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2006 2020 年 年 说说 明明 诸城市人民政府诸城市人民政府 二二 一一 年三月年三月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II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I 目目 录录 一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1 一 上一轮规划编制背景 1 二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2 三 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主要启示 7 二 规划修编的依据 9 一 有关法律 法规和文件 9 二 相关规划 10 三 规划基期 10 四 基础资料 10 三 规划修编过程与规划成果 11 一 前期准备调研阶段 11 二 专题研究阶段 11 三 规划编制阶段 12 四 规划成果 13 四 关于规划基数转换 15 一 基础数据 15 二 基础数据转换 15 五 关于人口经济社会与用地预测 27 一 人口预测 27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II 二 经济发展预测 33 三 耕地需求预测 33 四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37 五 经济相关预测分析 38 六 关于 规划 目标 40 一 规划 目标 40 二 关于对潍坊市规划下达的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 42 七 关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44 一 关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4 二 关于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45 八 关于土地利用潜力 48 一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48 二 农用地整理潜力 49 三 土地复垦补充耕地潜力 50 四 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潜力 50 九 相关规划协调情况 52 一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 规划的协调 52 二 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52 三 与交通 水利规划的协调 52 四 与旅游规划协调 53 五 与林业规划的协调 53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III 六 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 54 十 关于几个重要问题的说明 55 一 关于建设用地总规模 55 二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 挂钩 55 三 关于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说明 56 四 关于主要用地指标的对接和安排情况 56 五 关于基本农田调整 57 六 关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说明 65 七 关于乡镇的说明 65 八 关于土地用途管制分区 66 十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70 一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70 二 规划方案与环境保护协调性分析 72 十二 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79 一 基础工作可靠性分析 79 二 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80 三 实施措施分析 80 四 公众参与分析 81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IV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 在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和土地利 用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了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一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一 上一轮规划编制背景 一 上一轮规划编制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各地发展经济 的热情空前高涨 各项建设对耕地的占用面广量大 耕地浪费严重 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出于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 国家把保护耕地 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上一轮规划修编的主要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 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中发 1997 11 号 指出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必须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 做到本 地耕地只能增加 不能减少 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不符合上述原则 和要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都要重新修订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 1997 2010 年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制完成的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年 批准实施以来 在加 强诸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合理安排各项建设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 田 保障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 新世纪以来 规划的 执行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一是国家 省一系列重大发展战 略和政策的制定 实施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自 然资源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瓶颈约束越来越 明显 协调三者之间的矛盾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三是随着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 投资主体多元化 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加快 建设发展中的不确定 因素明显增加 加大了规划实施管理的难度 四是近几年诸城市经济 快速发展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 上轮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 要求 迫切需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 行新一轮的规划修编 二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二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1 上上轮规轮规划主要指划主要指标标落落实实情况情况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上轮规划确定到 201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 目标为 14 公顷 根据 2005 年土地调查结果 全市实有耕地面积 89 公顷 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 1373 75 公顷 上轮规划所确定的 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公顷 到 2005 年末 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 积公顷 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 上轮规划确定 1996 2010 年期间 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 1367 公顷 1996 2005 年全市 实际补充增加耕地 3366 公顷 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 246 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 上轮规划确定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扩 大 1242 公顷 规划实施期间 全市建设用地规模实际增加了 1758 公 顷 超出规划指标 516 公顷 上轮规划确定年城镇规模扩大控制指标 为 2201 公顷 1996 2005 年期间 全市城镇用地规模实际扩大 808 公顷 相当于控制增加规模的 36 71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轮规划确定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用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3 地控制指标 489 公顷 1996 2005 年基础设施实际用地 1296 公顷 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 265 全市上轮规划必须保证的重点工程用 地八项 用地面积 150 公顷 1996 2005 年实际已有六项重点工程实 施 用地面积 82 公顷 2 上一上一轮规轮规划取得了成就划取得了成就 1 规规划划对对土地土地资资源保源保护护和利用起到了和利用起到了 龙头龙头 作用作用 在规划实施中 实行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 审查制度 对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 原则上不列入年 度土地利用计划 对未经规划预审许可和不符合规划的 不提供用地 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建设项目用地随意选址 分散布局的格局 使各项 建设用地的合理性从源头得到保障 在建设用地供应上 逐步引入规 划调控理念 提出了调控总量 控制增量 盘活存量的宏观管理思路 树立了依据规划用地的意识 2 为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了依据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了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了保护与开发的空间范围 规定了每块土 地的具体用途和管制规则 对微观土地利用行为提供了具体的判断标 准和管理手段 使得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规划的实施得到具体落实 上轮规划的各项规划指标 是参照各部门 各地区专项规划 多方协 调后形成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协调了部门之间 区域之间的用 地矛盾 3 有效保 有效保护护了耕地及基本了耕地及基本农农田 田 实现实现了耕地占了耕地占补补平衡平衡 健全了耕地保护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 坚持集约用地和基本农田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4 保护不动摇 确保农业生产用地和全市粮食安全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通过执行农用地转用审批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大 大加强 有效加强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上轮规划确定到 201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 14 公顷 根据 2005 年土地调查结果 全市实有耕地面积 89 公顷 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 1373 75 公 顷 4 保保证证了社会了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展对对建建设设用地的需求 保障了重点建用地的需求 保障了重点建设项设项 目用地目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对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起到了有效 的控制作用 上轮规划确定全市 1997 201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扩大 1242 32 公顷 明显偏紧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用地需 求不断增加 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实际扩大 1758 04 公顷 在指标紧 需求大的情况下 全市一方面坚持严格按照规划用 地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缓解用地指标瓶颈的现实途径 仅 2001 2005 年 土地整治总规模达 16997 75 公顷 保障了各类重点项目对建设用 地的正常需求 为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 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 了用地保障 本着从紧从严控制建设用地的原则 保障了全市交通 水利 能 源等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上轮规划 9 项省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 除 墙夼水库总干改线和王门 200KV 变电站两项未实施 曹家泊 500KV 变电站正在实施中外 其余 6 项全部实施 使用指标 82 18 公顷 在实施城市化战略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5 了用地保障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加大了投资力度 进一步完善了 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和城市供水 排水工程 能源工程 电力 燃气 供 热 通讯工程 以及防洪 人防 消防等抗灾工程的建设 国土部门 在集约用地 内涵挖潜思想指导下 为城市建设用地积极服务 为城 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 规规划的划的经济经济社会效益增社会效益增长显长显著著 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使诸城市的社会经济 发展明显加快 综合经济实力连续迈上新台阶 2005 年全市国内生产 总值达到 207 52 亿元 比 1996 年的 71 74 亿元增加了 135 78 亿元 九年间 非农业建设用地每新增加一亩 产生的新增 GDP 总量为 51 49 万元 2005 年全市土地单位产出 GDP 达到 961 34 万元 平方公 里 其中工业生产率达到 54 17 万元 公顷 农业生产率达到 1 55 万元 公顷 2005 年末 全市铁路 公路等交通用地 3781 39 公顷 占土地 总面积的 1 77 比 1996 年增加 318 91 公顷 农业生产也满足了人 们的物质需求 2005 年粮食人均占有量为 642 7 公斤 比 1996 年人 均占有量少 180 33 公斤 棉花人均占有量为 3 29 公斤 比 1996 年人 均占有量少 1 55 公斤 蔬菜人均占有量为 980 02 公斤 比 1996 年人 均占有量多 594 13 公斤 随着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实施 保护生态 美化环境已经逐步成为 全社会的共识 由低密度建设区 城市绿地 山林 水面 农田 风景 区等共同构成的生态框架 为全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通过退耕还林 退田还湖 确立山体 水体保护目标 划定保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6 护界线 大力发展苗木 花卉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绿色走廊 兴建城市垃 圾 污水处理厂等措施 至 2005 年末 全市林地面积 23389 64 公顷 年末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4 8 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5 2 3 上一上一轮规轮规划划实实施中存在的主要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 1 建 建设设用地用地现实现实需求与需求与规规划方案的矛盾比划方案的矛盾比较较突出突出 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缺口大 仅 2000 2005 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 积达 1641 49 公顷 相当于规划所确定的 14 年控制指标的 212 3 不修编规划已无法保证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 由于上轮规划在用地指标分配上采取 了平均分配的办法 对建设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考虑不够 建设用地实 际需求与规划布局的错位 导致局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 城郊结合部建设用地有蔓延的趋势 受土地价格 优惠政策 管 理政策和审批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城郊结合部用地和独立工矿 用地增长较快 远远超过城镇用地增长速度 建设用地有向城郊结合 部蔓延的趋势 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 城市 城镇用地的效益和集约 利用程度远远高于独立工矿用地 建设用地向城郊结合部蔓延不利于 土地利用职权集聚效益的提高 2 规规划划频频繁繁调调整 影响了整 影响了规规划的划的严肃严肃性性 上轮规划在方案编制时过分强调刚性 弹性不足 对土地利用变 化缺乏适应性 规划的用地位置与实际项目选址要求不符的现象比较 普遍 线状工程用地和一些工业园区用地尤其突出 动辄要修改规划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7 3 规规划划实实施的施的权权威性威性还还不高 不高 总总体控制作用体控制作用发挥发挥不充分不充分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时间还不长 社会对规划重要性认 识还不深 出现了规划的法律地位虽然很高 但在实施管理中的随意 性却相对较大的现象 三 三 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主要启示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主要启示 1 切切实实核准核准规规划基数和划基数和图图件件 规划基础数据和图件是规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 必须核清数据 做到数据和图件相一致 为科学编制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要做 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从源头做起 逐年核查 2 仔细做好土地利用现状不同分类系统间的转化 3 做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与规划基数间的数据转换 4 重点地区重点核实 2 高度重高度重视经济视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展战战略定位研究略定位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是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战略方向和科学调 整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依据 为此要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准确把握诸城市在市域城镇规划体系构架中的地位以及其 市域城镇规划体系 2 正确把握市域主导产业 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合理确定土地 利用的功能定位 3 对市域的区位优势 社会经济优势 资源优势进行深入研究 要尽可能预测到未来新兴支柱龙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8 4 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3 加加强强建建设设用地和基本用地和基本农农田布局田布局优优化化调调整整 做好建设用地布局和基本农田保护布局的优化调整 1 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 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需求 2 做好基本农田优化调整 有效保护基本农田 4 科学确定土地开科学确定土地开发发整理目整理目标标和方向和方向 针对我市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 挂钩 潜力大的特点 林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大量侵占耕地的客观 实际情况 确定本次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为 1 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向农村居民点要城镇工矿建设用 地 2 加强农田区村庄综合整治 促使整治项目区围村林地适度退 出 补充耕地 突出农田区主要功能 3 加强林地布局优化调整 向荒地要林地 4 重视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 5 加加强规强规划划实实施管理施管理 1 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 2 加大规划实施监管力度 规范规划管理 3 推进高新科技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及时监测违法用地 4 建立农村居民点整治实施创新机制 将农村居民点整治落到 实处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9 二 规划修编的依据二 规划修编的依据 一 有关法律 法规和文件 一 有关法律 法规和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议 5 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 2004 28 号 6 国务院 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国发 2008 3 号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 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 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05 32 号 8 国土资源部 关于做好市 地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 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3 222 号 9 国土资源部 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 调研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4 133 号 10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 2008 11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 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 2009 51 号 12 市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 13 其他有关法律 法规和文件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0 二 相关规划 二 相关规划 1 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十一五 规划 2 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3 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4 诸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 2020 年 5 诸城市产业规划 6 诸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7 诸城市旅游规划 8 其他相关规划 三 规划基期 三 规划基期 与省 市级规划衔接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基期年和目标年与省 市级规划一致 基期年为 2005 年 近期目标年 为 2010 年 远期目标年为 2020 年 四 基础资料 四 基础资料 编制规划和专题研究所使用的农业 林业 气象 生态 土壤 地 貌 城乡建设 工矿 交通 水利等专项资料和历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综合资料均由市 政府和市直各部门提供 资料 数据 图件全面可靠 在具体应用时按 照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 有关国民经济资料 采用 2005 年统计部门的数据 2 有关各类资源数量 参考各个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 3 有关自然条件方面的资料 采用公认的数据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1 三 规划修编过程与规划成果三 规划修编过程与规划成果 一 前期准备调研阶段 一 前期准备调研阶段 1 组织阶组织阶段段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修编领导小组和规划修编办公室 规划修编领导小组由市长负责 统 筹安排 协调规划修编工作 办公室由诸城市国土局局长负责 组织 成立规划修编技术组 开展规划修编的资料收集 调研和规划方案编 制工作 二是制订了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和技术方 案 并进行了人员分工 三是由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规划修编工作 动员协调会议 号召全市各相关部门要对规划修编工作高度重视 要 积极参与 全面配合 群策群力做好我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 编工作 做好我市未来 15 年发展的蓝图 2 调查调查与收集整理与收集整理资资料料阶阶段段 规划启动初期主要任务是调查 收集有关基础资料和图件 这期 间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收集市直各部门发展规划 重大用 地项目布局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以及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资料 涉及诸城市发改局 城建局 统计局 计生委 交通局 水利局 林业局 地震局等相关单位 二是收集各乡镇总体规划 基础设施用 地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资料 三是对诸城市建成区规模和 市域人口 各建制镇规模和人口进行了调查 核实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2 二 专题研究阶段 二 专题研究阶段 2004 年 6 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 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 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4 133 号 要求各 地开展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和新一轮规划期内主要用地指标测算工 作 2005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 国办发 2005 32 号 要求各地在规划 修编前先进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专题研究 规划小组对以下专题内容 进行了研究 1 诸城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 诸城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3 诸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4 诸城市城乡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研究 5 诸城市土地利用战略与区域统筹研究 6 诸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7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与保障措施研究 8 诸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研究 三 规划编制阶段 三 规划编制阶段 专题研究工作初步完成后 于 2009 年 2 月启动了诸城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于 2009 年 5 月 30 日完成初稿 提交诸城市国 土资源局 诸城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局土地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了规 划方案讨论论证会 然后提交诸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初步审查论证 诸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全市各部门进行了协调和论证 2009 年国土资厅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3 发 2009 51 号 下发后 根据新的政策要求对规划文本 说明和图件 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 形成了规划初稿 2009 年 6 月 诸城市政 府组织 规划 初步方案论证会议 在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的基础上 诸城市人民政府对规划编制提出了更高 更明确的要求 规划修编技 术组对 规划 初步方案进行了调整 补充 完善 于 2009 年 8 月完成 了 规划 送审稿 提交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组 2009 年 11 月潍坊市国土局组织评审专家和相关部门对规划修编文本 说 明及图件进行了会审 并提出修改意见 规划修编小组根据审查意见 对规划进行了修改 补充 完善 于 2009 年 11 月形成 规划 成果 2010 年 1 月 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 规划 进行审查论证 并形成 修改意见 规划修编小组根据审查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 补充 完 善 于 2010 年 2 月形成 规划 最终成果 四 规划成果 四 规划成果 诸城市市级规划主要成果有 1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3 规划图件 1 诸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5 年 2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006 2020 年 3 诸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5 年 4 诸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006 2020 年 5 诸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图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4 6 诸城市土地整治图 7 诸城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8 诸城市基本农田分布图 4 专题研究报告 诸城市乡镇 街道 规划的主要成果 1 乡镇 街道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文本 说明 2 乡镇 街道 成果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用 地管制分区图和土地整治图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5 四 四 关于规划基数转换关于规划基数转换 本次规划基数是以二次调查数据为基础 核减 2006 年 2007 年和 2008 年的变更流量得到的 具体方法为 将二次调查数据的土地类用 分类按照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 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 国土资厅 2009 51 号 转换成规划 基期分类 然后将 2006 2007 和 2008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土地 分类按照 指导意见 国土资厅 2009 51 号 转换为规划基期分类 最 后 通过二次调查数据核减 2006 2007 和 2008 年三年变更流量得到的 一 基础数据 一 基础数据 1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2 2006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3 2007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4 2008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二 基础数据转换 二 基础数据转换 按照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 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 国土资厅 2009 51 号 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的要求进行转换 1 转换转换原原则则 1 用途管制的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 应遵循并符合土地用途管制 的要求 有利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2 依法核定的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 应依法合规 严格核定 通过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6 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合法性审查认定 确保规划基数客观准确 维护 规划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3 衔接可行的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 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 查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等成果 与土地现状分类有效衔接 满足规划 实施和管理的需要 有利于规划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 4 综合平衡的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 应遵循行政辖区内土地总面 积以及农用地 建设用地 其他土地面积保持不变的原则 转换前后保 持一致 2 二次二次调查调查数据数据转换转换 1 转换过转换过程程 以土地利用二次调查数据为基础 按照 指导意见 中规划基数分 类与二调的土地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 采用属性连接的方法 进行各类 用地转换 在转换中 充分利用遥感等科技手段 结合实地调查 校核 二次调查中需要细分的地类 将变更调查的数据的土地类型按照 指导 意见 与二次调查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 转换成规划基期的数据类 型 修改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 在此基础上进行面积统计 汇总以确保转换数据与图件一致 农用地转换中 耕地 园地 林地和其他农用地 进行归并后 分别纳入规划基数分类中的相应地类 建设用地转换 城市 建制镇 农村居民点 独立工矿 交通 水 利等建设用地 根据航空遥感影像资料结合实地调查 对其进行归并或 细分 分别纳入规划基数分类中的相应地类 其中应对独立工矿用地进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7 行区分 将附属于城镇的独立工矿用地按照附属性质分别纳入城市 建 制镇 其他独立工矿用地从空间上解译判断 按照独立建设用地和采矿 用地的含义进行区分 对特殊用地参照地类释义分别纳入规划基数分 类中的相应地类 其他土地转换 水域 滩涂沼泽 未利用土地等其他地类参照地 类释义和转换对应关系 分别纳入规划基数分类中的相应地类 2 遇到的 遇到的问题问题及及处处理方法理方法 二次调查数据中无独立建设用地这一次类别 诸城市二次调查 的类别中无独立建设用地这一次类别 由二次调查类别涵义分析可知 独立建设用地都在农村居民点这一类别中 本次规划根据二次调查数 据的权属属性 结合变更调查数据的图斑属性 并通过遥感和实地核实 将独立于城市和村庄以外的部分独立建设的项目 从农村居民点中分 离出来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与特殊用地混为一类 本次二次调查数据中 只有一类风景名胜特殊用地 无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实地调查后发现特 殊用地多为坟墓用地 因此 在基数转换中重新确立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表表 4 1 二次二次调查类别转调查类别转化成化成规规划基数划基数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8 单单位 公位 公顷顷 二次调查数据 二次调查类别转化 成规划基数 地类面积地类面积 水浇地64783 14水浇地64783 14 旱地57574 26旱地57574 26 果园5051 67 茶园229 69 其他园地669 72 园地5951 08 有林地20607 34有林地20607 34 其他林地2750 11其他林地2750 11 设施农用地7663 2设施农用地7663 2 农村道路6766 31农村道路6766 31 坑塘水面3328 08坑塘水面3328 08 沟渠2001 96农田水利用地2001 96 田坎7891 27田坎7891 27 城市4210 51城市4210 51 建制镇1206 17建制镇1206 17 农村居民点13643 45 村庄13887 14 独立建设用地243 69 采矿用地30 95采矿用地30 95 铁路228 86铁路用地228 86 公路1344 42公路用地1344 42 水库水面2114 47水库水面2114 47 水工建筑用地95 98水工建筑用地95 98 风景名胜110 74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 地 864 13 特殊用地753 39 河流水面5131 76河流水面5131 76 内陆滩涂155 09滩涂155 09 其他草地5677 63荒草地5677 63 裸地871 91裸地871 91 总面积 77总面积 77 3 变变更更调查调查数据数据转换转换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19 以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 按照 指导意见 中规划基数分类与过渡 期的土地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 采用属性修改的方法 进行各类用地转 换 在转换中 充分利用遥感等科技手段 结合实地调查 校核变更地 类图斑 然后 将变更数据的土地类型按照 指导意见 与二次调查数据 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 转换成规划基期的数据类型 1 农用地转换中 耕地 园地 林地和其他农用地 进行归并后 分别纳入规划基数分类中的相应地类 2 建设用地转换 城市 建制镇 农村居民点 交通 水利建设用 地按照对应类型进行转换 由于二次调查数据转换过程中确定的工矿 用地是 2005 年前的国有工矿用地 因此工矿用地变更按照农村居民点 变更 风景名胜用地按照风景名胜设施用地转换 3 其他土地转换 水域 滩涂沼泽 未利用土地等其他地类参照 地类释义和转换对应关系 分别纳入规划基数分类中的相应地类 4 违法用地 2006 年 2008 年诸城市已经查处到位的违法用地共 计 54 4 公顷 816 亩 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变更流量中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0 地类2008 年2007 年2006 年合计地类面积 水浇地 11 53 67 22 79 39 158 14水浇地 158 14 旱地378 6175 6186 43540 65旱地540 65 果园 10 15 4 83 6 35 21 33 桑园9 92 4 8 5 120 茶园0000 其他园地0000 园地 21 33 有林地 5 950 27 11 75 17 43有林地 17 43 其他林地 10 3 53 1 23 14 76其他林地 14 76 设施农用地 0 741 13 0 53 0 14设施农用地 0 14 农村道路8 54 1 53 0 956 06农村道路6 06 坑塘水面 0 36 4 05 13 74 18 15坑塘水面 18 15 农田水利用 地 0 01 1 93 9 99 11 93农田水利用地 11 93 田坎 25 360 10 05 35 41田坎 35 41 城市100010城市10 建制镇0014 8914 89建制镇14 89 农村居民点0 0 64 4 63 5 27农村居民点240 85 独立工矿用 地 19 894 71131 61246 12独立建设用地0 0000采矿用地0 铁路用地0000铁路用地0 公路用地0000公路用地0 水库水面0000水库水面0 水工建筑用 地 0000水工建筑用地0 风景名胜设 施用地 0000风景名胜 2 34 特殊用地00 2 34 2 34特殊用地0 河流水面 300 3河流水面 3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1 表表 4 2 变变更更调查类别转调查类别转化成化成规规划基数划基数 单位 公顷单位 公顷 4 二次二次调查调查数据数据经变经变更更调查调查核核实实 在土地地利用二次调查平台 MAPGIS 中 将二次调查数据和变更 调查数据进行空间叠加 求并叠加 然后将叠加结果重新构建数据字 典重新入库得到经变更调查核实后的规划基期数据 见表 4 3 根据本 次规划 指导意见 农用地和其他用地分类到二级地类 建设用地分类 到三级地类的要求 对二次调查数据经变更调查核实的数据进行合并 得到本次规划采用的规划基期数据 见表 4 4 转换过程见表 4 5 湖泊水面0000湖泊水面0 滩涂0000滩涂0 沼泽地0000沼泽地0 荒草地 352 94 83 19 86 23 522 36荒草地 522 36 裸地0000 其他 未利用地 6 830 0 63 7 46 裸地 7 46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2 表 4 3 二次调查数经变更核实为规划基期数 单位 公顷 二次调查类别转化 成规划基数 06 08 年变更流 量 规划基期数 地类面积地类面积 水浇地64783 14 158 14水浇地64941 28 旱地57574 26540 65旱地57033 61 园地5951 08 21 33园地5972 41 有林地20607 34 17 43有林地20624 77 其他林地2750 11 14 76其他林地2764 87 设施农用地7663 2 0 14设施农用地7663 34 农村道路6766 316 06农村道路6760 25 坑塘水面3328 08 18 15坑塘水面3346 23 农田水利用地2001 96 11 93农田水利用地2013 89 田坎7891 27 35 41田坎7926 68 城市4210 5110城市4200 51 建制镇1206 1714 89建制镇1191 28 农村居民点13643 45农村居民点13402 6 独立建设用地243 69 240 85 独立建设用地243 69 采矿用地30 950采矿用地30 95 铁路用地228 860铁路用地228 86 公路用地1344 420公路用地1344 42 水库水面2114 470水库水面2114 47 水工建筑用地95 980水工建筑用地95 98 风景名胜110 74风景名胜用地113 08 特殊用地753 39 2 34 特殊用地753 39 河流水面5131 76 3河流水面5134 76 滩涂155 090滩涂155 09 荒草地5677 63 522 36荒草地6199 99 裸地871 91 7 46裸地879 37 总面积 770总面积 77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3 表 4 4 规划采用的规划基期数 单位 公顷 规划基期数本规划采用的规划基期 地类面积地类面积 水浇地64941 28 旱地57033 61 耕地 89 园地5972 41园地5972 41 有林地20624 77 其他林地2764 87 林地23389 64 设施农用地7663 34 农村道路6760 25 坑塘水面3346 23 农田水利用地2013 89 田坎7926 68 其他农用地27710 39 城市4200 51城市4200 51 建制镇1191 28建制镇1191 28 农村居民点13402 6农村居民点13402 6 独立建设用地243 69独立建设用地243 69 采矿用地30 95采矿用地30 95 铁路用地228 86铁路用地228 86 公路用地1344 42公路用地1344 42 水库水面2114 47水库水面2114 47 水工建筑用地95 98水工建筑用地95 98 风景名胜用地113 08风景名胜用地113 08 特殊用地753 39特殊用地753 39 河流水面5134 76河流水面5134 76 滩涂155 09滩涂155 09 荒草地6199 99 裸地879 37 自然保留地7079 36 总面积 77总面积 77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4 5 关于行政关于行政变变更更对规对规划基数划基数转换转换影响影响 1 行政变更情况 2003 年 诸城市辖 3 个街道 18 个镇 2 个乡 密州街道 龙都街 道 舜王街道 吕标镇 枳沟镇 贾悦镇 孟疃镇 马庄镇 石桥子镇 程 戈庄镇 九台镇 相州镇 郭家屯镇 昌城镇 百尺河镇 辛兴镇 朱解 镇 林家村镇 瓦店镇 郝戈庄镇 皇华镇 桃园乡 桃林乡 总面积 08 公顷 2007 年 撤销孟疃镇 马庄镇 并入贾悦镇 撤销程戈庄镇 将其 中 26 个村并入舜王街道 27 个村并入石桥子镇 撤销瓦店镇 桃园乡 划归林家村镇 另外将原郭家屯的八个村总面积 3139 31 公顷 从诸城 市划出调整到潍坊市峡山区 调整后 全市辖密州街道 龙都街道 舜 王街道 3 个街道 昌城镇 枳沟镇 贾悦镇 石桥子镇 相州镇 百尺河 镇 辛兴镇 林家村镇 皇华镇 9 个镇和桃林乡 总面积 77 公顷 2 行政变更对规划基数转换的影响 诸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造成了诸城市总面积和如今各乡镇面积的 变化 由于本次基数转换过程中始终坚持图数一致 即以图形为基础获 取数据 二次调查数据是在行政变更后的辖区范围成图的 转换后的规 划基数是以新行政区划为基础的数据 因此是与规划的日后应用完全 协调的 变更调查数据的变更流量也是由变更图斑的位置确定 在对二 次调查数据和变更流量进行分析时 自动将相应的变更图斑划分到新 的行政区划中 因此 行政变更对最终规划基数确认没有任何影响 6 规规划基数与二次划基数与二次调查调查数据数据协调协调情况情况 本次规划是以二次调查为基础 通过核减 06 08 年的变更流量形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5 成的 因此 无论从图件和数据都是与二次调查数据协调的 当前二次 调查数据正在审批当中 本规划以最新二次调查审查修改数据为基础 并且在规划过程中对耕地多保护 2983 89 公顷 基本农田多划 204 53 公顷 严格按照上级下达 1351 10 公顷的增量指标安排建设用地 因地 制宜确定土地整理开发项目 二次调查数据的农用地 建设用地和其他 用地的变化都不会影响本规划的论证和审批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6 表表 4 5 规规划基期数与二次划基期数与二次调查调查数据数据转转化与比化与比较较 单单位 公位 公顷顷 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类别转化 成规划基数 06 08 年变更流量规划基期数本规划采用的规划基期 地类面积地类面积地类面积地类面积 水浇地64783 14水浇地64783 14 158 14水浇地64941 28 旱地57574 26旱地57574 26540 65旱地57033 61 耕地 89 果园5051 67 茶园229 69 其他园地669 72 园地5951 08 21 33园地5972 41园地5972 41 有林地20607 34有林地20607 34 17 43有林地20624 77 其他林地2750 11其他林地2750 11 14 76其他林地2764 87 林地23389 64 设施农用地7663 2设施农用地7663 2 0 14设施农用地7663 34 农村道路6766 31农村道路6766 316 06农村道路6760 25 坑塘水面3328 08坑塘水面3328 08 18 15坑塘水面3346 23 沟渠2001 96农田水利用地2001 96 11 93农田水利用地2013 89 田坎7891 27田坎7891 27 35 41田坎7926 68 其他农用地27710 39 城市4210 51城市4210 5110城市4200 51城市4200 51 建制镇1206 17建制镇1206 1714 89建制镇1191 28建制镇1191 28 农村居民点13643 45农村居民点13402 6农村居民点13402 6 村庄13887 14 独立建设用地243 69 240 85 独立建设用地243 69独立建设用地243 69 采矿用地30 95采矿用地30 950采矿用地30 95采矿用地30 95 铁路228 86铁路用地228 860铁路用地228 86铁路用地228 86 公路1344 42公路用地1344 420公路用地1344 42公路用地1344 42 水库水面2114 47水库水面2114 470水库水面2114 47水库水面2114 47 水工建筑用地95 98水工建筑用地95 980水工建筑用地95 98水工建筑用地95 98 风景名胜110 74 2 34风景名胜用地113 08风景名胜用地113 08风景名胜及特殊 用地 864 13 特殊用地753 39特殊用地753 39特殊用地753 39 河流水面5131 76河流水面5131 76 3河流水面5134 76河流水面5134 76 内陆滩涂155 09滩涂155 090滩涂155 09滩涂155 09 其他草地5677 63荒草地5677 63 522 36荒草地6199 99自然保留地7079 36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7 裸地871 91裸地871 91 7 46裸地879 37 总面积 77总面积 770总面积 77总面积 77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8 五 关于人口经济社会与用地预测五 关于人口经济社会与用地预测 一 人口预测 一 人口预测 1 总总人口人口预测预测 2005 年 诸城市人口总数为 106 52 万人 从 1996 2005 年诸城市 总人口和人口综合增长率变化情况 表 5 1 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诸 城市 1996 2005 年总人口呈上升趋势 1996 2001 年总人口的变动幅 度相对 2001 2005 年总人口的变动幅度要大 其中 2005 年人口是 1996 年人口的 1 03 倍 是 2001 年人口的 1 01 倍 1996 2001 年诸城 市人口综合增长率变动幅度较大 2001 2005 年人口综合增长率保持 在较低的水平且稳中有升 表表5 1 诸诸城市城市1996 2005年年统计统计人口分析人口分析 单单位 万人 位 万人 年份总人口 非农业 人口 农业人口城镇化率 总人口增 长率 农业人口 增长率 1996103 409 1994 218 89 1997104 019 9494 079 560 59 0 15 1999105 2611 0294 2410 471 200 18 2000105 7311 7493 9911 100 45 0 26 2001105 7613 9091 8613 140 03 2 27 2002105 7716 3389 4415 440 01 2 63 2003105 8328 5877 2627 000 06 13 63 2004106 1530 5075 6528 730 31 2 07 2005106 5236 2270 3034 000 34 7 08 诸城市人口预测采用人口增长率预测法 在确定人口增长率的基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说明 29 础上 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t t RPP 1 0 式中 为预测年总人口 为基年总人口 为人口综合增长率 t P 0 P R 为预测年限 预测年份 基础年份 t 根据 1996 2005 年人口变化趋势 表 4 1 诸城市人口采用综 合增长率法进行预测 我们根据 1996 2005 年统计年鉴进行人口分 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自 1996 年以来诸城市总人口一直呈增长 趋势 而农业人口呈负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诸城市经济发展迅 速 城镇化速率加快 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 1996 年 2005 年 10 年期间城镇化水平也不同 其中前七年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城镇化水平在 8 15 之间 城镇化速率相对较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火锅店实施流程
- 补漏保温合同协议书
- 养老院内部承包协议书
- 钢架焊接技术协议书
- 酒后损坏和解协议书
- 农村安置房包销协议书
- 金矿合伙投资协议书
- 呼吸道慢病管理
- 健身俱乐部转让协议书
- 酒店结婚转让协议书
- 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改进与优化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课件
- 学做卤菜签合同协议
- GB/T 15340-2025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
- 公路法知识培训课件
- 《乡土中国》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马拉松方案策划
- 2025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学生组)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自动上料系统设计
- 武装部面试题及答案
- GB/T 43449-2023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