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教学设计_第1页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_第2页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_第3页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明借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 S 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28 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的 支吾 欣然而至 神机妙算 呐喊 等生字 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使学生领略诸葛亮 的神机妙算 3 引导学生练习全文内容 理解全文中心句 认识孔 明 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 自读 感悟 合作 探究 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 总结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和创新意识 以及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襟 体会我们 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是 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 让学生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而体验 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 了解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成功 体会诸 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一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 有那位同学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 下面我们 就来学习选自罗贯中写的 三国演义 中的一个故事 板 书 孔明借箭 二 二 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1 识字写字 擂 读作 l i 不要读成 l i 丞 读作 ch ng 不要 读成 c n 比较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雷 擂 内 呐 属 嘱 日 曰 愉 瑜 昨 诈 吾 语 勿 匆 2 文中哪些段落具体写借箭的经过 哪些段落交代了借箭 的原因和结果 1 2 自然段 原因 3 6 自然段 经过 7 8 自然 段 结果 3 说说为什么要借箭 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干心怀妒忌 故而要他在十天内造好 十万支箭 4 说说借箭的经过 是怎样一步一步的进行 吩咐用绳索连船 下令调头 一字儿排开 军士 擂鼓呐喊 调船再次受箭 下令叫船驶向南岸 吩 咐军士们向曹操道谢 5 故事结尾周瑜感叹 孔明神机妙算 吾不如也 说说 神机妙算 是什么意思 神机妙算 形容非凡的机智和巧妙的计谋 有预见性 善于估计客观形势 决定策略 6 联系全面思考 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 神机妙算 一边默读 一边勾画 一边批注 三 互动提纲三 互动提纲 1 同桌记生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妒忌 迟延 虚实 神机妙算 调用 2 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复述这篇课文 四 独立思考能力训练四 独立思考能力训练 1 看拼音 写词语 C o c o z h f l i g n h n 2 辨字组词 勿 吾 嘱 诈 匆 梧 瞩 昨 五 课外自主探究训练五 课外自主探究训练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 留下了光辉夺目的文化作品 如 四大名著 唐诗 宋词 元曲等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多读名著 从而感 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激发自己阅读名著的兴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8 孔明借箭 造 箭 十天 十万支 时间 第三天四更 借 箭 1 吩咐连船 2 下令摆船 步骤 3 擂鼓呐喊 4 调船受箭 5 船回南岸 6 齐声道谢 交 箭 三天 十万多支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