蔬 批发商销售渠道的现状采用了加权处理的方法 批发商的权重包括批发商自身的规模和所代表市场的规模 两个方面 即分析时考虑了双重权重 具体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式中 P ij 表示第 i 个市场上批发商卖给第 j 个购买者的百分比 本研究中的 i 包括新发地 八里 桥和东郊 3 个果蔬批发市场 j 包括倒卖小商贩 零售小商贩 批发商 专业供应商 加工企业 超市 消费者 饭店和食堂以及团购发福利共 9 个购买者 等式右边的分母表示第 i 个市场 k 个果蔬批发商年交 易量的求和值 分子表示第 i 个市场上 k 个果蔬批发商通过第 j 个销售渠道销售量加权之后的求和值 其 中 a ijk 表示第 i 个市场上第 k 个果蔬批发商卖给第 j 个购买者的百分比 w ijk 表示第 i 个市场上第 k 个果蔬批发商的年交易量 n 表示第 i 个市场上样本批发商的个数 式中 P j 表示北京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商卖给第 j 个购买者的百分比 等式右边的分母表示 3 个样 本批发市场年交易量的求和值 分子表示 3 个样本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商通过第 j 个销售渠道销售量加权之 后的求和值 三 批发商与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 蔬菜批发商与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关系分析 1 目前 零售小商贩虽然是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交易主体 但下降趋势明显 调查表明 北京市批 发市场蔬菜批发商最主要的销售对象仍然是零售小商贩 从表 1 可以看出 2005 年北京市批发市场中 55 7 的蔬菜被零售小商贩购买 一级批发市场新发地这一比例达到了 58 5 八里桥和东郊批发市场这 一比例分别为 44 4 和 29 8 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 近几年零售小商贩的采购比重明显下降 与 2000 年相比 2005 年传统蔬菜批发商的销售对象中零售小商贩的比重下降了 6 6 虽然在东郊果蔬批发市场 零售小商贩的采购比重 2005 年比 2000 年上升了 5 1 但新发地和八里桥两个市场零售小商贩的采购比 重明显下降 新发地降幅为 6 2 八里桥降幅则高达 16 9 见表 1 第 3 行 2 超市蔬菜采购开始进入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 且发展迅速 令人惊讶的是 伴随城市超市生鲜经 营的迅猛发展 超市不仅出现在了中国传统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的销售对象中 且其采购数量占批发市场 蔬菜总销售量的比例也在迅速提升 表 1 中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 2000 年超市蔬菜采购量仅占批发 市场蔬菜总销售量的 3 6 2005 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 9 3 上升了 5 7 见表 1 第 7 行 是近 5 年批发商诸多销售对象中增长最快的销售对象 这一发现不同于过去的大多数研究结论 即超市经营的生 鲜蔬菜主要是通过生产基地 包括超市或农产品加工企业所拥有的生产基地和外联基地两种形式 和专业化 供应商采购 3 超市蔬菜采购在不同市场级别的批发市场间均匀发展 非常有意思的是 表 1 中结果显示超市采 购在 3 个样本批发市场表现出一致的增长趋势 且增幅相当 与 2000 年比 2005 年新发地批发市场超 市采购比重的增幅最大 增长了 5 8 个百分点 其次是东郊果蔬批发市场 为 5 5 个百分点 最后是八里 桥批发市场 为 4 3 个百分点 2005 年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交易量的 8 5 被超市采购 八里桥批发市场 蔬菜交易量的 13 9 被超市采购 东郊批发市场 13 7 的蔬菜被超市采购 见表 1 第 7 行 这进一步证 实了超市蔬菜采购在中国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初显规模 二 水果批发商与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关系分析 1 与蔬菜不同 超市采购已成为水果批发商销售对象中的一支主力军 与蔬菜相比 超市的水果经 营更趋规模 超市在批发市场采购的水果数量占批发市场水果总交易量的比重不仅显著大于蔬菜 并且其 增长幅度也远远高于蔬菜 2005 年 超市采购的水果量占整个批发市场水果交易量的 34 3 见表 2 第 8 行 是 2000 年的 3 6 倍 超市也一跃成为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商最主要的销售对象 这一发 现进一步证实了中国超市经营生鲜果蔬的采购渠道并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超市水果采购并不是主要从 生产基地 专业供应商或通过合同从 订单农户 那里直接采购 而是与上述蔬菜一致 大多来自农产品批 发市场 2 不同级别的批发市场中销售给超市的比例存在差异 超市水果采购更倾向于较大规模的一级批发 市场 研究表明 一级批发市场新发地的超市采购水果比重远远高于一 二级兼顾的八里桥和东郊果蔬批 发市场 由表 2 可以看出 2005 年新发地批发市场 八里桥批发市场 东郊批发市场水果交易量被超市 采购的比例分别为 37 2 14 6 和 0 6 与 2000 年相比 2005 年这 3 个批发市场的该比例与其市场 规模成正比关系 涨幅分别为新发地批发市场增长了 27 2 个百分点 八里桥批发市场增长 8 0 个百分点 东郊果蔬批发市场增长 0 5 个百分点 见表 2 第 8 行 这都证实了超市水果采购更青睐于批发价格相对较 低的一级批发市场 3 较大规模批发市场中的精品区是超市水果采购的首选对象 值得关注的是 超市在批发市场水果 采购的比重不仅在不同级别市场之间存在差异 在同一市场的精品区和普通区之间也同样存在差异 与蔬 菜不同的是 调查发现一级批发市场新发地的水果销售区分为普通水果区和精品水果区 精品水果区与普 通水果区的主要差别在于 精品区的供应商一般有自己的固定门面和冷藏设备 有能力长期稳定供货 而 且其水果质量相对较高 并通过自己更仔细的分类和包装 使产品看上去相对精美 实际调查结果显示 新发地精品区批发商销售给超市的水果比例要远远高于其普通区 表 3 中 从新发地普通区批发商的销售 对象看 2000 年超市水果采购的比例为 6 5 2005 年这一比例为 26 8 增幅为 20 3 从精品区批 发商的销售对象看 2000 年超市水果采购的比例为 18 3 2005 年这一比例为 61 3 增幅高达 43 0 精品区超市采购比例及其增长幅度都是普通区的两倍多 见表 3 第 8 行 这说明随着超市水果经 营的日趋成熟 超市采购不仅逐渐转向批发价格相对较低的一级批发市场 而且开始关注水果的内在质量 和外在包装 趋于选择能长期稳定供货的水果供应商 综合上述蔬菜和水果的情况 笔者发现中国超市经营的果蔬 其采购渠道同其他国家不一样 中国 超市经营的果蔬主要不是从生产基地 专业供应商或订单农户采购 而是来自传统果蔬批发市场 尤其对 于传统水果批发商 超市已经成为其主要销售对象之一 那么超市采购的进入是否对传统果蔬批发商的采 购渠道产生了影响 下面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四 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对批发商果蔬采购渠道的影响 一 超市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果蔬采购并没有对传统批发商的采购产生影响 成千上万不固定的 农户依然是广大批发商的主要采购对象 笔者的研究发现 2005 年北京传统批发商 95 6 的蔬菜 见表 4 和 98 2 的水果 见表 5 直接从农 户采购 尽管靠近城区的二级批发市场东郊批发商从农户直接采购的蔬菜比重近 5 年明显下降 但该比例 仍超过一半 此外八里桥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商从农户直接采购的比重显著增加 2005 年为 77 1 而 一级批发市场新发地的蔬菜近 100 是批发商从农户那里直接采购 见表 4 第 1 行 即使在超市采购比重 较大的新发地水果精品区批发商直接从农户采购的比重也高达 99 6 见表 5 结合上述传统果蔬批发商 的销售渠道情况可以看出 虽然超市果蔬采购数量近几年发展迅速 并在批发市场上已占一定比例 但传 统批发商的主要采购对象依然是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农户 根据实地调查情况 我们了解到无论是蔬菜还是 水果批发商从产地直接采购 为其提供果蔬的农户一般是随机的 没有 固定供应农户 传统批发商与农 户进行交易时一般也都没有事先签订收购合同或协议 更不会对种植户进行生产监督和技术指导 二 超市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果蔬采购不仅没有对传统批发商的采购对象产生影响 也没有对传统批 发商的采购提出更高的要求 北京批发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表 6 中 对于 购买者对批发商销售的果蔬是否有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包括口头要求 这一问题 30 的果蔬批发商回答目前购买者对其销售的果蔬有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其 中蔬菜和水果批发商这一比例分别为 20 和 38 表 7 的结果表明这些对农药残留有检测要求的购买者 主要是超市 小商贩和职业女性等高收入群体 尤其是新发地水果精品区 对农药残留有检测要求的购买 者中超市比例已经达到 90 但我们实际调查的样本批发商很少回答对果蔬有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的购买 者在采购果蔬时通过任何仪器检测过产品的农药残留 即通过仪器对果蔬进行检测的购买者为零 购买者 包括国内外超市的采购人员 一般仅靠个人经验和产品外观观察产品是否有农药残留 这意味着与其他非 超市采购对象一样 超市采购的进入并没有对传统批发商的进货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 超市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进入并没有影响到传统果蔬批发商的采购渠道 从采购对象 看 传统果蔬批发商的采购对象仍然是千千万万小规模生产的分散农户 而且果蔬批发商直接与农户进行 交易时一般也没有事先签订收购合同或协议 从采购要求看 与其他非超市采购对象一样 超市采购的进 入并没有对果蔬批发商的进货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对建立一体化整合的供应链系统并没有起到许多人所 预期的重要作用 五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果蔬批发商与超市生鲜产品经营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主 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与其他国家不同 随着超市经营果蔬的快速发展 超市采购开始进入农产品批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